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_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2021-02-23 歷史風情

楚莊王,又一位春秋霸主,他最讓人敬佩和銘記的地方就是他一鳴驚人的故事,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楚莊王即位之處,楚國內亂,各派勢力都在蠢蠢欲動,此時的楚莊王為壓制這種內亂的形式,所以故意製造假象,自己整日遊山玩水,飲酒作樂,不顧朝政,讓別人都以為他是一位昏君,這樣就對他放鬆警惕。

就在楚莊王不思朝政的三年期間,楚國發生大饑荒。巴國東部的山戎族趁機襲擾楚國西南邊境,一直打到阜山(今湖北房縣一帶)。楚國組織防禦,派部隊在大林一帶布防。東方的夷、越之族也趁機作亂,派兵入侵楚國的東南邊境,攻佔了陽丘,直接威脅訾枝(今湖北鍾祥一帶)。一直臣服於楚國的庸國也發動各蠻族部落造反,而前不久才被楚國徵服的麇國人也帶領各夷族部落在選地集結,準備進攻郢都。短短三年間,各地的告急文書雪片般飛往郢都,各城各地都開始戒嚴,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天災人禍逼得楚國幾陷崩潰。而少不經事的楚莊王,卻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宮之中,整日田獵飲酒,不理政務,朝中之事交由成嘉、鬥般、鬥椒等若敖氏一族代理,還在宮門口掛起塊大牌,上邊寫著:「進諫者,殺毋赦」。

三年不飛的大鳥

一日,大夫伍舉進見莊王。楚莊王手中端著酒杯,口中嚼著鹿肉,醉醺醺地在觀賞歌舞。他眯著眼睛問道:「大夫來此,是想喝酒呢?還是要看歌舞?」伍舉話中有話地說:「有人讓我猜一個謎語,我怎麼也猜不出,特此來向大王請教。」楚莊王一面喝酒,一邊問:「什麼謎語?這麼難猜。你說說!」伍舉說:「謎語是『楚京有大鳥,棲在朝堂上,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令人好難解,到底為哪樁?』您請猜猜,不鳴也不翔。這究竟是只什麼鳥?」楚莊王聽了,心中明白伍舉的意思,笑著說:「我猜著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鳥。這隻鳥啊,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等著瞧吧。」伍舉明白了楚莊王的意思,便高興地退了出來 。

過了幾個月,楚莊王依然故我,既不「鳴」,也不「飛」,照舊鐘情聲色犬馬。大夫蘇從忍受不住了,便來見莊王。他才進宮門,便大哭起來。楚莊王說:「先生。為什麼事這麼傷心啊?」蘇從回答道:「我為自己就要死了傷心。還為楚國即將滅亡傷心。」楚莊王很吃驚,便問:「你怎麼能死呢?楚國又怎麼能滅亡呢?」蘇從說:「我想勸告您,您聽不進去,肯定要殺死我。您整天觀賞歌舞,遊玩打獵,不管朝政,楚國的滅亡不是在眼前了嗎?」楚莊王聽完大怒,斥責蘇從:「你是想死嗎?我早已說過,誰來勸諫,我便殺死誰。如今你明知故犯,真是愚蠢!」蘇從十分痛切地說:「我是傻,可您比我還傻。倘若您將我殺了,我死後將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若是再這樣下去,楚國必亡。您就當了亡國之君。您不是比我還傻嗎?言已至此,您要殺便殺吧!」楚莊王覺得大臣們要求富國強兵的心情十分迫切,自己整頓朝綱,重振君威的時機已經到來,楚莊王忽然站起來,動情地說:「大夫的話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說的辦。」隨即,他便傳令解散了樂隊,打發了舞女,決心要大幹一番事業。楚莊王同意伍舉、蘇從等人的建議,此後遠離酒色,親自處理朝政,楚莊王開啟霸業自此始。

他重用了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展,任用孫叔敖為令尹,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

楚國在北林打敗晉國軍隊後,鄭國開始聽命於楚國。為了爭當霸主,楚晉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楚國在楚莊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戰中大獲全勝。使楚國的聲威大振,國勢日強,而晉國在中小國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們的能力。不久,楚莊王滅掉了蕭國,又連續三年攻伐宋國,迫使宋國向楚求和。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了自己稱霸的願望。

莊王這三年做了哪些工作呢?

