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新建成一座公交樞紐,離居民區既近又遠

2020-12-22 澎湃新聞

閔行新建成一座公交樞紐,離居民區既近又遠

2020-12-14 13: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江漢路公交樞紐車站(以下簡稱「樞紐車站」)正式建成,浦錦街道同步對入駐的公交路線進行了再優化,使沿線站點能有效覆蓋居民轉乘軌交、購物、就醫的需求,極大方便了居民出行,有力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江漢路公交樞紐車站

多年以來,居住在浦錦街道南片濱浦地區的居民一直深受出行不便的困擾,在非尖峰時段,等待一輛公交車需要20-30分鐘;從街道南片濱浦地區前往北片蘆恆路,至少需要換乘2輛公交車。濱浦第三居民區黨支部書記閔海冰難掩激動地說:「『四史』教育持續按下樞紐車站建設的『加速鍵』,讓居民煩心多年的出行難問題一舉得以解決,從前等車難、換乘多、路線繞的情況一去不復返」。

腳步丈量民需

「經常聽到一起鍛鍊的鄰居朋友在那裡抱怨,出門乘公交不方便,公交線路不但少,而且一班車要等好久才能發車,乘上車線路還繞來繞去,要到一個地方一部車還到不了,起碼要再換個一到二輛車,幾站路之內,走路比坐車還快一些」,家住在濱浦地區的老黨員喬海伯、王玉芳、俞志先等面對浦錦街道領導帶隊調研時紛紛「炮轟」和「吐槽」。

浦錦街道班子成員把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作為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必由之路,通過走遍南片各個小區,多維度調研居民的出行難題,實實在在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不走過場,不搞形式,不出虛招,做到縱向有深度,橫向有廣度。

縱向上,班子成員不局限於僅了解公交車次、發車頻率等表象問題,更是通過在板凳上「坐一坐」的形式,深度挖掘居民需求、出行短板、解決建議等深層問題。橫向上,調研了南片8個居委,與「兩委班子」、黨員代表、社區「三長」、居民群眾、上班族、外來租客等開展深入交流,精準掌握中青年、上班族較為關心前往地鐵站的短駁車輛,而老年群體最關心前往醫院的公交車輛等不同年齡段的差異化需求。

公交線路圖

精準科學選址

樞紐車站選址是一個「技術活」。既不能離居民區太遠,讓居民多走「冤枉路」,又不能離得太近,讓樞紐車站噪音影響居民休息。這種二元悖論,考驗選址工作既要科學合理,系統規劃,又要顧及民生、綜合考量,達成選址「既要近又要遠的最大公約數」。

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將群眾智慧、歷史經驗與科學謀劃相結合,梳理調研中收集到的意見建議,挑選出具有參考價值的部分作為樞紐車站選址的重要依據。參考浦錦地區發展史,從人口增長角度出發,預留出滿足長遠發展後的人流出行餘量。經多次商討協商,最終在「二元悖論」中找到平衡點,將最初規劃在濱浦九村居民區一牆之隔的樞紐車站向東北移動200米,挪到了江漢路浦瑞路交叉口西北側;規劃面積,從6605平方米擴大到8411平方米,面積擴大30%以上,確保樞紐車站能滿足未來20年客流增長量。

鄉村站點

初心破解難題

樞紐車站的建設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歷經了許多坎坷,其中的項目時間緊、任務重、施工噪聲和揚塵等難題,尤其考驗街道各級黨組織的組織力與引領力。浦錦街道機關黨組織統籌協調,上下銜接,條塊聯動,為加快樞紐車站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周邊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戰鬥堡壘作用,依託黨建責任網格與群眾力量,發動黨員、「三長」加強宣傳,用「休閒椅上聊一聊」「散步時候說一說」等接地氣、有親和力的方式,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讓矛盾「化於無形」。

如對待噪音問題,黨員幹部沒有坐等矛盾上門,而是擔當作為,主動出擊,跨前一步,先向居民做好解釋工作。黨員根據責任板塊,親自上門做好溝通,把願景講清楚,把利弊分析透,把共識找出來,獲得了大部分居民的支持與諒解,為樞紐車站的加快建成鋪平道路。

供稿:閔行區「四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

編輯:戎長春


贊!閔行這四條道路大中修工程順利完工

黃浦江畔驚現「魔力小鎮」!有網紅民宿、「小矽谷」……

閔行將迎來直飲水時代:水壺無水垢!已有人受益!

正式揭牌!閔行新增一所一貫制公辦學校,還是世外的!

