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購物真的比線下便宜很多嗎?

2020-12-20 快科技

人們選擇網購多出於什麼原因?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相信在諸多原因中,「省錢」這一因素佔了重要位置。

正如媒體經常報導的那樣,線上商品的價格往往要比線下低30%甚至更多,更有電商高管曾宣稱「線上線下價差可達50%」。

長期以來的宣傳攻勢讓消費者普遍認為,網購就是能討到便宜。然而,果真如此嗎?

筆者很愛吃瓜子。今年夏天,筆者在小區門前的便利店買了一包瓜子,又登錄到該品牌的天貓旗艦店再買了幾包。

但同一規格同一口味的商品售價卻令人驚訝——便利店裡一包瓜子11.3元,而天貓旗艦店的零售價是11.8元且不包郵更沒有折扣。也就是說,網上售價比便利店零售價要高出近5%。這讓筆者很受「打擊」,於是便下決心做個調查研究,看一看商品的線上線下售價究竟有何門道。

事實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市場營銷學研究團隊從今年6月開始,經過系統而詳盡的調查取樣,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消費者價格指數的編制方法,選取了7個行業大類(食品、菸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以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未選取的是住房或租房類),得出全行業線上線下價差指數為0.9201——這意味著對於全行業平均水平來說,線上線下商品的價格差只有不到8%。

顯然,這一比例與電商所聲稱的線上商品要比線下便宜30%左右的論調有較大差異。

在研究當中,團隊將這7大類細分為26個行業品類,然後在每個行業品類中依照隨機或者常用原則挑選出10種商品,記錄並比較這些商品在線上(包括天貓、京東、1號店等)和線下實體店(包括歐尚、上海第一百貨、紅星美凱龍等)的價格,最後參照消費者價格指數編制方法計算出線上線下價差指數以及其他相關統計指標。(註:出於統計資源的限制,這裡作一個基本假設,即假設各行業大類下每個行業品類的權重是一樣的。)

這一份調查研究結論證明,如果純粹從價格上來看,消費者選擇網購不見得真的能討到便宜。

要知道,數據搜集的是網上銷量排名前10的商品,按照現在的網絡數據,這一類商品通常就是爆款,是商家為吸引流量、打開市場而故意放低價格的一類商品。

根據這一類商品去線下找到的價格也只是一般價格,沒有考慮任何優惠促銷的可能。因此,綜合考慮爆款、線上線下優惠促銷等原因,網購在價格上的優勢已不復存在。

相對於線下購買,網購的優勢主要還體現在便捷性上,尤其是對啤酒、軟飲飲料、洗衣粉、洗髮水這一類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相對比較高,線下搬運起來又費時費力的商品來說,線上的價格普遍較高但購買者仍然願意選擇線上購買。

而像牛奶,同樣是飲料類但由於受限於保質期和安全因素,線上的價格會比線下便宜,與之相同的還有大米。

綜上所述,造成線上商品價格優勢不再的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其一,廠商在定價時非常理性,他們早已摸透了產品的市場特點。對於消費者的忠誠度、競爭廠商、產品的市場結構和特點等問題早已吃透,綜合考慮後才決定商品在線上和線下的定價。如果消費者盲目地認為在網上能淘到更便宜的商品,那就難免自己騙自己了。

其二,從營銷成本角度考慮,商品線上線下的差距已不明顯。筆者向中歐工商學院的諸多校友進行採訪後了解到,目前商品線上銷售的營銷成本已佔銷售額的30%,這一百分比基本等同於在傳統的線下渠道進行營銷推廣的成本。

通常來說,線上營銷的成本涉及到渠道引流費、產品上架費、客服人力成本、服務費等多個方面,而且物流和反向物流的費用、退貨的管理成本等費用並未納入其中。因此,以往號稱剝離中間環節,讓消費者直接成本價購買商品的網購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此外,為了保護品牌,有些商家往往會有意識地將線上線下銷售的商品進行區分。

