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娃有超過2小時的專注力,這個媽媽是怎麼辦到的?

2020-09-03 米粒媽頻道

上周閨蜜發了個朋友圈,她家才四歲的娃,拼好了樂高泳池組,這可是適合6歲以上的大寶寶玩的!

但米粒媽最感興趣的不是結果,而是整個過程:

究竟是什麼讓才4歲的寶寶,2個小時專心致志完成一件事啊?

回想我家米粒4歲的時候,還是個上躥下跳的淘氣包呢,別說2個小時,維持20分鐘的專注力都很難啊!

瞅瞅小公舉的作品,雖然樂高很燒錢,不過只要(能讓老母親有片刻安寧)孩子喜歡,閨蜜也只有忍痛買買買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維持的時間短、做事情三心二意,哪條都是老母親糾結的痛點。

2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搭積木,這只是「冰山一角」,閨蜜家小公舉經常讓我們閨蜜圈裡的老母親炒雞羨慕!

當然啦,「別人家孩子」從來都不是天生的。閨蜜家小公舉6個月大時,(娃才6個月大坐飛機回國探親時,閨蜜就已經準備了布書讓孩子在飛機上翻看!)

米粒媽趕緊在線準備了瓜子零食小板凳,採訪了閨蜜,這樣的天使寶寶是怎麼樣的

閨蜜的方法吧,說來也是一言難盡,可能學霸的腦迴路都格外清奇,我講出來大家聽聽

培養注意力第一彈:報班報班報班!

上周我跟閨蜜視頻,時間剛好是約翰內茲堡的早上7點30。

米粒媽在視頻裡看到,她家寶貝自己爬起來,穿好衣服,洗漱完畢後跟我禮貌地問了聲好,然後,她居然翻開琴譜,認認真真地練琴!

天啊,這是4歲多的寶寶嗎?(回頭看了一眼我那還在睡午覺的兒砸,默默嘆了口氣)

除了小提琴,閨蜜還給娃報了芭蕾、鋼琴、遊泳、滑冰,據說疫情和緩後還打算增加一個馬術……

閨蜜遠在南非,那邊的幼兒園中午12點50就放學了。

閨蜜說,(不想那麼早回家跟神獸大眼瞪小眼所以丟給老師)學習的內容固然重要,但她也同樣看中學習過程。

訓練注意力、培養耐力,也讓孩子懂得紀律,這些都是報興趣班重要的附加價值!

閨蜜幫孩子找了小提琴一對一家教老師,當時頂著家人的巨大反對壓力,都是說孩子這麼小,學小提琴只是浪費錢。

可她考慮到,孩子那時剛進德國學校幼兒園,除了學習中文跟英文以外,還要再學德文,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很辛苦。

她的小公舉三歲起一周一次,一次45分鐘開始小提琴家教課,剛開始孩子在30分鐘後就開始浮躁。

不過老師很有經驗,會引導孩子,除了拉小提琴,老師還會家一些唱歌、數拍子、甚至認識其他樂器,差不多2個多月後,3歲的娃已經能乖乖地上完45分鐘的小提琴課。

也就是說,經過2個月這樣的訓練引導,孩子的專注力已經成功被延長到了45分鐘了。

閨蜜小時候,媽媽培養她學鋼琴是希望她長大能去茱莉亞音樂學院。

後來她沒有走上音樂專業這條路,但是從小學琴培養出來的專注力跟耐力,讓閨蜜的學習表現一路拔尖,倒是進了哈佛

▲閨蜜當年的學生證

培養注意力第二彈:保持大量戶外活動時間。

孩子要在戶外動得夠,在室內才能靜得下來。

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也指出,戶外運動不只能鍛鍊身體,還能刺激大腦神經傳導,讓孩子更聰明。

像跑步、玩球、跳繩等有氧運動更被證明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度、簡短大腦反應時間、減少孩子衝動行為或爆怒情緒的發生。

