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莊園經濟成為晉中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益探索

2020-12-20 山西省人民政府

  5月19日,位於榆次區修文鎮西白村的明樂生態莊園內,前來觀看馬術表演、體驗採摘樂趣的遊人絡繹不絕。曾經荒蕪不堪、雜草叢生,佔地300多畝的廢棄磚廠,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座集農業示範、綠色採摘、百鳥觀賞、馬術表演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莊園。目前,在晉中,像明樂這樣的生態莊園共有656家,且各具特色、效益日趨顯現。

  去年以來,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顧益康帶領課題組在對晉中市生態莊園經濟進行專題調研後,高度評價了這一模式,他說:「晉中生態莊園經濟模式是晉中幹部群眾不經意間的偉大創舉,是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探索、產業扶貧開發的新途徑、生態綠化造林的新模式,不僅適合山西這種生態環境相對脆弱的省份,在全國也有廣闊發展前景和普遍推廣價值。」

  吸引社會資本,盤活大量鄉村閒置資源,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之義

  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和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加快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出現了大量「空殼村」「萎縮村」,土地撂荒,宜林荒山沉睡,數十年積累下的水、電、路、房屋、耕地等資源加速損毀。而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求回歸自然的生活,意味著農村是一片前景廣闊的新藍海。

  2005年,左權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出臺政策,在依法、自願、有償、保護和增加農民利益的前提下,鼓勵工商企業、民間資本、社會各界人士以租賃、承包、購買、合作等形式投資山區,發展生態莊園經濟。

  生態莊園所到之處,通過流轉農戶房屋、土地和集體「四荒地」等資源、資產,投入資金、技術和管理等要素進行生態治理和產業開發,實現了資源變資產、山區變景區、民房變客房、產品變商品、農民變股民。這樣一來,農村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農民下平川,老闆進深山,四荒著新綠,舊村變莊園」成為左權縣開展生態莊園的生動寫照。

  左權的創新實踐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隨著2009年全省生態莊園經濟左權現場會召開,生態莊園經濟如雨後春筍般在三晉大地興起,特別是晉中各地,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些生態莊園普遍走上了「生態+種植+養殖+加工+旅遊」的發展路徑,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成為晉中市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益探索。

  據統計,目前,全省生態莊園已發展到1000餘個,其中,晉中市達656家,累計投資72億元,開發經營面積78萬餘畝。一批具有較強產業引領力和品牌影響力的生態莊園領軍企業不斷湧現,逐漸在全國叫響了生態莊園經濟品牌。

  「生態莊園是一條新路,現在看來,我們是探索對了。更令人振奮的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賦予生態莊園發展新的使命和歷史機遇。生態莊園經濟發揮其獨具的功能和優勢,整合城鄉各類資源和要素,融合新產業、新業態,必將成為推進農村經濟轉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支撐、新引擎。」 山西省生態莊園經濟協會名譽會長孫光堂對記者說。

  立足貧困落後山區,開闢了農民增收致富新路徑,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現實方案和強大動力引擎

  5月26日,位於左權縣麻田鎮麻田村的麻田順康天然農產品有限公司農特產品加工車間裡,20餘名工人分揀、打包、裝箱,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

  麻田順康天然農產品有限公司,立足該縣「中國核桃之鄉」的產業基礎和優勢,投資打造了核桃種植到加工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輻射帶動左權縣東南6個鄉鎮、120個村、300多個農業合作社、7100餘戶農民直接受益,戶均增收1500元。

  而位於左權縣石匣湖畔的鮮淼生態莊園,依託當地的氣候、水源等優勢條件,大力發展葡萄種植、冰葡萄酒釀造等產業,除部分專業技術人才外,該莊園每年都要從石匣鄉及周邊鄉鎮吸納150多名季節工,人均勞務收入7000元。此外,還有20餘名長期用工,年收入15000元。