(☝點擊圖片查看☝)

原標題:《閔行新建成一座公交樞紐,離居民區既近又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連計劃新建8處公交樞紐 包括軟體園、東港等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公交樞紐建設的步伐,目前共有7處公交樞紐站建成並投入使用,為我市優化公交線網布局,提升公交車輛運營效率,方便市民乘車出行,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昨天的分組審議現場,市人大代表、大連公交客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隋悅家透露,本市還將新建8處公交樞紐。
  • 「小配套」跟上「大交通」 閔行編織上海西南新「交通網」
    新年伊始,一張新的「交通網」正在上海的西南緊張編織:    嘉閔高架,從閔行通往嘉定,對閔行而言連接馬橋、顓橋、莘莊工業區、七寶、華漕等原本快速交通不足的區域,緩解滬閔路等閔行區內南北通行主幹道擁擠;虹梅南路高架,越江通往奉賢,方便吳涇、梅隴、古美、紫竹園區等企業、小區、高校集中地區;8號線延伸、5號線延伸、12號和15號線建設,建好後閔行軌交線路長度將達
  • 龍湖閔行中心|一座34.3萬㎡的TOD模式「巨無霸」商業綜合體!
    那麼龍湖閔行中心是憑藉怎樣的創新商業模式,在競爭激烈的形勢下立足的呢?01龍湖閔行中心是區域內交通樞紐與商業的完美結合體!區域內交通樞紐,更是極為便利:5分鐘即達嘉閔高架,30分鐘內可直達虹橋商務區,另有申嘉湖高速以及滬金高速、虹梅高架路等多條城市主幹道,
  • 松江南站向松江樞紐升級!
    2010年10月26日,隨著滬杭高鐵建成開通,沿線新建的松江南站同步投入運營。那天起,位於上海西南的松江邁入了高鐵時代。藉助處於滬杭高鐵上的區位優勢,松江南站客流不斷倍增、對外線路接連拓展、周邊交通愈發完善。松江南站十周年之際,適逢滬蘇湖鐵路在松江設站,松江南站向松江樞紐升級,松江的高鐵「步伐」再向上跨出一步。
  • 蘇州又新增一公交換乘樞紐!
    蘇州又要新建一個公交換乘樞紐站啦【效果示意圖】近日蘇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進行了軌交4號線木裡公交換乘樞紐(木裡站)>但目前還未有任何建築標識為進一步了解該項目的情況,看蘇州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蘇州太湖新城吳中管理委員會的劉女士證實,目前在東太湖路南側、蘇旺路東側的空地是公交用地,將會用於建設木裡公交換乘樞紐。
  • 揚州今年將建京華城公交樞紐 新闢調整公交線路12條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姜傳剛)記者昨天了解到,今年我市將進一步加大對城市公交的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新闢調整公交線路12條,新建一批公交場站;新增新能源或清潔能源公交車302輛。新建場站包括京華城公交首末站(樞紐),並進行綜合立體開發,面積2000平方米;新農東路公交首末站(樞紐),並進行綜合立體開發,面積15 00平方米;動物之窗公交停車場(樞紐),面積23200平方米;茉莉花園公交首末站,面積3000平方米;大學城公交停車場,面積26000平方米;廣陵產業園公交首末站,面積3300平方米。此外,今年市區還將建設公交站棚50座。
  • 去處‖閔行10大潮流之地,你都去過嗎
    上海徽府面積近30000㎡,是以「徽文化藝術」為主體的商業綜合體,集合徽州古民居、安徽民俗博物館、安徽名人館等場館於一體。看慣了七寶皮影戲的朋友,還可以來這裡看看馬派皮影,了解不一樣的民間藝術。為了讓徽府擁有真正的徽派氣息,徽州一處歷史悠久的古民居,穿越400多年,跨越近400公裡,定居在此。
  • 城市劇院暫閉後 閔行的筒子們去哪兒豐富業餘生活?
    開業近9年的上海城市劇院在滑稽戲《皇帝勿急急太監》演出後,暫別我們並將迎來首次修繕以更新升級現有的硬體設施,以新的面貌迎接2019年第二十屆中國藝術節。喜愛「來家門口的文化客堂間城市劇院看演出」的你們要犯愁了,在這次將近半年多的大修期間:「該去哪裡看演出,才能像去城市劇院一樣,地理距離又近,演出質量又高呢?」
  • 閔行| 本周新開3條公交線,到郊野公園、五官科醫院、吳涇紫竹更...
    同時還帶動鹽鐵塘路沿線小區的居民出行,分擔了浦江13路的部分客流, 由此基本上實現出永康城小區300米左右以內都有公交。據悉,下一步,浦江13路區間車將改名為「閔行42路」。 途徑站點,可同站換乘: 閔行38路途經的劍川路寶秀路站可以換乘閔行26路、閔吳線、729路、958路、閔行11路、閔行5路、上奉專線等線路; 龍吳路劍川路(吳涇)站可換乘178路、178路大站、956路、閔行15
