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修建的長城真的有用嗎?西方學者一針見血:害慘了歐洲國家

2020-12-20 沫史思今

引子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吉鴻昌

我國有5000年的悠久歷史,先輩們為我們留下了諸多的文化遺產,為我們研究歷史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資料。縱觀這些歷史遺蹟,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有些甚至連現代科技都是遠遠比不上的。然而對我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故宮、萬裡長城等地方,現如今已成為眾多遊客旅遊的必打卡之地。

每當看到這些雄偉的歷史建築,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總是倍感自豪,這不僅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更是歷史的見證,對我們現代人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眾所周知萬裡長城是在秦始皇時代的時候建立的,耗費了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在那個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一切全是古代人們用雙手建立的,所以說能夠完成這樣一座雄偉壯觀的萬裡長城,真的是一件偉大的奇蹟。

修築長城的作用

一開始人們也紛紛好奇,為何歷代的皇帝都會出資修築長城?後來經過歷史文獻的調查才得知是各國為了防禦而建立的。雖然長城是世界上的知名建築之一,但仍然有不少人質疑長城究竟在歷史上是否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有很多人覺得修建長城只是因為秦始皇好大喜功,也有的人對這樣的說法很是反對,人們也各執己見,各有各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曾經有一位西方國家的專家教授直接一針見血地指出:長城害慘了歐洲 。

這位專家教授名為巴菲爾德,從小出生於美國,很多人疑惑他為什麼會這樣說?眾所周知,我們現如今所看到的長城都是經過重新翻修的,真正古老的長城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壞。在那個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只能歷朝歷代去進行維護和修繕,自秦朝滅亡後,可以說每個朝代都適當地修建了長城,而我們現如今所看到的正是明朝所修建的長城遺蹟。

在人們的固有印象裡,都覺得我在修建長城的目的真的很簡單,為了防止那些遊牧民族的攻擊才修建了長城,這樣做的目的也只是為了保衛家園。而美國專家巴菲爾德所說的卻讓人們不禁進行了深一輪思考,大家也紛紛疑惑中國修建長城為何還能讓西方國家受到影響?一時間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

西方學者:害慘了歐洲國家

我們都知道,在封建社會很多北方的遊牧民族都會來進犯中原,原因無非是因為北方的生活環境很難讓人生存,而他們只能將目標放在了財富雄厚的中原,想要搶奪地盤掠奪財富。因為這些遊牧民族沒有固定的住所,他們只能帶著自己飼養的動物四處為家,雖然人們的生活很自由,但大多數人都吃不飽穿不暖,所以經常會利用自己高超的機動力四處斂財。

遊牧民族能來去自如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的馬,僅靠一般的農業是不可能正面對抗騎兵的,這也成了歷代統治者一個非常頭疼的難題。秦始皇在位期間,便想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那就是限制他們的移動力,所以說修建的長城最開始的目的是用來攔馬的,只要控制住他們的馬,那便會削弱他們很大一部分戰鬥力,這才修建了長城。

改變世界格局

古代生產力條件本就落後,而萬裡長城的修建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遊牧民族知道入侵中原佔不到便宜後,便將目光轉移到了弱小的歐洲國家。這些騎兵一路上所向披靡,打得歐洲國家毫無還手之力,這也是西方國家的專家們提出這一理論的原因,足以可見中國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確實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看似對歐洲國家造成了一定的傷害,但也間接的是他們國家的文化進行了融合傳播,也正是因為這些國家的滅亡才影響了歐洲歷史原本的發展,改變了世界的格局。據史料記載,遊牧民族在中原受挫後都會跑到西方國家去掠奪一番,這讓西方的不少國家都淪為了殖民地,不得不說,這位西方學者所說的長城害慘了歐洲確實是一針見血。不過面對這種情況,任誰都會選擇自保,我們國家也並沒有想過去害慘歐洲,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落後就要挨打是更古不變的道理。

實力強大才是民族之根本

只有國家自己本身強大,才能不被人所欺負,我們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所得來的幸福生活是非常不易的,有無數的革命烈士因此付出生命,所以我們更要以史為鑑。即使現在國家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仍然不能自高自大,還是要時刻謹記居安思危的道理,要從曾經的失敗中吸取教訓,才能讓國家變得更加的繁榮富強 。

國家作為我們每個人最堅強的後盾,它永遠會衝在人們的面前擋去一切災難,面對這樣的祖國,我們更應該堅儘自己所能去回報他。正如詹天佑所說的: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辱,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為國爭光,即使不能像科學家那樣為國家做出貢獻,但我們也能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宣揚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這樣也能讓其他國家的人們更好地了解我們中國。

學會有尊重歷史,才不會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國家終會立足於世界之巔,讓我們與國家攜手共創未來美好的藍圖。當然,也希望大家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大放異彩,只要我們朝著自己努力的目標前進,相信一定會邁向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吉鴻昌名言錄》《詹天佑名言錄》

