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特大城市郊區落戶放開,這四類中心城市要優化發展

2020-12-19 第一財經

到2020年實現1億人在城鎮落戶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目標,當前落戶政策正在持續放鬆。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下稱《任務》)的通知提出,以深化改革戶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為路徑,打破阻礙勞動力自由流動的不合理壁壘,促進人力資源優化配置。

落戶政策再放鬆

《任務》提到,要督促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督促Ⅱ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含設區市和縣級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進一步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

在目前現有的城市體系中,根據城區常住人口的不同,300萬、500萬、1000萬,是最重要的三個門檻。根據2014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需要說明的是,城區是指「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而市轄區內的農村地帶,並不計入城區範疇。至於地級以上城市轄下的縣市,更不計入中心城區範疇。另外,城區常住人口包括了城區人口和城區暫住人口。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住建部最新發布的《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統計,目前共有29個城市城區常住人口超過300萬大關。也就是說,這29個城市之外,其他城市全部都應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低於300萬的城市有南昌、石家莊、蘭州等省會城市以及無錫、溫州這樣的經濟大市。這些二線城市對周邊地區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全面放寬落戶,有利於加速人口的集聚。

當然,這個城市的城區人口是動態變化的,包括貴陽、南昌幾個城市的城區人口已經接近300萬大關,即將進入到I型大城市行列。

在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之外,另外的29個城區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城市中,未來大部分城市的落戶限制也將大幅放寬。

《任務》要求,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督促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其他超大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堅持存量優先原則,取消進城就業生活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新生代農民工、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城的人口等重點人群落戶限制。推動Ⅰ型大城市探索進城常住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應落盡落。鼓勵有條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區新區落戶限制。

鼓勵有條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意味著包括福州、廈門、蘇州、南寧、寧波、太原、長沙、大連、昆明、濟南、合肥、長春等I型大城市,未來都有可能全面取消落戶限制。這個層級的城市,大多城市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都不錯,財政實力雄厚,對外來人口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如果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將助推這些城市加速人口集聚,加快向特大城市邁進。

民盟中央經濟委副主任、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對第一財經分析,此次城市落戶再放鬆,是在既定的改革方向上,對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尤其是在當前,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和城市間流動人口在適宜的城市實現落戶,對於疫情之後拉動投資、促進消費、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韌勁也具有重要意義。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郊區成重點

根據《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目前城區常住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共有15座,6城超過1000萬,分別是上海、北京、重慶、廣州、深圳、天津。這裡面由於重慶面積較大,一般只計算主城區,重慶主城區常住人口目前是875萬,因此重慶還是特大城市。也就是說,目前超大城市只有五個,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和天津。

不過,即使是超大城市,也有很大的區別,北京和上海這兩座強一線城市比廣深津規模要大很多,出現人口過多、交通擁堵、生態環境等「大城市病」。為了從病根上破解這些問題,近年來,京滬相繼提出了人口目標和產業疏解政策。相比之下,廣州、深圳、天津等城市無論產業還是人口都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也就是說,15個城區常住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中,有13個城市應該取消進城就業生活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新生代農民工、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城的人口等重點人群落戶限制。

其中,不少城市已經大幅放寬落戶限制。4月7日,特大城市之一的瀋陽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為了進一步吸引更多的各類人才來瀋陽就業創業,瀋陽出臺了全面取消人才落戶限制、進一步放開落戶政策的7條補充意見。包括在沈購房並取得合法房屋手續的(含普通住宅、商業網點、公寓、寫字間等),可在瀋陽市落戶,在瀋陽市繳納職工醫療保險或養老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可在瀋陽市落戶等,整體落戶政策十分寬鬆。

與此同時,《任務》提到,鼓勵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區新區落戶限制。這也意味著,未來超大城市的郊區、新區將成為落戶和發展的重點。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大城市周邊可以進一步放鬆落戶限制,有利於引導人口向中心城市周邊集聚。彭澎說,中心城市、中心城區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周邊地區有勞動力和製造業,兩者結合帶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中心城市進一步做大,也會產生更強的消費能力,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

他認為,大城市對外圍區域板塊的教育、醫療加大投入,提高外圍區域的吸引力。新城區、外圍區域建設一定要高標準,公共基礎設施要完善。在外圍區域舒適度提升的情況下,加之房價等因素的作用,外圍區域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重點關注四類中心城市

當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此次《任務》明確,要完善和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增強經濟發展優勢區域承載能力,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空間格局,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

