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五屆中國品牌連鎖發展大會在深圳舉行。深圳市萬人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品牌發展公益基金聯合發布了《2016年深圳消費者線上線下購物行為對比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深圳消費者每月消費近3600元,購物支出主要集中在線下。但是,線上消費增速快,線上購物終端從電腦轉向手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來臨了。
■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泳
◆購物支出主要集中在線下
這份調查範圍覆蓋深圳福田、羅湖、南山、寶安、龍崗、龍華六大行政區域,調查人群包括14至40歲,在深圳生活或工作超過半年的消費者。被調查的消費者大專或大學以上學歷者佔三分之二,平均年齡為29歲,平均個人月收入8010元。
調查發現,深圳消費者每個月人均日常消費近3600元,購物支出最多且集中在線下。其中,按類別來分:購物1972元,佔55%;外出就餐895元;休閒娛樂713元,合計3580元。按渠道分,購物中心消費619元,百貨商場609元,超市669元,網上消費721元(含購物567元)。
有69.7%的消費者認為,相比線上,在線下購物商品質量更有保障。好處還有可以接觸到實物、服務好、可以休閒消磨時間、不用等快遞等。
◆未來3年線上消費增速快
調查顯示,線上消費將成為未來3年內消費支出增長速度最快的渠道。調查顯示,未來3年,在網上消費將增長46.8%;購物中心消費將增長10.4%,百貨商場消費增長10.4%,超市消費將增長6%,到香港消費增長8%,到國外消費增長1.5%。
目前,線上購物增速大幅領先於線下。2015年,消費者線下購物為每個月5.8次,2016年每個月6.1次;2015年,線上購物為每個月2.9次,2016年每個月4.1次,增速很快;據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專家分析,線上購物還將在未來3年內進一步擠壓線下實體店的市場空間。
據被調查的消費者反映,在線下購物更能購到質量有保障的商品,且體驗感強。但是,也存在收銀排隊等候時間長、停車不便、人多擁擠、商品種類有限、挑選商品耗時長、需自提物品返回等劣勢。線上購物較線下更加省事、便宜,其中便宜是消費者更青睞線上消費的主要原因,有45.5%的消費者是因為價格便宜選擇在線上購物。
◆線上購物終端從電腦轉向手機
調查報告顯示,線上購物終端已從電腦轉向手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在2015年,有42.6%的線上購物使用手機,到2016年,使用手機購物的消費者已達59.2%。在2015年,有23.2%的線上購物使用電腦,到2016年,使用電腦購物的消費者只佔7.5%。
天貓、京東、淘寶依舊是深圳消費者最青睞的購物網站。經常使用天貓的消費者佔73%,京東佔63.8%,淘寶佔59.2%。
消費者在線下購買食品飲料,在線上經常購買服裝和鞋類是目前購物的常態。目前在線下購買的主要商品種類,食品飲料佔74.5%。在線上購物的主要商品種類,服裝佔了67.2%。
首個 品牌價值量化 評估標準出臺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何泳)昨日,在深圳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品牌連鎖發展大會上,有關機構發布了《基於品牌質量指標體系的品牌評價標準》,填補了國內品牌價值量化評估領域的空白。
中國品牌發展公益基金結合三年來收集的調研數據,優化其首創的品牌量化評價理論體系,編制完成《基於品牌質量指標體系的品牌評價標準》,為科學、客觀地衡量品牌發展狀況提供了一套方案。
中國品牌發展公益基金首席專家周雲介紹:「今年國務院連續發文推動中國民族品牌發展,其中強調了建立完善我國自己的品牌評價體系,此次發布的品牌評價標準,正是對此積極響應。品牌評價標準的實施,能夠為相關政策制定和市場決策過程提供關鍵支持,從而符合供給側改革的相應要求,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助推中國品牌更快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