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刷量工具失靈 部分數據造假「大號」遭質疑

2020-12-17 央廣網

  (原標題:公號刷量工具失靈 攪動假數據江湖)

  騰訊科技公布的部分閱讀數異常公號

  提供刷公號閱讀數業務的網站截圖

  刷閱讀數商家稱如今刷量速度明顯下降

  9月29日,有用戶發現,很多微信「大號」平時輕鬆達到數萬閱讀量的推送文章,點擊量甚是慘澹,都徘徊在三位數、四位數。有網友爆料稱微信公眾號刷量工具被屏蔽。

  微信團隊昨日表示,刷閱讀量、點讚數已經成為一條較為成熟的黑色產業鏈,會繼續加強平臺的真實、公正和公平。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到一些被點名的公眾號,有人承認曾刷量,並稱行業大環境就是如此,你不刷也有人會刷,另有人回應說推送的廣告有客戶要求刷閱讀量會刷,正常推送的文章不會刷。

  微信「刷閱讀量」工具失靈 部分公眾號疑「刷量」遭點名

  昨日,有網友爆料稱刷公眾號點擊量的工具崩潰了,提醒廣大網友去看某些公眾大號的真面目,一時間引發網友熱議,甚至有人扒出一些有嫌疑的公眾大號對其閱讀量進行比較分析。

  9月29日下午,騰訊科技推送了一篇題為「刷量工具崩潰後,這些微信自媒體大V被扒下底褲」的文章,文中點名提到了李瀛寰、金融街李莫愁、首席娛樂觀、王冠雄、羅超、網際網路那些事、萬能的大熊、TrioAdvisor貓途鷹等多家微信公眾號,並將這些公眾號9月28日的閱讀量與一周內均閱讀量做了對比,數據顯示兩者相差懸殊,一周均閱讀量上萬的公眾號在9月28日最少的閱讀量只有200,十萬以上的閱讀量在28日只有2萬。

  一位刷量行業人員告訴騰訊科技,這可能是因為微信官方又調整了一些後臺接口,技術屏蔽了刷量工具的操作。而這種大的調整,在8月中旬已經有過一次。

  此前,微信就曾對刷閱讀量進行過表態稱,對於用惡劣手段刷閱讀量的行為,微信團隊已經制定嚴格的防範措施和處罰機制。「刷量」者一經查實,將嚴格懲罰,不排除微信後臺採取封號措施。

  當天下午,微信團隊關於公眾號「刷量」一事發文回應稱,刷閱讀量、點讚數已經是一條較為成熟的黑色產業鏈,平臺與黑色產業鏈之間的技術對抗一直存在,並在不斷升級。微信團隊稱,任何虛假的數據,對那些尊重遊戲規則的運營者都是極大的傷害,平臺也不歡迎任何虛假的繁榮。

  微信團隊表示會繼續加強技術手段,確保平臺的真實、公正和公平。

  回應

  一被「點名」公眾號稱:

  大環境如此 你不刷也有人刷

  騰訊科技曝光了一些刷量的公眾號,不少被點名的公眾號對此做出了回應。

  公號自媒體羅超回應稱,騰訊科技僅統計一篇文章的閱讀量,就判定一個公眾帳號刷數據的做法,他認為其有失公允。他表態稱:「我沒有刷數據,之後也不會刷數據。」

  北京青年報記者還聯繫到一些被點名的公眾號,公眾號「李瀛寰」的相關人員表示,行業大環境就是如此,你不刷也有人會刷。公眾號「網際網路那些事」的相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推送的廣告有客戶要求刷閱讀量會刷,正常推送的文章不會刷。而有被點名的公眾號則直接刪除了9月28日的推送文章。

  中國最早提供微信公眾號內容數據價值評估的第三方機構「新榜」監測顯示,9月27日19時58分,微信對獲取公眾號圖文信息的部分接口進行升級,從而導致相關刷閱讀程序也需要升級,致使刷閱讀服務出現供不應求,閱讀數也出現大面積波動。

  另監測顯示,6成微信大號28日閱讀數下降,其中124個暴跌達80%以上。

  調查

  刷量速度變慢價格上漲

  有商家已暫停刷量業務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網上提供公眾號刷閱讀量的商家不少。在淘寶輸入「微信公眾號刷閱讀」字樣,頁面上顯示出20幾家提供刷閱讀量業務的店鋪,價格多顯示為單價1元。此外,網頁搜索也能找到一些提供刷公眾號閱讀量、點讚數、投票等服務的網站。