  「左權全縣有257處莊園,常年用工2600多人,人均年收入15000元至20000元;季節性用工7600多人,人均年收入7000元到10000元。全縣生態莊園就業農民年人均增收2700元。2017年,左權全縣當年脫貧18000人左右,生態莊園經濟功不可沒。」左權縣縣長趙宏鍾說。

  如今,「林(農)地搞流轉,不種有錢賺」「農民當股東,年年能分紅」「農民變工人,就近能打工」已經成了生態莊園經濟帶動當地農戶脫貧致富的共有模式。隨著莊園數量的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產業不斷升級、業態不斷豐富,生態莊園將吸納更多的農民到莊園就業,必將為全市乃至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新動能。

  2017年,晉中全市生態莊園年綜合收入10億元,安排勞動力就業3.5萬人次,其中常年用工2.3萬人,人均年收入2萬元。

  以綠色生態為導向,是習近平總書記「兩山」重要思想的生動實踐,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益探索

  如今,一座座生態莊園在晉中大地全面開花,曾經的荒山禿嶺、山莊窩鋪、丘陵山川披上了綠裝,成為一個個鬱鬱蔥蔥的森林公園,也成為越來越多城裡人採摘體驗、吃農家飯、住農家院、親近自然的理想之地。

  2011年,平遙煤化集團實施轉型發展,將成功的工業管理經驗移植到農業領域,投資1.5億元,建設橫坡生態農林產業園。莊園成立以來,以萬畝礦區荒山荒坡為基地,涉及丘陵山區15個自然村,流轉山區耕地4500畝,建設了水利循環系統,硬化了生態園主幹循環道路,栽植適地喬灌木、乾鮮果樹100餘萬株,發展林下經濟500餘畝,更成為我省礦區生態修復治理的樣板。

  據統計,近幾年來,晉中市生態莊園累計植樹造林投資大約6億元,造林30萬餘畝,栽種各種生態林和經濟林2000餘萬株,生態莊園區域內的林木覆蓋率達到了63%,極大地推動了全市的生態建設。

  與此同時,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興村富民成果逐步顯現。左權大小莊園的核桃經濟林,太谷莊園的苗木花卉產業,祁縣、平遙各莊園的酥梨果木產業等,都已經形成規模和品牌效益,在帶動當地農民致富方面產生越來越明顯的效應。

  目前,我市仍然有300萬畝荒山荒坡,500餘個「空殼村」,進一步規劃和引導生態莊園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晉中的生態文明建設必然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2018年,晉中市確定了「爭創鄉村振興示範市」的戰略目標,制定了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並出臺了《關於推進生態莊園經濟提質增量實施意見》。此外,市委組織部還從全市精心選派50餘名市、縣分管和從事農業旅遊的領導幹部,全程參與到浙江大學—山西生態莊園總裁高級研修班(第二期)的學習之中,全市各級幹部群眾參與生態莊園發展建設的氛圍日漸濃鬱。

  新使命、新徵程,相信生態莊園經濟在下一步的發展中,將釋放更大動能,譜寫更加生動的篇章!

