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福建的特色建築,
那就一定不能少了咱們的土樓。
或氣勢磅礴,
或造型獨特,
土樓某種程度上,
已成為福建的一個特殊符號。
你知道嗎?
在廈門就有一座這麼土樓。
被稱作「福建最奇特土樓」!
by鷺客社
雙層屋頂、高牆裙,
整體呈方形,
看過的人無不驚豔感嘆!
by鷺客社
然而,
這座已有300餘年歷史的土樓,
近日卻遭遇倒塌,
讓人心痛不已...
廈門同安庶安樓
在同安區五顯鎮店仔村有一座奇特的方形土樓,名為「庶安樓」。據說,庶安樓建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至今已有300餘年歷史。
關於庶安樓建造的說法
庶安樓相傳為當地富商李壽官所建,傳說他與康熙皇帝倚重的大臣、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光地是宗親關係,「庶安樓」的門匾為李光地親自提寫。
當地80多歲的老人李洗在土樓裡住了幾十年,他小時候就聽過土樓建造時的一些故事。相傳,土樓建造時消耗的大量杉木,全部採自泉州深山,數量太多難以通過陸路運輸,最後藉助溪流,從泉州山區水運至同安店仔。
每根木頭寫上「李壽官」字樣,沿途無人敢盜取,可見其家族聲勢顯赫。
這座以雙層屋頂、超高的石牆裙為主要特徵的清代方形土樓,被廈門文史專家、廈門市文物保護專家組成員龔潔稱為「廈門地區現存最為古老、最為奇特、極為罕見的一座土樓」。
by鷺客社
庶安樓共有三層,每一層的房間都是四面相向,每層都是兩房一廳16間房,三層共有48間房,可住上百人。
20世紀50年代樓內住了19戶人家,自20世紀90年代初,庶安樓最後一戶村民遷出,近30年樓內無人居住。
「罕見又珍貴」
儘管看似平凡,庶安樓卻處處隱藏著獨具匠心的巧妙設計,讓不少來訪的文物專家直呼「罕見又珍貴」。
庶安樓的外牆地面牆裙用厚約30釐米、長1.5米的花崗巖條石縱橫疊砌15層,高達4.5米,比通常民居的石牆裙高出三倍以上,這樣的超高石牆裙,在福建數以萬計的土樓中,尚屬首次發現。
此外,庶安樓的設計為雙層屋頂,在坡屋頂下還有一個卷棚頂,起到了隔熱收光的作用。而這一非同尋常的設計,也是福建土樓土堡中惟一一例。
據相關人士分析,庶安樓建造的年代適逢清初「三藩之亂」,靖南王耿精忠擁兵據閩,鄭經屯島抗清,與清軍互有攻伐。
樓主人考慮到當時的社會態勢和樓房所處的環境,因此在安保及防禦設計方面下足了功夫:超高石牆裙設計,可以抵禦外力侵襲;牆內設有環形暗道,可俯身通行;牆體四面共設有20個瞭望窗,以瞭望外勢,判定決策;樓內走廊拐角處甚至設有方形洞口,用來作為快速消防通道……
by鷺客社
三百年土樓倒塌
然而在6月8日世界文化遺產日這一天,庶安樓卻遭遇了近乎「毀滅性的一刻」。
一輪「龍舟水」過後,年久失修的庶安樓西樓部分倒塌...
當天上午10時許,村民李攀像往常一樣,在庶安樓旁邊的大榕樹下放牛。
正要離開時,他突然聽到「轟隆」一陣悶響,循聲望去,只見庶安樓上方揚起一片塵土。李攀心裡一驚,馬上叫來住在庶安樓附近的村民李火燦。
李火燦曾居住在庶安樓內,是該樓的業主之一。得知消息,他馬上前往查看,發現是庶安樓西樓部分倒塌。
「實在可惜!」李火燦心裡很清楚,由於長期無人居住,近年來這座土樓正在加速衰敗,隨時有倒塌的風險,但他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土樓內部西樓近乎整面倒塌,木板、椽子、土塊散落一地。東樓、北樓、南樓結構總體完整,但木質的椽、屋檁、樓板部分已經損壞。走在二樓的廊道上,樓板「吱呀吱呀」作響,讓人有些擔心。
保護修復亟待解決
早在多年前,就有不少人呼籲保護這座珍貴的古建築,他們通過媒體、當地鄉賢等,號召社會力量通過「認養」的方式對庶安樓進行保護。
記者從同安區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庶安樓2013年經過普查成為文物點,但未列入區級文化保護單位。此前,經古建築修復專家查看後,初步評估修繕費用需要近千萬元。
五顯鎮統戰委員、店仔村包村領導王健說,近幾年來,陸續有多家企業到庶安樓考察,希望進行保護開發,但高額的修繕費用讓不少企業望而卻步。此外,庶安樓屬於私人財產,為32戶業主共有,這也是庶安樓保護與管理上面臨的一大難題。
記者6月消息:對於庶安樓保護開發,有一家意向企業正在洽談中,但由於業主內部意見難以統一,推進緩慢。
「庶安樓是廈門地區為數不多的土樓遺存,亟待得到保護性修復和開發。」同安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範世高表示,希望所有業主能以「保護第一」,儘快達成一致,加快庶安樓的保護開發,相關部門、鎮政府及村幹部也將極力參與協調、跟蹤和指導。
痛惜!難再尋!
