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英國應將鴉片戰爭列入歷史教綱 反省侵略史

2020-12-16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新華社

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

新華社倫敦5月10日電(記者桂濤)英國華裔社會學者何越10日告訴新華社記者,她已致信英國教育大臣達米安·海因茲,詢問他是否會考慮在中學歷史教綱裡增加對鴉片戰爭進行反思的內容,但尚未收到回復。

何越目前正呼籲將中英鴉片戰爭歷史列入英國中學歷史教材,她表示英國對鴉片戰爭的關注還只停留在少數歷史學家和媒體層面。她在信中說:「英國應該有足夠的勇氣和心胸去反思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是否應被列入英國中學歷史教綱,本質上是英國社會對過往黑暗歷史如何反省的態度問題。」何越說,「列入教學大綱的內容,代表著被政府定義為重要的、有必要學習的知識。」她認為,將包括鴉片戰爭在內的英國殖民歷史列入中學教綱將有助於防止英國再度參與類似的侵略戰。

何越長期關注中英文化,現為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撰寫英國歷史與文化文章。她坦陳,要將鴉片戰爭納入英國中學教綱並非易事。

英國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教授、《鴉片戰爭》一書作者朱莉婭·洛弗爾(藍詩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英國民眾對鴉片戰爭這段歷史了解不多,應投入更多精力喚醒英國人對這段歷史的記憶。

2007年,英國時任首相布萊爾曾就英國參與奴隸貿易的歷史公開道歉,次年販奴歷史被納入英國中學教綱。

目前,被列入英國中學歷史教綱的歷史事件包括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英國工業革命等。

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大臣、前教育大臣麥可·戈夫曾公開表示,英國的歷史教學「灌輸了太多前殖民時期的罪惡」。

