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預警!】帶著「寶藏」的隼鳥2號回收艙回來啦!

2020-12-12 騰訊網

周一 ·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周六 · 茶餘星話|周日 · 視頻天象

隼鳥2號(日文:はやぶさ2)是日本航天局(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原隼鳥號的後續計劃。這項計劃在2014年12月3日乘載H-IIA火箭升空,主要目的是將隼鳥號探測器送往第162173小行星「龍宮」(Ryugu),於2018年到達並採集樣本後,在2020年返航,將採集到的樣本送回地球。2020年12月6日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州北部的沙漠,2小時後被找到並回收。

點我了解>>日本首枚純國產火箭H-IIA與JAXA的歷史

待回收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攝於澳大利亞南部,2020年12月6日拍攝並公開)

圖片來源:(c)AFP PHOTO / JAXA

2014年12月,隼鳥2號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乘載H-IIA火箭升空後,於2019年2月在距離地球約3億千米的C型小行星「龍宮星」上成功著陸並開始收集樣本,力求通過分析帶回地球的僅約0.1克的樣品,從而加深人類對生命起源和宇宙構成的理解。

註:C型小行星約佔已知小行星的75%,是最普通的小行星,含碳,且反照率異常低(比其他類型的小行星更為暗淡)。

2020年12月6日,隼鳥2號的回收艙在北京時間凌晨1點半左右進入大氣層,從上空看就如同火球一般。在此之後,回收艙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州北部的沙漠,於北京時間凌晨4點左右被直升機找到。回收艙內裝有小行星「龍宮」的沙塵樣品,於北京時間早上6時32分被JAXA成功回收。回收艙被直升機運往附近的實驗室,通過氣體採集裝置提取在小行星「龍宮」上所採集的物質樣本所釋放出的氣體,進行了簡易分析。另一方面,分離出回收艙的隼鳥2號也早早地動身前往其他的小行星。

從JAXA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分離的回收艙變成火球落向地表。(攝於南澳戈壁小鎮庫伯佩地)

圖片來源:(c)Morgan Sette / AFP

回收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攝於澳大利亞南部,2020年12月6日拍攝並公開)

圖片來源:(c)AFP PHOTO / JAXA

隼鳥2號通過被稱作「衝擊器」(impactor)的裝置,將金屬彈打入「龍宮」的表面,從而採集「龍宮」表面的灰塵及表層以下的物質。科學家認為,採集到的物質從「龍宮」形成時就沒有變化,因此各方都十分關注「龍宮」上是否含有可能與地球上生命誕生有關的有機物。回收的樣品在澳大利亞進行處理後運往日本。樣品的一半將分配給JAXA、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等各國機構,剩下的一半將保存起來,在未來分析技術進步後的研究中使用。

JAXA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模擬畫面前走過的人影。

畫面中的標題:「隼鳥2號以每秒40釐米速度降落小行星表面,成為世界首個對小行星內部進行巖石取樣的探測任務。」

圖片來源:(c)Behrouz MEHRI / AFP (2019年7月10日攝影)

回收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攝於澳大利亞南部,2020年12月6日拍攝並公開)

圖片來源:(c)AFP PHOTO / JAXA

回收艙回收之際日本ANN新聞與JAXA隼鳥2號項目回收艙回收班的澤田弘崇博士的採訪對話:

ANN

回收之際,您現在最真實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在地球上送別探測器已有6年了,現在終於能再次回到我身邊的這種心情。如果在沙漠中找到了回收艙的話,首先我想對它說句『歡迎回家』。

澤田博士

ANN

最期待的事是什麼呢?

自研發開始後10年,辛苦開發的樣品採集裝置。我現在已經開始期待著那個裝置能把「龍宮」的寶貝(樣品)收好帶回來。我很期待裡面會有什麼樣的東西。

澤田博士

ANN

最擔心的事是什麼呢?

我們開發的金屬密封裝置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密封帶回樣品的裝置。通過這個密封裝置,可以將樣品在完全不接觸地球的大氣的狀態下帶回日本。現在挺擔心經過了6年,密封裝置是否能夠正常運作,但是該做的都已經做了。令人擔心的天氣也會變得晴朗,所以接下來只要相信自己一直以來的開發和運用是正確的,等待它的歸來。

澤田博士

回收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攝於澳大利亞南部,2020年12月6日拍攝並公開)

圖片來源:(c)AFP PHOTO / JAXA

ANN

您對隼鳥2號項目的志向或項目的意義是?回收後的打算是?

