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原本生意就不好,疫情期房東沒減租還想漲,就要租不出去了

2020-12-13 懂經濟

看到一則消息,一個實體店老闆到網上大倒苦水。說他們店的房東收店租要漲價,而且合同續約要一下了三年,還要把三年的房租一次性交齊了。這位小老闆苦口婆心,跟他商量,今年疫情期間,大家都不容易,能不能不要漲,先再交一年的店租,就一年,一年後生意好了,要漲租就漲租,要交三年就三年。結果那個房東不領情,完全沒有半點情面可講,使得那個店老闆心灰冷意冷,決定直接關店走人。當他在收拾東西的要準備退租時,那個房東可能後悔了,打了好幾個電話,一直問他要不要再續租,結果店老闆非常堅決不租了。這個房東估計在後悔了,不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就算沒有疫情,實體店由於電商的競爭,生意原本就不好,再加上疫情的打擊,很多實體店根本就是在虧本苦苦支撐。之所以還在堅持,也是希望疫情過後,生意能好起來,不過看這市場,生意想好轉希望真的不是很大了。很多實店直接關門倒閉了,進入電商時代,實體店的功能被弱化,由以前的一鋪養三代,變成了再的三代養一鋪。真是時代變了,連一聲招呼都不打,讓很多傳統商鋪措手不及。

目前電商的發展真的是一日千裡,只要有流量就有生意。以前只有淘寶一個平臺,現還多了很多平臺,京東,拼多多,美團,各平臺直播帶貨。由於科技進步,通過視頻直播,可以完整的展示產品,讓人所見即所得。這樣實體店的功能就被弱化了,通過網絡,買家可以直達廠家。廠家就算直接用出廠批發價銷售,也有利潤,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試問實體店還怎麼跟電商競爭,最終只有被淘汰的命運。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傷害最大的也是實體店,人們都呆在家裡,不敢隨便出門了,受益最大的還是電商,呆在家裡就可以購物,還安全。很多娛樂,餐飲行業的店,客人都不敢上門消費了,這樣哪裡來的生意,沒生意房東還不知道體諒實體店的難處。不減租也就算了,還要漲租,而且條件還那麼苛刻一次要交三年。把店逼倒閉了,現在想再租出去就很難了,這樣生意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不相互體諒難處,只能是房東和實體店雙輸。

