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功並非偶然,父母抓住這3點往「死」裡管,孩子會更加優秀

2020-10-29 逗兒媽媽

別再羨慕「別人家孩子」,抓住3點往「死」裡管,你家孩子會更優秀。很多的家長總是經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尤其是媽媽們,時常聚在一起聊天說「看看誰誰家的孩子,多優秀,哪方面都做的很好,真實讓人羨慕啊,自己家孩子有人家孩子的一半,我就知足了」。

小金家的孩子就是大家口中的「別人家孩子」,他們夫婦在教育孩子方面都很關注,不僅注意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能力,還很注重孩子生活的飲食健康。

小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鍛鍊的孩子自控能力和專注力,因此,小金家的孩子在上課時總是能夠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小金家的孩子學習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而且,孩子能夠自己掌控自己的脾氣和情緒,很少無理取鬧,有事說事,很乾脆利落。

即使,在生活和學習當中遇到小困難和小挫折,小金家的孩子也很樂觀,一笑了之。這讓我們周圍的街坊鄰居都很羨慕小金家的孩子。

其實,沒有一種成功是在偶然當中發生的。正如老話所說,不吃苦中,方為人上人。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從小培養和教育出來的,讓孩子從小擁有基本的生活和學習能力,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優秀。

一、抓住這3點往「死」裡管,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1、鍛鍊孩子自控能力

擁有自控能力的孩子,不僅能夠掌控住自己的情緒和脾氣,不會亂發脾氣。還會控制住自己的行為和欲望,避免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和幹擾,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跑偏。當孩子能夠掌控自己的脾氣和情緒時,既可以讓孩子的個人修養和素質得到很好的提升,又可以為孩子贏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孩子也就不會在青春期變得叛逆難以管教。

2、培養孩子專注力

孩子上課時能否認真聽講,能否不受周圍環境的幹擾,集中注意力保證有效的聽課時長,就要看孩子是否擁有專注力。當孩子擁有專注力時,才能夠很好的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提高學習的效率和學習質量。而相反,一個上課東張西望,左顧右盼的孩子,專注力比較差,上課的效果和質量自然也就會成正比。

3、抗挫折能力

孩子們的內心都比較敏感和脆弱,承受困難和挫折的能力也就比較弱。可能會因為一次遲到被罰站而影響自己一個學期的心情,並且,總是為此而耿耿於懷。可能會因為一次考試失利,而悶悶不樂長達數月,無法原諒自己。

孩子的這些表現都是缺乏抗挫能力,而沒有抗挫能力,不僅會讓孩子變得膽怯懦弱,讓孩子很容易緊張,敏感,還會影響到孩子性格和身心健康,以及學業和生活。只有,擁有抗挫能力,孩子才會擁有強大的內心和勇氣及自信去面對和承受生活和學習當中的千難萬阻。

人們都說一個優秀的孩子離不開一對優秀父母的培養和教育,這是一種榜樣的力量,是孩子從父母的言行舉止當中汲取的一種無形的教育,更是一種能夠激勵孩子努力奮進,努力生活和努力學習的一種樂觀積極而又豁達的人生理念。

二、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優秀的父母

1、有上進心,熱愛生活

父母有上進心,很熱愛生活。面對忙碌的生活,以及各種的生活瑣事,不僅沒有墮落和不思進取。反而,敢於勇敢的去挑戰和面對自己的生活,努力的去工作。而且,並沒有當著孩子面去抱怨過自己的工作不易和艱辛。下班到家後把工作暫時忘掉,給家人準備可口的晚餐,抽空把家裡打掃的一塵不染,井井有條。這些都是父母傳達孩子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2、生活飲食有規律

有很多的父母早晨懶得起床,每天都匆匆忙忙的趕地鐵,不吃早餐,晚上回家點外賣,打遊戲到深夜。這種無規律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消極的負面的生活態度,會讓孩子慢慢的向著父母不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靠攏。而每天定點睡覺,定點起床給孩子做好早餐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擁有健康的生活飲食規律。

3、性格樂觀,有遠見

父母的脾氣好,性格樂觀開朗,不愛與人斤斤計較,自然孩子也就會變得心胸豁達,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會擁有不錯的人際關係。父母目光遠大,有遠見,考慮事情比較長遠,而非只看到眼前和當下。孩子的思維方式也就會更加嚴謹,考慮事情也就會更加周全。

