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樂樓——明代梁柱式木結構建築群

2020-12-25 泥姐拾古書摘

在陝西關中東北部,有一片古老的土地,東聞關關雎鳩之歌詠,西察倉頡造字之神韻,南望華山奇險之雄姿,北接軒轅黃帝肇啟之紫韻,自地誕天生它就在此,正是我的故鄉澄城。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縣城西端,坐落著一組保存完好的明代梁柱式木結構建築群——澄城樂樓。

宛如仙境樓閣的澄城樂樓

據史料記載,澄城樂樓始建於唐德宗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據說早先廟前有兩座神樓,原是先民祭祀敬神的場所,古時候每逢初一、十五或廟會的時候,人們在此敲鐘擊鼓,舉行大型鼓樂祭祀活動,後人取鼓樂祭神之意,故名樂樓。可惜,遭元末戰亂焚毀,明嘉靖年間,知縣徐孝賢修復,後又被四百多年前的關中大地震震毀。萬曆壬午(公元1582年)知縣暢孟樂認為,澄城之所以地瘠民貧,是因為怠慢了神。治民祀神是有司之責(當官人的責任)。他帶頭為重建神樓捐獻奉銀,鄉紳庶民均紛紛響應,捐資出力,不到半年時間修繕完成,並增修為三樓,始為現貌。

站在樓前,隔著臺階仰望主樓,只見主樓楣上三個醒目的鎏金大字卻是「城隍廟」,城隍是中國民間城池的守護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廟。同時,城隍也是司法神,主管生人亡靈、獎善罰惡、生死禍福、增福進利等等。既然是城隍廟,為什麼人們卻稱其為「樂樓」呢?大約就是因為前文提到的先民鼓樂祭祀的緣故吧。

登樂樓需先踏上四十級臺階

要遊覽樂樓,需先踏上四十級臺階,是古代出入城隍廟的唯一通道。相傳明代時的澄城縣縣轄40裡,每裡都設有裡長。裡,是明代的行政區劃單位,裡比村大,比鎮小。每逢初一、十五或廟會之時,裡長們都會率民眾捧著供品,登上這四十級臺階進入大殿祭拜城隍,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事事順心。四十級臺階就象徵著澄城縣四十裡的百姓都受城隍爺的庇佑。

城隍廟一般都修建在城內,而澄城的城隍廟為啥偏偏建於縣城西門外?相傳在清代,有姑嫂倆為一隻遺失的馬鐙互相猜疑,嫂嫂懷疑馬鐙讓小姑偷回婆家,小姑認為馬鐙被嫂嫂偷藏了,兩人為此爭執不下,一同來到城隍廟盟誓鳴冤。小姑先跪倒發誓說:「如果我拿了馬鐙,叫我出門把腿摔斷。」嫂嫂也不甘示弱,發誓說:「要是我拿了馬鐙,叫我吃飯噎死。」這時正是城隍爺準備收「香火」的時間,她們的糾紛使城隍爺很不耐煩。於是,城隍爺憑經驗推想,認定是小姑不賢偷了家裡的馬鐙。小姑發完誓出門時,城隍爺便命小鬼絆倒她,小姑扭傷腿腳,使其誓言成真。

看到小姑誓言成真,嫂嫂不但對其冷言羞辱,還將這件事在村裡散播。受了屈辱的小姑傷心欲絕,為了自己的清白,一氣之下撞死在城隍廟廟門上。後來,家人從馬廄中找到了馬鐙。這時,城隍爺知道自己犯了錯,不但沒有明斷是非,還釀出一條人命冤案。從此,他引以為戒,決心斷是非一定要重視調查。為了便於自己早出晚歸,明察暗訪,城隍爺特託夢給當時的縣官楊某,請求將城隍廟移到縣城西門外。

當然,傳說是人們口口相傳的美好景願。關于澄城城隍廟為何建在西門外,澄城樂樓文管所馬軼博主任從風水學角度給出了解答,他告訴記者說:「因為澄城四面環溝,且東高西低,東為陽,西為陰,不能抱守平衡,風水會從西方流逝,所以在西方建一高樓鎮風水。黃鶴樓等著名建築均有風水之說,且城隍為陰神,處西方不會影響本來的平衡。」傳說也好,風水也罷,總之這一古建築群承載了千百年來澄城人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

沿階拾級而上,在兩側牆上砌著精美的磚雕。東邊牆上雕有兩顆壽桃,造型飽滿豐腴,寓意長壽;又雕有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和枝葉翻卷的鳳戲牡丹,寓意富貴美滿;佛手和蝙蝠寓意福壽雙全;下側雕有如意和古代兵器戟,寓意吉祥如意;西側牆上則雕有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葡萄,寓意多子多福;喜鵲登梅,寓意喜事臨門;中間展翅穿梭在祥雲紋中的蝙蝠寓意遍地是福;下側雕有琴棋書畫,寓意高雅清潔。

