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宮——青島市區唯一的明代古建築群

2020-12-18 古建家園

很多地方有天后宮,那麼天后到底是哪一位呢?天后,又稱媽祖、天妃、天上聖母、娘媽,據資料顯示,現今世界上約有一億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天后宮,足見其影響的深遠。

相傳媽祖的真名叫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民間稱之媽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嶼的一個奇女子,暫短的生命留下了許多行善濟世,救助海難的動人傳說。歷來備受治國者的褒封,人們逐漸把她奉之為神,頂禮膜拜。

媽祖從小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一生在大海中奔馳,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去世的當年,鄉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就在湄洲島上建廟祀之,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

後來,媽祖的信仰,隨著華僑的南渡遍布於南洋各地,媽祖也成為中國沿海地區、臺灣、東南亞沿海華裔居民普遍信仰的海神。她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現今,各國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幾乎都存在天后信仰,相當多的海外華人把天后作為祖國和母親的化身,天后又成為海外遊子尋親問根的「橋梁」。在天后信仰中,寄託著對祖國母親的拳拳眷戀之心。

青島天后宮,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位於太平路19號的青島市民俗博物館,前身是始建於明成化三年,它是青島最具有「古味」和「民俗味」的景點之一,也是市區唯一的明代古建築群。

青島天后宮現佔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為二進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後兩廂、戲樓、鐘鼓樓及附屬建築共計殿宇16棟80餘間,是一處典型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古建築群。除戲樓為琉璃瓦蓋頂,其它建築物均為清水牆、小灰瓦,且經蘇州式彩繪點染,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在整個青島地區的古代建築中,青島天后宮的建築藝術和彩繪藝術都是首屈一指的。

天后宮的大戲樓為兩層樓閣,金碧輝煌。戲樓大梁的包袱畫繪有金陵十二釵等紅樓人物,以及春秋故事「吹簫引鳳圖」、「敦煌飛天圖」等。二樓中間懸掛的「天后宮」巨匾下面為波浪式的房簷,意為「進得門來,應無戲簷(戲言)」,也就是說拜媽祖不能當兒戲。這座戲樓內裝飾有文房四寶、各種用具。

天后宮內,古木成蔭,綠草茂盛,是典型廟宇與園林風格的有機結合。戲樓左右兩側是鐘樓和鼓樓,前院有四株冬青樹,其中靠牆的兩株為法國冬青,花壇兩邊的兩株為本地冬青。過鐘鼓樓為前院東西廂房,中間大場院有顆大桂花樹,因其花為朱紅色,亦稱「硃砂桂」。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前後,滿樹的桂花會使整個院落清香飄溢。

時至今日,每年的大年初一,很多老青島人都到這裡來祭拜。青島天后宮,青瓦青磚,飛簷鬥拱,可以說是青島這座城市興起的見證,是目前青島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群。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古建世界,我們不僅僅只做古建築!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古建、建築行業相關原創內容,歡迎大家踴躍投稿(私信)。