  通過對十幾家淘寶店的詢問,北青報記者得知,目前刷量業務還可勉強進行,但是刷量急劇下降。一家淘寶店客服稱,之前一個公眾號一天可以刷10萬閱讀量,1000個閱讀量在半個小時就能完成,而現在只接收1000到2000的訂單,並且速度太慢,1到3天才能完成,「騰訊有大動作了,平臺接近崩潰,現在一個小時只能刷200到300閱讀量」。

  在價格方面,有商家表示之前刷1萬的閱讀量只需要60元左右,後來1000的閱讀量價格在10元左右,昨天商家開出的價格基本上是每1000閱讀量30元到50元不等。有一位自稱是「真人點擊,不靠技術」的商家介紹,目前他為一篇公眾號文章刷1000的閱讀量需要收取300元。

  29日晚上,北青報記者再次諮詢商家,有商家表示不再接受刷微信公眾號閱讀量的業務,問及原因說「現在刷不了,平臺崩潰了」。

  縱深

  公眾號刷閱讀量兩途徑

  一種靠軟體一種靠人力

  微信公眾號刷取閱讀量到底是如何實現的?真的有上萬人或上萬臺手機在後臺操作點擊文章嗎?還是存在某種軟體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更改後臺數據?

  北青報記者通過網頁搜索可以發現一些網站,如「微粉服務」、「網時代微信營銷平臺」、「微信製造」都在首頁位置推出了「微信刷閱讀量」、「微信刷點讚量」、「微信刷轉發」等業務,網頁上都有客服為客戶解答疑問。「網時代微信營銷平臺」一位客服人員介紹了刷公眾號閱讀量的步驟:客戶需要先在網站完成註冊,向網站提供的支付寶帳號充值下單發布任務,之後可以根據訂單號查詢到訂單進度。

  一個「微信製造」商家的工作人員提供了一份價格列表,列表顯示,根據普通用戶、金牌代理、核心代理和超級代理的等級價格略有不同,普通用戶刷1000閱讀量需要30元,而超級代理則需要28元,工作人員稱如果不需要刷超大量的閱讀數就沒有必要申請成為代理。

  一位從事程序設計的業內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閱讀量的刷取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人工,就是有商家籠絡或者掌握了大量的微信號,接到客戶需求就直接在群裡發布任務,通過真實的微信帳號點擊文章實現增加閱讀量的目的。二是靠技術,如果了解相應的編程,刷閱讀量的軟體幾分鐘就可以做出。用軟體生成不同的IP,來點擊文章頁面,從而達到刷閱讀量的目的。

