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偶像練習生飯圈:集資2000萬應援全記錄

2020-12-11 娛樂資本論

作者/我想靜靜

「今天大家先不要看直播,每半小時更新一次投票,死命投票!」

「投票通道卡了,趕緊買定製卡補回來!」

「還有三分鐘,趕緊的!」

「再來一些票吧!」

「投票結束了……」

昨天晚上,北京大興的星光影視園中,上千名粉絲聚集在壹號演播廳,這是《偶像練習生》最後一次錄製,也是最終出道戰。

這場戰役就在昨天落下了帷幕,最終出道男團NINE PERCENT由蔡徐坤、陳立農、範丞丞、黃明昊(Justin)、林彥俊、朱正廷、王子異、小鬼、尤長靖這九人組成。

《偶像練習生》昨天成績斐然,決賽投票數超過1.8億,微博熱搜昨晚被節目相關承包一半,朋友圈炸出了不少「隱藏」的練習生粉絲。

但你知道嗎?為了送偶像出道,粉絲也花了超過1000萬!偶像經紀公司都說他們打造一個男團一年要1000萬,但粉絲的價值從《偶像練習生》中凸顯,粉絲經濟也成為《偶像練習生》最本質的註解。

千萬集資

為了把偶像送出道,各家粉絲總共集資了1000多萬。

據明星資本論(ID:mingxingzibenlun)統計,3月中進入決賽以來,僅是在粉絲應援平臺owhat上,《偶像練習生》前20名的練習生粉絲就集資了超過1300萬,參與的粉絲組織近50個,這還只是公開的集資金額,為了在決賽階段不暴露底牌,各家粉絲組織有意隱藏了部分集資金額。如果算上隱藏金額和散粉自發參與的投票活動、同款購買,保守估計粉絲將貢獻出了2000萬。

集資金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粉絲基數和付費意願,當然也是在決賽中佔據優勢的關鍵。

從表格可以看出,蔡徐坤、陳立農、黃明昊、範丞丞、朱正廷這五人佔據絕對穩定的優勢,林彥俊則完全體現了黑馬姿態,集資金額83萬位於前十,最後林彥俊第5位出道或許與之有所關聯,對於網友提到的王思聰買票,誰都沒法斷定。

當然與最後的結果對比,集資金額並不完全對應,比如說李希侃的70萬都沒能讓他進前九候選,畢雯珺家集資65萬,可還是在最後輸給了集資32萬的尤長靖等。

這中間有路人好感度、粉絲打投熱情、粉絲組織管理、資金用途、節目內部利益博弈等各方面因素,塵埃落定後,粉絲的投入未必無用,因為這已經為偶像個人商業價值添磚加瓦了。

此前,樂華娛樂說4000萬造一個團,香蕉娛樂和坤音娛樂說,做男團一年要1000萬。但粉絲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花了近2000萬,C位出道的蔡徐坤個人大概就貢獻了300多萬。 這提醒我們,在偶像的打造上,是不是低估了粉絲的力量呢?

算一筆帳

這麼多錢花在哪兒了?

我們翻遍了粉絲在owhat上的集資項目,總結一下主要分為四類:投票、線下應援、生日應援和雜誌集資。

線下應援和生日應援都很好理解,粉絲為了宣傳及支持偶像會做一些燈箱廣告、商業中心LED屏投放、機場廣告和公交車車身廣告等,在《偶像練習生》節目錄製或線下見面會,粉絲也會做一些應援,花籃、廣告牆、易拉寶、燈牌、手幅等一應俱全。

決賽錄製現場各家應援

雜誌集資則是為了增加偶像個人雜誌銷量,前段時間《南都娛樂周刊》曾出過練習生單人封面雜誌,範丞丞、朱正廷、Justin的粉絲都拋出了集資連結,其中Justin的單封雜誌不運回,吸收了5萬多資金。

