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安:他24年堅守麻風病康復點,只回過廣西老家7次!

2020-12-22 東南早報

(記者 陳靈 通訊員 尤朝英 文/圖)1994年初,20歲的廣西小夥李雲華剛從衛校畢業不久,一次隨親戚到泉州南安看望一位朋友,聽聞南安麻風病人康復點正缺少駐泉州泉州村醫生,他決定去試一試。沒想到這麼一試,他便在康復點安了家,以麻風病人為伴,默默駐守了24年。他不僅幫助病人治療、康復,還照顧病人生活上的方方面面。24年間,因無法放心病人,他只回過廣西老家7次。同時,附近村民有個頭疼腦熱,也來找他看病,他早已成為周邊村民心裡最貼心的醫生。

李雲華常常與麻風病人談心交流

全面貼心照料 病人把他當親人

南安市柳城街道上都村麻風村是福建省唯一的麻風病康復點。前年一個冬天的夜晚,冬雨攜寒風撞擊著病房的窗玻璃。迷迷糊糊中,老潘聽到窗外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響。他起身穿好衣服,撐傘走到屋外,赫然看到70多歲患有精神疾病的胡阿婆竟爬到樹下,淋著雨瑟瑟發抖。他一驚,立即回屋裡撥打李雲華的電話。很快,李雲華冒雨趕來。兩人一邊勸一邊「搬」,將胡阿婆送到屋內。

說起這段往事,老潘記憶猶新。老潘早在李雲華入駐康復點前,便是這裡的一名病人。他口中的閩南語「李啊」、「李先」,是病人們對李雲華的「愛稱」。老潘告訴記者,「病人腿腳不方便,李啊會幫著買東西。對我們來說,他就是親人。」

麻風病後遺症大多會導致畸殘,有的手指不全,有的肢體潰爛流膿……因此打針、傷口衝洗、換藥等,是李雲華的日常工作。一些麻風病人被家屬遺棄,他還會幫助他們解決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困難。

去年,胡阿婆的病情越來越嚴重。1958年進入康復點後,她一直生活在這裡,沒有成家,只有一名遠房親戚偶爾來看一看。到了後期,老人雙腿無法行走,在床上躺了一整年,全是李雲華在照顧,換衣、擦身、清洗、餵飯……直到老人去世,他又幫忙辦了後事。

「他甚至買了理髮工具,幫病人理髮,關心病人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南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戴藝鋒說,李醫生在康復點所做的一切,已遠超一名醫生的職責。

早年條件艱辛 拿著手電筒查房

採訪中,李雲華的妻子陳秀敏一直在廚房張羅著。1998年,經她父親的朋友牽線,兩人喜結良緣。「那時,他已經來駐村三四年,村裡沒有診所,要看病得走3公裡遠,大家感冒發燒就來找他,大家都很信任他,我父親也特別滿意。」陳秀敏笑著說,婚後住在康復點,當時這裡只有一座破房子。

陳秀敏所說的「破房子」,是一棟1958年建的泥土房。1994年剛駐點時,李雲華獨自一人在這裡生活、辦公,與39名麻風病人相伴。「當時最大的困難就是停電和路不通,有一個月甚至23天沒電。」他說,每天早晚的查房是雷打不動的,一旦停電,他就拿著手電筒到病房。由於缺乏醫療設施,康復點所需的藥品存放在南安市區的皮膚病防治院,他每隔一周得去取一次。土路難走,他蹬著自行車往返40公裡崎嶇山道,多年來已記不清蹬壞多少輛車。

2005年,一座小磚房挨著泥土房建起,他們才從已成危房的泥土房搬出;2008年,康復點周圍也修了水泥路,他們的出行才更加便利。

為更好服務病人 自學成為全科醫生

現在,康復點僅剩下8名病人,都是1958年左右進來的「老病號」,其中最老的已87歲,最小的也有53歲。但哪怕康復點只剩下1個病人,李雲華都放心不下。因此,24年來,他只回過家鄉7次。「一開始,父母並不支持,我每次都寫信向他們解釋,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請他們放心。」他說,現在手機等通訊工具便利,他便常給家裡人打電話。

雖然麻風病人越來越少,他卻並沒有閒下來,因為周邊村民早已把他認定為貼心的好醫生。為了更好地服務村民,他從一名專科醫生,「升級」為全科醫生——2002年,他參加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以優良成績畢業;2010年,他繼續就讀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獲得本科學歷。

「這麼多年來,李醫生把他的全身心都放在康復點的工作上,克服生活條件簡陋等重重困難,始終關心、體貼病患,事事為病患著想,非常不容易。」戴藝鋒說,「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長年累月的堅持,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聲 音