閨蜜的孩子念的德國幼兒園特別注重孩子的戶外活動,孩子每天早上7:50上課,中午12:50下課,這5個小時中,有2個小時的戶外活動、運動時間。

疫情爆發後,改成在家上網課,於是閨蜜幫孩子制定時間表。

每天上午10點到11點是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不管是去院子裡面跟狗狗玩、還是幫忙澆花、或是在前院騎腳踏車、跳彈跳床,總之,這1個小時,除非下雨,孩子就是得離開室內,去戶外活動。

每天下午3點以後也是孩子固定的戶外活動時間,這個時間是母女倆的親子散步時間,閨蜜住的小區環境很好,有大片的草地可以讓孩子盡情地奔跑。

戶外活動能讓孩子好好曬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許多臨床研究都指出,維生素D不足的孩子,容易發生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的症狀。

培養注意力第三彈:別輕易打斷孩子。

從小不管是在家裡玩拼圖、或是在海邊沙灘上玩沙,只要確保環境安全,閨蜜就從不去打斷。想玩多久,全憑小主心情

閨蜜說,孩子少喝一口水、晚點吃飯,都不是多大的事兒,可是一直打斷孩子的注意力,影響可就大了。

孩子的專注力是循序漸進培養出來的。

剛開始,小嬰兒可能喜歡拿個會發出聲音或發亮的玩具玩,後來孩子會開始喜歡玩各種自己感興趣的玩具,他們可能會喜歡拼圖、堆積木,或是發揮想像力玩過家家,或在沙坑堆中各種的玩,甚至是在跟其他孩子溝通、聊天

這些都很好,都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媽媽要做的,只是在一旁確認安全,其他的就放手吧,讓孩子專心好好玩(好好跟別的孩子鬥智),別打擾更別打斷孩子。

培養注意力第四度彈:用飲食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閨蜜修過營養學,在我們閨蜜圈裡,飲食方面是最專業的。

米粒媽之前寫過兩篇講減肥的文章,一篇《中年老母親終極減肥大法,吃吃喝喝居然瘦了》,另一篇《5天瘦了4斤!哈佛閨蜜推薦的飲食方法太贊了!》都是出自閨蜜的方法

她家的飲食秘訣,我給大家總結了幾條:

主食類,她會選擇低GI食物,比如糙米、燕麥、全麥麵包等碳水化合物。

大腦不能儲存糖,所以需要血糖隨時供給能量,全穀類的碳水化合物升糖速度慢,降得也慢,可以保證血糖比較穩定,從而讓孩子的精神集中、注意力集中。

肉類,包括雞蛋、雞肉、魚肉等優質蛋白質:蛋白質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能提升專注力。

堅果、深海魚、亞麻仁油等含大量優質油脂食物:腦細胞膜有50%是脂肪組成的,足夠的優質Omega-3油脂,才能保證大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與接收速度,維持高專注力。

