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每分鐘心跳60次活90歲 心跳70次活80歲

2020-12-19 搜狐網

  本報記者 谷伊寧

  浙江「心跳大會」昨在紹興落幕。紹興人民醫院院長郭航遠的一句解讀,令參加新聞發布會的記者們為之一振:每分鐘心跳60次,活到90歲;心跳70次,活到80歲……也就是說,略緩、有力的心跳對長壽貢獻大。

  今年的「心跳大會」,是我省大醫院心血管醫生們都熱情參與的盛會,其專業名為「心電生理與起博分會的學術年會」。與其他心血管大會不同,此會主要關注心跳問題。心跳驟停即會猝死,此類悲劇在青壯年中發生令人扼腕嘆息。

  一張體檢報告拿到手,普通人看得懂的恐怕只有每分鐘的心跳次數,即心律、脈搏。浙醫二院心內科徐耕教授說:普通人每分鐘60~100次的心律都屬正常範圍,相對緩慢些,的確有益於長壽,說明心肌強勁有力,心功能好。

  太陽下感覺突然變暗

  或是心臟瞬間停跳產生錯覺

  如果心跳得快而弱,專家建議,加強心肌鍛鍊。有益心臟的運動是有氧運動,最方便有效的就是甩開胳膊,大步快速走:每周三次,每次連續走上5000步,心跳加快到每分鐘100次以上,且有微微出汗。經常這樣做,處於休息狀態時,心跳就會緩慢而有力。

  由於情緒直接影響心律。專家在會上建議市民,保護心臟,儘量少焦慮少煩躁,切忌大喜大悲。學會慢生活,以平和的心態處事。

  心臟會隨著衰老而功能減弱,心跳變慢。老年人這時候就需要得到醫療幫助。而中年人如遇以下情況,往往因為瞬息而過,不太在意。比如,明晃晃的太陽,你看著它變暗發黃了,明亮的天色突然變灰了,這可能就是心臟出現了瞬間停跳,才導致你產生錯覺。專家們提醒,這樣的人千萬不要拖延,要趕緊上醫院。

  心跳每分鐘低於60次,甚至只有40次,那怕是在夜間都是很危險的。冠心病人、曾發生過心梗的病人可以根據病情評估,安裝心臟起搏器,一旦心跳驟停,及時幫助起跳,好比隨身帶著位急救員。「猝死的悲劇就可以避免。」徐教授說。

  裝了心臟起搏器

  雷雨天不要在外行走

  徐耕說,我省心電生理臨床領域走在全國最前列。「如果有病人說要去上海安裝起搏器,我勸他不如留在浙江做。」2000年初,他在華東地區首例施行起搏器置入術,挽救了杭州康橋一位50歲大伯的生命,當年大伯因為惡性心律失常,多次暈倒。如今,這位大伯還能在地裡幹活,像正常人一樣。

  「現在的起搏器只有兩指寬,一指長,不忌磁共振,不遠的將來,還有望變成一顆小膠囊。目前膠囊起搏器已在動物實驗中應用,證明有效。」徐教授介紹說。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心臟起搏器對磁場、輻射特別敏感,因此,可以說,它在運行中的變化是檢測這些有害物對人體是否安全的風向標。

  對安裝了心臟起搏器的患者,醫生都會關照如下幾句:正常生活起居沒問題,但不要接近變電所,不要在雷雨天在外步行,不要把手機放在上衣胸口袋裡。而患者帶著起搏器,使用微波爐、接聽手機,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都沒有問題。

news.sohu.com false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3-06/30/content_2210519.htm?div=-1 report 1495 本報記者谷伊寧浙江「心跳大會」昨在紹興落幕。紹興人民醫院院長郭航遠的一句解讀,令參加新聞發布會的記者們為之一振:每分鐘心跳60次,活到90歲;心跳70次,活到8

