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我家孩子的專注力很有信心,直到看到《了不起的孩子》的一期節目。僅有4歲的小女孩謝宛彤,可以在7個小時不吃不喝的條件下完成500片拼圖,這專注程度成年人都達不到。然而這並不是小謝宛彤的極限。
在節目中,節目組給謝宛彤三天時間完成拼圖系列最難的《星空》拼圖,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找不到拼圖邏輯,沒有人幫忙的情況下,謝宛彤靠自己在三天的時間內完成了這個巨幅拼圖。他的專注力和毅力很讓我佩服。
有了謝宛彤這個首例後,我看到很多專注力過人的孩子。有這些孩子做對比,我突然感覺我家孩子的專注力實在不算什麼。之後就開始琢磨這些擁有超強專注力的寶寶都是怎麼練出來的。
結果還真讓我發現了他們的共同點——喜歡玩邏輯性強的遊戲。
從3歲開始,孩子玩的專注力訓練已經有很多本,也都是遊戲為主,但忽視了「邏輯性」這個關鍵點,所以孩子總是玩玩就厭煩了。後來在挑選專注力遊戲時優先重視邏輯性,其中《德國好奇狗 專注力訓練》是少有能將邏輯性、認知、故事和專注遊戲結合得不錯的遊戲書。
我一直認為想要孩子能沉下心、集中注意力,最要緊的就是能激起孩子的興趣。也就是遊戲必須要有趣。其次,能把知識和遊戲不著痕跡地融合,孩子玩遊戲就能掌握知識,邊玩邊學邊提升是最理想的學習方式。
《好奇狗 專注力訓練》就做到了這一點。
畫風生動有趣,不枯燥
鍛鍊孩子的專注力,是從3歲左右開始的,到6、7一直是專注力提升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相比文字更喜歡圖片;圖片也要比文字更容易理解。所以,遊戲書的插圖、畫風非常的重要。
《好奇狗 專注力訓練》的畫風,是我和孩子看第一眼就都非常喜歡的。插畫獨特不落俗套,顏色與現在大火的莫蘭迪色系很相似,柔和又明麗。跟我以前買的那些遊戲書的顏色相比,視覺感受明顯要舒適的多。
插圖的形象溫馨、生動,深得孩子喜愛。
遊戲可玩性高
這套遊戲書的核心就是提升專注力,所以每個遊戲都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為主,再融合一些知識和趣味玩法。書中的每一個遊戲都有其獨特之處,排列的順序不講究規律,會一直給孩子帶來新鮮感。
比如上圖中的左半邊遊戲是讓孩子查數字,對孩子來說其實是比較消耗精力的。
為了緩衝,下一個遊戲就換成了趣味性更高的塗色。從這點就可以看出這套遊戲書還很注重孩子大腦的發育平衡。左邊發展理性的左腦,右邊發展藝術性的右腦。
有時候還會把順序反過來。可玩性高、邏輯性強的特點,很受孩子喜歡,做每個遊戲都有新鮮感。
拓展內容豐富
《好奇狗 專注力訓練》最讓我滿意的一點就是涵蓋的內容豐富。就比如下圖的「排座位遊戲」,看似是專注力遊戲,其實是一道典型的推理題,用到的不僅是專注力,還有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判斷能力、分析、總結,更需要孩子深入思考。
這些是孩子以後學數學必備的基礎能力。
不僅如此,遊戲裡還涉及到了拼音的內容。有的家長看到這裡可能覺得這套遊戲書的難度稍微有些難,如果孩子沒學拼音怎麼辦?
好奇狗的遊戲難度是循序漸進的,適合3-7歲的孩子。圖片中是這套遊戲書的第七冊,也就是最難的一冊,夠孩子玩到學拼音的時候了。
為了能讓孩子更輕鬆地玩遊戲,這套遊戲書還為孩子們準備了貼紙。其實,這些貼紙都是書中出現過的插圖,可以給孩子當作獎勵,成為做遊戲的動力,也可以用來緩解壓力。
當然,我也用來考孩子在哪個遊戲中見過這些貼紙。
歐洲暢銷三十年:品質有保障
既然是遊戲,就要注重遊戲的嚴謹性,或者是否真的能給孩子帶來益處。我選擇《好奇狗 專注力訓練》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看中他的歷史背景。
在封面上就能看到這套遊戲書已經在歐洲暢銷了三十年的時間,出自德國,幾乎是德國孩子人手一套的遊戲書。更是邏輯狗的姊妹篇。
大約在陪孩子玩了5冊《好奇狗 專注力訓練》後,我發現孩子的專注力的確有很大的提升。4歲多,專注時間也就是14分鐘左右,後來可以達到21分鐘,相當於7-10歲孩子的水平。因此,我很推這條遊戲書。
感興趣的家長,不妨給孩子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