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交換生寶島印象:臺灣人活得更加瀟灑自在

2020-12-16 環球網

原標題:大陸交換生寶島印象(5):臺灣人活得更加瀟灑自在

作者介紹:趙晨竹,吉林大學文學院匡亞明班本科生,20138月—2014年1月以交換生身份赴臺灣師範大學遊學。

在臺北街頭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一定是「謝謝」和「不好意思」。無論是公交車司機、便利店的收銀員、商場的營業員、民宿的老闆老闆娘,都會把這兩個詞在嘴邊。

臺北人的熱情體現在各種細節之處。我們到臺灣的第一天晚上就被房東姐姐載去購買大包的生活用品,熱情的幫我們介紹住處周圍的各種設施;很多次我們出去玩不記得回去的路,卻總是被好心的機車騎士帶回捷運站;第一次去北投泡湯,被熱心的阿姨招待......這些,都讓我覺得臺北是一個讓人感到很溫暖的城市。

臺灣的生活節奏全然不似「北上廣」的快節奏,臺灣人有著自己的生活步調,每天辛苦工作之餘會想著安排自己的度假休閒時間。師大周邊有一家店面很簡單卻頗有名氣的早餐店,老闆是一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夫婦。一次偶然的閒聊中,我驚訝的發現,這對夫婦已經走過了世界上很多個美麗的角落,很多地方並不知名,卻留下了他們歡樂而美好的回憶。

交談中,我得知他們每四個月就會計劃一次大概半個月的旅行,最近一次準備去蘇梅島轉轉。我笑著問老闆娘:「總是出去玩要花費很多的吧,不存些錢嗎?」在我的印象中,我身邊的這個年紀的人,基本上都在想著存些錢給兒女買房、車或者是給自己養老之類的。老闆娘反而覺得我的問題有點奇怪,她回答我說:「存那麼多錢幹嘛啦,兒女都念大學,可以自己貸款繳學費啦。我們賺的錢夠我們自己花就好啦,反正想在臺北買第二套房子也買不起!」

這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在臺灣絕不是個例。很多臺灣的同學聽我們講起在大陸畢業後的就業難,買房難,都會覺得我們想太多。其實,臺灣的同學面臨著和我們相似的壓力,但他們卻能活得比我們更加的瀟灑自在,他們的幸福感明顯在我們之上。看臺灣人生活,能感覺到與大陸明顯不同的一點是他們沒我們著急,沒有我們總是忙碌的樣子。路上的汽車不管遇到車還是人,都會表現出猶豫的姿態,要互相謙讓一下。在臺灣,我學會了在規劃未來的同時,也要懂得珍惜當下生活和學習的每一天。

臺北是個注重細節的的城市。第一眼看到臺北這座城市,也許會讓人有點失望。這裡沒有太多的高樓大廈,寬廣的馬路,也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霓虹燈。但是只要你在臺北生活幾天,你就會感覺到這座城市的細節所帶給你的感動。

在城市中,只要是有樓梯的地方,那一定會有直達的電梯以方便行動有障礙的人使用;公交車的地板高度與馬路邊石的高度相吻合,方便輪椅使用者和提行李箱的人上車;在臺灣的公共場所大家說話都是輕聲細語的,捷運上寫著手機通話禮儀:輕聲細語、長話短說、簡訊傳送,連小朋友之間玩耍也絕不會發出太大的噪音。

在服務方面更是貼心而舒適,服務員的微笑發自內心,熱情禮貌但又不覺過度地問候,不會近距離跟著你,向你推銷,會給你充分時間和空間自由選購,有問題會第一時間耐心地給予幫助,比如在誠品書店找不到想買的書,去服務臺尋求幫助,工作人員會查詢並找好相應的書本送至服務臺,顧客只需隨意逛上一圈後再去服務臺領取即可。即使顧客什麼產品都不買,導購們依然微笑熱情,不會流露絲毫不滿的情緒。

