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說,中國五千年的發展不如西方五百年,不如美國的兩百年等。
比如,北大教授張維迎曾說:中國在過去500年沒有作出一項可以載入史冊的發明創造,不要說與美國、英國比,我們甚至連瑞士的一個零頭也達不到,這意味著近500年我們對人類的貢獻幾乎為零。
中國五千年的發展真的不如西方500年嗎?
其實這樣的問題設置了多重陷阱。
首先,中國是一個國家,西方則包括了歐洲、北美、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幾十個國家。把一個國家和幾十個國家比當然不公平。
竟然是文明之間的對比,就應該拿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比,或者至少和儒教文明(包括中日韓越)比。
其次,假如單獨和一個國家比,那就不要只比近代,古代也要比一下。
其實,古代中國遠勝於其他文明,最近幾十年也不差。
當然,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文明型國家,既然別人提出了挑戰,也沒有不應戰的道理。還是要正面回答問題:中國五千年的發展確實不如近代500年。
為什麼中國五千年的發展不如西方五百年呢?
一,中國是原生文明,歐洲是次生文明。
原生文明起源早,獨立發展,發展相對緩慢,次生文明起源晚,大量吸收原生文明的發展成果,因此發展快。
華夏文明是中國人的祖先從零開始,燧人氏鑽木取火,有巢氏修建房屋,神農氏嘗百草,黃帝打敗蚩尤,倉頡發明漢字,大禹治水,啟創建第一個王朝,秦始皇統一六國等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這其中幾乎全都靠我們華夏民族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吸納的外部文明成果極少。
當然,上古時期,中華大地上的文明本來就很多,燦若星辰,只不過最後統一為一個文明罷了。
歐洲文明是次生文明,不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發展起來的。在古埃及和兩河文明的影響下誕生了古希臘文明,古希臘文明被當成了歐洲的文化源頭。
歐洲人信仰的基督教則來自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基督教是猶太教的分支,猶太教的教義則來自波斯拜火教(明教)。
歐洲文明與中東伊斯蘭文明聯繫緊密,通過戰爭和貿易,雙方有很多文化和技術交流。這兩大文明都是環地中海文明的一部分,除了信仰的宗教不一樣,其他好多地方幾乎都一樣。
近代崛起的不是整個歐洲,而是西歐。西歐大量應用來自整個歐洲和中東穆斯林世界的文化和科學技術,而歐洲和中東穆斯林世界的文化則來自整個亞歐大陸,包括中華文化。
二,中國是農業文明,近代西方則是手工業和工業文明。
在古代,中國雖然是最發達的農業文明,但農業文明發展高度有限,中國很快就到達了天花板,在不升級產業的情況下,很難繼續發展了。因此,發展速度逐漸放緩。
近代西方則是手工業和工業文明,這兩種產業更有前途。
三,中國是古代文明,近代西方則是現代文明。
在1840年以前的幾千年間,中國的經濟仍然屬於古代經濟模式。之後經過100年的轉型,才慢慢變成現代經濟。
西方人雖然號稱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源頭是古希臘。但其實西方在古代的成就乏善可陳,只是在最近500才開始崛起。近500年西方屬於現代經濟。
中國的古代經濟當然比不過西方的現代經濟。
四,中國是大一統國家,缺乏競爭,西方則相反。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中國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統一狀態,沒有文明發展程度相近的對手,也沒有比中國文明程度更高的文明可以學習。因此,發展緩慢。
西方則一直處於分裂狀態,類似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競爭激烈,爭相變法、吸引人才和應用新技術。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更容易進行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最終充滿活力的西方發展程度超過了中國。
總結:中華文明的發展基本獨立發展,長期領先世界。西方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廣泛吸取阿拉伯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展成果,然後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兩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大家也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