從隼鳥2號升空,從開發到運行,我一直都有參與。雖然在小行星「龍宮」上著陸比預想中要困難,但隼鳥2號成功收集了樣本。為了能夠回收密封艙,順利地將樣本送到日本,我想留意每一個細節,努力達成目標。我將親自乘坐直升飛機去回收現場。回收後,將用直升飛機把回收艙運送到位於南澳州北部烏美拉鎮上事前準備好的實驗室,取出樣品容器中的氣體調查其是否來源於「龍宮」。之後,迅速運回日本放入JAXA相模原校區的儲藏設備中,到樣本放入無塵儲藏室為止,這一連串的工作將持續進行。

澤田博士

ANN

這個項目會給人類帶來什麼?

由於「龍宮」是(最常見的)C型小行星,人們期待著能在此找到解開生命之謎的一把鑰匙。不管含有什麼物質,都是世界上無人見過的「寶藏」。希望我們的探測器能夠為人類帶來寶貴的知識財富,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太陽系的起源與進化以及生命誕生之謎。

澤田博士

在神奈川県相模原市的宇宙科學研究所(ISAS),隼鳥2號的TCM-5(為了脫離地球圈的軌道修正)確認成功後高興的項目成員們。ISAS供圖(2020年12月5日攝)。

圖片來源:(c)Yutaka IIJIMA / JAXA / AFP

責任編輯:王雨陽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眾號:astronomycn

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多圖預警!」帶著「寶藏」的隼鳥2號回收艙回來啦
    回收艙被直升機運往附近的實驗室,通過氣體採集裝置提取在小行星「龍宮」上所採集的物質樣本所釋放出的氣體,進行了簡易分析。另一方面,分離出回收艙的隼鳥2號也早早地動身前往其他的小行星。從JAXA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分離的回收艙變成火球落向地表。
  • 「隼鳥2號」樣本艙回收展現日本宇航技術實力
    「隼鳥2號」成功實現小行星探測系列任務,集中展現了日本宇宙航空技術實力,以及眾多小企業的深厚技術經驗積累。12月8日,日本相模原市,「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被從卡車上運往園區,日方小組對其進行了回收。樣本艙內裝從「龍宮」小行星上採集的碎石、砂塵。日本科學家隨後將依原定程序對這些碎石、砂塵展開研究。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已成功返回樣本
    在太空度過六年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射的小行星取樣任務探測器—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央視網消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隼鳥2號|地球|日本|jaxa|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龍宮|月球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
  • 日本「隼鳥2號」艙內發現黑色沙粒狀物質 也許是源於「龍宮」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15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消息稱,已確認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存在黑色沙粒狀樣本。當地時間12月14日,日本神奈川相模原市,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公布由「隼鳥2號」收集並帶回的小行星表面稀有樣本。報導稱,JAXA公開了拍攝到黑色沙粒的樣本容器內部圖像。由金屬條密封的容器內,混入地表塵土等物質的可能性不大。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含有較多可以看到的物質,或許能說是源於『龍宮』」。
  • 日本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
    日本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 來源:新華社時間:2020-12-21 08:47:59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4日發布公報宣布,確認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
  • 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 帶著「龍宮」物質樣本返航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據外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2014年發射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於12月6日返回地球,屆時將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
  • 嫦娥五號與日本隼鳥2號都是取樣返回地球,到底誰的技術更先進?