第一,在辨別朝廷中哪些是忠臣,哪些是奸臣。對奸臣就搜集證據,到一網打盡的時候別說冤枉他。對忠臣,就分析他的長處,是帶兵打仗的將領,還是搞內政的文臣,還是出使列國的外交官。基本都了解清楚了,拉攏到自己手下,到時候提拔任用。

第二,其次,逐步控制楚國的軍隊,把自己的親信提拔到楚國軍隊的核心位置,賞賜獲取兵心。三年之後處理奸臣,肯定有叛亂的,正好剷除掉。

第三,最後,偵查國際局勢,對列國示弱,比如鄭國,陳國,滑國,庸國,陳國,晉國,曹國,魯國,齊國等,告訴他們,我對你們沒有領土要求,別緊張。

莊王通過雷霆手段,一下逮捕幾百貪贓枉法的奸臣,提拔幾百賢明為國的忠臣。處理積壓以久的政務,將自己的忠臣親信安插在重要崗位,使政令暢通,將楚國形成合力,提高楚國的行政效率,將稅收,兵員,糧食,軍械等行政資源進行整合,增強國力。朝廷官員在恐懼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然後滅庸國。

春秋五霸

楚莊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莊王去世,諡號莊,葬於紀山。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春秋小霸之鄭國鄭莊公的經典故事,放縱共叔段,然後一網打盡。左傳記載為鄭伯克段於鄢。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模仿鄭莊公,示弱放縱然後一網打盡,用這種方式控制了全國,打造霸業。戰國七雄之齊國的霸主齊威王田因齊模仿了楚莊王,力挫魏國,成就戰國霸業。