相關焦點

  • 生態莊園經濟:鄉村振興戰略的「山西路徑」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了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能夠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釋放出一系列積極信號,鼓勵支持農業優先發展。於是,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全面展開。
  • 探源山西生態莊園經濟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成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一個個集農林牧漁、加工製造、休閒旅遊等產業於一身的三產融合體和城鄉複合體備受追捧。而在山西晉中,一種被稱為生態莊園的新型農村經濟發展組織模式,歷經十餘年探索實踐,累計吸引社會資本70多億元,安排勞動力就業3.5萬人次,發展生態林和經濟林25.5萬畝,凸顯出顯著的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高度契合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要求。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方案
    、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總要求,打好綠色能源牌、綠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 牌「三張牌」,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 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 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 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組織關係的思考
    (普寧市赤崗鎮西林西隱溼地公園)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1、探索城鄉包容發展道路,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和城鄉發展失衡;2、振興鄉村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促進市場經濟體制與鄉土社會有機對接,繁榮社會主義鄉土文化,逐步消除鄉村「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3、消除鄉村病和城市病。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在深刻把握我國國情、農情基礎上,著眼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從根本上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究竟從哪裡著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究竟從哪裡著手?方法論給出的著手點是在調查研究基礎上明確鄉村振興的立足點、出發點和落腳點,進而以鄉村迫切需要解決的焦點問題為切入點,以阻礙鄉村振興的難點問題為突破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著手點就是要找準鄉村振興的立足點、出發點、落腳點及切入點和突破口。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我們有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有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億萬農民的創造精神,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有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場需求,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立足國情農情,順勢而為,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鄉村的發展必然要有興旺發達的產業支撐,只有在鄉村實現因地制宜、突出特點、發揮優勢,形成居於市場競爭力又能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鄉村才能有活力,經濟才能大發展;要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充分科學合理利用自然山水資源,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祛除鄉村生活陋習,治理美化鄉村生活環境,真正使鄉村成為山清水秀、天高雲淡、風景如畫的充滿希望的田野和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要弘揚鄉土氣息的優秀傳統文化,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風尚
  • 藍調莊園如何用莊園經濟推動鄉村振興,不懂你就虧大了!
    藍調莊園2008年開園即受到業界和遊客的一致好評,開園十多年來,她並沒有就此滿足,而是不斷衍生更多玩法,將浪漫進行到底,讓鄉村振興持續!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您走進藍調莊園,看她如何用莊園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
  • 強國方略| 李國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深入實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重點工作加以部署,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聚焦鄉村振興戰略。最近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即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舉全黨全社會力量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
  • 三河鎮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來,三河鎮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多措並舉,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鎮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積極做強特色產業。該鎮著力打造農業產業化田園綜合體,把特色農業、生態鄉村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發展的抓手,重點推進「蘑菇小鎮」建設,形成「一項產業致富一方」的輻射引領效應,帶動全鎮群眾致富。
  • (關於加大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旅遊、農業觀光休閒採摘等企業...
    對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第3046號建議的答覆(關於加大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旅遊、農業觀光休閒採摘等企業農業設施用地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議) 發布日期:2019-07-18 17:55 來源:江蘇省自然資源廳 字體:[大 中 小]
  • 董進智: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初步思考
    原標題:董進智: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初步思考   四川省委農工委新農村處 董進智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戰略。我覺得,把握這個戰略,必須弄清楚什麼是鄉村振興戰略、怎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問題。根據多年從事新農村建設的一些體會,在此交流兩點思考。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鄉村振興戰略?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提出:促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至關重要,任務依然艱巨。今年,我們奮力奪取了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剩餘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治理農村貧困,雖然創造了新歷史,但並不是一勞永逸。
  • 想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權威工具書?看這裡!
    大家認為,浙江要以更高站位、更嚴標準、更實舉措,以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前列,努力打造「千萬工程」升級版和美麗鄉村浙江樣本。在此大背景下,急需具有強烈現實指導意義,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具有示範及借鑑作用的通俗理論讀物。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鄉村振興「三步走」戰略如何實施
    作者:王亞華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繼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又立足當前、面向長遠,就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具體部署。會議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新旗幟,並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任務明確為: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 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意義
    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兩年多的實踐來看,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業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通過踐行「兩山」理論、推進產業綠色化和綠色產業化,加快發展生態農業;通過「網際網路+現代農業」,實現電子商務進農村、為鄉村振興插上信息化翅膀;通過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持續改善社會民生;通過壯大鄉村集體經濟,實現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這些實踐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聚力鄉村振興 打造生態南召
    劉書記,請您結合全會精神談一談,您對綠色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和認識?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核心要義是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生態振興一脈相承,提供了路徑和方法。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生態環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頂層設計和部署安排,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要求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相互促進。
  • 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幾點很關鍵!
    鄉村振興戰略到底有多重要?總書記講得很清楚。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現在,我國正處於正確處理工農關係、城鄉關係的歷史關口,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來把握和處理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因而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