相關焦點

  • 實體店賣家:別人要求減租自己卻不敢,害怕房東秋後算帳
    實體店賣家:別人要求減租自己卻不敢,害怕房東秋後算帳相信現在開店的賣家都有讓房東減租的想法吧,有一些人也是行動了,想跟房東商量一下。有的更是直接強硬對待,房東不同意直接就是拖欠租金了,你不同意就是不交租,也是氣得房東不輕。
  • 實體店生意不好做,房東也受影響,「一鋪養三代」的時代過去了?
    就連人流量最多的步行街的門面,很多也沒能逃過關門轉讓的結局。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曾經的「一鋪養三代」,為何會淪落到今天這般境地?關於這個問題,很多實體店老闆都認為,電商才是「罪魁禍首」。誠然,電商崛起以後,很多實體店的生意確實稱得上是一落千丈。而且隨著電商的規模越來越大,幾乎所有實體店都沒能逃脫被擠壓的命運。
  • 實體店接連「倒下」,商鋪租不出去,賣不出去
    近幾年,大家能明顯感覺,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了。最近幾年,很多大型連鎖服裝店、大型連鎖鞋店都關閉了很多分店。就連「不缺錢」的銀行也關閉了很多網點。大型連鎖店都關閉了很多分店,那關閉的小型門店就更多了。商鋪總量越多,對實體店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實體店競爭越來越大,位置好的實體店可能賺到了錢。很多位置差一些的實體店就賺不了錢,最後只能選擇關門歇業。商鋪也就不好出租了。那麼電商衝擊和商鋪庫存是實體店「倒下」的罪魁禍首嗎?其實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房租。現在這個社會,我國缺少想要創業的人嗎?
  • 實體店生意難做,房東會受影響嗎?「一鋪養三代」能否繼續?
    近幾年實體店生意不好做,大量店鋪轉讓,許多人認為是電商害的。許多實體店老闆也認為生意不好做,電商是「罪魁禍首」。 誠然,伴隨著電商的普及和崛起,許多實體店的生意確實受到不小的影響,而且隨著電商市場規模不斷在擴大,實體店行業市場份額也難逃被擠壓的命運。
  • 生意有那麼難做嗎?小超市老闆:不用轉讓費都租不出去
    這就說明問題了,也就是說,你不要錢,給他做,他也沒有多少生意可以做!他也賺不了多少錢,可能利潤連房租水電都覆蓋不了,他在這個店鋪耽誤時間不划算,不如去做別的事情,還賺的多,還沒有多大的成本,總之,現在開店的機會成本很大。
  • 疫情下困難商戶能否減租,全看房東覺悟?
    「年租30萬,停業兩個月,靠賣烤豬蹄啥時候能回本!」疫情之下,服務業商戶普遍經營困難,希望房東減租,然而不少房東表示,商戶掙錢的時候也不見他們多交房租,現在為什麼要減……半月談記者在多地調研商戶和企業用房減租時了解到,儘管各地都出臺了各種減租政策,但因政策對私人業主缺乏激勵、租用雙方自願協商難以幹預等原因,一些個體戶和企業仍然面臨租金壓力。
  • 深圳房東延期半年漲租,被二手房東為難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
    又到了收租的日子,我的心情有些沉重,本來按照合同約定,租金應該漲至5300元,但我們不知道租戶能否承受?因為前幾天我們在深圳被二手房東為難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我當時就在想絕對不能讓我的租戶對房東有如此不好的感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疫情下,為何商場商鋪紛紛減租,而寫字樓、住宅卻紋絲不動?
    心中所想、實際所做都是有關於疫情,很多人連做夢都在買口罩…… 是啊,這次疫情的嚴重程度已經超乎之前所有人的想像。無論是否被感染,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場災難中了。 01商家損失慘重,商場減租共渡難關 為了應對疫情,國內眾多實體門店不得不暫停營業。
  • 法院判決要求房東因疫情減租 能普遍適用嗎
    從情理上來講,對出租人減租的舉措自然應當鼓勵。哪怕房東不願意減租,也可以在有關部門的主導下,相互協商,最終得出一個雙方接受的結果。 疫情期間,關於減租問題的爭論相當多。不過,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要求房東減租更多停留在呼聲層面。這次的判決引發廣泛爭議,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目力所及,它是疫情期間首個強制房東減免租金的判例,對後續的糾紛處理,多少會產生一定影響。
  • 深圳8年老店撐不住倒閉了,房東租金翻一倍,怎麼談都不同意!
