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讀者越來越難在公眾號內容上找到持續刺激點,刷閱讀量似乎是公眾號維持收入來源的手段。
前日晚上,在微信系統升級之後讓許多所謂的大V公眾號真實閱讀量曝光,敢不敢在昨晚發文章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大V是否有刷單的另一個標準。
而在淘寶平臺上搜索「微信刷閱讀量」,昨天的19頁紀錄已經剩下一頁,大部分產品已被清理下架,剩下的產品大部分針對公眾號文章設計。
從行業中公開的秘密,到人盡皆知,過去網紅公眾號賴以生存的商業模式正浮出水面。「很多微信大V確實收入能夠達到千萬,但是他們的成本卻佔到了6、70%。」艾媒諮詢CEO張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裸泳之後,這些大V又該何去何從?
年入千萬不是夢?
「年入千萬」這是大眾對於微信大V最直觀的印象,而廣告成為這些微信號幾乎唯一收入來源。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一些粉絲數在上萬人的微信公眾號,頭條文章的廣告價格一般都在5000元起跳,而這些公眾號還夠不上大V級別。
根據百度百科定義,大V級別是粉絲數達到50萬人以上。而這些公眾號的頭條文章一般要價不菲。
在淘公號的平臺上,對這些微信大號明碼標價。記者注意到,平臺主要通過平均閱讀量、粉絲數來定價,除了這兩項必備才能之外,公眾號的知名度也影響定價標準。
一個粉絲數40萬以上,平均閱讀量10萬以上的公眾號頭條報價從1.6萬到3萬不等,記者瀏覽發現這些公眾號知名度一般。
這個級別裡知名度較高的公眾號,如石榴婆報告、嚴肅八卦、黎貝卡的異想世界等價格也水漲船高,非頭條價格均在10萬元以上。而200萬粉絲以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大號收費在10萬元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