相關焦點

  • 「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很不靠譜的楚莊王,用實力打到你們服
    楚莊王,很多史書都記載的,春秋五霸又一位霸主。他繼承的是楚成王和楚穆王給他留下的,實力強大的楚國,加之楚莊王自己能力卓絕,所以稱霸也是必然但你若是看看楚莊王的早期經歷,你可能會覺得這位王上很不靠譜楚莊王登基之後的前三年,可以說是不問政事,荒廢時間。
  • 成語一鳴驚人,在歷史上到底是指楚莊王,還是指齊威王?
    於是便回答道:這隻鳥可厲害了,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隨後齊威王便振作起來,勵精圖治,帶領齊國很快強大起來,威震天下。注意,一鳴驚人這個成語,乃是原文所載的原話:「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飛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一鳴驚人這個成語,在歷史上到底是指楚莊王,還是指齊威王?
    他說齊國有一隻大鳥,停在王宮廷院三年,不飛也不叫,問齊威王知不知道這是什麼鳥。齊威王明白淳于髡是在說他。於是便回答道:這隻鳥可厲害了,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隨後齊威王便振作起來,勵精圖治,帶領齊國很快強大起來,威震天下。
  • 史說成語:一鳴驚人的典故可不只是勉勵,三年不鳴的隱忍才是精髓
    話說春秋時期,楚莊王熊旅即位三年不理朝政,整日沉迷酒色遊獵,把偌大的楚國搞得烏煙瘴氣。大臣伍舉為了勸諫國君,就故意詢問說,阜山之上有隻怪鳥,三年不飛三年不叫,你告訴我這是個什麼玩意兒?楚莊王秒懂,威武霸氣的回了一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我也秒懂,在臨考前的幾個月中不日不夜,玩命地找補落下的功課。
  • 楚莊王
    三年後,對楚國的政局和各類人物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重用了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展,任用孫叔敖為令尹,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楚莊王的故事很多,很能反映其個人特點。一鳴驚人楚莊王繼位後,三年不理政事,還明確下令,不準對他提工作上的意見。正直的大臣都很著急,想方設法去刺激他。
  • 《楚莊王》:期待壯歌飛鳴
    大約自2016年12月起,便以劇組廣納賢才的名義通過公眾號平臺為《楚莊王》的籌備上演廣而告之。此時,劇組的大部分角色已確定,且在數月前已結束音樂作業,轉入形體訓練和古代禮儀訓練,負責訓練的是執行導演梁宇,他通過十多年的舞臺實踐,總結出一套針對聲樂演員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這套方法在《大漢蘇武》劇組已顯成效,如今再助《楚莊王》「一鳴驚人」。
  • 扮豬吃老虎的一位春秋霸主,前三年急壞了大臣,之後一鳴驚人
    這之後,楚國一直沒有大的發展,直到一位君王的出現,改變了楚國這種局面,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第一位進諫者,委婉含蓄,用神鳥比喻來點醒楚莊王。這位進諫者就是伍舉,他想要是硬碰硬進諫,說不定話沒說完腦袋就搬家了,所以,當他推開門看到楚莊王摟著美女喝酒時,就說道,大王好興致,臣子這裡有個謎題,一直想不出來結果,還望大王指點。楚莊王聽著覺得有興致,就讓伍舉接著說。
  • 成語故事:一鳴驚人,理解成語內涵,思索人生路途
    今天小編和大家講的就是「一鳴驚人」這個成語,大家對這個成語應該也不陌生,比喻的就是平常沒有什麼突出的優異表現,卻一下子做出了令人驚訝的成績。這個成語大家一般以為是出自《史記 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淳于髡以鳥不飛不鳴,譬喻不作為,齊王於是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史記太史公自序》曰:「不流世俗,不爭勢利,上下無所凝滯,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傳〉。」可見〈滑稽列傳〉所記載淳于髡、優孟、優旃這一類滑稽人物,不同於流俗,不為自己爭奪勢利,以俳諧有趣的話語,借事託諷,委婉譬喻,藉此啟示正道。
  • 楚莊王的一鳴驚人
    「一鳴驚人」,原引百度詞條解釋:鳴:鳥叫。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 了解歷史不得不了解的6個典故,每個意義非凡,看了漲知識!
    導語:了解歷史不得不了解的6個典故,每個意義非凡,看了漲知識!文/遠山望芙蓉大家好,我是大家熟悉的百家作者遠山王芙蓉,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著名的歷史典故,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期,大約佔了500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戰爭彼此起伏,歷史英雄人物也層出不窮,國家局勢風雲變幻。在戰場上,各國軍隊之間運籌帷幄,兵馬相見,只為了一統天下。
  • 【名人歷史百科】王中之王——楚莊王
    一鳴驚人出處:《韓非子·喻老》:「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釋義:鳴:鳥叫。一聲鳴叫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楚莊王一面喝酒,一邊問:「什麼謎語,這麼難猜?你說說。」伍舉說:「謎語是『楚京有大鳥,棲上在朝堂,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令人好難解,到底為哪樁?』您請猜猜,不鳴也不翔。這究竟是只什麼鳥?」楚莊王聽了,心中明白伍舉的意思,笑著說:「我猜著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鳥。這隻鳥啊,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等著瞧吧。」伍舉明白了楚莊王的意思,便高興地退了出來。
  • 「一飛沖天」這道菜助力孩子考上好大學
    大家都聽說過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這句話。說的就是一個人在經過了長期的積累之後,忽然產生了爆發力或者說內心自我的覺醒,從而一下子超出了別人的看法,使自己到達了成功的地步。下面介紹的這道菜叫做「一飛沖天」,有了這個美好的寓意,也希望吃了這道菜的學生們能夠一飛沖天,考上理想的大學。第一,做菜的原料。雞翅,紅辣椒,醬油,鹽,料酒,蜂蜜,姜,胡椒粉。
  • 聽楚文化講座、直擊辯論賽,省圖「e海悅讀」10號不見不散!
    「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背後是怎樣的精神?講座中,劉玉堂教授將為讀者娓娓道來。 劉玉堂是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華中師範大學、湖北大學特聘教授,武漢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他撰寫、主編的《荊楚文化志》《世紀楚學》《長江文明之旅》分別獲得第四屆國家圖書獎、第九屆湖北省優秀社科著作一等獎和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