    現在開實體店的,接下一個店鋪還沒正式開店做生意就已經失敗一半了。什麼進場費什麼兩押一付,就算你成功了,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是誰!是一個不勞而獲的房東。說是你在做生意,其實你頂多是一個打工的。過了個幾年您小賺了點,但合同到期了,想繼續租下去,行,漲點租金再來個喝茶費。
  • 疫情影響下,房東是不是應該給你減租?看看專家怎麼說
    疫情影響下,讓我們很多人無法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收入也隨之受到影響,不少地方、行業協會和媒體都在呼籲房東降租或減租,房東同意減租,應該感激,反之,也不能道德綁架。談到受疫情影響,減免房租的時候,底下總能看到這樣的評論:我想免租一個月,但是我要還貸款做房的錢呀,我想問銀行也能免我們一個月嗎?房貸是商品價值的分期易主具有永久性,房租是商品使用權的兌現,不可抗力導致無法使用你找上帝兌現?好比地震將房子變成危房你也要去收房租?
  • 為何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老闆5句話道出其中原因,太現實!
    1、今年商鋪租金已經開始挺不住了,以前有個鋪面牛得不行的年年漲房租,今年好了,大把的鋪面沒人租了,有些「旺鋪」出租紅布標都掛成白色了,還有些直接改成出租房住人了,我一個朋友開店的,去年租的時候七萬一年,今年直接還價五萬多一分都不幹了,房東想了幾天還是租了,什麼東西都是物極必反。
  • 病毒來襲,你的房租減租了嗎?看看房東怎麼說?
    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各界都在呼籲房東減租免租。在國家政策的響應下,很多房東也開始行動,比如廣東中山的業主就十分體諒關心經營者主動免租一個月。另外萬達集團也主動給90萬商戶免租免物業費,一個月免租總額達40億。
  • 房東:我為什麼要降低你的租金?租不租?租不租?應是你肥我瘦
    由於疫情的影響,朋友所在的社區過去是開放式社區,現在只剩下一個大門可供出入。我朋友的髮廊就在社區的另一個後門旁邊。最主要是此社區的租戶,他們大多數在澳門工作。為防治內地澳門,工人應於二日在澳門進行檢疫。我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
  • 為何很多實體店生意不好,卻不關店走人還在硬撐呢?什麼原因
    這幾年大家都知道店租高,人工費用高,且租金是只漲不跌,實體店的開支費用越來越高,消費增長卻乏力,還有電商的衝擊。實體店生意很難做。不但是大街小巷商鋪冷冷清清,甚至好多商場也都冷冷清清,況且目前商品價格也已透明,實體店很難象以前三天不開張,開張吃三天那樣產生大利潤了。
  • 花「大價錢」購買的商鋪,現在租不出去,賣不出去,該怎麼辦?
    這些行業的實體店越來越少,這也造成了商鋪不好出租的情況。商鋪過量最近這幾年、十年,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修建的房子越來越多,修建的商鋪也越來越多。現在很多地方的商鋪都是過量的,一條街上全是商鋪,這種情況下,很多商鋪租不出去太正常了。畢竟現在的行業競爭很大,而且受電商影響,租商鋪的人越來越少。
  • 疫情下美國華人房東壓力增加:屢遭租客拖欠租金
    她去追討房租,這對西語裔夫婦表示,紐約市政府已經發出通知,他們可以不交房租。「他們甚至還說,你可以去告我們。」她去諮詢律師,得知「法庭不開門,你告也沒用」。她沒有去告這對租客,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免費居住。她想來想去,決定貼錢讓他們搬走,於是和租客商量,給他們再找房子。
  • 景德鎮房東提出店租漲價20%,形象店裝修不足一年,要不要退租?
    張先生理解房東的難處,三月份交了1.6萬的房租,本想疫情會好轉,能把貨賣出去。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從三月份到現在入不敷出。思前想後,他退了房租。「退租後,據說房東已經降了價格,不過看店的人多,下手的人至今沒有。」張先生說,即便房東當初不漲價,以原來的5000一個月的租金,也很難堅持下去。
  • 美媒:疫情下美國華人房東壓力增加 屢遭租客拖欠租金
    「白住八個月,他連水費都不肯付」同是房東的Michelle說,她不久前投資了一個商業店鋪,並把這個店鋪出租給一個外族裔開酒吧。但是,今年3月酒吧關門,租客從4月起就不付房租。「我找他要,說多少付一點,但他說沒有生意,一文都不付。」「從3月到11月,八個月沒付房租,欠租將近4萬元。」
  • 年底退租潮下:房東降租「訴苦」,而租客直言才被加完租
    「去年8000元一個月都有人搶,現在降到7500元都租不出去。」大概空了一個多月,老餘就慌了。「空一天就損失一天,空一個月相當於8000元憑空蒸發。降價租出去,每個月也就損失幾百塊錢,租不出去一毛錢都沒掙到,很多人算不清楚這個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