沒有壯舉卻溫暖人心

·南安市柳城街道黨工委書記 黃少偉·

麻風病,讓不少人談此色變,而李雲華醫生卻在這裡兢兢業業工作了24年。他每天為麻風病人做康復治療,照料病人的日常生活,成了麻風病人最踏實的依靠。他每隔一兩天就要往返20多公裡山路幫助麻風病人取藥、購買日用品,在病人眼中,他既是醫生,更是親人。沒有誓言,卻踐行大愛,沒有壯舉,卻溫暖人心。仁心醫者,以德載醫。李雲華努力踐行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用真情和執著譜寫了一篇播撒光和熱的詩章,無愧於「人民的好醫生」。

相關焦點

  • 15人醫療隊守護麻風村十多年 有醫生12個春節只回過1次家
    在湖州市德清縣的一處窮山坳裡,有一群以70後、80後為主的15人醫療團隊,堅守在「中國麻風第一村」——浙江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為這裡的近百名麻風畸殘康復者服務了十幾個春秋。  12個春節,有醫生只回過1次家  我省有麻風院村12個,共收治近300位治癒者和現症病人。其中省級1個,市級3個,縣(市、區)級8個。
  • 他只念過4年私塾,卻在南安捐建好幾所學校、醫院!
    「陳水俊先生雖然只念過4年私塾,但他學識很高,長期學習詩詞,孜孜不倦地創作。其跌宕起伏的人生,造就了他傾其所有報效祖國,造福桑梓,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談及陳老先生,南安鵬峰中學校長林金途由衷敬佩。捐獻以億計 惠及大江南北說到陳水俊,不得不提到他的家鄉鵬峰村,以及他在當地斥巨資擴建的南安師範學校。
  • 泉州公共自行車營運一周年 或將入駐南安、惠安、江南片區
    閩南網6月24日訊 (閩南網記者 梁君棟 通訊員 鄭美玲)從去年6月30日投用至今,泉州公共自行車YouBike在泉州已營運一年。YouBike首批啟用泉州中心城區47站點,投入1500輛自行車。目前,YouBike已遍布泉州中心城區各個角落,並且延伸至安溪、洛江、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臺商投資區、泉港區。
  • 國慶中秋長假:致敬堅守崗位的他們
    2012年,盧芳從老家長沙來到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工作。接手醫療應急設備設施管理工作7年來,她深知這項任務與機場醫療安全保障緊密聯繫,平時堅持做到每兩周抽查一次,每月重點檢查一次,節前更不敢鬆懈。今年產假結束後回歸崗位,二寶還在哺乳期,但科室人員緊缺,她主動加入了夜班輪值保障醫療航衛的隊伍中。
  • 「成功故裡·海絲南安」文旅推介會在泉州舉辦
    中國網泉州訊 10月2日,由南安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組織的「成功故裡·海絲南安」文旅推介會,在泉州源和1916文化創意園區第二屆閩南美好生活嘉年華的中心舞臺舉辦,通過精彩的文化民俗表演、生動的文旅資源推介、豐富的伴手禮展銷和趣味的有獎問答等方式,向八方遊客展示南安文旅魅力,解鎖南安旅遊新玩法。
  • 淘寶直播基地南安產業帶落地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得益於擁有豐富的品類資源和紮實的產業基礎,去年以來,各大直播平臺紛紛入駐,搶灘泉州市場。 8月5日,在南安市電子商務促進會成立大會上,淘寶直播基地南安產業帶正式落地南安電子商務產業園。至此,福建省內淘寶直播基地數量增至5個,全部落戶泉州,分別位於石獅、晉江、安溪、德化、南安。
  • 泉州南安晉江2020高考文理科狀元
    剛剛,泉州、晉江、南安文理科第一名揭曉!分別是哪幾位學霸奪得呢?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幾位學霸吧!泉州地區2020年泉州市高考理科最高分林慧婧,就讀於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學701分。太棒啦,是個小姐姐學霸哦。還有一位是泉州第一中學佔可盈同學。佔可盈,同學原始分:701分,就讀學校:泉州第一中學,各科成績:語文136分;數學137分;外語147分;綜合281分。依然是一位可愛噠的小姐姐學霸。2020年泉州市高考文科最高分是就讀於泉州第五中學的施寧靜。
  • 致泉州90後:對不起,之前不懂你!
    凌晨5點起床7點集合 奮戰8小時才能脫下「戰袍」 長出的水痘和口罩壓痕成了新的容妝 她說——「一切都值得!」 李婉婷,1994年出生 鯉城區疾控中心檢驗師 真正與病毒「零距離」的人 疫情以來,天天24小時待命 整整一個月沒有回過家
  • 13歲少女因跟家人關係不合 從重慶出走來到泉州南安
    ­  幾天前,13歲的小燕(化名),因為跟家人關係不合,從重慶老家離家出走,家人發現後,找到當地公安機關求助,發現小燕搭車到了南安水頭。­  昨日,海都記者從南安霞美派出所獲悉,前日夜裡,民警已找到了小燕並將其接回所裡看管,目前,小燕的父母已經從打工的湖南懷化動身,正趕往南安霞美接人。
  • 泉州下半年拆遷潮來襲!涉市區、泉港、德化、南安、永春……