在我交換的一學期中,雖然臺灣的同學對我們始終保持著熱情和友好,但是在交談中,我還是可以強烈的感受到兩岸在溝通中仍然存在著很大的隔閡。比如,臺灣同學會問我們「去大陸旅行是不是很不安全?聽說大陸的計程車司機專宰外地遊客,大陸的食品安全問題這麼嚴重,你們還會在外面吃飯嗎?」碰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我總是有一些小小的無奈感,在耐心的解釋一番後,臺灣同學仍是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為什麼臺灣同學眼中的大陸社會會是這樣子的呢?

我想這主要是由於臺灣的宣傳有關。基本上臺灣的電視節目只要是報導大陸方面的新聞都是負面新聞居多,讓我們驕傲的「天宮一號」、「遼寧艦」好多臺灣同學都不知道是什麼。從電視節目的內容上看,臺灣人缺少對於國際事件的了解。在這種宣傳和條件下長大的臺灣人,對大陸固有的認識就不是好的。兩岸學生、商業上的頻繁互動可以很好地幫助解決這個問題,臺灣人對於這兩方面的互動並不反感而且樂於接受。

「兩岸,不可能走上急功近利的政治或者軍事上的統一,而要走上柔滑的人性與心靈統一之路,它雖艱難,卻持久而穩固。近幾年,大陸對臺善意交往,以臺灣及百姓所需為本,就是功德無量之事。大陸的『大』字,也正在此體現。在臺灣,希望立即獨立的,是少數,希望立即統一的,也是少數;大多數,在觀望,在心靈與情感上感受,在具體生活需求與未來上思量。這註定有一個過程,我絕不悲觀。不說的理想才像理想,比『三通』更重要的是心通。臺灣,小地方,卻是考驗海峽兩岸中國人智慧的大舞臺。」這是白巖松曾經說過的一段話,也是我對兩岸關係的期待。