  • 2020年新建成6條輕軌地鐵 看看哪條線離你家最近
    根據該規劃,到2020年,主城將新建6條軌道線路,形成四通八達的出行網絡。這6條線路哪條經過你家?哪個站點離你家最近?記者提前為你打探到詳細信息。同時,這條線將串聯重慶北站與江北機場兩大交通樞紐,連接江北兩路核心區,還提供了兩路會展中心到江北機場、重慶北站及市中心的快捷通道。環線主城環形公交走廊 串起十條軌道線路走向:奧體中心—陳家坪—科城路—天星橋—沙坪垻—南橋寺—冉家壩—重慶北站—五裡店—四公裡—謝家灣—奧體中心,長50.47公裡。
  • 上海閔行新增3條公交線路 可直達上海交大、浦江郊野公園
    8月28日開通閔行38路和浦江13路  閔行38路  為保障紫竹國際教育園區、上海交大、華東師大、紫竹數碼信息港等單位的師生職工便捷換乘軌道交通8號線的出行需求,今天起新闢閔行38路,銜接紫竹國際教育園區、上海交大、華東師大、紫竹數碼信息港、吳涇集鎮、軌交8號線沈杜公路站。
  • 助力進博會 閔行新建3處臨時停車場新增2000個小車泊位
    今年,為落實第二屆進博會「越辦越好」的要求及「規模更大、質量更優、創新更強、層次更高、成效更好」目標,閔行注重需求導向、效果導向,全力推進臨時停車場建設,共新建3處臨時停車場,建設總面積逾10萬平米,提供約2000輛小車和190輛大車停車泊位。
  • 門頭溝一新公交場站離投入使用不遠了
    本文來源於公眾號--家住門頭溝今天來跟鄰居們分享一波門頭溝最近交通方面的進展,快速公交龍泉鎮西公交場站離投入使用不遠啦!城區還有一個老舊小區即將實行停車管理~不少門頭溝人乘坐的快四,在門頭溝的龍泉西公交場站,已經完成了工程規劃核驗!看來距離投入使用是真的不遠啦!
  • 嘉興市第一醫院北護院河上將新建一座人行棧橋
    記者昨天了解到,為方便市民步行進出醫院,有關方面將在市第一醫院北護院河上新建一座人行棧橋,同時修建相關連接道路。另外,各相關單位將按照「安全、方便、通暢」的原則,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解決市第一醫院周邊道路交通組織問題,讓老百姓滿意。
  • 12月16日起閔行17路、閔行35路公交線路調整
    廣大市民注意了,自2020年12月16日起,閔行部分路段改為單行道,2條公交線路臨時調整,請規劃好乘車路線。  關於閔行17路、閔行35路公交線路臨時調整的公告  廣大市民:  1、為配合萬達廣場周邊交通組織調整的需要,屆時富巖路(銀春路-銀秋路段)將改為北向南單行道,富文路(銀春路-銀秋路段)改為南向北單行道,計劃於2020年12月16日開始實行。
  • 軌交5號線南延伸線開工 西渡站將建換乘樞紐
    東方網6月10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近日獲得市發改委批覆,已拿到「開工證」的5號線南延伸線,已經將西渡站作為從閔行延伸至奉賢的第一站,且與大型商業廣場連通,還將建設公交與軌交換乘樞紐。目前5號線既有的東川路站已經開始向南延伸,約800米區間橋梁的土建工程已經先期實施。
  • 秋遊閔行文化公園 怎一個「爽」字了得!
    說起閔行文化公園 大家都不陌生吧! 閔閔了解到,建成、開放閔行文化公園三期工程,是今年閔行區政府實事項目之一。 在這裡,景色疏朗令人神清氣爽 閔閔從莘莊地鐵北廣場出發,乘坐763公交在吳中路星西路下車,斜對面就是文化公園二期的三號門,非常方便。因為是新建的公園,園景樹多數低矮,很少有參天大樹。
  • 上海9號線九亭站公交樞紐規劃設計方案公示
    上海軌交9號線九亭站公交樞紐新建工程規劃設計方案現已公示。根據方案,該公交樞紐位於滬松公路北側,項目用地面積為5517.5平方米,規劃設置6條公交線路和地下停車庫。  同時,九亭站公交樞紐配套的地下停車庫將與相鄰車庫合併建設,未來將擁有340個地下機動車停車位,也可以作為軌交換乘P+R停車場使用。
  • 「規劃」閔行:虹橋主城前灣地區將有這些新變化!
    今天,閔行區委書記倪耀明做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市民與社會》欄目,他說:「十四五」期間,閔行要繼續推進深度的產城融合。詳見↓閔行區位於上海市地域腹部,形似一把「鑰匙」打造虹橋城市副中心虹橋商務區是「離世界最近的地方」。它的對面是虹橋機場、虹橋高鐵站,後面是國家會展中心。因此可以說,虹橋商務區是「離世界最近的地方」,具有便捷的水陸空軌交通運輸和獨有的區位優勢。
  • 閔行公租房平臺上線 一鍵選房、物業報修……一網搞定
    周邊交通  小區靠近5號線華寧路站、嘉閔高架等主幹道,公交線路有閔行29路、閔行35路、閔行37路。  周邊交通  小區靠近5號線華寧路站、嘉閔高架等主幹道,公交線路有閔行29路、閔行35路、閔行37路,出行便捷。  項目介紹  保利雅苑位於馬橋鎮銀秋路1351弄,近銀春路、富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