相關焦點

  • 高中歷史說課稿:《鴉片戰爭》
    一、教材分析19世紀4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為打開中國市場,將中國變為其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發動了鴉片戰爭。(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鴉片戰爭發生的歷史背景和起因依據:中英兩國遠隔重洋,相距如此遙遠,為什麼會在十九世紀中期爆發戰爭呢?而且,這一問題不僅涉及到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認識,還應進一步明確蘊含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證關係,歷史發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證關係。
  • 英國人為什麼對鴉片戰爭避而不談?
    一百多年後,但凡提起此役,大多數國人心裡還是一陣悶痛,哪怕曾失去的香港已經回歸,但這段歷史的疤痕卻難以退去。在中國課本中,「鴉片戰爭」被反覆提及,而英國中學教科書卻往往對這一歷史事件「隻字不提」。英國歷史學家、漢學家藍詩玲(JuliaLovell)把這樣的「差異」寫進了《鴉片戰爭》(TheOpiumWar)一書裡。
  • 廣東虎門從英國收集316件涉及鴉片戰爭文物
    虎門從英國收集316件涉及鴉片戰爭文物  對於170多年前的那場鴉片戰爭的歷史,很多市民仍記憶猶新,但在英國人眼中,當時英軍戰艦、火炮什麼模樣?中國沿海城市經濟、文化發展情況怎樣?  316件(套)鴉片戰爭時期的文物和歷史圖片上月末從英國越洋回國,真實記錄了鴉片戰爭時期兩國的情況。這些文物和圖片將在東莞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海戰館陳列展覽中展出。
  • 英發動鴉片戰爭竟是正義的?國安法出手對香港教材撥亂反正
    內地學生在上初中時就開始學歷史,就知道英國對華發動鴉片戰爭的來龍去脈,也知道鴉片戰爭這類販賣毒品的事情無論從道德還是從貿易角度講都是非正義的。但香港近年不時爆出中史科的教材、試題出現誤導、扭曲史實等情況。好在港區國安法及時施行,將對錯誤的歷史教材進行修訂。
  • 高一歷史教學教案: 第一節 鴉片戰爭
    第一段指出從17世紀開始,東方文明古國——中國已經落後於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資本論》第一卷)   2.鴉片戰爭是英國發動的以掠奪為目的侵略中國的戰爭;對中國來說,這場戰爭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衛戰爭。清政府的腐敗和落後,導致了這次戰爭的失敗。落後就要挨打,這是鴉片戰爭為後人提供的寶貴教訓。教育學生:奮發圖強,振興中華,努力爭取提前實現中國共產黨為全國人民規劃的21世紀中期宏偉建設藍圖,是每個青年的歷史重任。   3.
  • 香港各界嚴厲批評教師歪曲鴉片戰爭歷史
    新華社香港5月1日電 香港一名小學常識科教師歪曲史實,在網課上向學生稱鴉片戰爭的起因是「英國為消滅鴉片才發動戰爭」。香港各界對此嚴厲批評,特區政府教育局表示事件不能接受,將嚴肅跟進。香港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的這名教師歪曲鴉片戰爭的教學內容被學生家長發現並舉報。該校校長吳樹東日前向學生家長發信表示,常識網課部分內容不正確,負責的老師也明白其講解的資料有誤,已即時重新整理有關材料。校方就事件向家長道歉。特區政府教育局發言人表示,有關教學視頻在講述鴉片戰爭時內容明顯失實,如果屬於學校的教學,實在不能接受。
  • 高一歷史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知識點
    高一歷史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知識點 2013-09-05 16:34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英國學者看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還在打著的時候,在西方觀察者看來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但是對眾多中國觀察者來說,它看起來不過是這個帝國其他邊疆地區的地方性騷亂這一宏大敘事中的邊角料而已。不過,從1920年代起,通過重塑,鴉片戰爭成了近代中國歷史的開端,中國當政者已經認可徹頭徹尾的西方中心主義對其過去歷史的看法,即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是個「沉睡中的國家」,在等待西方把它喚醒。
  • 歷史上鴉片戰爭爆發的真實原因?
    當時的英國是一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極力向亞洲擴張發展對外貿易。而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成為了英國對外貿易甚至是侵略擴張的重要目標。  林則徐對外態度也十分強勢:來華煙販沒收貨物並處死;驅逐在廣東海域的所有外國船隻;下令中斷一切貿易,封鎖廣州的外商會所並斷絕對外商的所有供應;逮捕英國商會的會長,責令英國商人交出所有鴉片,最後外商交出鴉片20283箱。
  • 鴉片戰爭前為何清朝對英國一無所知,英國卻對清朝了如指掌?
    鴉片戰爭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歷史轉折性事件,因為鴉片戰爭,中國的國門被徹底打開,把對中國還盲目自信樂觀的一群統治者,徹底打醒。這場戰爭也讓中國不得不從國外吸收新的文化和知識,這才讓人們意識到,原來中國已經不是天朝上國了。
  • 給鴉片戰爭洗白?香港小學老師宣稱「英國為禁菸才攻打中國」,校方...
    港媒29日接到一位香港家長爆料,稱與孩子一起觀看小學二年級常識課的網課視頻時,發現教師公然歪曲歷史,將鴉片戰爭的起因說成是「英國以禁菸為由派兵攻打中國」,令家長震驚,痛批該教師公然誤導學生。香港「橙新聞」《大公報》等港媒30日報導稱,校方對此次事件感到抱歉,並即時重新整理教材。香港特區教育局也表示正跟進事件,「如果屬於學校的教學,實在不能接受」。
  • 鴉片戰爭記憶之一:歷史硝煙散去 英雄巋然屹立
    在中學的歷史教科書裡,專門有一課講述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歷史。在以往的主流歷史敘事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那時起中國開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階段。我之所以對第一次鴉片戰爭記憶較深,還在於作為史學工作者和歷史教師的經歷中,初登門徑之際,就有2次特殊的經歷,讓我對第一次鴉片戰爭這段歷史有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 鴉片戰爭中英軍為何棄廣州北犯定海,歷史書騙了我們,事實是這樣
    鴉片戰爭是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殖民主義戰爭,最終清朝戰敗,被迫籤訂了《南京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以及協議關稅,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提起抗英民族英雄,大家腦海中浮現的必定是「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
  • 無語……香港一份「中國歷史閱讀材料」竟然這樣說鴉片戰爭
    香港「毒教材」曲解鴉片戰爭,市民怒:鴉片戰爭裡的鴉片呢?網上流傳一份香港一所學校的中國歷史教材,竟聲稱鴉片戰爭源於中英貿易戰,令人震驚。來源:《大公報》據香港《大公報》25日報導,一份來自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中國歷史科九年級閱讀材料《為什麼中英爆發鴉片戰爭?》
  • 香港一小學教師刻意曲解鴉片戰爭起因,歷史堅決不能篡改
    而近日,在中國香港,一位家長陳女士在與學生一起觀看小學二年級常識課的網課視頻時,發現教師公然歪曲歷史,為英國洗白,將鴉片戰爭的起因說成是「英國以禁菸為由派兵攻打中國」,宣稱英國為了禁菸才攻打中國,家長不能忍受老師曲解歷史、誤導學生的行為,將授課老師舉報。
  • 人教版:八上歷史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
    1:英國輸華貨物統計表:(萬英鎊)材料2:1853年,擁有3.6億人口的中國人均消費英國棉紡織品價值只有0.75便士,而僅有14600人的宏都拉斯,卻人均消費英國棉紡織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國的1246倍。
  • 康熙年間,如果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能贏嗎?
    我們經常說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假設也是研究歷史的方法。有時候一定的假設,也可以增強我們學習歷史的樂趣。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假設一下,如果在國力強盛的康熙年間,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能贏嗎?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也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身為中國人我們都對這段歷史感到痛恨與無奈。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上真正發生的有關鴉片戰爭的史實。陳偉國的《想像與敘述》中寫道,英國的總兵力是20萬,而中國當時是擁有全世界人數最多的常用備軍。
  • 《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課稿
    《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課稿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 鴉片戰爭也有贏的可能?若全國百姓共同抗英,歷史會如何改變?
    鴉片戰爭也有贏的可能?若全國百姓共同抗英,歷史會如何改變?林則徐虎門銷煙之後作為了鴉片戰爭的導火索,英國開始入侵中國,最終清政府為了求和籤訂了南京條約。有網友提出,說鴉片戰爭其實也有贏的可能,因為那個時候如果發動全國的老百姓,共同抵抗英國人,中國說不定就不會失敗。也不會有以後的甲午中日戰爭,中國還是會一片祥和。
  • 2020河南中考歷史熱點押題: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考點,考前速記
    1757年,乾隆帝將西洋各國與中國的貿易僅限定於廣州一口,由粵海關負責廣州的對外貿易和徵收進出口關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方在香港公布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規定中英雙方議定稅率時,以粵海關原有的正額稅率為參照基礎,但實際上正額稅率極低,粵海關在徵稅過程中,除了正額稅收,尚有行用、規禮、耗羨等雜項徵額,且徵收比例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