相關焦點

  • 大陸交換生的寶島印象:處處充滿溫暖和驚喜
    逢甲大學位於臺灣的中部地區臺中市,來臺之前就知道逢甲大學附近有個著名的觀光「景點」——逢甲夜市,這也是我對臺灣和臺灣夜市文化的第一印象。   當車開到逢甲夜市那條街上的時候,車裡累的七扭八歪的同學全都瞪大了眼睛,發出了「哇」的感嘆。真的好熱鬧,很多新奇的小吃讓遠在東北的我們覺得很興奮。整理好東西的第一站就是逢甲夜市。
  • 古人為何活得更瀟灑自在
    很多人都認為古人壽命短,因為他們付出的勞苦更多,他們的生活肯定是辛酸的。古人付出的勞動的確比我們多,可我認為古人雖然辛苦一些,但活得比我們更瀟灑自在。古人之所以活得自在,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的要求比較低,因此更容易得到滿足。俗話說「知足常樂」。人一旦追求的少了,壓力自然就小。反觀現代社會,本科畢業,還要讀研究生,讀完研究生,還要繼續讀博士。工作幾年之後,買了房子,還要買車子,買了車子,還要出去旅遊……總之,當代人有追逐不完的夢想,結果很多人都累倒在追求夢想的路上。
  • 大陸交換生寶島印象:處處充滿溫暖和驚喜
    作者介紹:劉洋帆,吉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以交換生身份赴臺灣逢甲大學交流學習。    逢甲大學位於臺灣的中部地區臺中市,來臺之前就知道逢甲大學附近有個著名的觀光「景點」——逢甲夜市,這也是我對臺灣和臺灣夜市文化的第一印象。  當車開到逢甲夜市那條街上的時候,車裡累的七扭八歪的同學全都瞪大了眼睛,發出了「哇」的感嘆。真的好熱鬧,很多新奇的小吃讓遠在東北的我們覺得很興奮。整理好東西的第一站就是逢甲夜市。
  • 大陸學生寶島印象:臺灣「學霸」與大陸全然不同
    作者介紹:趙晨竹,吉林大學文學院匡亞明班本科生,2013年8月—次年1月以交換生身份赴臺灣師範大學遊學。時間走的太快,無聲無息,讓人抓不住它的腳步。轉眼間,我已經從臺灣回來了半個多月,在臺灣生活和學習的景象仍舊曆歷在目,這特別的140天將會成為我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美好回憶。
  • 大陸學生臺灣緣─陸生的臺灣成長記憶
    小編看到這段文字的每個逗點句號,身為臺灣人真的是難以用感動兩個字來形容,自己也幾乎就如同作者般眼淚就要奪眶而出了,謝謝你臺灣,讓大陸同學們學會了很多事情。大陸人的寶島之戀─獻給這片我深愛的土地和我所愛的人青山依舊我的臺大,我的臺灣他鄉夢憶2012,臺灣,那些人教我唱的歌在寶島談電影二三事藍色的水晶瓶寫在末日之前重生之後一瞬間的好陸生成長記臺灣,陌生,新生再感動中成長在臺學習體會
  • 大陸交換生體驗臺灣:臺灣同學熱情有禮 怪問題多
    (攝影:王堯)   陸生來臺是近期臺灣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雖然相關法案仍在臺灣「立法院」飽受綠營杯葛,但臺灣各大高校早在幾年前就有了大陸學生的身影,他們的身份是「交換生」。在大陸研究起步較早的淡江大學,人民網記者「親密接觸」了幾位正在這裡學習的大陸高校學生。
  • 書推 | 大陸學生臺灣緣─陸生的臺灣成長記憶
    臺灣短短四個半月的遊學經歷,留下來給我的不是環遊寶島的風景照等旅行中認識的臺灣,而是那些臺灣教會我得事,對我的觀點、習慣甚至性格都產稱的改變,如同不可抹滅的印寄一樣,留在我的生命裡。小編看到這段文字逗點句號,身為臺灣人真的是難以用感動兩個字來形容,自己也幾乎就如同作者般眼淚就要奪眶而出了,謝謝你臺灣,讓大陸同學們學會了很多事情。
  • 臺灣友善熱情 大陸交換生受寵若驚
    陸生赴臺尚未完成立法,臺灣許多大學已有大陸交換生。臺灣民眾的友善熱情,讓陸生對臺灣留下好印象,被問到是否會推薦其它人赴臺求學,大都毫不猶豫說「肯定會」。     世新大學2009學年度共招收49位陸生,其中人數最多是中國傳媒大學大學部與碩士班共29位學生,其次為南京審計學院14人,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也有6位學生。
  • 臺灣交換生在大陸的難忘時光
    臺灣交換生在大陸的難忘時光1/14) "← →"翻頁 林源智,臺灣屏東人
  • 大陸交換生眼中的臺灣高校:很人文 很隨意
    海峽對岸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大學生活會像偶像劇裡演的那樣嗎?臺灣的同學好相處嗎?一系列的問題纏繞心頭。  自2005年以來,大陸已有上千名大學生以交換生的方式赴臺求學。他們一般在臺灣待一個學期左右,他們的經歷,或許能給這群即將赴臺求學的學生最為直接的回答。
  • 臺灣大學甄選交換生 大陸學校受青睞
    中國臺灣網12月11日消息 臺當局「教育部」研擬承認大陸大學學歷,臺灣大學最近辦理交換生甄選,發現以往不受青睞的大陸學校,今年卻有許多學生擠破頭想去,還有人指明要報「大陸組」。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大學工作人員郭芠今天表示,臺大去年試辦與大陸10餘所學校籤訂交換生計劃,卻因學分不被系所承認,不受學生青睞,總共60多個名額,最後只有不到20人交換至大陸學校。  郭芠說,最近接受同學報名交換生甄選,發現不少人在讀書計劃中,將申請目標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大陸頂尖學校,還有來自義大利的外籍生想到北京交換,屆時臺大生恐怕擠破頭。