  該人士表示,由於人工刷的方式成本高效率低,現在大多數人都是靠技術實現。

  本版文/見習記者 張香梅 實習記者 吳弘磊

相關焦點

  • 微信公眾號刷量工具失靈:6成大號閱讀數暴跌 哪些是刷的?
    2016年9月30日訊,9月29日,有用戶發現,很多微信「大號」平時輕鬆達到數萬閱讀量的推送文章,點擊量甚是慘澹,都徘徊在三位數、四位數。有網友爆料稱微信公眾號刷量工具被屏蔽。  微信「刷閱讀量」工具失靈部分公眾號疑「刷量」遭點名昨日,有網友爆料稱刷公眾號點擊量的工具崩潰了,提醒廣大網友去看某些公眾大號的真面目,一時間引發網友熱議,甚至有人扒出一些有嫌疑的公眾大號對其閱讀量進行比較分析。
  • 微信公眾號刷量被曝光,自媒體泡沫有多大?
    近日,部分微信公眾號刷量被曝光惹人側目。而暴露出來的部分,似乎只是網際網路自媒體泡沫的冰山一角。泡沫到底有多大,泡沫讓哪些人成了冤大頭,還有哪些自媒體泡沫?一系列問題引發網民關注。但隨著9月28日刷量工具的短暫失效,大家才發現,很多人卻是靠著耍流氓才刷出十萬加。  公眾號的泡沫到底有多大?  雖然網上流傳一些公眾號大號的閱讀量對比,但是業內人士提醒,此舉容易「誤傷」。因此,查看面上的數據更具有參考性。
  • 草根微信公眾號「刷量刷粉」公開的秘密
    日前,一位美食圈資深人士告訴廣州日報記者「吃喝玩樂 IN ××」的公眾號在朋友圈轉出這樣一條「詭異」的招聘信息。難道微信掃碼兼職「加關注」的生意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朋友圈,絲毫不顧忌會被封號?對此,廣州日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微信公眾號不斷增多,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刷閱讀量、粉絲數幾乎成為行業「公害」,一些第三方平臺專門從事此業。那些希望藉助「大號」營銷的用戶,則只能忍氣吞聲。
  • 【原創】草根公眾號「刷量刷粉」 節操在哪?!
    日前,一位美食圈資深人士告訴廣州日報記者,「吃喝玩樂 IN XX」的公眾號在朋友圈轉出這樣一條「詭異」的招聘信息。難道微信掃碼兼職「加關注」的生意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朋友圈,絲毫不顧忌會被封號?對此,廣州日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微信公眾號不斷增多,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刷閱讀量、粉絲數幾乎成為行業「公害」,一些第三方平臺專門從事此業。那些希望藉助「大號」營銷的用戶,則只能忍氣吞聲。
  • 阻擊「掛機刷量」:訴公眾號閱讀、投票刷量不正當競爭,騰訊獲賠2374萬
    騰訊訴掛機刷量平臺案的判決結果近日出爐。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獲悉,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從事掛機刷量業務的深圳微時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構成不正當競爭,賠償騰訊公司2374萬餘元。此事因刷量平臺寶信存在為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刷閱讀量、粉絲、評論、投票等行為,騰訊認為此類刷量行為嚴重破壞微信生態,構成不正當競爭。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成為此案焦點。
  • 10萬+閱讀量怎麼來的?微信刷量工具曝光
    微信刷量工具曝光) 公眾號已經成為了微信當中一種很常見的應用平臺,公眾號的作者或是商家可以在平臺上實現和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或是視頻的全方位溝通,公眾號也逐漸成為了一種主流線上線下微信互動的營銷方式。
  • 數據造假黑產技術帖:如何給微信公眾號、微博大V、直播網紅刷量...
    如果只看微信公眾號、微博大V、直播紅人的造假行為,只能看到簡單的操作,比如公眾號刷閱讀量,刷點讚,直播通過機器或者水軍製造假觀眾。深層次上,我們需要從數據造假黑產業的技術內核出發,回溯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才能透過表面看到數據造假給網際網路行業帶來多大的影響和破壞力。
  • 訴公眾號閱讀、投票刷量不正當競爭獲賠
    此事因刷量平臺寶信存在為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刷閱讀量、粉絲、評論、投票等行為,騰訊認為此類刷量行為嚴重破壞微信生態,構成不正當競爭。近年來,國家監管層面對刷量等數據造假行為多次出臺相關政策整治,各大平臺同樣出臺相應舉措打擊刷量造假,多起網際網路企業訴刷量公司獲賠的案件也隨之增多。
