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曲奇品牌 AKOKO 近日完成了 5000 萬元人民幣 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愉悅資本領投,高榕資本跟投,團隊在 2017 年 8 月曾獲得老鷹基金和杭州老鷹基金的天使輪融資。
我們曾詳細報導過 AKOKO,主打短保、通過改良產品配方和製作工藝將「健康」概念融入到大眾傳統認知中並不那麼健康的甜食當中。在創立初期,通過線上分銷渠道迅速起量,並上線了 Enjoy、良倉、日日煮等垂直電商平臺,今年 8 月,AKOKO 在天貓設立官方直營店,AKOKO創始人之一柯柯告訴 36 氪,在經過 2 個月的運營後,AKOKO 成為曲奇類目銷售第一名,此外,AKOKO 也進入盒馬鮮生的新渠道。現階段,AKOKO 全渠道的日均銷量在 5000 盒。
藉此次宣布融資,柯柯也和36氪分享了 AKOKO 運營進展和未來的戰略規劃。
柯柯告訴 36氪,從運營層面來看,AKOKO 的產品力已經得到了驗證,除了前面提到的銷售渠道的擴充和銷售量之外,這裡還可以天貓渠道的復購率作為說明:截至 2017 年底,當月復購為 16.2%,三個月的復購率 60%,半年達到 72% 。
來自凱度的數據顯示,從 2012 年到 2015 年,餅乾在電商消費品類所佔份額增長了 80%,在各類新型渠道和垂直電商平臺上,我們也的確看到不少「消費升級」的甜品烘焙產品,都定位於藍罐曲奇的「升級版」:除了品質升級外,還通過設計來獲取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那麼,對於 AKOKO 來說,產品之外,就需要通過品牌層面的運營來做出差異化,除了升級品牌 VI 外,還包括了以下幾個維度:
迭代產品序列:在標誌性的「鐵盒」酥曲奇之外,團隊還開發了九宮格曲奇餅乾,並進一步在口味上創新,從 4 個口味擴充到 9 個口味:和強 IP 合作,例如,品牌已經獲得了熊本熊、小王子的 IP授權,接下來會推出主題聯名產品。和吃播、時尚博主等粉絲群和 AKOKO 用戶重疊的 KOL 合作。這裡需要提到的是,在創立初期,AKOKO 也和一些吃喝玩樂的自媒體大號和KOL合作,但以「宣傳」為導向,當自媒體紅利不再時,只進行宣傳是不經濟的,因此,團隊這一階段和自媒體之間的合作轉為將這些 KOL 變為自己的分銷渠道。社會化營銷:從 2017 年下半年開始,品牌就已經和唱吧、ofo 等進行了跨界聯名活動,近期也會上線一系列企業定製產品,在 B 端進行露出。內容傳播:團隊接下來計劃圍繞「烘焙文化」這一個大主題和專業甜點師合作,推出短視頻節目,在自己媒體矩陣上進行傳播,獲取新流量、增強粉絲粘性。
雖然短期內 AKOKO 並不會進入 KA 渠道,但較之於上一階段,AKOKO 面對的消費人群已經發生了變化,當走出了一個垂直、封閉的銷售體系後,考慮到 AKOKO 主打的烘焙甜品並不是一個高頻消費,如何在這些大眾流量中抓取到自己的用戶人群呢?
柯柯提到,團隊對用戶進行了三個維度的劃分:
烘焙產品的愛好者,無論從產品認知還是購買頻次上來看,都是相對成熟的消費者;對烘焙類零食有一定的認知和體驗,但在購買上並不忠誠,熱度相對比較低;有一定的消費力以及對於好產品的訴求,但對於烘焙和甜品類目沒有太大的消費動力和欲望。
對於 AKOKO 來說,第一類人群自然是他們最想要抓取到的用戶,對於這一部分人群,首先是口碑傳播的效應足夠強,當底層的產品力足夠強時,這一部分人群也會成為復購的貢獻者,而後面兩類人群則可以通過前面提到的渠道嫁接、品牌聯名、流量導入,是銷售增量的一面。
在前端供應鏈上,生產層面,AKOKO 將持續和浙江本地老字號食品製作商進行合作,AKOKO 方面提供配方、原料以及專門的製作設備,現階段的產能基本能夠滿足銷售需求,而為了保證產品品質,團隊也考慮和原材料總部之間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來保證生產需求的匹配。
——————————
我是36氪作者思齊,消費電商、教育項目交流請聯繫 HannahHQ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