當然,粉絲的錢最多用在了投票上。小星星所在的一個集資群,曾經有位粉絲因為後援會把錢拿去做線下應援,而要求退還她的1萬多集資,「我只想把錢花在投票上,送他出道。」

投票用錢的地方也有三個戰場,一是日常投票帳號,二是農夫山泉購水投票,三是愛奇藝VIP定製卡。

決賽階段,一個愛奇藝帳號一天只能投一票,VIP帳號僅2票,所以想要多投票,粉絲只能從淘寶購買愛奇藝帳號,一個有效帳號0.4-0.5元,粉絲組織一買就是幾萬個,幾千塊就這樣出去了。

粉絲提供的愛奇藝帳號購買截圖

農夫山泉的投票規則是,買一箱維他命水,會送48次投票機會,3月28日決賽前最後一次購水,票數翻倍。小B回憶,那天她定好鬧鐘定時10點去買了3箱水,花了快300塊錢,買完沒幾分鐘,帶有投票機會的水就被售罄下架了。要知道這麼算下來,一塊錢才買到一票。「粉絲大多是一邊喊著維他命水難喝,一邊幾箱幾箱的買。」

此前我們曾報導過,在節目的加持下,農夫山泉線上銷售額增長500倍,其實挺能理解,統計一下月銷量,五款維他命水總共賣出了6.7萬筆,粉絲多是一筆買好幾箱,按10萬箱來算,那就是1000萬的銷售額。

愛奇藝VIP定製卡購買頁面

但最大贏家還不是農夫山泉,愛奇藝VIP定製卡成為粉絲追票最大的希望,買一個月愛奇藝VIP,你可以獲得最多30次投票機會,不限購買次數,相當於0.7元買一票,性價比更高。所以在決賽當天,小星星的朋友圈好幾位在發定製卡領取連結,這對於愛奇藝拓展VIP用戶,效果再好不過。

農夫山泉和愛奇藝VIP定製卡,也是散粉花錢最多的地方,且是自發行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集資加上散粉花錢,能達到2000萬。

也就在昨天,Justin最大的粉絲站Justinmyeyes明昊中文首站,發布了整個賽程的集資明細,集資收入總計163萬,支出主要是愛奇藝帳號、直拍、小紅書、定製卡和其他,其中定製卡就花了127萬,愛奇藝帳號花了32萬多。

日投百票

有了錢和帳號,沒人投也不行啊。這時候就不得不提到粉絲打投組了。

出道戰期間的1.8億票,平均到每天也就是1286萬票,刨除一部分路人投票,參考練習生們的前100超話籤到人數,也就是核心粉絲數量,我們可以看到加一起也不到100萬,其中蔡徐坤斷層26萬+,其他從5千-8萬不等。所以,粉絲需要通過打投組快速建立優勢。

粉絲打投組織一般就是直屬於後援會或話語權最大的站子,粉絲組織通過集資拿到錢,購買帳號後,這些帳號會分發給各個打投群管理,然後再分給參與的粉絲。各家參與打投的粉絲數量不一,有的一個群幾千人,有的只有幾百人,但就是這些萬的打投粉絲,貢獻了每天幾百的票數。

某個參與了打投的粉絲H告訴我們,打投組有嚴格的管理,帳號分為固定號和流動號,領了固定號就是要每天都投,沒有時間每天投票的可以當天領取流動號,發號的管理每天會抽查投票情況,一旦有領號不投或者投其他練習生的,就會直接點名。

一個人一天怎麼投幾百票呢?打投組一般會有快速投票教程,比如開發的小程序,或者運用某個瀏覽器的插件,來提高投票效率。小A親測,她之前一個個帳號登陸投票再退出,再登陸投票,中間還要面對各種驗證,一個小時都投不了60票,使用了打投組的方法後,已經可以40分鐘投完300票。