相關焦點

  • 壽命與心率息息相關 每分鐘心跳60次能活到90多
    靜息心跳每分鐘60次,能活到90多  人的壽命與心率息息相關,明天是「世界心臟病日」,專家教你如何管理你的心跳  人的一生總的心跳次數約為25億次至30億次,如果靜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壽命可達93歲,靜息心率偏慢,人壽命延長,而靜息心率大於80次的壽命就會縮短。
  • 正常心跳一分鐘不能慢於60次,心跳都55次,為什麼醫生說沒問題
    正常心跳一分鐘不能慢於60次,心跳都55次,為什麼醫生說沒問題 我每個人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應該是在一個規定的範圍之內的,在正常的情況下正常的心跳每分鐘應該是不慢於60次的,但是有些時候我們的心跳明明數著都低於60次,但是醫生卻說沒有問題,那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心跳決定壽命?每分鐘心跳60次的人和心跳90次的人,誰更易長壽?
    每個人的心跳是不一樣的,有人聽說心跳決定壽命,這是真的嗎?每分鐘心跳60次和心跳90次的人,誰更容易長壽?如何保持心跳在正常範圍?今天這篇文章就跟大家好好說說心跳跟壽命之間的關係。心跳決定壽命?壽命是長還是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飲食、作息、心態、疾病、生活環境等,單憑心跳不能決定壽命。
  • 60歲以後,每分鐘心跳多少次算正常?心跳過慢過快會怎麼樣?
    有的老年人在過了60歲以後,就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跳速度變慢很多,也就會產生擔心,害怕是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過了60以後,每分鐘心跳多少是屬於正常的?年齡增長以後,心跳的速度會有變化,但也不是唯一的標準。想要知道每分鐘心跳多少算正常,還要考慮多個因素,在發生心跳速度有明顯變化的時候,看看有沒有其他的異常症狀,如果有,那就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了。一般正常的成年人心跳是在60-100次/分鐘,老年人也不例外,心跳可能會比年輕時候慢一些,但只要保證在正常範圍內就不必太過擔憂。還有就是心跳的快慢,也是分時間段的,一天當中,每個時間段的心跳頻率都是不一樣的。
  • 60歲的人,每分鐘心跳56次,這算正常嗎?多少次比較健康
    昨天門診部的李醫生接待了一位60歲的老大爺,一直要求檢查一下自己的心臟,這大爺看起來身體還算硬朗,臉色也挺不錯,詢問起來身體也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在隨後的交談中,李醫生才知道,原來在上午,大爺所在的小區,進行了一次愛心義檢。
  • 心跳每分鐘多少次正常
    核心提示:心臟是我們人體的發動機,心臟有任何問題都直接會影響到身體的各個功能,為了讓身體的其它功能正常工作,心臟無時無刻不在跳動,一個人的心跳速度以及心跳頻率會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健康,心跳每分鐘多少次正常?對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並不能給出正確答案。
  • 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鐘是多少次?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門診總能遇到患者問,王醫生,我心跳50次,危險不?是不是得裝起搏器?我說,50次也是正常的啊!正常人心跳每分鐘多少次,看似很簡單一個常識,但好多人並不確定。大家似乎知道,但又不敢明確。心血管王醫生告訴您一個準確概念。
  • 心跳每分鐘60下與每分鐘90下,哪個壽命更長?過快或過慢都不好
    在靜息狀態下,健康的成年人心跳大約60~90/分,不過這只是一個相對範圍,具體到個人並不相同,如隨著年齡的增大,心率會放緩,而更年期的女性受體內雌激素的影響,心率較同齡男性稍快一些。而長期進行體育鍛鍊或從事體育運動的人,心率則要比普通人群慢一些,如運動員的心率可達50次/分。
  • 心跳快好還是心跳慢好?心跳多少心臟壽命更長?醫生告訴您答案
    心率在正常範圍內越慢越好  專家表示,心跳的快慢確實會影響壽命的長短,研究認為,正常的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率保持在60次左右壽命最長。  所謂心率,指的是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一般情況下,安靜狀態下的心率保持在55次至70次屬於理想的狀態。
  • 心跳穩定人長壽,每分鐘心跳多少次正常?心跳快了、慢了怎麼辦
    心跳穩定人長壽,每分鐘心跳多少次正常?心跳快了、慢了怎麼辦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生命特徵,最主要的兩個標準就是呼吸和心跳,因為只有正常呼吸,身體才能得到足夠的氧氣,只有心臟正常跳動,身體內部的血液才能正常循環,而其中心跳也是判斷身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當然每個人的心跳速度也不盡相同,而且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下,心跳的速度也不同,一直以來,關於心跳的快慢就存在分歧,有人覺得跳的快一點好,也有人認為慢一點好