相關焦點

  • 「中國長城」真的有用嗎?美國教授一針見血:其實長城害慘了歐洲
    除了秦朝,漢朝、隋朝、明朝也大規模修建長城,像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長城,大多是明朝時期修建的。古代生產力低下,每一磚,每一瓦,都是人工運輸上去的,在崇山峻岭之上修建如此龐大的長城,異常艱難。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那麼,好多人疑惑,耗費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修建數萬裡長城,有用嗎?效果大嗎?
  • 長城僅7米8,到底能防住啥?西方學者叫苦不迭:長城害慘了歐洲人
    唐朝人曾經說過:「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秦始皇所建立的長城帶給人們的福祉很多,最起碼抵禦了北方的敵人,不敢讓他們南下」。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那麼久,「中國長城」到底有沒有真實的作用?
  • 7.8米高的中國長城,坑害了歐洲?為何西方學者發出這樣的感慨
    就比如在漢武帝時,但是就有很多英雄利用長城作為據點,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修建長城畫圖03西方人對長城有著不同的看法從整個封建社會來看,在長達2000從此次事件就可以看出來長城的防禦是多麼的重要。西方的一些學者他們認為,正是因為長城的出現,防住了中國,卻把歐洲國家坑慘了!▲界限圖他們認為草原遊牧民族他們生活的地域都是在長城外,降水量也是少之又少,根本無法滿足農作物的生長條件,這就導致了他們人口增加,但是糧食卻不夠。
  • 長城高度不到10米,它防住了什麼?西方歷史學家:把歐洲坑慘了
    提起萬裡長城,中國人都為之驕傲,萬裡長城可謂是中華文明的象徵,也是中國的標誌性建築。不少詩人都曾寫過詩句來讚美他,唐朝詩人李益也曾寫過「漢家今上郡,秦塞古長城。有日雲長慘, 無風沙自驚」。如今,有許許多多的外國遊客為了欣賞長城之美,千裡迢迢來到中國。
  • 日本人說長城「除了大一無是處」,西方學者:你是沒吃過長城的苦
    而西方學者對長城的態度和日本截然相反,他們更多對長城表現出認可的態度,不論是從建築工藝還是軍事價值上,長城都被西方人認為是世界級的瑰寶級作品。而且西方學者曾經稱:「長城的建立,不僅僅是幫中國抵禦了外敵,而且還曾經讓歐洲陷入了水深火熱」。這是怎麼回事?我國古代修建長城,初衷是防禦北方的少數民族,怎麼會給歐洲帶來了困擾?這就得好好講一講長城的作用和意義了。
  • 西方著名學者:把我們歐洲人都害慘了
    眾所周知長城是秦始皇最偉大的壯舉,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抵禦外族的侵犯。在我們看來這是一件可以為子孫後代造福的好事。可是如果回溯到秦朝的話,萬裡長城的存在卻成為了禍國殃民的代表。為什麼會如此說呢?為了修建萬裡長城,幾乎耗費了秦朝所有的積蓄和實力。每年都需要徵用很多的百姓去修建長城,這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
  • 秦始皇修建萬裡長城,抵禦外來侵略,為何有人說害了歐洲?
    「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也是中國古建築的代表。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就開始修建長城,準確的來說是繼續修建,因為早在燕國,趙國就開始修建長城,秦始皇只是將他們修建的連接起來。秦始皇修建萬裡長城,抵禦外來侵略,為何有人說害了歐洲?
  • 長城高度僅7.8米,到底防住了什麼?西方學者:反正把我們害慘了
    據說太空人在外太空的時候回望地球,唯一能看見的兩項建築一個是荷蘭的攔海大壩,另一個就是中國的萬裡長城了。但是根據統計萬裡長城平均的高度卻只有7.8米,這樣的高度究竟能否攔住敵人的進攻呢?其實,如果僅僅是這樣來理解是極不正確的。
  • 長城僅7米8,到底防住了啥?西方學者苦不堪言:反正把我們坑苦了
    ——《史記·匈奴列傳》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已經成為了我國的標誌性建築。而對於長城的評價,卻褒貶不一。大多數人都認為是我國古代人們的心血和智慧,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但是卻有很多人對他產生了質疑,日本人就評價其「大而無當」。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僅僅數米之高的長城到底防住了什麼?
  • 作為古代的防禦工事,長城到底防住了啥?為什麼長城坑苦了歐洲人
    而西方學者對長城的態度和日本截然相反,他們更多對長城表現出認可的態度,不論是從建築工藝還是軍事價值上,長城都被西方人認為是世界級的瑰寶級作品。而且西方學者曾經稱:「長城的建立,不僅僅是幫中國抵禦了外敵,而且還曾經讓歐洲陷入了水深火熱」。這是怎麼回事?我國古代修建長城,初衷是防禦北方的少數民族,怎麼會給歐洲帶來了困擾?
