新媒體廣告好,新媒體廣告妙,新媒體廣告虧得莫名其妙!投過微信公眾號的「冤大頭」,不明白十幾萬砸下去為什麼沒有閱讀量;沒投過的廣告主,不知道怎麼做一篇廣告軟文,只得把硬生生的廣告塞進公眾號,前僕後繼成為「冤大頭」。為了把你拉出火坑,經過大數據平臺的百萬級文章統計,現在就告訴你那些爆火的10萬+廣告都是怎樣煉成的。
首先來看文章在社會化傳播的三大主要因素:
對微信公眾號廣告投放而言,決定因素是完全一致的,掌握了這些規律就可以舉一反三。
所以我們一一分解這三個我們可以掌控的因素:初始觸達量、打開率、分享率。
那如何達到高閱讀量?怎麼找到中心點?從結果導向,收入高、廣告投放多的公眾號,就是這些人們的閱讀集中處!
目前廣告收入最高几類公眾號是:
達到了第一步可見的KPI– 高閱讀量以後,我們該思考如何準確的達到受眾人群?這些公眾號雖好,但如果貪杯一味投放下去,有了足量閱讀,卻不一定能得到最佳的轉化效果。所以如果要保證優質的投放,我們要問的第二個問題,是投放方向是否精準?是否讓每一個曝光產生有效影響?在有效之上,再去提升它的量,繼而提升投放ROI。那麼要做一個精準投放,有兩個不確定點:
1)甄別精準受眾—內容篩選
弱水三千我們只能取一瓢飲。除了單純的大面積品牌曝光這類需求,大部分廣告投入都是有明確的受眾的。而現在的公眾號池子太大,幾十萬個公眾號怎麼篩選呢 ?
其實我們可以進行順藤摸瓜式的探究:從公眾號內容挖掘,內容有明晰主題的公眾號,有更明確的受眾方向。因為人們是抱著目的去閱讀的。
很多公眾號屬於雜談型,以至於你看不清手機背後的讀者是誰。也有很多掛羊頭賣狗肉,簡介是健康生活,內容是各種黃色段子……你懂的啦。這些公眾號的閱讀人群多而雜,閱讀主要是圖個消磨時光,沒有明確目的。
這類公眾號對於大量品牌曝光是有用的,但找不到目標人群,比較難從CPC閱讀點擊引入到CPA轉化或CPS購買。而主題明晰、高質的公眾號,可以保留較多的「老讀者」,吸引特定方向的「新讀者」。
那怎樣辨別公眾號主題清晰?這就是個大活了!投放前,要麼需要你對公眾號進行內容關注篩選。
選小量的公眾號做候選,當然是人工比較一下!但是,如果想找出全網最優解,面對數以幾十萬計的公眾號,我們就需要通過機器學習來找到公眾號的區別和規律。
2)以假亂真的陷阱—排除水號
這年頭,聽到好些人要辭職開個公眾號算啦!新媒體廣告引導到實際銷售確實是個很長的戰線,大多數人的要求目前只是閱讀量,也促使許多人從中牟利。微博是這樣,微信也在跟上。根據大數據統計監測,25萬活躍公眾號中,帶廣告屬性的號刷閱讀現象不少。很明顯有刷閱讀的有下面四類:
除了初始觸達,你還需要提升標題打開率(決定閱讀基數),和內容分享率(決定閱讀增長速度)。
一個優秀的標題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吸引人點擊標題是開始閱讀的第一步。方法如下:
1)字數:短小精悍的文章在微信最受歡迎
統計顯示,閱讀10W+的文章中63.7%字數在500字以內,只有不到3%的文章超過1000字。
2)內容:社媒的傳播是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一篇有趣、有用,還充滿互動的內容一定是讓人更有閱讀和分享衝動的!曾發表在《紐約客》的一篇研究發現,容易被分享的內容具備以下特點:
本文由 @大表叔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