相關焦點

  • 青島八處文物躋身"國寶" 包括嶗山道教建築群等
    2005年曾發掘了約3000平方米,清理發現了豐富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東周時期的文化遺存,彰顯了青島地區在中華文明構築過程中的地位。  位於膠州市裡岔鎮的漢代祓國都城遺址又名牧馬城遺址,因為明代為了牧馬在這一地帶沿舊城牆整修而得名。據史料記載,祓國建於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撤於東漢光武帝十三年(公元37年),存在156年。
  • 小官山古建築群:養在深閨待人識
    條石砌築的明代古城門、刻在峭壁上的佛面、幽深的古寺、各具特色的清代川東「豪宅」……這不是穿越劇裡的場景,而是「隱藏」在豐都多年的一處大型古建築群。打開城牆右邊的鐵門,一股濃烈的懷舊氣息撲面而來——  在豐都縣名山街道小官山彭家埡口,一座坐南向北的明代古建築群十分搶眼。
  • 國內旅遊:青島「湛山寺」——青島市區內唯一的寺廟
    國內旅遊:青島「湛山寺」——青島市區內唯一的寺廟之前一次無意的和朋友閒聊之中,聽說在青島有一座寺廟,是獨具文化底蘊,而且寺廟是擁有著較悠久的歷史文化,當然它的建築風格也是富有,只是聽朋友簡單的描述了一下,並沒有對這座寺廟有過多的了解,在最近對青島建築的學習了解中
  • 青島天后宮與媽祖文化旅遊開發的思考
    今天,小編就以個人的視角來分析一下青島天后宮與媽祖文化旅遊開發的思考。史料記載,在明朝的萬曆年間,朝廷就已經開闢了女姑口、金家口和青島口這三個通商口岸,青島當時就已經是南北物資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太清宮志》記載,公元1467年,青島本地的「胡善士」捐地並修建了青島天后宮。
  • 去青島旅遊,一定不可以錯過天后宮,這裡匯聚的民俗文化非常珍貴
    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島天后宮現佔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為二進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後兩廂、戲樓、鐘鼓樓及附屬建築共計殿宇16棟80餘間,是一處典型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古建築群。
  • 歷史比青島還古老,去青島旅遊,一定不可以錯過天后宮!
    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后宮歷史上歷經了多次劫難,也經歷過多次修繕,即使是在戰爭中,它也得以保存下來。她的歷史價值不只是供人遊玩,她的建築和文化價值更加珍貴。所以去青島旅遊,一定不可以錯過天后宮!
  • 青島市區唯一的佛寺,位於老城區黃金地段,只有75年歷史
    青島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一直以來以其獨特的山海風光和歐式風情示人,佛教寺廟並不太多。在青島老城區中心,有一座年輕的名剎,堪稱青島市區唯一的佛寺,歷史雖然並不悠久,但名氣極大。這座寺廟叫做湛山寺,翻開地圖看看,你會發現湛山寺的位置絕佳:東、西、北三面是浮山、湛山、太平山,南面朝向大海,距離青島知名的一些旅遊景點如八大關、中山公園、五四廣場等都不遠,而且交通也很方便,乘坐地鐵2號線到「芝泉路」站下車,就可步行前往湛山寺。
  • 青島旅遊景點
    1996年,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的總督樓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9月25日,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被公布為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毛澤東,鄧小平 ,林彪都曾在這裡居住過。 裡邊非常奢華,看過來就是兩字「WC」。值得一看。嘿嘿,還可以蹭個講解。 要注意裡面不許拍照!!
  • 澄城樂樓——明代梁柱式木結構建築群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縣城西端,坐落著一組保存完好的明代梁柱式木結構建築群——澄城樂樓。登樂樓需先踏上四十級臺階要遊覽樂樓,需先踏上四十級臺階,是古代出入城隍廟的唯一通道。相傳明代時的澄城縣縣轄40裡,每裡都設有裡長。裡,是明代的行政區劃單位,裡比村大,比鎮小。
  • 最青島文化符號介紹(二) 青島古代文化遺址
    由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青島市文化研究院、智慧青島承辦的最青島文化符號評選已經結束。經過半個多月的網友投票與專家評審,最終確定了50個最代表青島的文化符號。我們將會通過連續五期的專題報導,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最能代表青島的文化符號!
  • 對於江南最大,保存最好的朝天宮古建築群!你知道多少呢?