各家粉絲之間的打投無異於戰爭,打投教程其實是被隱藏很深的利器,所以偽裝成另一家的粉絲視奸超話、打探集資底細、偷教程的事情時有發生。一旦發現自家的攻略被競爭對手學到,兩家粉絲的撕逼就接踵而至了。

另外一個粉絲L對此哭笑不得,她建了個小號追練習生,只有2個粉絲,經常被當作批皮粉(偽裝成其他家粉絲),當她在喜歡的練習生超話裡發快速打投求助時,還被其他粉絲私信,「你是不是來偷教程的?」她只能把自己參與集資的截圖放出來,解釋她真的是「自己人」。

打投組的精細化管理和流程化工具,是粉絲得以指哪兒打哪兒的關鍵,也是偶像們網絡數據的基礎,所以我們經常是可能20%的粉絲帶來了80%的熱度和價值。投票如此,控評、微博轉評贊數據、熱門話題等都是如此。

有人說粉絲組織頗有種軍隊的感覺,但其實飯圈更像是一個自由度極高的獨立王國,粉絲作為組織者的擁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頂層的粉絲組織者可能上一秒還能發號施令,下一秒就被粉絲質疑跌下神壇。

在《偶像練習生》這裡,粉絲管理顯得既簡單又難。簡單在於,目前練習生曝光時間短,粉絲圈層形成發展時間有限,粉絲組織可能只有一兩個真正受到散粉信服,所以粉絲基數小、組織集中度高、且目標一致的情況下,輿論比較好控制,粉絲也更容易號召。難在於涉及到巨額的錢,中間環節更容易出問題。

競價排名

「醒來打開電腦,一看桌面上的瀏覽器TXT文檔安靜了幾秒,其實也不是感覺多麼累,就是有點恍然。把它們框在一起拖進回收站然後清除時嚓的一聲,也是輕飄飄的。」

今天早上,一位粉絲在微博中這麼說道。

她的偶像沒有出道,她每天的幾百投票就這樣被刪除,「我也是,把幾張寫滿帳號密碼的紙扔進了垃圾桶,心裡空落落的。」評論裡一片悵然若失。

在決賽之前,追《偶像練習生》的人大概就能知道,前九中起碼有7個位置是固定的,蔡徐坤、陳立農、範丞丞、Justin、朱正廷、小鬼、王子異不出意外穩進前九,剩下的13個人競爭其他2個位置,其實概率很小,但徘徊在出道位的幾個人,粉絲直到關閉投票的最後一刻都沒有放棄。

這是盲目的狂熱嗎?不是。粉絲對於偶像的情感溢價可以體現在任何地方,但最終她們執著的是自己。《偶像練習生》的口號是「越努力越幸運」,到了粉絲這可以歸結為「越投入,越熱愛」。

有了這個動因支撐,放到整個粉絲競爭中來看,這就像是一個拍賣會,需要通過不斷加注獲取先機:各家粉絲紛紛砸錢,日投幾百票,應援也不能落人之後。這就造成了,為了拿到稀少的機會,粉絲集資的錢越來越多,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越來越多,但粉絲們仍然甘之如飴,一句「他值得」就足夠解釋。

選秀節目的頑強生命力大抵來自於此,只要你有一定量的粉絲,雪球一定會越滾越大。

只不過,生存戰出道的偶像,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唯粉佔據主導,團魂和團粉幾乎沒有,粉絲內部不穩定性很大,導致團體的商業價值未知。當然還好《偶像練習生》產出的只是一年半的限定組合,不需要考慮團體的長期發展。在這一點上,《偶像練習生》比當年的《燃燒吧少年》要更有前瞻性。

粉絲經濟掘金之道

讓我們拉回昨天下午的星光影視園。

「你的票多少錢出?」我們剛拿到票就被黃牛盯上了,最後對方出價9000買我們手中的錄製門票。和一起排隊的粉絲攀談,她們大多都是通過黃牛拿到的票,基本都在8000以上,1萬多也不少。