東西兩側牆,面朝南的那一面上,頂部飾有扇形磚雕,東邊刻「飛龍」兩字,西邊刻「舞鳳」兩字。馬軼博主任告訴記者,東方代表陽,陽也代表男性,龍,則是大家熟知的代表古代天子;而西方日落,代表陰,鳳,古時泛指女性之尊皇后,也代表著女性。這樣的安排,東陽方為陽,雕刻飛龍,西方為陰,雕刻舞鳳,同是陰陽抱守,陰陽平衡。

儘管馬軼博主任強調這只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不能代表專業註解。但是他善於鑽研的治學精神和他詳盡周到的講解,讓筆者感受到他對自己職業的熱愛,以及對文化古蹟的敬畏之心。

樂樓三座古樓坐北面南,均為梁柱式木結構建築,共立於高臺之上,佔地約300平方米。背依綿延的黃龍山系,梁原禹門諸山蜿蜒而來,呈龍盤虎踞之勢,俯觀西河水流迢迢,乃風水團聚之地。其主樓高17米,佔地140.2平方米,經32根柱子架梁疊木而成,其中10根為通天柱(所謂通天柱,就是說這根柱子從地面通向樓頂是完整的一根,也就是說主樓有多高,這根木柱就有多長),內頂為八卦藻井,繪飾「火焰寶珠」圖案,象徵吉祥如意。樓內畫棟連雲,在通柱與廊柱間建有空中迴廊,設有木樓梯,遊人登梯上樓可觀四方,遠山近景一目了然。主樓樓頂為琉璃重簷三滴水歇山頂,歇山頂是古代的官式建築的屋頂格式,僅次於北京故宮太和殿的廡殿頂,由此可見城隍在古代社會地位崇高,所謂三滴水就是說雨水從空中落到地面需停歇三下。

東西兩側樓為方形亭式樓閣,各佔地四十平方米,各用14根柱子架梁疊木建成,樓頂為琉璃重簷十字歇山頂。秀麗精巧,如翼凌空。三座古樓樓頂屋面山花均用琉璃瓦、龍、鳳、套角獸和武士俑等琉璃配飾,飛簷鬥拱,雕龍飾鳳,挑角掛鈴,答遠響而引清風,蘊煙霞而幻昕夕。

三座古樓可以說在工藝上極盡奢華,拋開其複雜的梁柱式木結構不說,僅精美的磚雕、木雕、造型各異的琉璃俑就很難悉數描繪。這組古建築中僅木圓雕動物就有各式樣的龍、鳳、象、魚、蝙蝠、瑞獸等;又有透雕靈雀、祥雲,靈芝等;其中所繪紋飾有各樣寶相花、祥雲紋、海水紋等;每根柱子的兩端正反兩側均繪有工筆花鳥、山水、人物、典故等等;我以藝術門外漢的能力,實在是難以將樂樓的華美敘於筆端,讀者諸君唯有親臨去感受了。

主樓東側是鐘樓,懸掛著一口明代大鐵鐘,鑄造於明隆慶四年,距今400多年,高1.5米,重約2噸,生鐵澆鑄而成。大明神物,神鐘有靈,敲鐘每一響,都有它的吉祥寓意。主樓西側是鼓樓,裡面架設八卦神鼓,擊鼓可以定乾坤,擊敲神鼓每一響,也都有它的吉祥寓意。

琉璃虎

位於樂樓北側的院牆上,鑲嵌著一大塊琉璃圖匾,上面刻畫有一隻聳肩塌背的琉璃虎,它兩眼炯炯有神,前爪按在山巒之上,綿延的群山在它爪下如綿羊般乖順。琉璃虎粗大的虎尾如鋼鞭挺立,讓人生出一種幻覺,似乎只要它輕拂虎尾,吼聲即可聲振百裡。琉璃虎神威蓋世,民間還流傳著一段關於它的傳說,相傳澄城的城隍在世為官清廉,百姓感念,死後封為城隍爺。玉皇大帝聞知城隍爺清廉為民的事跡後,派天虎星下凡協助城隍爺保一方城池平安。並在大通橋下為天虎星塑像立座,鎮守城池。該橋洞是通往黃龍白水的必經要道,路面窄長,光線暗淡,行人車輛匆匆忙忙通過,因而流傳著「每日都從神樓下過,不知琉璃虎從哪裡臥」的說法。上世紀60年代該洞被封,從洞壁卸下琉璃虎,移至樂樓牆壁,如今這隻神獸一身正氣盯視著世間,保一方平安。