    朝天宮古建築群 朝天宮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街道水西門內冶山,古建築群保存完好,是江南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築群 多次改建的朝天宮古建築群 今天的朝天宮古建築群為戰亂以後的清同治五年到九年間在清前期原址上重新改建而成,從宋元明代的道教建築釀成了儒家的文廟和江寧府學
  • 名勝古蹟:劍川景風閣古建築群
    它是劍川著名的旅遊風景區,裡面有一片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今天小編大家一起去景風公園去看看,看看它是否像別人說的那麼吸引人。景風閣矗立在劍川縣城西門外的景風公園內。景風公園是劍川著名的風景區,它西依金華山,北傍永豐河,四周古柏參天,環境極為幽雅。園內除景風閣外,還有靈寶塔、欞星門、來薰樓、文廟、龍神祠、關嶽廟、古戲臺等古建築,組成一片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
  • 曾經輝煌的方頂村,如今被質疑:不是鄭州最大明清古村落
    全國的明清建築群大都集中在北方地方,作為南北方的轉接站-河南鄭州,更是不甘落後。其境內就有三處明清建築群,還都說自己是鄭州最大的明清建築群!那這三個地方是哪裡呢?它分別是城隍廟、西郊溝趙鄉和鄭州方頂村,而其中的方頂村就是我們要說的景點。
  • 泉州天后宮:是我國東南沿海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媽祖廟
    泉州天后宮泉州天后宮位於泉州市區南門天后路一號,始建宋慶元二年(196年)地處城南晉江之濱,「蕃舶客航聚集之地」。該宮是我國東南沿海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媽祖廟,有溫陵天后祖廟之稱,臺灣和東南亞的許多媽祖廟都是從這裡分靈的。
  • 行走山東青島:湛山寺是市區唯一的佛寺,中國最年輕的天台宗道場
    青島太平山,是一個好地方。這太平山原名「會山」,德佔時期稱為「伊爾梯斯山」,日佔後改稱「旭山」,新中國後才定名「太平山」。山不高,海拔只有150餘米。與我經常尋訪的秦嶺那些海拔兩三千米的高山相比,太平山實在是有點矮。不過,這太平山卻是青島市區第一高峰。
  • (楚天華章)大水井古建築群:歷史的凝固音符(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大水井古建築群位於利川市柏楊壩鎮,距市區45公裡。是目前我省境內規模較大、保護較好、藝術價值較高的古建築群,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在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整個古建築群由大水井李氏宗祠和李氏莊園兩大部分組成。宗祠及莊園建築宏偉,修飾華麗。柱頭及穿梁皆有雕花,飛簷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鑲嵌成各種圖案,彩樓、門窗都刻有工藝精巧的花鳥蟲魚等圖案,天井內還有水池和各種精緻的花壇、浮雕和楹聯等。
  • 男子在青島天后宮求平安符 上面寫著:只有SB才信
    12月25日,河北衡水遊客常先生向澎湃新聞反映,其今年10月在青島天后宮景點燒香祈福求得一枚平安符,不料20天後打開發現裡面有辱罵香客的髒話,他向景區溝通多次一直無果。處理此事的天后宮景點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經比對,景點相關工作人員的筆跡,均無法與平安符字跡匹配;同時調查了平安符所附字條的印刷廠,也無法查清來源;目前雙方仍在溝通。
  • 山東千年古城—青州古城,錯落有致的古街,充滿韻味的古建築群
    位於山東省青州市境內的青州古城,保存完好,有萬餘米的明清街道和120多處著名景點,從這裡可以領略到古青州曾經的輝煌,感受到深厚的歷史文化氣息。對傳統市井風情和社會習俗有較全面的了解。進入古城內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錯落有致的古街,這條長萬米的古街把青州古城內部的各個角落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幅充滿韻味的古建築群的畫面。
  • 江蘇被忽略的古建築群,是江南地區現面積最大的建築群,就在南京
    南京豐富的歷史文化,決定了它擁有許多文物,如一些古城牆,這些都印證了南京的光輝歷史,也見證了它的時代變遷。說它是南京的「基本輪廓」並不過分,但在南京也有許多古老的文化建築,它們也非常壯觀,因此受到許多人的稱讚。所以今天就介紹一個江蘇被忽略的古建築群,看完後你就知道這個建築群是多麼的令人震撼了。它就是朝天宮。
  • 江南現存等級最高的古建築群,就藏在南京鬧市中,好似皇室宮殿
    提起南京的古建築群,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一般都是夫子廟、南京城牆、老門東等,卻忽略了這座等級最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它就是位於秦淮區的「朝天宮」,一處明清殿宇式古建築群落,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