如果說土樓年久失修遭遇倒塌,
確實是沒辦法的事。
那麼後續的保護性修復,
真的亟待解決!
點擊播放 GIF 0.0M
放眼全國,
土樓劫難時有發生。
而在福建,
這樣的悲劇,
更是一起接一起...
永定「最別致土樓」突發火災
整棟被燒毀
2018年12月27日凌晨五時許,
被稱為「五角樓」的
永定「最別致的土樓」,
——順源樓突發火災!
整棟樓都被燒毀...
by龍巖龍巖
現場濃煙四起,火光沖天,
被燒毀後的順源樓,
一片狼藉、觸目驚心...
在沒被燒之前的順源樓還是這樣的
by龍巖龍巖
順源樓簡要介紹
順源樓,建於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坐落在永定區高頭鄉高東村。它呈不規則五邊形,被稱為「最別致的土樓」。它是五邊形的內通廊式土樓,高三層,內院呈三角形,整個建築順應地勢,自由布局,內部空間層次豐富而有變化,是福建土樓中的佳作。順源樓因呈五角形,當地人又稱之為「五角樓」,緊緊相連的方形土樓「依源樓」,也被當地村民戲稱為「一元樓」。
by龍巖龍巖
順源樓坐東朝西,內通廊式,
造型獨一無二,
是一座名聞遐邇的五角形土樓。
中央電視臺《土樓探秘》中曾濃墨報導,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
是攝影家採風之地。
如今卻隨著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消失...
一聲巨響
永定300年土樓毀於一旦
4月20日早上6點多,
一陣聲響,
福建三百年歷史的土樓:
永定慶源樓垮塌了...
by永定土樓瑞源門客棧
慶源樓簡要介紹
慶源樓位於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福建最美麗鄉村、土樓旅遊發源地、永定洪坑土樓民俗文化村景區內(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洪坑村水尾樓)。
by龍巖龍巖
據悉,倒塌前的慶源樓已經人去樓空,年久失修。瓦損、木腐、牆殘、搖搖欲墜...
2018年1月,網上曾有一篇名叫《三百年客家土樓民居「慶源樓」即將消失》的文章,談到慶源樓面臨的緊急情況,表示「面對年久失修的祖屋心有餘而力不足無資金修復,因為是土樓又不能拆除重建,雨季馬上來臨,危樓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也只能眼睜睜看它一點一點坍塌……若再不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它將在我們眼前消失。」
by星球地理
沒想到一語成讖,只過去了一年多,土樓便坍塌。
時光雖無聲無息,
但歲月有痕。
這一點在土樓上就可以看出,
再堅固再頑強的土樓,
也未必能敵得過時間。
三明安良堡
而談到土樓的修復保護工作,
或許有些人會不理解。
「反正也沒人住,修來做什麼呢?」
保護的是遺產,愛惜的是生命
「每一個民族的文化復興,
都是從總結自己的遺產開始的。」
著名建築學家、中國科學院
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如是說。
永定土樓
保護文化遺產,
就是要共同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
以求延續民族的靈魂和血脈,
讓我們的子孫後代面對蒼天知曉: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
庶安樓/by金楓晚霞
庶安樓此次的部分垮塌,
讓我們更加意識到:
土樓加速衰敗中,命運堪憂!
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村民、
企業和社會力量,
加入到庶安樓的保護工作,
幫助拯救這座土樓的命運。
庶安樓/by鷺客社
也希望有更多土樓,
能在來不及之前得到修復,
以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方式,
重新煥發生機。
來源:廈門大城小事、海西晨報、八卦福州、鷺客社、澎湃新聞、龍巖龍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