不經歷風雨看不到絢麗的彩虹,沒有誰是很隨便、毫無準備的就獲得成功。優秀的孩子,能夠取得成功,背後都有一對優秀的父母在努力推著孩子前進。

互動話題討論:你認為孩子的哪些能力很重要呢?你覺得孩子的成功,父母要做好哪些方面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往「死裡」管住孩子這三點
    清華大學一位退休教授建議要往「死裡」管住孩子這三點,才能保證孩子將來茁壯成長:1、管住孩子的「欲望」,要讓他知道想得到的東西,絕不是能夠輕而易舉得到的。2、管住孩子的「嘴」:要讓他知道隨便插嘴是一種缺少教養的表現,應從小糾正孩子的喜歡插嘴等一些小毛病、壞習慣。
  •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做好了這三點,孩子長大會更加優秀
    當孩子出生之後,每個父母都充滿了期待,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夠出人頭地,也為孩子的成長付出了很多,但是隨著孩子不斷的成長,有的家長就開始變得很苦惱,總覺得自己家孩子不如別人家孩子優秀,如果用單一的標準,比如說學習成績,來判定孩子的好壞,那麼孩子之間難免會有所差異。
  • 孩子三次大腦發育"黃金期",父母哪怕抓住一個,孩子未來更優秀
    其實,有的父母在給孩子&34;的時候,時間點沒對上。據哈佛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有三次發育&34;。孩子的三次大腦發育&34;,父母哪怕抓住一個,孩子未來更優秀。第二次黃金期:3-7歲如果說孩子在6個月到3歲的時候,大腦發育已經有70%,那麼3-7歲就是發育剩下的30%。在這個時期裡,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會快速發展。所以3-7歲的孩子,總是會有很多古靈精怪的想法,而且經常模仿大人說話。
  • 李玫瑾:在孩子12歲之前,這3方面「狠心管」,孩子將來更優秀
    ,於是孩子可能走進了人生的分叉路,此時父母想管已經為時已晚。3方面「狠心管」,孩子將來會更優秀,也更容易有出息,家長此時要狠下心管教孩子啊!這樣長大以後他也會是一個有原則的人,對於父母也不會不尊敬,青春期的時候也不會把父母的話不放在眼裡。所以在克制任性方面,家長要狠心管!
  • 孩子越大毛病越多?清華老教授建議:抓住這3點往「死裡管」
    清華老教授建議:家長抓住孩子這3點,往死裡管,想不成才都難 1.管住孩子的惰性。 想要成功必須有持之以恆的耐心,而那些懶惰的人往往會半途而廢。試想一下,如果孩子在家中連水杯都懶得拿,那他在學校又怎能會認真的記筆記呢?
  • 3-6歲是孩子情商培養關鍵期,父母做到這3點,孩子更優秀
    很多父母都是以學習成績的高低來評判孩子是否優秀,其實,成績的好壞僅代表著孩子智商的高低,這關乎的是孩子聰不聰明,而非優不優秀。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曾說「一個優秀的人,20%靠智商,剩下的80%靠情商,情商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優秀的主要標準」。
  • 3-6歲是孩子情商培養的黃金期,父母做到這3點,孩子未來更優秀
    叮噹派好習慣在5年對3000名幼兒觀察研究中發現:成功的關鍵往往是情商不是智商,優秀的孩子在3~6歲時往往更加積極自信,更容易成才和積極面對未來的挫折。因為高情商的人有很強的情緒管理能力,就算面對困難也會努力克服積極面對,而且他們還會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看事情,能夠收穫良好的積極關係,這些都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兒童時期正是培養孩子的關鍵時期,所以,孩子3-6歲時情商教育是很重要的。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
  • 那些優秀的孩子,家長做到了這3點
    讀初中之前,孩子是否優秀,與老師有一定關係,但關係更大的還是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在一群孩子中脫穎而出,家長起碼要做到以下3點。 01 優秀的孩子,大多是父母親手帶大的。 許多父母,迫於生活的壓力,將兒女甩給了爺爺奶奶帶。
  • 清華退休教授:往「死裡」管住孩子這3點,今後想不成才都很難
    正所謂「3歲看大,7歲看老」,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從他們出生就要開始。家庭教育對他們的影響很大,想讓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有什麼行為習慣,全取決於父母如何去教育孩子。
  • 常說這3句話,孩子會越來越優秀,父母別吝嗇你的讚美
    文丨巧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在很多家庭當中,父母總會在孩子學習或生活上抓住一些小毛病、壞習慣就開始指責孩子,給孩子施加很多不好的、有失偏頗的評價,這不僅沒讓孩子改正,反而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差勁。
  • 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教會孩子這3點,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教會孩子這3點,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有了孩子之後,想必每一位父母都對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足夠優秀的人。那麼我們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呢?其實關於孩子的培養,還是有很多小技巧的,這些小技巧體現在生活瑣事中,只要父母們能夠有意識地做好這些事,那麼孩子將會越來越優秀!