  • 萬裡長城僅7米8,看起來沒啥用?西方學者苦不堪言:害苦了歐洲人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長城從古至今見證了2000多年歷史,萬裡長城不僅在中國,就算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它被譽為「上下兩年,縱橫十萬餘裡」。
  • 長城高度不足10米,它能防住啥?西方史學家:我們被坑慘了
    長城高度不足10米,它能防住啥?西方史學家:我們被坑慘了萬裡長城作為我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人類史上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長城從東到西綿延上萬華裡,在物資匱乏、科技落後的年代,憑藉人力修建如此巨大工程,著實令人嘆服。
  • 西方學者:古亞洲都講希臘語,為何只中國不講?網友回復一針見血
    提利亞泰佩的遊牧部落墓地出土的匕首然而,困擾現代西方學者的是,古代中國似乎對燦爛的希臘文化漠不關心。中國人從來沒有像其他亞洲人一樣對希臘文化如此著迷,他們也從來沒有說過西方人認為非常高貴的希臘語。在印度都受到希臘文化的大面積「薰陶」的情況下,古代中國是如何做到看似「充耳不聞」希臘文化包括希臘語的呢?或者說古代中國真的如看似的這樣「閉塞」嗎?當時,漢朝開拓西域後,與當時的希臘化國家巴特克利亞進行了接觸,其中包括大夏、大月氏。但漢朝從未對希臘文化表現出任何興趣。
  • 長城僅7米8,究竟是怎樣防禦遊牧民族千年的呢?
    有句話叫「不到長城不好漢」,長城是我們國家的標誌。對長城的評價,卻褒貶不一。多數人認為這是我國古代人的心血與智慧,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但也有不少人對他提出質疑,日本人評價他為「大而無當」。那這是不是真的呢?僅僅幾米高的長城到底防住了什麼呢?
  • 附和西方鼓吹「中國崩潰論」 害慘了臺灣
    今天,臺灣中時電子報刊登文化學者林谷芳的一篇文章稱,島內政客附和西方鼓吹「中國崩潰論」,這種閃躲、這種自嗨、這種大內宣式的灌輸、自我注射麻醉劑,只能再次陷臺灣於絕境,害慘臺灣罷了!文章刪減如下——川普政府高舉反中旗幟,使世界好似又回到當年東西對抗的冷戰氛圍,而相應於這抗中的態勢,作為前線的臺灣,更適時地以「中國崩潰論」大加呼應,各種大陸即將崩潰的論說充斥著電視新聞臺,有圖有文,在大內宣上的確產生了效果。想想,臺海有美國撐腰,大陸又即將崩潰,自己在防疫上又居世界前茅,活在臺灣能不驕傲,能不有幸福感?
  • 臺媒:附和西方鼓吹「中國崩潰論」害慘臺灣
    @銳看臺灣報導 今天,臺灣中時電子報刊登文化學者林谷芳的一篇文章稱,島內政客附和西方鼓吹「中國崩潰論」,這種閃躲、這種自嗨、這種大內宣式的灌輸、自我注射麻醉劑,只能再次陷臺灣於絕境,害慘臺灣罷了!文章刪減如下——川普政府高舉反中旗幟,使世界好似又回到當年東西對抗的冷戰氛圍,而相應於這抗中的態勢,作為前線的臺灣,更適時地以「中國崩潰論」大加呼應,各種大陸即將崩潰的論說充斥著電視新聞臺,有圖有文,在大內宣上的確產生了效果。
  • 歐洲學者:西方自由派用中國來"唬人" 這是小孩遊戲
    (原標題:麥克斯米利安·科拉:西方自由派用中國來「唬人」,我不參與這種小孩的遊戲)
  • 學者認為:歐洲的這個民族屬於黃種人,他們的祖先來自中國北方
    顯然,在我們的認知當中,歐洲人就代表了白種人,公元15世紀,歐洲人開創了航海時代,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人的地理大發現將世界連成一片,後來的幾次工業革命,使歐洲的經濟、軍事、科技等各領域都引領世界,這也迎來了西方白人統治世界的時代,黑人、黃種人的土地都相繼成為他們的殖民地。所以西方白人一直自詡血統高於黃種人和黑人。
  • 中國五千年的發展真的不如西方五百年嗎?
    中國五千年的發展真的不如西方500年嗎?其實這樣的問題設置了多重陷阱。首先,中國是一個國家,西方則包括了歐洲、北美、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幾十個國家。把一個國家和幾十個國家比當然不公平。當然,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文明型國家,既然別人提出了挑戰,也沒有不應戰的道理。還是要正面回答問題:中國五千年的發展確實不如近代500年。為什麼中國五千年的發展不如西方五百年呢?一,中國是原生文明,歐洲是次生文明。
  • 害了伊拉克利比亞的西方人,饒了中國的新疆吧!
    此外,在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的一個例行會議上,委員會審議結論對中國政府保護少數民族權益方面的立法、政策、行政措施給予積極評價。會議期間,因受西方輿論的影響,基於錯誤信息,圍繞新疆對一些極端人士開展職業培訓,委員會人員有部分不客觀的闡釋,被西方媒體大肆炒作、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