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三次產業中的「第一產業」,如何分析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

2020-10-18 地理沙龍

農業是人類所有產業活動中的基礎產業,農業是指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潛力來栽培作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取我們人類所需要的產品。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沒有農業的安全也就沒有了國家的安全。根據農業的生產對象可以分為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和副業等類型。

農業的區位條件分析

另外,根據農業的投入多少可以分為粗放型農業和集約型農業,根據農產品的用途可以分為自給型農業和商品化農業。在不同的區域,由於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條件不同,農業發展的類型和方向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說農業發展要「因地制宜」,做到「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漁則漁」,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

中國的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自然區位因素是農業重要區位條件,農業的自然區位條件,包括氣候、地形、水源和土壤。氣候主要是通過熱量、降水和光照來影響農業生產,從低緯到高緯,不同的熱量條件下,從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地區種植的農作物品種也不相同,熱量還可以通過「積溫」的形式來影響某地農業生產的「熟制」。氣候中的降水條件會影響某一地區地表水源的多少,影響農作物水分的可獲取量,從而影響農作物的種類。

中國氣候類型

光照是綠色植物所必需的的,利用光照作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像喜光照的棉花就要種在光照條件好的地區,比如我國的西北地區,而我國的四川盆地地區光照條件就相對較差。地形對於農業生產來說,一般地形平坦的地區,如平原地區一般發展種植業,而地形相對崎嶇的地區,如山地、丘陵地區一般發展林業、畜牧業等,在地形垂直差異明顯的地區,還可以利用不同的海拔髮展「立體農業」。

中國土地資源分布圖

水源是農作物生長所必需的的,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水源充足,以「水田」農業為主,而秦嶺淮河以北地區水源較少,以「旱地」農業為主。在乾旱地區,比如我國的西北地區,由於水源缺乏,農業生產中特別是種植業生產十分依賴人為的灌溉,所以就稱為「灌溉農業」。土壤提供農作物所需要的養分和礦物元素,土壤肥力的高低影響農作物的產量,一般來說說黑土、紫色土和河流中下遊地區的沉積土壤肥力較高。

沙漠中的農田

除了自然區位因素之外,農業還受到很多社會經濟區位條件的影響,包括勞動力、技術裝備、生產技術、種植方式、耕作制度、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等因素。農業技術裝備和生產技術能夠大幅度的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加強農業專業化進程。農業生產技術涉及良種培育、耕作技術、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等。市場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而交通運輸和冷藏保鮮技術的發展,促使農產品能夠銷售到更遠的區域。

