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柯丹潔 通訊員/盧慶雷)9月7日,華南理工大學新生報導迎來了最後一天。第18屆亞運會冠軍餘賀新也前來報導。餘賀新是華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2014級本科生、2018級碩士研究生,入讀運動學專業。
據了解,在8月21日結束的第18屆亞運會男子50米自由式決賽中,餘賀新力壓群雄,以22秒11的成績奪得冠軍。8月24日晚,餘賀新又與隊友以3分29秒99的優異成績獲得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冠軍,並且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這也是餘賀新獲得的本屆亞運會第二金。
報導現場,餘賀新頭戴鴨舌帽,身穿白色 T 恤,顯得相當低調。餘賀新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接下來會以學習為主,可能會在學校進行訓練,同時做一些遊泳的理論研究,繼續為遊泳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對於像餘賀新這樣具有國家榮譽的學生,華工在體育管理上有沒有什麼不一樣嗎?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邱學青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麼多年來,我們把體育融進我們的教學裡面去,招了一大批國家隊的學生。這些學生特別聰明,我們因材施教,配備一定的師資,利用學生的業餘時間,進行多方面教學,通過讀書提高他們的信念,因為體育不僅僅是身體的運動,還是一種腦子的運動,知識的提升對他體育成績的提升也有好處,它們是相互相承的,這樣以後畢業退役就業的空間就會更寬,也可以更好地為國家服務。」邱學青校長還表示,在住宿和其他方面的安排,我們也沒有特殊化對待,與其他學生一樣一視同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華南理工大學數字迎新系統在去年一期建設的基礎上,新納入研究生迎新功能,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完善信息採集、增加統計功能、全面加強以學生及家長服務為目標,將支持範圍擴展到全校新生。線上除了可以查看個人學號、宿舍、費用等信息,繳費(學費等),提問相關問題,查看通知公告,下載閱讀新生指南文檔,申請戶口遷移等,符合公共英語免修條件的研究生新生還可在系統進行公共英語免修申請。
通過學校智慧迎新大數據統計,在12826名新生中,本科生最小的出生於2004年,研究生最小的出生於1999年,8月18日最多人過生日(38人)。這些在新時代移動互聯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新生,追隨著科技的腳步,步入了華園。
根據數據分析,華南理工大學本科生新生關注最多的是宿舍安排、分班、教改班考試、英語分級考試、學費扣取、體檢、戶口遷移等方面的問題,研究生新生關注最多的是宿舍安排、公共英語免修、戶口遷移等問題。通過迎新系統,學生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相關部門的回答,系統總體運行良好。
同時,通過系統預報到,學校可以更好地了解新生信息,制定相關的政策,提高工作效率;也減少了新生報到的環節,提升了新生對校園的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