  • 心跳快3次壽命減10年 起床前記得先數你的心跳
    這樣的結果在動物身上也得到了驗證:烏龜的心跳是6次/分,其壽命是277歲;一種小老鼠心跳得飛快,每分鐘高達500次/分,只活兩年多。海龜、鯨也都是心率很慢而又很長壽的動物。心臟不是永動機,它跳動的次數有總數限制。一般來說,正常成年人95%以上心率為60~100次/分鐘,但其中大多數人每分鐘的心跳次數為七八十次,一生中心臟大約要跳25億至30億次。
  • 每分鐘心跳多少次正常?心跳快了、慢了怎麼辦?醫生告訴你答案!
    日常生活中,心跳和呼吸都是我們身體生命的象徵;了解自身的心跳快慢,能夠幫助我們監測自身的健康情況。雖然我們把手掌放到左胸口的時候,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心臟的跳動,但心跳快慢並不是這樣就能夠測出來的。心跳快了、慢了怎麼辦?每分鐘心跳多少次正常?看完你就明白了!
  • 正常人心跳每分鐘是多少次?超過這個範圍或許就有問題,趕緊自測
    而一般來說,成年人的心跳,心跳頻率在60-100次/分鐘之間都是正常的,在70-90次/分鐘的範圍之內人數為多數。所以高血壓患者最好把心跳頻率保持在每分鐘80次以下,一旦感到心慌,胸悶心臟不適,有的時候頭頸部還會有發脹、跳動的感覺,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檢查一下。心跳過快怎麼辦?心跳過快可以經常按摩,據研究表明,如果每天進行1小時的手足按摩,堅持下去的話,平均心率每分鐘可減少8次。
  • 心跳決定壽命 研究稱每分鐘跳60下最長壽(圖)
    心跳決定壽命 每分鐘跳多少下最長壽  正常成年人安靜時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間。國外一項研究對年齡在35~84歲的人群進行了26年跟蹤調查,結果表明,隨著心跳次數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趨勢,男性人群尤為明顯,當然心率過慢也不利健康。人的壽命呈現一個U型曲線,即心率長期低於50次/分或長期超過80次/分都會使死亡率增高。國內的大規模樣本調查也發現,心率過快的人壽命比一般人要短。相比之下,心跳60次/分的人壽命高於70次/分的人,而心跳70次/分的人壽命又高於80次/分的人。
  • 6歲女童每分鐘心跳僅42次
    記者從省立兒童醫院獲悉,一名心臟一分鐘只跳42下的先天性心臟病女孩,最近成功接受晶片植入術,恢復了正常心跳。  葉靜(化名)是一名6歲的小女孩,出生時患有先天性心臟病,10個月大時在醫院進行了先心手術。雖然手術獲得一定效果,但卻導致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正常小孩的心率為80~100次/分鐘,而術後的葉靜心率只有42次/分鐘,如果不進行二次手術,患者有猝死的危險。
  • 成都一老人心跳每分鐘僅30次!醫生:有猝死風險,得治
    封面新聞消息,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鐘60至100次,而如果心跳每分鐘僅30次會發生什麼?近日,成都一名88歲的老人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劉婆婆患有老年痴呆,總是在家莫名其妙的反覆暈倒,到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一檢查發現,心跳非常緩慢,心跳每分鐘僅30次,被診斷為「病竇症候群」。
  • 60歲之後,一分鐘心跳多少為正常?要是快了、慢了會如何?
    心跳,活著的人都有心跳。要是沒有心跳了,那就意味著活的證明沒有了。平時要有一個正常的心跳,才會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每個年齡段的心跳速度也是不同的,除了年齡之外心跳也和生活中其他的因素有關,比如心情激動、運動之後等,這些情況都會影響到心跳的速度。
  • 2歲半小孩誤食降壓藥 心跳每分鐘「160」次
    13日,3歲女童誤食紐扣電池燒傷食管的新聞,讓不少爸媽心碎了一地。就在同一天下午,2歲半男孩軒軒,被媽媽緊急送到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因為誤食奶奶的降壓藥,孩子的心跳衝到了每分鐘「160」次。小男孩送到醫院時,面色蒼白,無精打採,胸口卻撲撲跳得厲害。
  • 吳川一男子突發心肌梗死,70分鐘後竟恢復心跳!活了!
    近日,記者接到吳川市民報料:57歲的陳先生突發心梗,送去醫院時已停止呼吸,但是經過醫院搶救一個多小時後,竟然奇蹟恢復心跳,起死回生。醫生診斷,陳先生心源性猝死。陳先生妻子見丈夫不行,非常悲傷,差點暈倒在地。可誰能想得到,70分鐘後陳先生復活了。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帶著疑問,記者採訪了陳先生一家人。陳先生妻子:我都看不清是親戚還是護士抱他進去醫院,我悲傷到沒有知覺,差不多要暈倒了,不敢繼續看了。
  • 心跳穩定人長壽,每分鐘心跳多少次正常?心跳快了、慢了怎麼辦?
    將手指放在以上任意部位,從手指感受到搏動開始,記錄下一分鐘之內搏動的次數,就是我們的心率。一般來說,正常成人在平靜的狀態下,測得的心跳範圍應當是每分鐘60次至100次。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並非低於60次或高於100次就一定代表患有疾病,有很多疾病以外的因素都會導致心跳過慢或過快。心跳過慢有哪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