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逢年過節時家裡來了親戚,會想看看孩子有哪些「才藝」,跳舞、唱歌、背詩都很常見。
通常小孩子會的才藝,大人也比較熟悉,人們聚在一起只是圖個熱鬧,如果6歲孩子背古詩大人聽不懂,是何體驗呢?
6歲成為「小冠軍」,憑藉詩詞功底走紅
提到王恆屹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不認識,但說起去年的詩詞大會,就會想起其中有一名特別厲害的6歲男孩。
出場後王恆屹表現出乎意料得好,剛開始有人說他作假、死記硬背,覺得這個小孩只不過運氣好「考的全會」。
可幾輪考驗下來,漸漸發現男孩真的不一般,一系列表現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做到的。
當一幅畫出現在屏幕上「看圖猜詩」時,很多人有些發懵,腦海中的詩詞只能對上一半的情景。
王恆屹接下來給出的答案,著實讓人佩服:「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正貼合此情此景。
知道這句詩的人並不是很多,但對詩的作者王維卻很熟悉,一個孩子能夠脫口而出「冷門詩詞」,可見他的功底深厚。
對此大家也很疑惑,有些孩子6歲還沒上小學呢,王恆屹如此優秀是「補課」了,還是接受了超前教育?
這就不得不提到奶奶的精心培養,王恆屹從小經常和奶奶在一起,老人在照顧孩子時還會讀詩他聽,那時王恆屹只有幾個月大。
而且奶奶並不是教孫子死記硬背,而是將詩詞代入生活中,使王恆屹養成了一種思維習慣。
因此他不只能背下來,還能深入理解背後的創作情境,並準確運用。
最後他拿到《中國詩詞大會·中秋詩會》總決賽的冠軍,並不是因為幸運。
了解、學習古詩詞有哪些好處?
正常來說,古詩詞都是上學以後由老師來教的,實際上在學前也可以讓孩子接觸古詩詞。
不是為了背給別人聽,也不一定要參加比賽,而是多了解和學習古詩詞,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多好處。
1)體驗不同時代的文化
古詩詞裡描寫當時的社會環境、山水畫草,以及當時的人物心理、思想感情,還有每一位作者的故事都值得學習。
孩子可以通過古詩詞了解不同時代的文化,就算用不到,增加一些知識儲備也是好的。
2)詩詞和歷史相通
詩詞不僅是語文知識,其中很多典故和歷史知識也相通,學習詩詞,對孩子以後學習歷史也有幫助。
3)多了特長和優點
成績好的孩子有很多,但有特點的人少,多了解一些古詩詞和背後的典故,也是自身的亮點。
4)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每一個人都有朋友圈,能成為朋友的人會有著相似的性格和喜好。古詩詞可以作為一個話題,與他人深入交流豐富知識內涵,還可以了解一些自己還不知道的事情。
帶孩子學習古詩詞的注意事項
★ 以興趣出發
如果孩子明顯對古詩詞不感興趣去,而是喜歡其他事情,不必強迫孩子,不然他體會不到其中的意義和樂趣。
★ 不死記硬背
王恆屹的奶奶一開始只是讀給孩子聽,家長也要注意不要從開始學習時就讓孩子背誦。可以當故事講給他聽,了解其中的意義後自然能夠背下來,且印象深刻。
★ 不「利用」孩子的特長
孩子學會了古詩詞,如果他不願意表演給別人看,家長不要強迫他,也不必因為想要出名而超負荷學習。
糰子媽心裡話:
枯燥的文字孩子看過幾次之後,會慢慢失去新鮮感的,家長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聲音結合的方式讓古詩詞變得有趣起來。
【今日話題】你平時會給孩子看類似的書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