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的意見分歧很多,可能是長輩的老建議,也可能是無法細看的個人經歷。
為了讓寶寶茁壯成長,避免寶寶的媽媽們在育兒路上走來走去。
對父母最容易踩的洞做一個深入的總結,轉發收藏!
嬰兒安全藥物
1.如果孩子感冒、咳嗽、發燒並生病,飲食療法將不起作用。所以建議你去醫院,不要吃藥。
給幼兒用藥,最好遵醫囑,不要憑感覺吃藥,買滴管。劑量會更準確。
3.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要憋著汗。兒童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成熟,高熱、出汗、散熱相對緩慢,易發熱、散熱不平衡。
4.成人的藥不要給孩子一半。嬰兒的生理功能和藥物代謝與成人不同,需要使用專業的劑型和兒童用藥劑量。
5.不要讓寶寶吃藥,不要勉強,也不要把嘴弄壞。不小心會噎著寶寶,造成窒息。
維生素D、維生素AD、魚油、魚肝油有區別嗎?30母親必須關注育兒乾貨
6.孩子發燒溫度不超過38.2,但精神狀態很差,身體狀況也不好。退燒藥也可以適當使用。
7.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退熱貼有退燒作用,只能證明它能緩解寶寶的不適症狀。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是唯一兩種推薦給嬰兒的退燒藥。
8.孩子抽搐的時候,不要掐人,不要往嘴裡塞東西,安靜的等一會兒,孩子醒了馬上去醫院。
9.當寶寶便秘嚴重時,可以給孩子使用開瓶器。肛裂是由於寶寶排便強烈,惡性循環,導致習慣性便秘。
10.用母乳給孩子用藥,不僅會對母親身體造成傷害,而且達不到治療嬰兒疾病的劑量。
二、嬰兒飲食
11個月和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用喝水就可以用母乳來滿足液體需求,母乳的培養方法是按需培養。
12、6個月後補充不是因為母乳失去了營養,而是因為寶寶對營養的需求增加了,所以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是高鐵米粉。
13.不要過早地在寶寶的補品裡放蛋黃。蛋黃營養價值高,但難以消化。
14.1歲以下嬰兒禁食:醃製食品,如果汁、鹽、蜂蜜、鮮奶、豆漿、堅果(花生、核桃、巴丹)火腿。
15.不要追吃的。寶寶主動進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零食和飲料。
16.奶量正常的孩子不需要額外補鈣。以下是寶寶不同階段的奶量,僅供參考。6~12個月,600 ~ 1000mL;1~3歲,400 ~ 600ml;
4~6歲,300~400mL
17.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3歲之前不需要喝配方奶,1歲以後可以喝鮮奶。
對牛奶過敏的寶寶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奶粉。不要沉迷於所謂的羊奶粉。
18.添加輔食後儘量不要吃海鮮,過敏的寶寶要多禁食。如果寶寶經常有溼疹,最好不要吃海鮮。
19.吃香蕉並不能預防便秘,有時候還會加重便秘(因為熟香蕉比較常見)。吃獼猴桃、火龍果、梨可能更有效。
20.奶粉沒有更多的營養。奶粉濃度過高,寶寶腸胃消化能力無法承受,腎臟排洩能力無法承受。所以可以按照說明配合。
三、育兒健康篇
21.嬰兒微量元素和骨密度檢查是智商稅。
22.維生素D、維生素AD、魚油、魚肝油有什麼區別?
維生素D是給寶寶吃的,促進鈣的吸收。請在國藥,場外的醫院和藥店選擇標準尺寸的維生素D,不要在母嬰店和海鹽盲目購買。
23.禿頭枕是摩擦造成的,很多寶寶都會這樣。和缺鈣沒關係。
如果一定要補充的話,我建議你吃嬰兒維生素d,補鈣更有效。
24.我不相信市場上有各種嬰兒保健品的銷售。增強兒童免疫力,平衡飲食,適度戶外運動是王道。
用熱水泡孩子的腳不防感冒,但是平足。
26、兩種疫苗應發揮最佳、最有效的方式預防流感、手足口病、心絞痛,無一例外。
不流行是因為成本太高買不起。
27.一個孩子一年患病8~12次,不是免疫力下降,而是建立自我免疫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