    而就在不久前的12月6日,日本的隼鳥2號返回艙也攜帶大約1克的小行星龍宮樣本返回地球,在澳大利亞由澳大利亞協助回收。當然日本隼鳥2號任務也有其獨特優勢,下面咱們就來看看詳細對比情況。 嫦娥五號的領先技術 1、二個任務最大難度差別在於,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而日本隼鳥2號取樣的小衛星龍宮直徑大約900米,就是一大塊巖石,其萬有引力影響幾乎可忽略不計。所以嫦娥五號的軟著陸、月面上升難度都要大得多。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 樣本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消息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2月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2019年2月,首次在「龍宮」著陸,收集地表樣本並發現了水合礦物質。
  • 日本公布「隼鳥2號」帶回的稀有樣本,是在向中國炫耀?
    圖為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最近中國嫦娥5號成功從月球取回了土壤樣本,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而在這個關鍵時刻,菅義偉終於憋不住了,亮出了最後法寶,日本宣布公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帶回的稀有樣本對此中國卻一笑而過,因為無論是從技術難度還是從意義上來說,嫦娥5號任務都比隼鳥二號要複雜的多,日本就算想炫耀也炫耀不出什麼來。
  •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內發現黑色沙粒狀物質(圖)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消息稱,已確認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存在黑色沙粒狀樣本。這可能是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碎片,將展開進一步的分析。
  • 隼鳥2號送回「龍宮」寶藏,人類首次捕獲太空氣體,探究生命起源
    2014年12月,日本航空航天探索局(JAXA )用H-IIA火箭運載小行星採樣探測器「隼鳥2號」,從日本鹿兒島發射升空,目標是距離地球約3.4億千米,名為「龍宮」的小行星,這是一顆富含碳元素,寬約900m的巨型土豆樣子的近地小行星。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比起「前輩」隼鳥號一波三折的探測經歷,隼鳥2號的探測到目前為止進行的相當順利,包括釋放著陸器在內的一系列計劃工作都得以正常實施。如果一切正常,隼鳥2號將有望為我們帶來「龍宮」小行星上的樣品,為小行星和太陽系起源研究提供無可替代的珍貴研究樣本。同時,隼鳥2號、隼鳥號等科學計劃,也從一個方面展示了日本不容小覷的航天實力。
  • 「隼鳥號」小行星飛行7年,飛躍60億公裡,中間都歷經了什麼?
    2003年,日本發射了一顆名為「隼鳥號」的小行星,其任務是登陸到一顆名為系川的小行星上,然後進行採礦工程,最終將這些礦產資源帶回地球。 2010年,日本的「隼鳥號」小行星抵達地球,其採集的礦產隨著樣品艙和隼鳥號小行星的主體分離,最終後者在大氣層中化為灰燼,只有樣品艙順利在澳洲著陸。
  • 日本宇航局打開隼鳥2號的「龍宮寶盒」,小行星土壤和氣體相當豐富
    日本宇航局(JAXA)官員周二說,他們已開啟了「隼鳥2號」(Hayabusa 2)所帶回的返回艙,驚喜的發現土壤和氣體的數量超出了預期,顯示任務非常成功。到了星期二,科學家們又發現了更多的土壤和氣體樣本,這些部分是隼鳥2號兩次降落小行星當中,的第1場降落時取得的。隼鳥2號任務負責人津田雄一說:「我們證實,隼鳥2號從龍宮小行星帶回大量的寶物,也就是土壤以及氣體。這相當重要,是人類有史以來,取得到最豐富的小 行星樣本。」津田雄一強調,「這絕對是人類探測太陽系的重要裡程碑。」
  •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成功返回地球,結束6年旅程!帶回小行星樣本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成功返回地球,結束6年旅程!帶回小行星樣本日本雖然並非所謂的「太空大國」,但是近年他們也有專注比較小型的探索項目。六年前他們發射升空的隼鳥 2 號密封艙今日成功返回地球,科學家之後將會分析小行星樣本。
  • 日本公布隼鳥2號小行星「龍宮」採樣:意外收穫
    12月6日,離開地球六年之久的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的返回艙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其中攜帶的小行星「龍宮」(Ryugu)的採樣樣本也已被取回。在檢查樣本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今天首次放出了一張照片,可以看到,在樣本盒的外殼上,有一層炭黑色物質。
  • 「隼鳥」給出答案
    日前,日本大阪大學研究團隊在《科學報導》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通過分析「隼鳥」號探測器取回的樣本,精確得出小行星系川的年齡。他們的研究表明,系川的母體形成於距今46億年左右,也就是在太陽系誕生之初。大約在15億年前,系川的母體和另一顆小行星發生劇烈撞擊後被摧毀,其部分殘骸形成了目前所看到的系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