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谷伊寧
浙江「心跳大會」昨在紹興落幕。紹興人民醫院院長郭航遠的一句解讀,令參加新聞發布會的記者們為之一振:每分鐘心跳60次,活到90歲;心跳70次,活到80歲……也就是說,略緩、有力的心跳對長壽貢獻大。
今年的「心跳大會」,是我省大醫院心血管醫生們都熱情參與的盛會,其專業名為「心電生理與起博分會的學術年會」。與其他心血管大會不同,此會主要關注心跳問題。心跳驟停即會猝死,此類悲劇在青壯年中發生令人扼腕嘆息。
一張體檢報告拿到手,普通人看得懂的恐怕只有每分鐘的心跳次數,即心律、脈搏。浙醫二院心內科徐耕教授說:普通人每分鐘60~100次的心律都屬正常範圍,相對緩慢些,的確有益於長壽,說明心肌強勁有力,心功能好。
太陽下感覺突然變暗
或是心臟瞬間停跳產生錯覺
如果心跳得快而弱,專家建議,加強心肌鍛鍊。有益心臟的運動是有氧運動,最方便有效的就是甩開胳膊,大步快速走:每周三次,每次連續走上5000步,心跳加快到每分鐘100次以上,且有微微出汗。經常這樣做,處於休息狀態時,心跳就會緩慢而有力。
由於情緒直接影響心律。專家在會上建議市民,保護心臟,儘量少焦慮少煩躁,切忌大喜大悲。學會慢生活,以平和的心態處事。
心臟會隨著衰老而功能減弱,心跳變慢。老年人這時候就需要得到醫療幫助。而中年人如遇以下情況,往往因為瞬息而過,不太在意。比如,明晃晃的太陽,你看著它變暗發黃了,明亮的天色突然變灰了,這可能就是心臟出現了瞬間停跳,才導致你產生錯覺。專家們提醒,這樣的人千萬不要拖延,要趕緊上醫院。
心跳每分鐘低於60次,甚至只有40次,那怕是在夜間都是很危險的。冠心病人、曾發生過心梗的病人可以根據病情評估,安裝心臟起搏器,一旦心跳驟停,及時幫助起跳,好比隨身帶著位急救員。「猝死的悲劇就可以避免。」徐教授說。
裝了心臟起搏器
雷雨天不要在外行走
徐耕說,我省心電生理臨床領域走在全國最前列。「如果有病人說要去上海安裝起搏器,我勸他不如留在浙江做。」2000年初,他在華東地區首例施行起搏器置入術,挽救了杭州康橋一位50歲大伯的生命,當年大伯因為惡性心律失常,多次暈倒。如今,這位大伯還能在地裡幹活,像正常人一樣。
「現在的起搏器只有兩指寬,一指長,不忌磁共振,不遠的將來,還有望變成一顆小膠囊。目前膠囊起搏器已在動物實驗中應用,證明有效。」徐教授介紹說。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心臟起搏器對磁場、輻射特別敏感,因此,可以說,它在運行中的變化是檢測這些有害物對人體是否安全的風向標。
對安裝了心臟起搏器的患者,醫生都會關照如下幾句:正常生活起居沒問題,但不要接近變電所,不要在雷雨天在外步行,不要把手機放在上衣胸口袋裡。而患者帶著起搏器,使用微波爐、接聽手機,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都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