  • 揭公眾號刷閱讀量產業鏈 4塊錢能買過千閱讀量
    原標題:花4塊錢 閱讀量「眨眼」破千    公眾號刷閱讀量成行業內公開秘密 記者體驗:黑色產業鏈商家見錢「刷量」毫不「拖欠」    去年9月下旬,微信平臺通過技術升級,屏蔽了公眾號刷量工具,刷量工具癱瘓,瞬間戳破眾多「10萬+
  • 淘寶賣家公開叫賣微信公眾號閱讀量 10元100條
    但就在幾天前,微信進行了一次小幅更新,對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增加了閱讀數和點讚功能。這意味著,所有人都能看到文章閱讀量和點讚數。  有業界人士認為,用戶將能更直觀地了解文章熱度及閱讀效果,廣告商們也能根據公開數據進行更有效率的投放。
  • 軟文暴利付費刷單關注虛高 擠擠微信公號營銷水分
    由於一些刷單工具被黑,不少閱讀量動輒「10萬+」的微信「大號」迅速縮水至幾千甚至幾百。監測數據顯示,當晚有六成微信「大號」的閱讀數下降,其中有124個公眾號暴跌80%以上。   微信公眾號上的「刷單」行徑早已形成成熟的灰色產業。
  • 網紅公眾號利益鏈:大V公眾號真實閱讀量曝光
    ­  當讀者越來越難在公眾號內容上找到持續刺激點,刷閱讀量似乎是公眾號維持收入來源的手段。­  前日晚上,在微信系統升級之後讓許多所謂的大V公眾號真實閱讀量曝光,敢不敢在昨晚發文章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大V是否有刷單的另一個標準。
  • 刷量新「套路」:如何輕鬆刷出"10萬+"?
    繼人肉刷量、群控刷量之後,「掛機刷量」橫空出世,這是一種極難監控和查處的刷量新玩法。  文 | 《財經》E法 張劍   編輯 |魯偉           通過刷量進行數據造假又有新案例。
  • 馬蜂窩點評造假?空中數據閣樓撐起獨角獸,數據造假早已屢見不鮮
    10月20日晚間,名為「小聲比比」的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針對馬蜂窩的點評數據造假的文章,通過和其他平臺的用戶點評數據進行對比,文章迅速在社交平臺上傳播。 該文章的主要觀點認為,馬蜂窩的2100萬條「真實點評」中,有1800萬條都是通過機器人從競爭對手如攜程、美團點評等抄襲的,佔到馬蜂窩官網聲稱總點評數的85%。
  • 流量造假!騰訊起訴「刷虛假流量」公司獲賠120萬
    被告數推公司及譚某通過其運營的網站,以虛假提高內容信息的點擊量、點讚量、瀏覽量、閱讀量、粉絲量為目的,藉助其他網絡營銷平臺,對騰訊包括「天天快報」、「騰訊視頻」、「騰訊微視」、「QQ空間」、「QQ名片贊」「微信」及「微信公眾號」在內的產品或服務,以及其他運營商網站的產品或服務,提供有償銷售的刷量服務。
  • 微信公眾號後臺出故障 坊間懷疑是刷閱讀量所致
    原標題:微信公眾號後臺出故障   昨天,多名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向記者反映,在昨天午間12點多到下午1點多,多次登錄微信公眾號後臺網頁版,均出現「頁面不存在」的字樣。坊間傳聞,故障疑由公眾號文章大量刷粉導致微信伺服器後臺崩潰。   「下午2點多,微信公眾號後臺就恢復正常了。」
  • 公號刷量調查:55個公號43個刷量,一年忽悠8000萬
    個公眾號55篇文章,發現43個公眾號數據涉嫌造假,其中涉嫌數據造假的文章閱讀量中,平均有一半的閱讀是刷的。而且這43個公眾號中,預估真實閱讀量,沒有一個到4萬的。你以為那誰,在城市號排行榜單中牛*哄哄,看了他的真實數據,會讓你大吃一驚。你以為那誰,格調高大上、合作品牌棒棒,其實減去刷來的閱讀量,能減半籮筐。上海城市號的市場規模有多大?我們算一筆帳。
  • 公眾號刷閱讀量有什麼用 公眾號買閱讀量會發現嗎
    18183首頁 公眾號刷閱讀量有什麼用 公眾號買閱讀量會發現嗎 公眾號刷閱讀量有什麼用 公眾號買閱讀量會發現嗎 來源
  • 刷量APP被查,頂級流量數據縮水近九成,造假水分卻還沒被擠幹
    為偶像粉絲無奈「刷量」流量的「斷崖式」下降觸目驚心,但背後數據造假的水分實際上還沒有被擠幹。「由於軟體都停用了,輪博工作很缺人。希望大家養成手動輪博的習慣,一人有五個號就可以了。」某流量小生的「數據站」由粉絲自發組成,管理者常發布微博,號召粉絲手動「輪博」為偶像增加熱度。
  • 何炅收禮背後飯圈亂象:集資應援成產業鏈,刷量造假屢被曝光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從近些年曝光的粉絲圈現象來看,一條圍繞粉絲集資、送應援禮物、「氪金」打榜、刷話題的飯圈經濟產業鏈應運而生。當「打榜」成了粉絲「剛需」,也由此滋生出熱搜販賣、出售小號、刷量造假的黑灰產業鏈。當飯圈粉絲集資成為圈內「慣例」,集資公示不透明、集資款去向不明,飯圈「粉頭」跑路事件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