    下半年, 泉州又一波拆遷啟動! 涉及豐澤、鯉城、南安、 泉港、永春、德化…… 含 房屋徵收超400萬㎡ 、 土地徵遷近4000畝 !
  • 2020年泉州泉港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地中考切線公布
    連日來,泉港、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泉州臺商投資區等地陸續公布了2020年高中階段的統招生切線結果,具體情況可上各地教育局網站或泉州晚報社泉州通客戶端查看。晉江:(預計13日出)南安:一級達標高中統招設入圍控制線據了解,2020年南安市一級達標高中批次的統招入圍控制線為7A2C及以上全部,6A3B且534.1分。其中南安一中統招生第一志願錄取分數線為7A2B及以上且568.2分(568.2分者語數大於等於268分)。
  • 泉州海關:將南安石井打造成臺灣中華鱉卵輸大陸最大進口口岸
    泉州通客戶端3月18日訊(泉州晚報記者李菁 通訊員陳曉燕 黃忠族 文/圖)3月13日,在泉州南安石井對臺碼頭,泉州海關關員對1批16.7噸的臺灣鱉卵進行查驗。記者從泉州海關獲悉,南安石井目前已是大陸最大的臺灣中華鱉卵進口口岸。
  • 什麼是麻風病 身體有這些症狀要重視
    什麼是麻風病麻風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病變在皮膚和周圍神經。臨床表現為麻木性皮膚損害,神經粗大,嚴重者甚至肢端殘廢。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廣,我國則流行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區。
  • 南安2018年一級達標高中錄取線劃定,南安一中錄取分數略有上升
    據南安電視臺報導,2018年7月15日南安市劃定今年一級達標中學及南安一中奎霞分校(石井)錄取分數線。南安一中去年最低錄取成績504分,今年的錄取成績506.2分,略有上升。與去年相比,僑光中學今年分數線提升較大,回到了第三名的位置。
  • 麻風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什麼?一文帶你讀懂麻風病
    人民網北京1月25日電 (趙鵬)麻風病曾一度被認為是不可治癒的「惡疾」,其危害在《島》《百年孤獨》等文學作品中可見一斑。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麻風病如今在我國已經比較少見,但偶爾也會出現。2019年1月27日是第66屆「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暨第32屆「中國麻風節」。
  • 上海南安商會探望在滬治療南安籍患者
    25日,上海南安商會會長呂振作、黨支部書記洪蛟龍、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呂志賢、副秘書長洪金寶、辦公室主任陳進達一行前往華山醫院看望在滬醫治的南安鄉親洪輝柏,將商會5000元慰問金及會長呂振作捐獻的1萬元交給患者家屬,希望洪輝柏能夠安心養病,早日康復。  據了解,洪輝柏患有先天性腦血管畸形。
  • 結束30年客運使命 泉州新車站本月20日停止運營
    1996年發送旅客量314萬人次,建站初期車站員工有近100人。2000年,泉州新車站兼併聯運汽車站,該站班線調整到新車站和舊車站兩個站。2005年舊車站關停,中心站投入使用,新車站和中心站的班線又重新進行了調整。「新車站客流量峰值出現在2004年左右,當年旅客運量790萬人,最高峰時日發送旅客達到3.5萬多人次,日發班次1500班次。」
  • 南安一中、泉州七中、安溪一中、晉江市南僑中學……
    南安一中、泉州七中安溪一中、晉江市南僑中學在昨日舉行的2020年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中上述學校的學子們獲得一銀五銅的好成績!福建代表隊15人共獲得2金7銀6銅佳績昨天上午,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閉幕式隆重舉行。本屆化學決賽共398人參加,金牌獲得者共124名,銀牌163名,銅牌95名。
  • 福建泉州最好的4所高中,500年名校泉州一中上榜,你還知道幾所?
    1、泉州第五中學 泉州五中在這片土地誕生有百餘年,於1902年創建的他,辦學時間高達118年。泉州五中漫長的校史就證明了他是八閩大地上教育史的見證,同樣也是最早辦學的公立學校之一。當然,不僅僅是辦學早,獲得的榮譽獎項也是早的。泉州五中在上個世紀末就被評為是一級達標校,還是全省第四個。 今年泉州五中的高考成績也是大面積提升,斬獲了泉州市的文科狀元。此外,理科六百分以上的人數高達126名,位居全省第一。
  • 「根在泉州,根在老家」——陳守仁家族四代返鄉捐款850萬元
    陳守仁帶著兒孫回到泉州,希望兒孫一代一代記得泉州是他們的家、他們的根。當90歲高齡的泉籍鄉賢陳守仁再次踏上故土,耳邊又響起熟悉的鄉音。這一次,他不是一個人回來,而是帶著30多名家族成員,子孫四代共同返鄉祭祖,在故鄉的大街小巷裡尋找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