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閨蜜發了個朋友圈,她家才四歲的娃,拼好了樂高泳池組,這可是適合6歲以上的大寶寶玩的!
但米粒媽最感興趣的不是結果,而是整個過程:
究竟是什麼讓才4歲的寶寶,2個小時專心致志完成一件事啊?
回想我家米粒4歲的時候,還是個上躥下跳的淘氣包呢,別說2個小時,維持20分鐘的專注力都很難啊!
瞅瞅小公舉的作品,雖然樂高很燒錢,不過只要(能讓老母親有片刻安寧)孩子喜歡,閨蜜也只有忍痛買買買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維持的時間短、做事情三心二意,哪條都是老母親糾結的痛點。
2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搭積木,這只是「冰山一角」,閨蜜家小公舉經常讓我們閨蜜圈裡的老母親炒雞羨慕!
當然啦,「別人家孩子」從來都不是天生的。閨蜜家小公舉6個月大時,(娃才6個月大坐飛機回國探親時,閨蜜就已經準備了布書讓孩子在飛機上翻看!)
米粒媽趕緊在線準備了瓜子零食小板凳,採訪了閨蜜,這樣的天使寶寶是怎麼樣的
閨蜜的方法吧,說來也是一言難盡,可能學霸的腦迴路都格外清奇,我講出來大家聽聽
培養注意力第一彈:報班報班報班!
上周我跟閨蜜視頻,時間剛好是約翰內茲堡的早上7點30。
米粒媽在視頻裡看到,她家寶貝自己爬起來,穿好衣服,洗漱完畢後跟我禮貌地問了聲好,然後,她居然翻開琴譜,認認真真地練琴!
天啊,這是4歲多的寶寶嗎?(回頭看了一眼我那還在睡午覺的兒砸,默默嘆了口氣)
除了小提琴,閨蜜還給娃報了芭蕾、鋼琴、遊泳、滑冰,據說疫情和緩後還打算增加一個馬術……
閨蜜遠在南非,那邊的幼兒園中午12點50就放學了。
閨蜜說,(不想那麼早回家跟神獸大眼瞪小眼所以丟給老師)學習的內容固然重要,但她也同樣看中學習過程。
訓練注意力、培養耐力,也讓孩子懂得紀律,這些都是報興趣班重要的附加價值!
閨蜜幫孩子找了小提琴一對一家教老師,當時頂著家人的巨大反對壓力,都是說孩子這麼小,學小提琴只是浪費錢。
可她考慮到,孩子那時剛進德國學校幼兒園,除了學習中文跟英文以外,還要再學德文,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很辛苦。
她的小公舉三歲起一周一次,一次45分鐘開始小提琴家教課,剛開始孩子在30分鐘後就開始浮躁。
不過老師很有經驗,會引導孩子,除了拉小提琴,老師還會家一些唱歌、數拍子、甚至認識其他樂器,差不多2個多月後,3歲的娃已經能乖乖地上完45分鐘的小提琴課。
也就是說,經過2個月這樣的訓練引導,孩子的專注力已經成功被延長到了45分鐘了。
閨蜜小時候,媽媽培養她學鋼琴是希望她長大能去茱莉亞音樂學院。
後來她沒有走上音樂專業這條路,但是從小學琴培養出來的專注力跟耐力,讓閨蜜的學習表現一路拔尖,倒是進了哈佛
▲閨蜜當年的學生證
培養注意力第二彈:保持大量戶外活動時間。
孩子要在戶外動得夠,在室內才能靜得下來。
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也指出,戶外運動不只能鍛鍊身體,還能刺激大腦神經傳導,讓孩子更聰明。
像跑步、玩球、跳繩等有氧運動更被證明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度、簡短大腦反應時間、減少孩子衝動行為或爆怒情緒的發生。
閨蜜的孩子念的德國幼兒園特別注重孩子的戶外活動,孩子每天早上7:50上課,中午12:50下課,這5個小時中,有2個小時的戶外活動、運動時間。
疫情爆發後,改成在家上網課,於是閨蜜幫孩子制定時間表。
每天上午10點到11點是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不管是去院子裡面跟狗狗玩、還是幫忙澆花、或是在前院騎腳踏車、跳彈跳床,總之,這1個小時,除非下雨,孩子就是得離開室內,去戶外活動。
每天下午3點以後也是孩子固定的戶外活動時間,這個時間是母女倆的親子散步時間,閨蜜住的小區環境很好,有大片的草地可以讓孩子盡情地奔跑。
戶外活動能讓孩子好好曬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許多臨床研究都指出,維生素D不足的孩子,容易發生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的症狀。
培養注意力第三彈:別輕易打斷孩子。
從小不管是在家裡玩拼圖、或是在海邊沙灘上玩沙,只要確保環境安全,閨蜜就從不去打斷。想玩多久,全憑小主心情
閨蜜說,孩子少喝一口水、晚點吃飯,都不是多大的事兒,可是一直打斷孩子的注意力,影響可就大了。
孩子的專注力是循序漸進培養出來的。
剛開始,小嬰兒可能喜歡拿個會發出聲音或發亮的玩具玩,後來孩子會開始喜歡玩各種自己感興趣的玩具,他們可能會喜歡拼圖、堆積木,或是發揮想像力玩過家家,或在沙坑堆中各種的玩,甚至是在跟其他孩子溝通、聊天
這些都很好,都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媽媽要做的,只是在一旁確認安全,其他的就放手吧,讓孩子專心好好玩(好好跟別的孩子鬥智),別打擾更別打斷孩子。
培養注意力第四度彈:用飲食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閨蜜修過營養學,在我們閨蜜圈裡,飲食方面是最專業的。
米粒媽之前寫過兩篇講減肥的文章,一篇《中年老母親終極減肥大法,吃吃喝喝居然瘦了》,另一篇《5天瘦了4斤!哈佛閨蜜推薦的飲食方法太贊了!》都是出自閨蜜的方法
她家的飲食秘訣,我給大家總結了幾條:
主食類,她會選擇低GI食物,比如糙米、燕麥、全麥麵包等碳水化合物。
大腦不能儲存糖,所以需要血糖隨時供給能量,全穀類的碳水化合物升糖速度慢,降得也慢,可以保證血糖比較穩定,從而讓孩子的精神集中、注意力集中。
肉類,包括雞蛋、雞肉、魚肉等優質蛋白質:蛋白質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能提升專注力。
堅果、深海魚、亞麻仁油等含大量優質油脂食物:腦細胞膜有50%是脂肪組成的,足夠的優質Omega-3油脂,才能保證大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與接收速度,維持高專注力。
藍莓、草莓等莓果類水果:莓果類含豐富高抗氧化物質,能增加腦部血液跟氧氣,甚至有研究指出,莓果能提升專注力跟記憶力長達5小時。
閨蜜笑說,長輩老叫他給孩子補鈣,但是他更重視的是每天必須保證有藍莓+牛奶+雞蛋。
除此之外,還要遠離高糖、含人工色素、咖啡因的食物,少吃精緻澱粉,這些都是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罪魁禍首。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