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南陽師範學院優秀校友、著名公益美術家張繼山說,如今母校科研成果享譽全國,碩果纍纍;臥龍學子遍布大江南北,桃李芬芳。
正可謂:
歲月逢春花遍地,人心思志勁沖天,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清明春色芳菲日,踏青賞景正當時!
張繼山在義務支教
張繼山從一名放牛娃成長為了享譽國內外的畫牛名家,他讀高中時創作的140米長的《千牛圖》曾獲得海內外100多家新聞媒體的報導,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美術刊物發表,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真牛張」。他從2008年開始參與志願服務活動,至今已累計參加志願服務2100多小時,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8家中央部委、單位授予2019年度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美志願者」榮譽稱號。
原南陽師專校門
張繼山在南陽師院讀書時恰逢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大會前夕,他從報紙上得知許多畫家捐畫為亞運會助力,他夜以繼日趕製出了巨幅作品《鬥牛圖》,籌借路費進京獻給了亞運會組委會。後來,這幅《鬥牛圖》被美國商人以2500美元買走收藏,亞運會組委會寫信稱讚他為亞運會做了貢獻,央視、中國青年報、河南日報等媒體對此事也做了報導。
張繼山在義務支教
在中央美院國畫系讀研究生時,張繼山的家庭難以負擔5000元的學費,陝西鹹陽505集團總裁來輝武教授得知他的情況後,親自匯款3000元資助他,河南靈寶市教委主任郭子奇每個月從家庭收入中省出幾百塊錢寄給他,《中國教育報》記者董丞明、《中國青年報》記者李志強也都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善良的人們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慷慨解囊,在張繼山心中埋下的愛的種子,讓他始終保持善良,一心回饋社會。
北京慈善協會舉辦「首都書畫界為殘疾兒童、孤寡老人獻愛心書畫義賣活動」,張繼山得知後,冒著風雪去參加活動,現場創作當場賣出自己的作品,全部捐給了慈善協會。「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張繼山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100多名書畫家的捐畫活動。2008年,在書畫界已成名多年的張繼山參加了「中國扶貧書畫萬裡行」活動,他和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書畫院的幾十名書畫家,從北京出發,歷時四個月,行程三萬裡,走了十個省、兩個直轄市,沿途向貧困地區共捐贈圖書2000多冊、書畫3000多幅、電腦50臺,舉辦大型書畫聯展兩次,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捐物共計200多萬元,開創了內地書畫扶貧的先河。
在文藝志願者服務路上,張繼山從未停下過自己的腳步。2011年,他在商丘市民權縣「中國畫虎第一村」王公莊村成立了「九牛二虎藝術工作室」,定期義務為農民兄弟講解書畫,輔導創作,大大提升了農民畫藝術產業的發展。2012年,他兼任北京昌平區南七家村打工子弟學校名譽校長,義務擔當起1200名學生的美術老師,為在京務工人員子女的美術教育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2013年,他作為中國文聯第一批文藝支教志願者,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巖臘鄉三股水小學開展文藝支教長達半年之久,在此後的8年裡,他自籌資金,自發組織志願者,每學期都到三股水小學為810名留守兒童教授藝術課,並走訪孩子家中,資助百名留守兒童。他創建個人扶貧點,成立孺子牛文藝志願公益基地,為大山留守兒童播下藝術種子,為貧困山區帶去甘霖和春風。
南陽畫家村裡的張繼山簡介
2015年,張繼山與著名畫家鄭嵩山開始在南陽市宛城區黃臺崗鎮嶽莊村打造「南陽畫家村」。在他們的帶領推動下,短短幾年時間,常駐畫家村的國家級、省級藝術家達到127位,涵蓋國畫、油畫、書法、攝影、烙畫等領域。畫家村先後成立了「愛心學堂」「大愛藝術團」「少兒國學班」等,每周為百名留守兒童義務開展藝術輔導,成立的「文藝志願者服務隊」定期義務為村民表演文藝節目。「畫家村」目前已成為南陽市閃亮的文化名片和新興的旅遊景點,正逐步成為全國書畫創作交流的基地。
「藝術要從娃娃抓起,我們要把畫家村的力量凝聚起來,塑造下一代,這也是我們對文化傳承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對孩子們的引導,激發他們熱愛藝術的熱情,帶動更多的青少年弘揚傳統文化。」張繼山說,正是自己這麼多年來投身公益事業,他的藝術創作才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升華,創作的時候也少了許多雜念。他會繼續投身熱愛的公益事業中,為老百姓帶去更多精神食糧。(魏家平 時樹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