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0後大陸人的臺灣印象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一位60後大陸人的臺灣印象

2016年02月17日 13:31:23  來源:新華網

  至今從未去過臺灣。但對於臺灣的印象,卻是久遠。

  上世紀70年代末,我還是個小學生,有一次在老家田間道路玩耍,忽然看到天空上飛機掠過,灑下紛紛揚揚的彩紙片。拿回家給母親看,說是臺灣國民黨要反攻大陸的宣傳單。家裡那臺老式收音機偶爾也會收到臺灣廣播,那時稱為「敵臺」。幼小的心感到神秘又害怕。那時看電影,有民國時期《一江春水向東流》《三毛流浪記》,當然更多的是反映共產黨和國民黨的革命鬥爭,例如《羊城暗哨》,還有口口相傳的反特小說《一雙繡花鞋》。

  此後很久,臺灣在我心中便沒有了印象。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在大學,瓊瑤的小說、林青霞和秦漢的電影、鄧麗君的歌聲風靡一時,學校還舉辦大學生電影節。我參加法學院的影視評論興趣小組,看了不少時新電影,印象最深刻的是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坐在蘇州市電影院裡,我哭得稀裡譁啦。導演和演員雖非名角,但內容感人至深。

  九十年代初讀研究生,雖然學習的是法律,但對經濟學和亞洲四小龍產生了興趣,常看新華社《參考消息》,關於臺灣的新聞都在第四版左下角。後來提"九二共識",大陸和臺灣的關係緩和。但我對於臺灣一直沒有特別的興趣,覺得那裡人名很奇怪。倒是臺灣電影《飲食男女》深深吸引了我。其時我並不知李安是大導演,因為我是個吃貨,尤喜美食,覺得郎雄扮演的老廚師真是出神入化,把人性、哲學、文化與飲食完美結合。今年大陸電影《老炮兒》,馮小剛飾演的六爺可與之類比。這兩部影片都獲得了金馬獎,可謂實至名歸。

  本世紀以來,臺灣越來越多進入我的視野。例如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2008年林毅夫成為世界銀行副行長、馬英九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今年初蔡英文當選和周子瑜事件,蔣經國的改革,以及大陸遊客和臺灣食品。但我最感興趣的還是臺灣演員趙文瑄,他的電影《喜宴》《辛亥革命》和電視劇《雷雨》《大明宮詞》都看過,尤喜他在電視劇《千秋家國夢》的軍人造型,儒雅且威武。2013年,讀初二的女兒參加北京市與臺灣的中學冬令營,遠赴臺北、臺中和新竹三地,參加新竹市的花車遊街,還結識了當地一名女中學生,互贈禮物,非常興奮。她後來還去過美國、新加坡和香港遊學,在她的印象裡,臺灣是個安靜且有溫情的地方。

  (闞敬俠,博士,現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權益保障處處長,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兼職碩導、客座研究員,中國法學會會員、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理事。本文是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責任編輯:李瑞豔]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twwtougao@163.com