  • 臺灣在大陸交換生:廈大最美的風景是人
    據微信公號「 CICCSR兩岸協同創新中心」7月5日消息,陳翊瑄(原名陳臆先),臺灣臺北人,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2014年,到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做交換生一年,從此深深地愛上了廈大,她不但被廈大美麗的景色所傾倒,更深深感謝廈大老師同學對她的幫助與支持,因此立下了一個願望
  • 大陸交換生眼中的臺灣大學:很人文 很隨意
    大陸交換生眼中的臺灣大學:很人文 很隨意 2011年09月20日 13:44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交換生:臺灣高校人文隨意,老師同學很熱情。
    大學生活會像偶像劇裡演的那樣嗎?臺灣的同學好相處嗎?一系列的問題纏繞心頭。  自2005年以來,大陸已有上千名大學生以交換生的方式赴臺求學。他們一般在臺灣待一個學期左右,他們的經歷,或許能給這群即將赴臺求學的學生最為直接的回答。
  • 去臺灣旅遊能不能使用人民幣付款?交換生透露其中實情
    去臺灣旅遊能不能使用人民幣付款?交換生透露其中實情隨著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一步步提高,很多人都會選擇出門旅遊作為自己娛樂消遣的一種方式。而隨著大陸和臺灣的關係日漸緩和,越來越多的大陸居民前往臺灣去旅行,畢竟寶島臺灣的景致還是十分優美,也有很多風味小吃和美味佳餚,非常值得我們去一探究竟的。但是去過臺灣旅遊的小夥伴都知道,去臺灣旅遊,有一點非常不方便,那就是在臺灣,我們是不能使用人民幣的,畢竟在我們的心目中,臺灣依舊是我們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什麼人民幣在臺灣不能通用呢?交換生透露其中實情。
  • 遵從本心,活得最自在的三大星座
    想要真正能活得自在,既要做到無畏世俗的眼光和評論,還要足夠的自信和瀟灑。只有內心非常強大自信,才能在世俗的亂流中,堅守自己的本心,不被他人的評論所影響,做真正的自我。哪些星座遵從本心,活得最自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雙子座雙子座的人,性格膽大又開朗,他們向來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只做最真實的自己。
  • 探訪寶島感悟中華文明「臺灣印象」之一
    編者按:應臺灣《旺報》邀請,近日,本報記者赴臺出席第二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並與臺灣新聞、文化、宗教、工商等各界開展了交流。所到之處,都受到臺灣友人熱情接待,感受到了濃濃的兩岸同胞情誼和中華傳統文化。本報今起推出「臺灣印象」系列報導,敬請讀者垂注。  雖然同文同種,嚮往已久,而一旦身臨其境,忽然而至的卻是那既陌生又似曾相識的感覺。
  • 寶島臺灣印象之我見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這是1896年清末詩人丘逢甲寫的《春愁》詩。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被迫籤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了日本,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作為戰勝國按照《波茲坦公告》,實現《開羅宣言》之條款,臺灣遠離祖國五十周年後重新回歸母親懷抱。
  • 通訊:聽大陸「交換生」講述在臺遊學生活
    中新社臺北1月22日電 題:通訊:聽大陸「交換生」講述在臺遊學生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黃少華  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大陸交換生」鄭玉冰,22日和遊學了半年的臺灣海洋大學(簡稱「海大」)告別,從桃園機場啟程回大陸了。
  • 一大波遊記已在路上:繁華又寧靜的寶島印象
    愛在臺灣炫彩之行青島嘉峪關小學趙晗溢這一次我有幸參加了青島晚報和臺灣聯合報舉辦的臺灣文學營活動,來到了美麗富饒的寶島臺灣。臺灣同胞留給我的印象是真誠、善良、熱情、和諧,彼此尊重待客禮貌,也許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善與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