在澄城這片大地上,有漢武帝所鑿「關中六渠」之一「龍首渠」、梁周秦漢宮殿遺址、澄城縣業善鄉坡頭村的西漢鑄錢遺址、樂樓、精進寺、堯頭窯等歷史古蹟和文化瑰寶。澄城磚雕、拴馬樁石、窯頭黑瓷、澄城刺繡、花饃、家織布等民俗工藝精美絕倫;澄城水盆羊肉、麥子泡饃、辣子烹豆腐、酸黃菜、烀肉碗子、帶把肘子等地域名菜色香味俱佳。

2017年12月12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澄城縣劉家窪村發現周代封國採邑。劉家窪墓地為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春秋時期周系墓葬。在這片溝壑縱橫的黃土地上,生活著勤勞的澄城人民,一代又一代澄城人勵精圖治,奮發進取,譜寫華章。在澄城這黃土地下,蘊藏著無盡的天華物寶,澄城神秘的面紗才拂開一角,等待讀者諸君親臨體驗。

相關焦點

  • 【這裡是陝西】渭南市澄城縣:城隍廟樂樓
    鐘鼓乃古代樂器,古時候每當初一、十五或過廟會時,人們就要擊鼓敲鐘奏縣樂,祭祀敬神,後人取古樂祀神之意,故又名樂樓。據記載,該樓肇建於唐貞元十三年,元末戰亂焚毀,明嘉靖年間復修,後又被公元1556年的關中大地震震毀。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重修,始為現貌。
  • 澄城堯頭陶瓷燒制技藝
    澄城堯頭窯是陝西歷史上著名的民間瓷窯,位於縣城西南10公裡的堯頭鎮堯頭村,有著千餘年的燒造歷史,其窯址也是歷代民間陶瓷文化的重要遺存。一、 澄州堯頭窯的起源最早關於堯頭窯的記載出現在唐朝。據明代《澄城縣誌》記載:「瓷砂始於唐」「窯課鈔二百八十九貫五百文……物產器用資黑瓷、石炭、黑磁搖(堯)頭鎮特產。」可堯頭陶瓷到底起於何時?卻無人考證,只是據當地人稱,在古窯址廢墟中挖掘出的陶瓷碎片上發現刻有漢代的年號和人名。由此推斷,堯頭陶瓷最早可能始於漢代,發展於隋唐,興於宋元,盛於明清。
  • 天后宮——青島市區唯一的明代古建築群
    青島天后宮,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位於太平路19號的青島市民俗博物館,前身是始建於明成化三年,它是青島最具有「古味」和「民俗味」的景點之一,也是市區唯一的明代古建築群。青島天后宮現佔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為二進庭院。
  • 皇帝賜名的縣城,狀元故裡,福建省規模「最大」明代民居建築群
    不僅包括南方保存最多的明代民居建築的真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建築群,還包括明早期到清末期500多年各時期的建築物,是中國南方地區保存最多的明代民居群,古城內有勝一朱紫巷井、勝一大巷井、勝二牌樓下井、紅興盛古井、紅衛興賢井、勝一土堂井、紅餘堂巷井、紅德義古井、紅衛儒學井9口老井,據說每口井都是史滄桑的證人,古城安靜,夜景很精緻,江兩岸適合散步, 古城不大
  • 小官山古建築群:養在深閨待人識
    條石砌築的明代古城門。 本欄圖片由記者熊明攝  條石砌築的明代古城門、刻在峭壁上的佛面、幽深的古寺、各具特色的清代川東「豪宅」……這不是穿越劇裡的場景,而是「隱藏」在豐都多年的一處大型古建築群。打開城牆右邊的鐵門,一股濃烈的懷舊氣息撲面而來——  在豐都縣名山街道小官山彭家埡口,一座坐南向北的明代古建築群十分搶眼。
  • 五月櫻桃紅 澄城等你來嘗鮮
    五月,是櫻桃上市的季節,澄城櫻桃,紅動中國繼續發聲,繼「櫻桃紅」快閃之後,5月9日上午陝西澄城第四屆櫻桃文化藝術節新聞發布會在澄城萬麗酒店召開,30多家媒體以及網絡大V前來參加此次新聞發布會。澄城縣外宣辦主任焦雅麗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 澄城: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名單
    20兆瓦屋頂光伏電站建設項目 2.澄城王村斜井日產300萬立方合成氣項目 3.澄城陝西恆泰氫能利用示範園建設項目 4.澄城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處理項目 6.澄城拓日新能2000t/d光伏玻璃產業集群項目 7.澄城鋰離子電池負極生產項目
  • 霞浦縣溪南謝氏大厝建築群
    謝氏三堂建築群暨謝氏大厝,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溪南村中心街,坐東向西。是霞浦縣唯一保存較為完好的三堂建築,即有祠堂、廳堂、書堂為一體的建築群。今年11月,省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推薦現存溪南謝氏三堂建築群為重點介紹之一。
  • 萬足鎮茶林坪 彭水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建築群!