現代農業機械設備

相關焦點

  • 高一地理教案:《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教學設計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就是要列舉出各個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並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了解各因素是從哪方面在何種程度上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則要求在分析某個具體農業地域類型時,不僅能指出該農業地域類型的外觀特點及形成這些特點的內在條件,還能進一步進行區位因素分析。
  • 高中地理篇155:如何進行地理區位因素分析
    高中地理篇155:如何進行地理區位因素分析這是區位選擇的核心原則。
  • 高中地理《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課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三章第一節,是在學習過人口、城市之後關於生產活動的第一部分內容,之後是學習工業地域類型,這一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本節內容又是本章第二、三節進一步分析世界典型農業地域類型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具有鋪墊的作用。另外農業的生產和布局在高考中出現的頻率較高,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點和學生學習的難點,具有很強的實際和應用價值。
  • 高中地理《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教案
    一、教學目標1.識記並理解農業生產的主要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農業生產和區位選擇的影響。2.通過案例探討農業區位因素,培養層層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論聯繫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3.樹立農業生產要因地制宜、人地協調發展的觀念,增強熱愛家鄉情感和熱愛科學的興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區位因素。
  • 學科專業知識《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三)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及影響因素1.農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一般情況下,一個地區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對穩定的,而農業生產的人文因素則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因此,對農業區位的選擇,要更多地考慮人文因素的發展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市場:市場的變化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最為直接。當市場上某種農產品供不應求時,這種農產品的價格就會上漲,從而促使該農產品的生產規模擴大,反過來生產規模會縮小。
  • 2020福建教師招聘試講備考:高中地理《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導語】面試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比較難的一環節了,教學設計是試講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本欄目為各位考生提供2020教師招聘面試試講備考資料。一、教學目標1.識記並理解農業生產的主要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農業生產和區位選擇的影響。
  • 高考地理綜合題專題23——農業區位條件
    (6分)(2)從區位選擇的角度,說明義烏瓜子商把杏核從輪臺運到義烏加工的原因。(6分)(3)說明我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在農業區際協作中各自的優勢條件。(5分)典型例題三:讀下圖,回答問題。(20分)(1)指出圖示區域柑橘凍害分布特點,分析甲地無凍害的原因。(2)簡述三峽地區社會經濟因素髮展變化對柑橘生產的影響。按加工層次,柑橘加工業劃分為以罐頭生產、原汁榨取為主的初級加工業,以飲料生產、香精與色素提取、果膠加工為主的中高級加工業。
  • 《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答辯題目及解析
    一、農業區位因素發生過哪些變化,對農業區位選擇有哪些影響?【參考答案】隨著歐洲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時鮮業的市場條件。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為地中海地區時鮮業實現區域專業化提供了必要條件,加強了生產地與市場的聯繫。通過技術投入改善了該地區降水季節分配的不合理性,有利於提高產量,增加經濟效益。
  • 第一產業變「第六產業」日本如何盤活農業經濟?
    2017年,藤裡町與該公司籤訂了全面協作協議,在共享地域文化、振興地區品牌、技術研發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以實現地區活化和地域產業發展目的。 日本耕地較少、農業人手不足且老齡化嚴重,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日本走出了一條推動第六產業化發展的路子。
  • 談談合作社與農業產業組織體系的關係
    以農業生產經營為主業的農民合作社,必然生存於某個特定的農業產業或農業產區中,因此,農業產業組織體系無疑是其重要的結構環境因素之一。而且,再考慮到近年來我國顯著的農產品供應鏈管理格局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制度背景,因此有必要理性審視合作社與農業產業組織體系的關係,進而選擇相應的策略。
  • 2020年都市農業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都市農業市場調查...
    《2020年中國都市農業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對都市農業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都市農業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都市農業行業發展現狀、都市農業市場動態、都市農業重點企業經營狀況、都市農業相關政策以及都市農業產業鏈影響等
  • 區位是空間位置嗎?區位條件和區位因素有什麼不同?
    區位是空間位置嗎?區位條件和區位因素有什麼不同?只是講產業時講道,產業區位是產業活動的空間位置;農業區位條件是指影響農業生產布局的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工業區位既受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制約,也受交通運輸、市場、勞動力、集聚、土地價格的影響。
  • 加強濱海旅遊產業合作 集聚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北部灣城市群多領域...
    在日前召開的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第十一次成員大會暨城市合作組織第三次大會上,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成員籤署了《北部灣共建中國濱海度假旅遊目的地合作框架協議》《北部灣共建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集聚區合作協議》等4個文件。
  • 高中地理《服務業區位因素》教案
    一、教學目標1.能說出服務業的含義及分類,判斷影響服務業的區位因素。2.通過分析影響服務業分布的案例,討論得出服務業區位因素,提高分析信息、交流討論、知識運用的能力。3.幫助學生們發現身邊的地理,探索身邊的地理,養成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並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商業性服務業的區位因素。
  • 全聯農業產業商會第三次會員大會召開
    原標題:全聯農業產業商會第三次會員大會召開 王均豪當選新一任會長9月2日,全聯農業產業商會在北京世紀金源大飯店召開商會第三次會員大會。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班子,上海均瑤集團總裁王均豪成功當選新一任會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楊啟儒等全國工商聯領導,商會158名會員代表出席會議。
  • 星河產業集團閻鏡予:正在消失的城市區位 正在誕生產業網絡
    星河產業集團常務副總裁閻鏡予先生以《正在消失的城市區位,正在誕生產業網絡》為題,發表了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我們一講到產業,過去大家都會想到城市的區位,一個地方的區位、條件、先天因素可能在過去是最核心、最重要的環節。我們可以看到在一百年之前,基本人類所有生產活動都是圍繞區位展開的。農業時代什麼樣的地方能發展最好、成為大都市?其實是自然條件最好的地方。在中國,我們依託黃河、長江這樣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在中東和兩河文明也成就了璀璨輝煌的歷史。
  • 2020甘肅教師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備考: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甘肅教師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備考: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三)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及影響因素1.農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一般情況下,一個地區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對穩定的,而農業生產的人文因素則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中。
  • 區位分析中的空間觀、時間觀以及邏輯推理
    區位分析類試題歷來是高考重點題型,也是高三備考中經常遇到的題型。理應成為考生重點得分的部分,但是現實總是很骨感,是高考真題太狡猾還是我們的教學有薄弱點呢?以下結合幾組經典試題的分析對區位進行再分析,希望可以給大家的二輪專題設計提供一點借鑑。
  • 硒產業謀定功能性農業-萬祥軍:「兩會」提案推農業大健康
    這表明科學界對硒與癌症的關係非常關注,而且多數側重於研究:硒作為重要的化學防癌劑,效果如何,對哪些癌症有效,其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等等。  早在1973年,聯合國衛生組織就宣布硒是人體和動物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 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產業扶貧融資新模式探析——以藍田縣百村產業...
    支持產業發展帶動集體經濟,實現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是一個需要不斷研究和探索的問題。本文分析了藍田縣促進扶貧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為政策性金融支持產業扶貧,進一步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經驗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