在星光影視園外粉絲正在排隊入場

《偶像練習生》真的火了,即便是TFBOYS當年上快本的門票,以及周年演唱會門票,也就是最多炒到5千。

現在看來,《偶像練習生》是相當成功的,除了超過25億的播放量,數以億計的投票數量,還有播完就上熱搜的熱度,愛奇藝自己也賺盆滿缽滿,一方面是快速拉新的註冊量和VIP會員量,另外一方面是練習生們直接帶來的經濟效益。

總決賽之前,3 月 31 日,愛奇藝曾舉辦過一場千人粉絲見面會,售價 近3000 元的門票,被一搶而空;NINE PERCENT未出道前就已經預定了悅詩風吟的1200萬代言,今天又公布了美圖手機的代言。而接下來這個九人團還會有巡演、見面會、專輯和更多的代言,這一筆買賣怎麼看都不虧。

愛奇藝VIP千人見面會

除了愛奇藝自己,在這條關於偶像、根植粉絲的產業鏈上,不少利益方都在挖掘粉絲價值。

品牌是處在最臺前的,農夫山泉綁定投票,線上銷售額翻500倍,你我貸獲得了159萬新增下載量,節目中練習生的斯凱奇同款衛衣賣斷貨,小紅書知名度大大提高。除了節目的固定金主,在《偶像練習生》中,不少品牌都是只在某一期節目裡植入廣告,依舊能獲得很好的反饋,如呂洗髮水被粉絲幾瓶幾瓶地搬回家,決賽當天新進了一個伊利味可滋。

味可滋廣告

服務粉絲的依然也能獲利,owhat作為粉絲應援平臺,這一檔節目就帶來了1000多萬的流水,在粉絲中的信任度和粘度都獲得了鞏固;我們當然也不能忘了賣愛奇藝帳號的淘寶賣家,雖然一個號才幾毛錢,但幾萬個帳號下來,盈利也十分可觀,因為大多數都是虛擬號,而非真正使用的手機號,投入產出比估計很高。

可以看出來,粉絲經濟的確有的可賺,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粉絲都是在邊罵邊消費,「其實我們知道愛奇藝和一些品牌都是在消費粉絲,就是想讓粉絲掏錢,但有時候吃相太難看,我們還不得不妥協。」有位粉絲這麼說。

偶像產業正在走向正軌,中國等了好幾年才等來了「天時地利人和」,但在我們看來,整個產業鏈對於粉絲的理解和定位,大多還是從傳統角度出發,沒有真正尊重且理解粉絲。

想要把偶像做好,那就要在把控好每個環節,補足短板。《偶像練習生》讓我們看到了國內偶像產業的希望,也看到了可以改進的地方。就像節目說的那樣,《偶像練習生》不是終點,只是起點,我們可以期待的是未來。