《任務》明確,要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優化發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重要節點城市等中心城市,強化用地等要素保障,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轄區規模結構和管轄範圍,解決發展空間嚴重不足問題。

實際上,目前我國的一二線城市也都屬於這四類重點城市的行列。當前,不少中心城市都在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今年以來,包括杭州、南京等城市都在積極提升城市能級,增強自身集聚資源和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能力。

1月9日上午,南京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南京市代市長韓立明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表示,國家推動區域經濟布局優化,提出「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將為多重國家戰略疊加的南京打開發展新空間。

馮奎說,《任務》對中心城市發展描繪了更加清晰的路徑圖。這次的通知,結合中國城市發展實際,提出了中心城市的四種主要類型,進一步明確了中心城市在都市圈、城市群發展中具有牽頭協調的地位與作用等,這對於未來中心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導向意義十分突出。

而提升城市能級,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轄區規模結構和管轄範圍,意味著未來將有不少中心城市繼續通過撤縣設區以及合併周邊地區等方式,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臺。實際上,近年來各地紛紛將下轄的縣、縣級市改區,或者合併周邊地區,進一步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臺。比如萊蕪併入濟南、西鹹新區由西安代管、縣級市簡陽正式劃歸成都代管等。

中心城市提升能級和競爭力,進而引領帶動都市圈、城市群加快發展。《任務》提出,要大力推進都市圈同城化建設。深入實施《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建立中心城市牽頭的協調推進機制,支持南京、西安、福州等都市圈編制實施發展規劃。以軌道交通為重點健全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有序規劃建設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推進中心城市軌道交通向周邊城鎮合理延伸,實施「斷頭路」暢通工程和「瓶頸路」拓寬工程。支持重點都市圈編制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

根據《任務》,今年將編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加快推進規劃編制實施,促進重慶市、四川省通力協作,加大成渝地區發展統籌力度,發揮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加強交通、產業、環保、民生政策對接,共同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培育形成新動力源。

4月9日,58同城、安居客發布《2020成渝經濟圈購房軌跡報告》,報告顯示,成都、重慶正快速發展成為趕超型城市群。隨著成都向東、重慶向西相向發展,中間地帶成為兩座城市的橋梁,經濟圈內一體化發展也在不斷推進,新的樓市熱力板塊開始瞄向中間區域。對房地產而言,兩大核心近郊的人居衛星城、產業衛星城,交通衛星城,如渝西經濟區、成都東部新城等成為未來成渝地區發力的重點。

高力國際諮詢服務部餘氤翔董事表示,成渝兩個核心城市之間突破空間限制,共同促進基礎交通建設,從鐵路、高鐵、高速公路等多層次的交通網絡布局,打造「1小時通勤圈」。有了交通網絡的內聯外通,就有了拉動人、財、力等要素流動的必要條件,於是帶來協同發展產業體系的升級。