藍莓、草莓等莓果類水果:莓果類含豐富高抗氧化物質,能增加腦部血液跟氧氣,甚至有研究指出,莓果能提升專注力跟記憶力長達5小時。

閨蜜笑說,長輩老叫他給孩子補鈣,但是他更重視的是每天必須保證有藍莓+牛奶+雞蛋。

除此之外,還要遠離高糖、含人工色素、咖啡因的食物,少吃精緻澱粉,這些都是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罪魁禍首。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如何陪伴娃提高專注力:寒假提前不用怕,這個好習慣在家也能培養
    1、安全感培養專注力首先是安全感,對學齡前兒童來說,安全感越強越有助於發展專注力。我孩子兩三歲時最愛玩積木,她能踏踏實實地在地墊上玩半天。一開始,我看她進入狀態了,就悄悄地溜去另一個屋摸摸魚,打打電話。可前腳一走,過一會兒她準會「媽媽、媽媽」的找過來。找到我後,積木也不玩了,要親親抱抱舉高高。
  • 培養娃的專注力就用這4招,比啥「緊箍咒」都有用
    經歷了漫長的假期,娃終於開學了,此時很多爸爸媽媽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孩子上課坐不住。想想在家裡,娃幹一件事兒從來沒超過兩分鐘,剛才還在搭積木,現在又跑去玩變形金剛了......連我自己都懷疑,他是不是有多動症啊?
  • 4歲女孩的「逆天」專注力,驚呆張紹剛,網友:你家怎麼教的娃?
    不知道大家的孩子在4歲的時候能夠做什麼?可以在安安靜靜的自己玩上一個小時嗎,如果可以,那七八個小時甚至更久呢?相信很多孩子連半個小時都堅持不住吧!畢竟對於好動的孩子來說,讓孩子專注起來難度堪比登天,不過家長不要覺得是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根據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分心是天性、坐不住那都是常態。
  • 你的孩子沒有專注力?你可能陷入了專注力的誤區
    我也是一度認為他是個專注力很差的小朋友。拿畫筆最多2分鐘塗塗抹抹就跑了,玩玩具注意力也不高,屬於這個玩具摸2下那個玩具摸2下,唯一安慰的是睡前繪本小朋友有很高的專注力,每天都是饒有興致的聽完。15秒,一歲半的寶寶對有興趣的事物,可集中注意5分鐘以上,2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7分鐘,3歲平均約9為分鐘,4歲平均約為12分鐘,5歲平均約為14分鐘。
  • 如何提升小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專注力只有三分鐘?
    很多爸媽都知道專注力的重要性,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比讓他們學什麼都強。因為,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做學問做研究,都需要高度的專注力,沉下心來,要不啥也搞不成。可現實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都反映,我家的娃是個三分鐘熱度寶寶啊,什麼東西玩個三分鐘就丟一邊了。有的媽媽很焦慮地問:「孩子學習時總走神,怎麼才能讓孩子集中精神來學呢?」
  • 4歲女孩的「逆天」專注力,張紹剛讚不絕口,這專注力該如何培養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家孩子在4歲時,你能讓他安安靜地坐上一個小時嗎?如果可以,那7個小時呢?如果更久呢?我不知道大家的答案是什麼,但是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這種要求真的太難了!不要覺得是自己家孩子不聽話、不懂事,按照孩子的專注力發展規律來說,坐不住那是常態。
  • 娃的專注力差?或是家長5種行為導致的,3招輕鬆改變娃的專注力
    4)盲目自信的錯誤認知還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娃看電視看得可專注了,一看就能盯著2小時不動地方,這就是專注力好的表現。事實並非如此,看電視專注並不是我們的認為的「專注力」良好的表現,相反,這會非常影響娃的專注力。看電視越久娃腦波中負責思考的貝塔波就越弱,娃的專注力就越下降。
  • 6歲前是專注力培養的關鍵時期,過來人告訴你四個專注力培養方法
    其實,拼圖一兩歲就可以開始玩了,有最簡單的只有4片的拼圖。慢慢的隨著拼圖技能的提升,再給娃買更多片數的拼圖。一開始玩拼圖,一定要帶著娃玩,並且教會他拼圖的技巧。讓娃對拼圖感興趣,慢慢地娃能夠自己拼出一整套來會很有成就感。等他愛上拼圖之後,就可以安安靜靜的自己拼完一整幅拼圖了。
  • 拼圖這麼玩,專注力只有十分鐘的男孩,2星期後超過3小時
    更沒想到的是,半個月後超過了3小時!我向鄰居寶媽好好請教了一番,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今天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專注力的培養到底有啥秘訣。專注力,等於「抗幹擾能力」嗎?像鄰居家裡最初的做法,讓娃坐在凳子上不許動,其實這是培養專注力比較典型的誤區。