相關焦點

  • 失控的飯圈①:集資千萬應援,幾年間粉絲話語權何以暴漲
    在微博的#肖戰227事件#超話中,閱讀量有3670萬。肖戰和粉絲,似乎在「飯圈妖魔化」的環境下,陷入了循環往復的困局。而肖戰事件引發的不僅是「飯圈文化」的反躬自省,也映射了社會對「粉絲經濟」的束手無策。
  • 你家孩子的錢包,是怎樣被Owhat等飯圈集資APP掏空的
    這也還不算什麼,在楊超越生日應援的頁面,給偶像一次集資2萬多的粉絲,有的是。點開owhat上這些應援項目會發現,連結上大多寫著「生日應援」、「零錢罐儲備」、「xxx雜誌jz臨時連結」等等項目,眾籌的目標也從幾萬到數十萬不等,而其中大部分的目標基本都能完成,有的會超額200%完成集資目標。
  • 何炅收禮背後飯圈亂象:集資應援成產業鏈,刷量造假屢被曝光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從近些年曝光的粉絲圈現象來看,一條圍繞粉絲集資、送應援禮物、「氪金」打榜、刷話題的飯圈經濟產業鏈應運而生。當「打榜」成了粉絲「剛需」,也由此滋生出熱搜販賣、出售小號、刷量造假的黑灰產業鏈。當飯圈粉絲集資成為圈內「慣例」,集資公示不透明、集資款去向不明,飯圈「粉頭」跑路事件時有發生。
  • 胡歌粉絲會應援集資宣傳電影,胡歌卻回復:請退款
    在飯圈文化不斷蔓延的今天,職業演員也沒能逃過粉絲集資的操作,對此,演員胡歌的態度是:退款。11月6日晚,胡歌觀影團發文表示將退還粉絲們為宣傳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募集的84.85萬人民幣捐款,因這樣的行為違背了胡歌強調理智追星的初衷。
  • 飯圈應援,非得花錢才行? | 媒體札記
    粉絲為偶像打榜、控評、購買禮物,在飯圈應援活動中十分常見。最近,一位知名主持人在節目中的一段話被翻出,他對粉絲喊話:「我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個保溫杯了,還有我真的沒有那麼愛寫字,那五十多支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都貼了標,撕不掉。」  目前,這位主持人所在的電視臺已經表示,將進行全面調查,依紀依規進行嚴肅處理。
  • 娛樂飯圈為何「應援」成風?
    驚訝:最豪禮物甚至包括和田玉  所謂「應援禮」,即在偶像的電影殺青、辦活動或是上綜藝節目時,粉絲為偶像以及劇組、節目組工作人員準備的禮品。這種來自於日韓的「應援文化」近些年在國內漸漸流行。  不少粉絲後援會都會在應援活動之後製作「應援報告」,記者隨手翻閱了幾位近年來當紅小生小花的「應援報告」發現,「粉絲應援禮」在飯圈內已成常態。
  • 飯圈的「潛規則」,送偶像出道這麼花錢?
    前兩天,偶像練習生最後一期出道決賽終於直播了,這讓讓許多人追了一個春天的「偶像養成生存綜藝」,終於轟轟烈烈的結束了。現場驚現了貼了雙眼皮的精緻男孩王思聰,微博和愛奇藝官網也是一度癱瘓。但可能大家不知道,這些超高票數的背後,不僅是粉絲的熱情,更有他們的千萬集資!
  • 飯圈女孩:要讓金主爸爸看到粉絲的購買力
    在被稱為國內「偶像選秀元年」的2018年,與上述節目類似的選秀綜藝《偶像練習生》、《創造101》掀起一股追星狂潮,前者在節目播出期間創下粉絲集資超過2000萬元的記錄,後者粉絲集資則高達4453萬元。而在偶像產業鏈中,這些為偶像氪金不止的粉絲們被大眾認為是食物鏈的底端。由於以年輕女性為主,這些人也被外界統一稱為「飯圈女孩」。
  • 飯圈App能向Cameo學習什麼?
    同時,站子會附上Owhat連結以及圖片教程,手把手教你打投,號召粉絲給偶像的「專輯打投應援」、「生日應援」、「日常存錢罐」等等活動交錢;並且,開連結集資的站子會選擇不同的金額目標,少則幾萬,大至幾十萬。
  • 飯圈觀察:土味應援是什麼梗 nine percent個人口號盤點
