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早上,在長沙市開福區萬達廣場工作的朱先生,踩著自己新購入的平衡車,到達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
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因為造型前衛,操作簡單,再加上價格逐漸親民,平衡車成為不少都市白領的「新玩具」。目前,長沙市場上的電動平衡車種類豐富,最長續航可達35公裡。
5分鐘上手
「代步」功能很吸睛
2月1日,記者走訪多家智能產品商店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電動平衡車包括有槓車和無槓車,獨輪車和雙輪車等類型,售價在1000元至4000元不等。
據蘇寧五一廣場雲店工作人員介紹,電動平衡車主要通過「動態穩定」的原理,利用車體內部的陀螺儀和加速度傳感器,來檢測車體姿態的變化,以保持系統的平衡,「只要通電,人站上踏板就能自動保持平衡,身體前傾就能駕駛它前進,扳動手柄就能轉彎。」
當天,記者也體驗了一番,從第一次踩上平衡車差點摔倒,到第二次掌握方法正常行駛,前後大約不到3分鐘,上手可謂相當輕鬆。和記者一樣,來店體驗的顧客周女士10歲的兒子也只用了5分鐘左右就「馴服」了平衡車。儘管體驗感不錯,周女士對於是否購買平衡車還是有點猶豫,「幾千塊錢的價格並不便宜,可能只為圖個新奇。」
事實上,因能耗低、便攜帶、操作門檻低,平衡車被譽為解決「最後一公裡難題的神器」,這也是它受學生族、上班族青睞的原因。記者在淘寶上搜索了關鍵詞「平衡車」、「代步車」,有近5萬條搜索結果,其中銷售最好的「代步車」在一個月內賣出了13000多臺。
上路風險高
主功能是「玩」
同日,在王府井百貨的小米之家體驗館,記者了解到,九號平衡車充電滿兩小時後,最高續航可達到35千米。如此「實用」的性能,似乎在「慫恿」消費者將其作為交通工具。然而,在其門口的宣傳海報上,打出的「年輕人的酷玩具,騎行遙控兩種玩法」口號,卻始終在「玩」上強調。
據悉,於201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電動平衡車安全要求及測試方法》和《電動平衡車通用技術條件》,首次從國家層面填補我國對電動平衡車安全統一要求的空白。事實上,早在2016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就發布了出口電動平衡車存在安全隱患的風險警示通告,主要原因是部分平衡車在充電過程中電池組件冒煙、起火甚至爆炸,威脅人身安全,造成人身傷害以及財產損失。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自2001年平衡車問世以來,因為平衡車而導致的受傷案件的確不甚枚舉。其中,最讓人錯愕的是,風靡全球的雙輪電動車Segway公司的老闆Jimi Heselden於2010年8月27日因駕駛自己公司生產的平衡車不幸發生意外身亡。
■見習記者 陳柯妤
交警說法
平衡車屬性難界定,事故難定責
騎平衡車上路,除了危險重重外,這種行為又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呢?
據記者採訪了解,在交通法規裡,責任主體只有: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三種,但電動平衡車均不屬於以上三種。
「和一般自行車不同,有些沒有油門和剎車,純粹依靠騎車人身體傾斜程度控制的,要是控制不好,就容易摔倒。而在馬路上行駛時,遇到突發情況,容易手忙腳亂,後果不堪設想。」長沙市開福區交警大隊民警陳正祥表示,儘管目前市面上的平衡車沒有很明確的法規定義,長沙也沒有明令禁止其上路行駛,但因車速快慢不定、在機動車道上搶道等易發行為,電動平衡車不能駛入機動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