  • 2歲娃全職媽媽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我家寶寶目前2歲3個月,最近生活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在年前奇蹟般地自然離乳後能睡整覺了。在此之前的3年裡我幾乎沒能睡過一個超過4小時的覺。尤其進入Terrible 2後有了自己的個人意志和喜好,穿衣服還要挑三揀四一番非常難伺候。原本一個人5分鐘就能做完的事情,到了娃身上就能生生拖拽成·1個小時。我也是當了媽以後,才充分體會到相對論的存在。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說這5句話就夠了
    圖片來源:網絡在培養娃專注力的道路上,有5句話是當之無愧的「絆腳石」!自查!看你說過幾句?強行指導:媽媽來幫你,應該這樣...一個4、5歲的小女孩,頭髮卷卷的,穿著紅色蕾絲裙,像個小公主。她媽媽想讓她也畫一副,她卻表現得很沒有信心,一直低頭說著:&34;但最後她還是選了一隻小老虎的圖案,開始動筆了。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說這五句話就夠了
    強行指導:媽媽來幫你,應該這樣……周末陪著孩子去上美術班,內容是畫一隻自己喜歡的動物。老師示範完畢,顏料畫紙發到小朋友手中,由家長陪同完成。一個4、5歲的小女孩,頭髮卷卷的,穿著紅色蕾絲裙,像個小公主。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說這5句話就夠了
    在培養娃專注力的道路上,有5句話是當之無愧的「絆腳石」!自查!看你說過幾句?1.強行指導:媽媽來幫你,應該這樣...感覺娃積木搭得不好,就強行搭一個給寶寶;感覺娃畫得不好,就手把手拉著娃畫...強行指導,不僅不利於孩子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還容易造成專注力不穩定。
  • 娃2歲後最該培養什麼能力?分析3年9所民辦小學入學測試題,我有了...
    動手能力和智力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從小時候的抓握能力到拼圖類、構建類玩具,咱們號的媽媽們也一直熱衷於鍛鍊娃的這個能力。歷年真題1、粘圖、七巧板拼圖。對2-5歲的娃有何指引?各種能力對於咱們還在學齡期、尚有大量時間準備的娃兒來說,分別應該怎麼個準備方法,什麼時候可以學些什麼,下面再鋪開說說。運動能力 從出生就開始了。對於2-3歲的娃兒,運動能力可以側重於簡單的跑跑跳跳,發揮娃兒好動的天性,鍛鍊體能,這時候的運動完全是不需要逼迫的。
  • 4歲女孩太厲害,張紹剛讚不絕口:「逆天」專注力是怎麼培養的?
    當時年僅4歲的謝宛彤玩得一手好拼圖,更令人驚嘆的是她的專注力,連主持人張紹剛都讚不絕口。謝宛彤的專注力到底有多麼強?在節目剛開始的時候,謝宛彤的爸爸拿出來一盒500片、畫面非常複雜的米奇婚禮拼圖,並開始計時。
  • 心理學家研究:孩子通過這4個方法,可以提高專注力
    專注力的書每一頁都是提高專注力的方法,所以這個方法比前幾個方法更有用。畫面精美,看著封面就能讓人有一種賞心悅目的心情。2.顏色精美,整套一共7冊,每本書的顏色都不一樣。3.有專業的好奇狗團隊,專業的團隊能帶領你的孩子在遊戲中快樂的學習。4.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說這5句話就夠了!
    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來好好講講專注力這個話題,看完轉發,立省49800!其實,很多孩子不是沒有專注力,而是讓爸媽的錯誤意識給耽誤了!在培養娃專注力的道路上,有5句話是當之無愧的「絆腳石」!自查!
  • 孩子專注力不夠愁壞家長,羅媽媽給你出招了
    專注力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是非常頭疼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小的小朋友。本身小朋友的專注力也就是那麼幾分鐘,那麼如果通過這幾分鐘的時間逐步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今天羅媽媽就通過這幾組教具給大家一個科學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
  • 多大給娃立規矩合適?2歲最好,再晚別超過6歲,否則管理難
    說起立規矩這件事,寶媽們幾乎是一把辛酸淚,每次試圖給娃立規矩,都會無疾而終,得不到一個好的結果,十分頭疼。如果沒有從小立好規矩,長大之後孩子就會往不可救藥的方向去發展,那麼以後很容易成為一個違法亂紀的人。為啥給孩子立規矩那麼困難呢?立規矩的最晚年齡別超過六歲,三個方法寶媽們可以嘗試,非常有效。
  • 有遠見的家庭,都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都給他講了好幾遍了,他怎麼就是記不住&學不會?」「一寫作業就拖沓,磨蹭,怎麼催他都不管用。」「做事情沒有條理,作業寫的更是亂七八糟。」「我看他小腦瓜其實很聰明呀,怎麼就是不努力呢,作業還沒寫3分鐘,就跑去找同學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