換句話說,線下賣的不一定放上網,這一點在服裝行業和紡織業尤為常見,這也是男衣、男褲、男鞋、女鞋等品類線上線下商品匹配度低於20%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深圳消費者線上線下購物行為對比調查發布
    深圳市萬人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品牌發展公益基金聯合發布了《2016年深圳消費者線上線下購物行為對比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深圳消費者每月消費近3600元,購物支出主要集中在線下。但是,線上消費增速快,線上購物終端從電腦轉向手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來臨了。
  • 雙11,沒有便宜iPhone12了?只是線上沒有,線下多的是
    這一兩年,很多關注iPhone的朋友,想買的朋友都會選擇在雙11的時候下手,因為雙11會有便宜蘋果買,很多的電商平臺都會進行優惠促銷,甚至百億補貼什麼的。所以我們發現今年電商平臺基本上已經沒有便宜蘋果賣了,大家不僅沒有折扣,甚至經常連貨都沒有,所以大家有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今年的雙11,沒有便宜的iPhone12賣了。但真的沒有便宜iPhone12賣了?事實上只是大家的假象而已,沒有便宜iPhone12隻是在線上沒有而已,線下多的是。
  • 如今購物,你是喜歡線上購買,還是線下實體店購買?
    現在的生活千變萬化,人們的消費方式也千差萬別,有人只買線下,也就有人只專線上。對於習慣於網購和不喜歡網購的人來說,無非對於網購購物體驗、安全性以及購物質量等多方面的區別,那我們試著簡單分析一下線上購物的優缺點。
  • 臨期食品線上線下銷售火爆,你會求便宜購買嗎?
    不論是實體超市還是線上購物平臺一些食品被擺上專門的「臨期食品專區」竟成為搶手貨>線下:超市設臨期食品專區,低至2折8月18日,現代快報記者走訪南京各大商圈,發現不少超市設立了「臨期食品專區」。△線上臨期奶粉實際上,不只拼多多,在淘寶、京東等平臺上,都可以看到"臨期食品"存在。還有一個月就過期的嬰兒奶粉,售價僅26元,你心動嗎?售賣頁面標明了"寵物專用,禁止人食用"。買過的用戶留言,"貓咪很愛吃""性價比高"。
  • 商家線上線下差別供貨 網絡專供價格便宜質量縮水
    據了解,線上線下差別供貨現象十分常見,為了避免兩種銷售渠道打架,不少廠家都會生產專供電商渠道的「專供款」。  【案例】  到手才知是網絡款 價格便宜質量縮水  「難怪這麼便宜,不仔細看還真不知道買到的是網絡專供款。」
  • 這些東西線下更便宜 在線購物優勢還能維持多久?
    近年來線上購物興起,不管是代購還是跨境電商,都成為受到人們歡迎的購物方式。一方面是物美價廉,一方面是快遞送貨到家,讓很多消費者養成了線上比線下便宜、便捷的認知。
  • 燃氣熱水器線上和線下有啥差距?選貴的還是選便宜的關鍵看這幾點
    燃氣熱水器線上和線下有啥差距?選貴的還是選便宜的關鍵看這幾點相信朋友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購買燃氣熱水器時,在哪裡買更可靠?網上便宜,害怕不能保證質量和服務,但是線下購買覺得貴,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今天,小編在這裡詳細討論一下線上與線下之間的差距,也許就知道如何選擇了。實際上,線上和線下之間的比較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因為畢竟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購物渠道,並且不僅限於實體購買。出於便利或價格上的優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線上購買,但是仍然會把網上和線下的進行比較。
  • 你是喜歡線上購物還是線下購物呢?現在快消品很暢銷!
    ,造成競爭的指數不斷升高, 春節期間的快消產品一直增長,目前線上線下途徑表現為融合的方式,線上線下冷清了幾年的快消行業,今年會怎麼樣呢?農村為何成了零食品牌爭奪的新市場疫情過後的市場也出現了很大的改變,消費者對產品安全的要求、消費的要求逐漸的發生了改變, 現在休閒食品行業發生了集中上升,三巨頭戰略差別和線上線下途徑相結合等趨向,農村的消費漸漸成為各大零食品牌爭奪的新市場,農村居民的購物途徑也從線下的熟人商店改變為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購物模式
  • 線上教育真的可以取代線下教育嗎