    飯圈觀察:土味應援是什麼梗 nine percent個人口號盤點時間:2018-04-14 12:24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飯圈觀察:土味應援是什麼梗 nine percent個人口號盤點 土味就是有點土氣的東西,作為網絡語的該詞,通常用來形容一些俗氣、不符合潮流、很
  • 飯圈App 能向 Cameo 學習什麼?
    同時,站子會附上Owhat連結以及圖片教程,手把手教你打投,號召粉絲給偶像的「專輯打投應援」、「生日應援」、「日常存錢罐」等等活動交錢;並且,開連結集資的站子會選擇不同的金額目標,少則幾萬,大至幾十萬。如果你稍微瀏覽一下Owhat、桃叭等飯圈APP,不難發現集資的發起方多是明星的官方後援會、數據站、百度貼吧等大站,但由於是粉絲自發組織,監督和管理中的風險不言而喻。
  • 為愛豆瘋狂買單 飯圈經濟水多深
    「站姐」追愛豆(偶像)的行程,一年花費近10萬元;「唯飯」一箱一箱地買愛豆唱片只為集齊「小卡」;黃牛們獲取偶像信息後向粉絲販賣信息牟利……南都記者採訪了多位飯圈核心人士,試圖了解這群年輕人在追逐什麼,為什麼買單。
  • 實用飯圈觀賞指南
    在各類打榜軟體中購買所需的打榜物品,成為了飯圈粉絲最基本的氪金渠道,道理類似於看直播刷火箭。微博的明星榜單,就是靠著粉絲以真金白銀購買「愛慕值」來維持熱度的。除此之外,為偶像集資進行應援,或者爭奪廣告位也是各家粉絲氪金的日常,僅是《偶像練習生》的決賽階段,各家粉絲為偶像就貢獻了近2000萬人民幣的集資。
  • 治理「飯圈」文化靠什麼?這篇文章說清楚了!
    時下的應援主要分線上和線下兩種。「線上應援,主要是為明星打榜、刷熱度。『愛豆』(偶像的英文音譯)發微博了,要積極轉發評論、控評點讚一條龍;愛豆沒發微博,那就做好淨化和『反黑』,積極籤到愛豆的超級話題,多提及並@愛豆從而提升微博話題量。
  • 從「走心」到「氪金」 從送咖啡到送金條 狂熱的「應援文化」由何...
    可不知從何時起,「氪金」成為了粉絲為偶像選擇的應援方式。在過去,可能「應援」行為僅限於為購買偶像所出的專輯、看偶像出演的電影,或者購買偶像代言的產品等。但在當下,為偶像集資做食物應援、物品應援、廣告應援等已是常見的現象。在近日登上熱搜的話題中,揭開了為偶像出演節目的主持人、導演、燈光攝像等準備高價禮物,在粉絲圈內似乎已成為了一種「風氣」這一現象。
  • 飯圈打投:一場以愛為名的戰爭
    粉絲發現後援會帳目混亂不清,集資群也被解散。如今後援會重組換人,但前任留下的爛攤子依然沒有解決。 飯圈打投,涉及偶像、後援會、集資平臺等多方利益,並且接受民間粉絲自發組織的監督,在一次次的「捲款跑路」中慢慢發展,已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產業路子。
  • ...為我應援就是滿足」到「我不需要應援」,是一個偶像的真正成長!
    肖戰粉絲的「227事件」真正地成為了飯圈的反面教材,也是導致肖戰至今無法全方位正常復出的真正原因。這件事情不僅為廣大的飯圈女孩敲響了警鐘,也讓很多一直在享受粉絲紅利的偶像們開始正視引導粉絲問題。
  • 朱正廷應援夠養生,範丞丞收穫出道定製禮物,蔡徐坤卻手捧大西瓜
    處在練習的階段,練習生們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絕對的努力去通過公司的考核,然後才可以以偶像的身份出道來和大家見面。此次,《偶像練習生》節目組為了增加這些練習生們和粉絲之間的互動,特意決定在小年夜前夕去聯繫選手後援會組織了一次應援,要求是禮物不能太貴但是要給愛豆溫暖。
  • 飯圈應援,周邊物料……你要的尺寸這裡都有
    飯圈應援,周邊物料……你要的尺寸這裡都有 第七屆杭州美術青年新秀選拔賽 各位飯圈女孩看這裡~ 你可曾為了偶像的周邊掐秒搶購過?
  • 一幼師讓小孩子應援偶像,當地教育局回應
    今天一位女幼師因組織幼兒園的孩子們拍視頻應援偶像王俊凱登上了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