表:城區常住人口前35名城市

(來源:《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

相關焦點

  • 特大超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落戶京滬有戲了?
    特大超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落戶京滬有戲了?換句話說,之前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戶籍是要嚴控的,現在新表述是大幅增加落戶規模。超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戶規模根據記者了解,戶籍政策加快放開,已經不只是限於特大和超大城市。
  • 中國提出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
    中國提出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 2020-04-09 20:19:40 責任編輯:羅攀   中新社北京4月9日電 中國官方媒體9日對外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其中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超大
  • 上海廣州下場搶人,二三線城市再不放開落戶就晚了
    這意味著,在廣州,除了天河越秀荔灣海珠中心四區之外,其他各區落戶門檻獲得空前鬆綁。當然,「差別化入戶」與廣州正常戶口存在一定差別。國家文件明確指出:督促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鼓勵有條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區新區落戶限制
  • 上海廣州下場搶人,二三線城市再不放開落戶就晚了
    這意味著,在廣州,除了天河越秀荔灣海珠中心四區之外,其他各區落戶門檻獲得空前鬆綁。國家文件明確指出: 督促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鼓勵有條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區新區落戶限制。 可以說,除了北上廣深成杭等超大特大城市,幾乎所有城市都獲得「零門檻」鬆綁的資格。
  •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發布 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
    《重點任務》要求,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 二線城市落戶條件全面放寬,這些城市未來將發揮更大作用
    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也就是說,除了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外,其他城市包括城區人口500萬至1000萬的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在300萬到500萬的I型大城市都將大幅放寬。而城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以下的城市則實現「零門檻」落戶。
  • 「十三五」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區將不新增建設用地
    《綱要》明確,「十三五」時期將推進以人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對超大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區原則上不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推進以人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圍繞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加強城鎮建設用地管控,優化城鎮用地結構和布局,提高城鎮化質量。
  • 副省級城市中落戶門檻「最低」濟南劍指黃河流域國家中心城
    2019年3月31日,國家發改委《關於印發的通知》要求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 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廣栽梧桐,爭引鳳凰」無疑是城市發展的關健,更是激發經濟活力的源泉。多地落戶出大招,反映了社會對知識對人才的尊重,有利於吸納人才。但是要讓所引進的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用得上,單憑放寬落戶政策還遠遠不夠。要有相關的配套服務和產業發展規劃,才能因材而用,推動地區的發展。所以說,「搶」是入門,是手段,「用」才是關鍵。
  • 濟南憑啥為特大城市,東莞武漢競爭超大城市
    日前,住建部發布《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報告,全國城市「規模層級」也隨之出爐。其中,6個城市的城區人口規模超過1000萬人被列為超大城市,位於500萬到1000萬的特大城市增至10個,鄭州以城區人口規模670.41萬人排在全國第十二位。
  • 2050年中國有可能超大城市達11個 特大城市36個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日前,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在京發布《中國現代化報告2013——城市現代化研究》。報告對21世紀中國城市化的結構進行了預測。報告稱,根據聯合國《世界城市展望2011》和相關估算,2050年中國有可能超大城市達到11個,特大城市36個,大型城市291個,中型城市358個;超大城市人口比例約為14%,特大城市人口比例約為16%,大型城市人口比例30%,中型城市人口比例19%,小型城市人口比例21%(表3-77)。
  • 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舉行,提出六大任務  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儘快把每個城市開發邊界劃定  據新華社電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
  • 零門檻落戶,這個準萬億GDP省會衝刺「特大城市」
    通知要求,新來福州市落戶人員可根據提供的材料類型選擇落戶地址。在六縣(市)、長樂區和倉山區三江口區域租賃私有住房的,允許落戶,但房屋租賃必須經建設(房地產)主管部門登記備案。相比石家莊、南昌、昆明這幾個城市,福州的GDP總量要大不少。作為一個準萬億GDP城市,福州也是東南沿海發達地區中第一個零門檻落戶的省會城市。
  • 追趕二線城市標杆「武杭南成」,副省級城市接連放開落戶條件
    副省級城市是我國城市層級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行政地位僅次於直轄市。在當前中心城市引領作用日益凸顯的背景下,不少副省級城市都在積極做大做強城市平臺,發揮更大的帶動作用。放開落戶條件就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兩大副省級城市接連大幅放開落戶條件乃至零門檻,也體現了這一類型城市加快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提升引領帶動能力的努力。目前,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的發展差異較大,其中領軍的深圳和廣州GDP已經超過了兩萬億,處於一線城市行列。
  • 城區人口破500萬,青島:請叫我特大城市!
    在國務院發布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中,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其中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由此可見,城區常住人口對於一座城市能級的提升至關重要。
  • 人大教授:全面放開落戶限制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率
    《意見》對戶籍相關部分提出,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超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常住人口享有與戶籍人口同等的教育、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
  • 肖子華:加快放開大城市落戶限制 使戶籍制度成流動人口「用腳投票...
    每經編輯:祝裕國家衛生健康委流動人口服務中心主任 肖子華日前,國家發改委在《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在具備條件的都市圈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積互認
  • 中央發文試行新規:放寬部分城市落戶限制 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意見》提出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深化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等。此外,《意見》還指出,要引導市場主體依法合理行使要素定價自主權,推動政府定價機制由制定具體價格水平向制定定價規則轉變。
  • 國家發文:珠海、中山、惠州、深圳將放開落戶...
    同時,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精減積分項目,確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可以說,除了北上廣深、武漢、重慶、杭州、天津、成都等10多個超大特大城市之外,其他所有城市,無論是二線還是三四線,都將獲得放開乃至取消落戶限制的機會。
  • 中國探索城市群內戶口通遷,有望共享中心城市公共服務
    《意見》提出了探索實行城市群內戶口通遷等改革方向,這也對城市群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意見》強調,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探索實行城市群內戶口通遷、居住證互認制度。推動公共資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