    如雨後春筍井噴的網際網路教育讓有些人驚呼,未來是線上教育的天下,線下教育已死。不僅業外的人發出這樣的感嘆,就連一些業內人士也開始幻想,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首先、現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很快,教育模式不再限於線下教育。線上教育在時間、地域比較自由,課程的選擇性多,很多家長都喜歡讓孩子報線上班。不過筆者認為線上教育不會取代線下教育。
  • 線上線下誰更便宜?記者將多種商品價格進行對比 結果出人意料
    值得一提的是,「簡單隨意」的滿減規則,讓以往「線上獨自湊單」變成如今「線下多人拼單」。「網上購物,有時候會為了湊單購買很多不必要的產品。」顧客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和閨蜜剛拼單買了一盤眼影和四支唇釉:「在店裡的話,我們就各取所需,只買自己需要的,加起來差不多就達到299元了。」
  • 詳解天虹商場微信購物:真正的線上線下一體化
    詳解天虹商場微信購物:真正的線上線下一體化來源:聯商網2014-02-28 13:03  所謂線上線下一體化是指傳統零售商在發展實體店經營的基礎上,藉助移動網際網路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延伸推廣銷售的經營模式,這也是目前百貨零售業在
  • 《線下Costco,線上開心果》
    (原標題:《線下Costco,線上開心果》) Costco向來不缺讚譽
  • 線上購物如此火爆,集成灶為什麼還要開線下專賣店?
    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上到老人下到小兒,從城市到農村,只要有手機有網絡的地方,就有人在線上購物。每年的6.18和11.11兩次大促已經成為各大電商固定的兩大戰場,集成灶行業大小品牌也都開始參與其中,並連年斬獲不俗戰績。在2020年,因為年初的疫情,一季度的廚電消費被強行壓制,全面復工復產後在6.18大促中,消費需求開始第一輪集中釋放。
  • 線下Costco,線上開心果
    這句話在不同時代下可以有不同層面的解讀,需大於供的年代,僅需要「把顧客當做上帝」做到位。但如今,要在不知不覺中,比顧客更懂顧客。不要挑戰人性,而是去理解人性。Costco深諳其道,將這句真理詮釋的淋漓盡致。它展現在貨架上,先用「低價+量販」的組合拳打法,一鍵觸發消費升級之下的用戶購買需求。
  • 線上線下激戰 實體店這些優勢或許更「香」
    實體店:同款也同價,一些優勢比線上更明顯網購平臺的不斷發展,逐漸改變著人們的消費方式。這種便捷的購物方式迫使實體店的商家們不得不想方設法改進經營理念,想出了各種法子去營造濃厚的購物氛圍。這不,為了打好「雙11」這一仗,我市的大部分實體店都打出了「線上線下 同款同價」的促銷語,還有部分商家給出的折扣比線上的更低。
  • 未來,網購會完全取代線下實體店嗎?
    未來,網購會完全取代線下實體店嗎?網購併不會完全取代實體店,網絡經濟是依託於實體經濟存在的,兩者不應該是對立而是互補的。即便是真的出現了相互取代,也必然意味著社會衍生出自己更適應的商業模式,不必大驚小怪。
  • 甌嗨GO雲購物節掀起線上線下歡樂購
    摘要:「這款鍋我前幾天就看好了,能以這麼優惠的力度買到,只有在我們的雲購物節上,我們起個頭,帶大家一起買買買!」這兩天,「3·15甌嗨GO雲購物節」開幕,甌海區委書記王振勇帶隊走進全球貿易港和溫州萬象城……
  • 井田雲:化解線上線下衝突讓魚與熊掌皆得
    多家線下實體店老闆向記者大倒苦水,同樣的品牌,線上價格比線下便宜了百分之二三十,這讓線下實體店根本沒法生存。20%就已經算高的了,線上如果比線下直接便宜20%,這樣的價格衝突極大地擠壓了線下實體代理商、加盟商的利益,足以讓線下渠道產生很大的動蕩」。
  • 商場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滿足顧客日常購物需求
    據記者了解,疫情期間,包括凱德、廣百、天河城等商場均通過「線上+線下」聯合方式,積極為消費者提供「無差別」「高性價比」線上選購服務,積極協調旗下商戶資源保證貨品供應,並提供各類優惠積分活動,讓足不出戶的市民也可「在家購物」,進一步提高了消費體驗,獲得了不少市民的認可。
  • 家居建材業線上線下「區分」還是「統一」?
    天貓購物狂歡節上,林氏木業於11月11日上午9點57分便突破了去年3.3億元的成交額。家具類排名中,全友、顧家緊隨其後。定製類的前三分別是TATA木門、索菲亞、我樂廚櫃。主材類銷售則由九牧、歐普照明、奧普集成吊頂、諾貝爾、箭牌衛浴佔據前五。時至今日,業內基本已達成共識,家具電商「O2O」模式有利於發揮家具品牌終端店鋪的優勢,減輕品牌線上線下衝突的矛盾。但矛盾真的解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