聯繫電話:010-83998731

相關焦點

  • 大陸新娘臺灣印象-「阿里山姑娘」好鬱悶
    《大陸新娘臺灣日記》刊出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我接到不少讀者的信件,有鼓勵也有建議。有位讀者建議我多寫寫與民生有關的內容,大陸與臺灣有何不同;還有位讀者在信中寫道:「多寫寫我們所不知道的臺灣與臺灣人,寫出大陸人對臺灣的錯誤概念,這樣有矛盾有衝突,文章才好看。」
  • 臺灣大學生的大陸觀感:陸生"書呆子"印象被顛覆
    「不要鬼混啦,你們知不知道,大陸學生天還沒亮就排隊上自習,每天念書超過12小時,夜晚熄燈了就到路燈下讀書,再不打拼你們就趕不上人家了。」過去,臺灣一些大學老師常常用這種方式提醒學生用功學習。  也因此,在沒有接觸過大陸學生的臺灣年輕人想像中,大陸學生的形象大抵是個「書呆子」。
  • 大陸交換生寶島印象:臺灣人活得更加瀟灑自在
    原標題:大陸交換生寶島印象(5):臺灣人活得更加瀟灑自在作者介紹:趙晨竹,吉林大學文學院匡亞明班本科生,這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在臺灣絕不是個例。很多臺灣的同學聽我們講起在大陸畢業後的就業難,買房難,都會覺得我們想太多。
  • 臺灣人看大陸:各地保有方言印象深 值得臺灣學習
    臺灣人看大陸:各地保有方言印象深 值得臺灣學習 2013年04月19日 10: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一位臺灣校長的大陸奇幻之旅
    原標題:一位臺灣校長的大陸奇幻之旅  蔡昕諭的英文名是Teresa,和已故著名天主教慈善家特蕾莎修女同名。在她眼裡,特蕾莎是理想主義的代名詞,也是她辦學生涯最期望達到的目標。而大陸有13億人口,是一塊充滿想像的地方,可以嘗試的東西比臺灣多得多。」到大陸開辦新學校,複製臺灣教育經驗,成為蔡昕諭辦學路上的重要轉折。   尋找校址、辦理手續、組建隊伍……從2014年中秋節第一次來福州,到12月學校正式成立,蔡昕諭的準備工作進展神速。得益於合伙人的前期調查和本地朋友的幫助,「瑞虎美語」在福州市區順利「落地開花」。
  • 一位大陸交換生的臺灣記憶
    臺灣氣候溼熱,一年四季都要開冷氣,空調多為東京製造,陳舊不說也未有單獨的通風功能,這引發了我的過敏性鼻炎,眼睛也流淚不止。跑去藥局買藥,那藥局即使在白天看來,也顯得陰鬱侷促,像極了日本電影中的藥局模樣。一位戴眼鏡的老伯詢問我的症狀後,拿出一盒德國拜耳產的過敏藥,500元新臺幣,約人民幣70多元。談起我在大陸使用過的息斯敏、氯雷他定,該藥局老闆一概不知。
  • 臺灣人看大陸:90後女生行走大陸 返璞歸真
    臺灣人看大陸:90後女生行走大陸 返璞歸真 2011年07月07日 08: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到底在臺灣人眼中,大陸人是怎麼樣?一起聽聽臺灣人的評價
    臺灣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對於他們一部分來說,總是會對大陸產生一定的偏見,這些偏見就曾為了一種刻板印象,讓他們深信不疑。那麼,到底在臺灣人眼中,大陸人是怎麼樣的呢?一起聽聽臺灣人的評價。
  • 不同年齡段大陸人對臺灣的看法……00後真相了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如今海峽兩岸的交流越來越多,大陸人對臺灣的了解也越來越多。隨著了解的逐漸加深不同年齡段的大陸人對臺灣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差異,小熊喵訪問了身邊不同年齡的大陸人,聽他們講述他們心中的臺灣。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媒:臺灣的大陸新聞視角太刻板 對大陸印象停留在30年前
    為什麼臺灣教師覺得普通中國老百姓連「茶葉蛋」都吃不起?去問問臺灣媒體吧!目前統計,在大陸工作的臺籍人士約85萬,他們戲稱自己是臺勞,以有別於臺商,這個85萬的群體幾乎相當於臺灣十分之一的就業人口,但島內媒體卻鮮有報導。對此,臺灣《中國時報》發表文章稱,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人在大陸角度太窄,太刻板化。
  • 大陸人看臺灣:在臺灣個人信息是個「寶」
    大陸人看臺灣:在臺灣個人信息是個「寶」 2012年11月13日 15: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民調:46.3%臺灣年輕族群願來大陸發展 近半數對大陸印象變好
    到大陸就學的臺灣學生數量爆增。臺灣《遠見雜誌》針對「臺灣民心動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18歲至29歲的臺灣年輕族群中,有46.3%的人願意來大陸發展;且跟過去相比,有48.8%的人對大陸整體印象變好,總計有59.7%的臺灣民眾對大陸印象是好的。
  • 臺灣遊客來大陸旅遊後,這樣形容大陸,為何臺灣人聽後感到懷疑?
    臺灣,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它與大陸可是不可分割的,不過這兩個地區之間也存在著很深的誤解與生活水平的差異。比如說,我們之前所提及的茶葉蛋,臺灣人覺得大陸是吃不起茶葉蛋這種食物的,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在大陸茶葉蛋可是隨處可見的小吃,在許多街頭的小店一般都能看見。像這樣如此之深的差異與誤解還有許多許多。
  • 大陸女生的臺灣印象:男人很娘 不嫁臺男
    Rita是20歲的上海大學生 最想去臺灣追星臺海網6月27日訊 兩岸包機直航進入倒數,有人說是「臺灣熱、大陸冷」,臺灣《蘋果日報》特派記者前往上海、崑山、蘇州,發現大陸民間對於包機直航的確仍處於慢熱狀況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5
    >早安,臺灣最美的聲音 / 丁澤宇法院旁聽案件看見社會穩定基石 / 黎勇最難忘的信任和友善 / 黎勇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 舍草希望臺灣人走出深井 / 舍草羞於直視的白屁股 / 萬小溪不要小看了臺灣人的禮數 / 萬小溪印象臺灣 / 鄧鈞元陸生對國旗事件之我見我思 / 沈雪晨
  • 臺灣60所職業技術院校大陸招生
    主持人:歡迎您繼續關注《海峽兩岸》,日前臺灣60所技專院校來到福建廈門參加2009年海峽兩岸高等職業教育展覽會。由於臺灣當局正在研究開放大陸學生到臺灣就讀,以及兩岸學歷認證的工作。因此,如何吸引大陸學生成了臺灣技專院校參展的主要目標。那麼在臺灣的技專院校究竟是什麼樣的院校?
  • 臺灣人眼中的大陸人
    我注意到,我一說起來自大陸,臺灣人馬上就會說:「大路現在不錯了!」   我如果說起來自上海,臺灣人的臉上就會立即露出笑容,有的甚至會翹起大拇指說:「上海好!上海很好!」   很多臺灣人來過大陸,所以對大陸的現狀大都還是了解的。不過臺灣人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看不起大陸人。
  • 大陸人在臺灣:大陸口音帶來的福利
    大陸人在臺灣:大陸口音帶來的福利 >   中新網10月25日電 臺灣《旺報》刊登了江蘇無錫作者七七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與讀者分享了大陸口音在臺灣帶來的有意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