    歷史上的彭水璀璨輝煌,卻又神秘莫測在彭水縣城烏江上遊左岸15公裡處坐落著一座萬足古鎮這裡有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建築群建於清代中期,佔地面積592平方米,建築面積442平方米。
  • 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
    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太和殿殿門上豎匾「太和殿」三字是康熙時大臣勵杜訥的手筆。 「太和」出自《周易》,意即天地萬物和諧運行。
  • 弘揚傳統文化 構建和諧文明美麗新澄城
    澄城文促會名譽副會長張文禮同志宣讀了澄城文促會顧問、秘書長名單;縣婦聯副主席焦軍萍同志宣讀澄城文促會婦女聯合會聘職決定;澄城文促會副書記張志軍同志宣讀優秀秘書長、優秀部長、先進個人名單;澄城文促會副秘書長秘張建萍同志宣讀了澄城文促會關於表彰2017年度澄城縣傳統文化促進會先進集體、優秀文化基地、愛心企業名單,與會領導為獲獎單位和個人分別頒發了獎牌和榮譽證書。
  • 【非遺故事】陝西渭南:澄城鼓吹樂藝術
    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文化積澱深厚,民風淳樸,作為民間音樂的鼓吹樂藝術更是源遠流長,是澄城民間廣為流傳的主要樂種之一。2009年,澄城鼓吹樂被列入陝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四川南部縣發現罕見明代鬥拱建築
    東方網7月10日消息: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文物普查小組工作人員日前發現了一處明代鬥拱建築——昌坪廟。該廟位於南部縣大坪鎮七一村5組,這是近年來南充地區發現的唯一明代鬥拱建築,其鬥拱建造格調,在川北地區極為罕見。
  • 澄城持續擦亮旅遊品牌
    編印了澄城縣旅遊宣傳畫冊,製作「澄城文旅」產品。組織參加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西北旅遊推介會、陝西省旅遊產品大賽等旅遊宣傳推介活動。策劃組織「百萬遊客免費遊澄城」特色主題活動,成功舉辦了堯頭窯「過年七天樂·暢遊堯頭窯」「魅力陶谷·千年黑瓷」等活動,澄城文化旅遊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斷提升。行業監管持續加強。
  • 省人大代表、澄城華元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耿建民春節慰問澄城交警
    1月22日早,澄城縣華元實業董事長(省人大代表)耿建民走訪澄城交警傳達了兩會精神,並為廣大交警送來新春慰問物品,以表達對澄城交警的關愛和支持。對於普通市民來說,一年一度的春節是合家團聚、享受幸福快樂時光的日子,但是對於交警來說,卻是一個任務最重、工作最為繁忙的非常時期。
  • 澄城櫻桃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
    澄城櫻桃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10-01 07:34:13
  • 澄城9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4.6億元
    澄城9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4.6億元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19-06-25 08:13:46
  • 渭南市澄城縣6大推薦美食,吃了這些你才開始了解澄城
    1、澄城水盆羊肉澄城水盆羊肉是用優質羊肉製成的水盆羊肉、以獨特的美味而久負盛名。2016年1月,澄城水盆羊肉入選陝西省第5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今食用水盆羊肉時,多配用白吉饃或芝麻燒餅同吃,佐以鮮大蒜、辣醬或糖蒜,則清香鮮醇可口,風味獨特。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澄城:農特產品搭乘「網際網路快車」走出消費...
    (記者:張杰)近日,以「青衣傳頌·澄城故事」為主題的陝西澄城農特產品推介會暨扶貧助農活動在西安市長安區唐村農業公園舉行,通過現場推介、直播帶貨、電商賣貨等形式,線上線下齊發力,推動澄城農特產品走出陝西、銷往全國,助力脫貧攻堅。
  • 澄城這些老師、學生出名了,有你認識的嗎?
    重要的話講三遍咱澄城這些學校、老師、學生讓我們看看澄城都有哪些優秀學校↓↓↓↓渭南市學校黨建工作渭南好學校名單澄城縣(4所):澄城中學趙莊中心學校黨毅哲 韋莊學校吳澤華 寺前中心學校有這些優秀的學校、老師、學生才是我們澄城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