  • 優秀孩子的培養,父母要注重這三點
    優秀的孩子,像一束光那樣耀眼,讓人移不開目光。可當我們看到別人的孩子如此優秀時,對著自己的娃卻只剩下滿心恨鐵不成鋼的焦慮。事實上優秀的孩子,並不是從一出生就優秀,優秀的背後往往還隱藏著良好的家庭養育。而良好的家庭養育,一般父母都會注重以下幾點。
  • 清華退休老教授:往「死」裡管住孩子這3點,將來想不成才都難!
    小時候擔心孩子長不高沒營養,長大後擔心孩子在外受欺負。只要孩子在身邊,家長總是忍不住管東管西的,最後反倒落得個吃力不討好的結果。但在我看來,只要管住這3條,孩子不成功都由不得你!管住孩子的欲望如今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好了不少,家長開始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只要孩子覺得開心,即使下血本都是值得的。
  • 清華退休老教授:往「死」裡管住孩子這3點,將來想不成才都難
    只要孩子在身邊,家長總是忍不住管東管西的,最後反倒落得個吃力不討好的結果。其實,只要家長能管住這3條,那麼孩子定然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壹 管住孩子的欲望如今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好了不少,家長開始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只要孩子覺得開心,即使下血本都是值得的。
  • 【家長課堂】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為管孩子!
    其中點讚最多的一個答案是:因為「和逼自己比起來,逼孩子容易多了。」俞敏洪曾經大力推薦過一本叫《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的書,這書的作者賈容韜原本是個事業有成,卻是一個「糟糕透頂」的爸爸。對這個兒子,賈容韜打也打了,罵也罵了,甚至跑到學校裡鬧。但是他兒子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在網吧裡徹夜不歸,不再去上學。
  • 孩子表現內向?做好這三點,依然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其實生活當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一些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內向的。不論使用什麼辦法,這些孩子都沒有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加開朗一些,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感到困擾。面對於內向的孩子,我們一定要顯得更加謹慎一些。而這3點,我們一定要做好才是。1.尊重孩子的內向,不亂貼標籤其實很多父母在看待內向的孩子時,都喜歡給他們貼上一些惡意的標籤。
  • 孩子往別人火鍋裡吐口水,大家:管管你家孩子,父母:這又沒什麼
    今日問題:為什麼會有熊孩子經常在公共場合看見一些孩子跑來跑去的,而且還叫得很大聲,這樣的情況確實讓大家心裡很舒服,因為畢竟是在外面,不是在家裡。可是有的父母看見自己的孩子這樣做竟然不覺得有什麼,所以很多人都會說熊孩子哪裡做得不對,其實這背後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孩子的父母沒有做好。
  • 清華網紅老教授:往「死」裡管住孩子這1點,將來想不成才都難
    內驅力拓展起來有很多東西,但我覺得核心就3件事兒。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會重點跟大家說一些實際可操作的乾貨內容。孩子會更愛做他們擅長的、被獎勵的、有成功經驗的事情。 我們很多時候說孩子不愛看書、見人不愛說話、不愛做學數學、不愛寫作文……其實未必是孩子真的不愛,而是關於這些事情的快樂記憶太少了。 以「不愛寫作文」為例,之前還發生過「孩子父親每天逼10歲女兒寫4篇作文,孩子每天哭著寫到凌晨1點多都寫不出來」的新聞。
  • 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為
    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為管孩子。不打不罵,用你的行動去影響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為管孩子。有句話說的很好,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為管孩子。
  • 別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做好這3步,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有一種孩子叫做別人家的孩子",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少父母都會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他們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為非常優秀的人才。很多父母都非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同時他們覺得自己孩子還不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