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與日本隼鳥2號都是取樣返回地球,到底誰的技術更先進?

2020-12-24 騰訊網

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艙攜帶2千克月巖/月壤樣本順利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降落場著陸並完成回收,為嫦娥五號本次探月計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而就在不久前的12月6日,日本的隼鳥2號返回艙也攜帶大約1克的小行星龍宮樣本返回地球,在澳大利亞由澳大利亞協助回收。

這兩個巧合的太空活動,都是外出地球,取得樣本返回。很多人覺得日本隼鳥2號目標小行星龍宮離地球3億公裡,而嫦娥五號去的月球離地球才38萬公裡,應該是日本的技術更先進,這個理解就片面了。

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半彈道跳躍式再入(俗稱打水漂)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顯然,從整體上看我國嫦娥五號任務複雜度、難度要比日本隼鳥2號任務大很多,嫦娥五號任務涉及的技術整體上要比日本隼鳥2號更複雜、更先進。當然日本隼鳥2號任務也有其獨特優勢,下面咱們就來看看詳細對比情況。

嫦娥五號的領先技術

1、二個任務最大難度差別在於,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而日本隼鳥2號取樣的小衛星龍宮直徑大約900米,就是一大塊巖石,其萬有引力影響幾乎可忽略不計。所以嫦娥五號的軟著陸、月面上升難度都要大得多。而日本隼鳥2號在龍宮取樣時則幾乎沒有需要克服引力的難度。

2、嫦娥五號在月球軟著陸、月球上升、繞月軌道的自動對接都是高難度,日本隼鳥2號任務不存在這幾個難度。

3、嫦娥五號月球取樣,是以2米深度鑽孔取樣、挖掘機表取二種方式分別單獨取樣共計2千克。

日本的隼鳥2號也是二種取樣方式,主要是在龍宮小行星上引爆一顆小炸彈,然後收集爆炸時彈出的行星碎片及塵埃或可能的氣體。

二者難度差別很大。嫦娥五號本次完成取樣2千克,隼鳥2號取樣最多約1克。明顯是嫦娥五號難度大很多。

4、返回地球方式。嫦娥五號返回器比隼鳥2號大得多,採用俗稱「打水漂」的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難度很大。嫦娥五號採用的辦法是「兩次進入」,先以一個設計好的角度斜著插入大氣層,由於下方的大氣越來越稠密,它會像水面一樣在飛船底部形成升力和阻力,升力讓飛船彈出大氣層飛行一段再重新落回大氣層。經過一次彈跳,飛船的速度大幅下降,再進入大氣層時速度、過載、溫度等都可實現大幅度降低。

隼鳥2號探測器在地球上空幾百公裡掠過,在釋放樣品返回艙後繼續執行深空延長任務,可能在2026年、2031年訪問另外兩顆小行星。隼鳥2號的返回艙就是個小不點,直徑不到40釐米。再入地球大氣層的過程中採用「硬著陸」方式,在大約3000攝氏度的高溫中,1分鐘內從接近11.6公裡每秒的第二宇宙速度降到3公裡每秒。

5、發射。嫦娥五號是個複雜的組合體,嫦娥五號探測器由四部分組成,從上到下依次是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有點像糖葫蘆串在一起,總重量達8噸多。而隼鳥2號重量僅600多公斤,要小的多。發射難度嫦娥五號要大很多,所以中國才要使用新研發的長徵五號(胖五)發射。

6、嫦娥五號在月面還有很多探測活動,特別是展示了紅旗,這也是有科技含量的。隼鳥2號則根本沒有更多複雜的操作任務,任務就是拍照和取樣。

7、整體任務複雜度。嫦娥五號任務共計11個階段、23天,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隼鳥2號任務涉及的深空測控技術很強大

日本隼鳥2號任務屬於深空探測,需要對探測器進行精準的定位與跟蹤。日本隼鳥2號因為距離遠、任務周期很長(6年左右),所以其深空測控難度應該更大。從飛行距離來看,隼鳥2號的目的地是一顆距離地球約三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而嫦娥五號的目標月球距地球大概38萬公裡。距離遠,則信號傳輸衰退大,信號延遲也更大。

從測控難度上說,隼鳥2號最大困難在於圍繞小行星進行複雜運動,這需要對姿態控制和位置定位有非常深的掌控。

不過日本並沒有這樣獨立的高測控能力,日本是藉助美國NASA的深空測控網絡進行的。美國NASA的深空測控技術當然是領先的,美國的深空測控站點很多,遍布全球各地。

我國的超遠深空測控技術也在發展中,目前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接近火星的天問一號正在驗證我們的深空測控技術,一直順利有效,相信我們的經驗積累也會越來越多。

動力系統及其它技術各有所長

隼鳥2號動力系統也很先進,其上安裝的推進器數量也有16個,包括12個化學推進器和4個離子推進器。這四個離子推進器可長期持續穩定運行,同時噴發時每秒產生的最大推力37毫牛。12個化學推進器推力更大,但其能源早已消耗一空。如今隼鳥2號主要靠3個離子推進器產生動力,可給隼鳥2號帶來28毫牛推力,所以現在隼鳥2號操作的反應是相當遲緩的。

從總體上看,嫦娥五號發動機類型、動力都要比隼鳥2號多得多、強的多。嫦娥五號共安裝有77臺各種型號、大小的發動機,7500牛、3000牛、150牛、25牛等各型發動機分工合作,確保了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特別是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全球領先,是嫦娥五號在月球降落及軟著陸的第一功臣。在以7500牛全推力狀態工作時,追求性能最優;在變推力工作時,要確保任意推力精確可調。

另外,隼鳥2號上採用的其它先進技術也相當多,比如相機、電池以及返回艙材料等,都可以說是當今的先進航天技術。這都沒有疑問,日本在CCD、電池、材料技術等方面本就是世界頂級水平。日本隼鳥2號在技術、部件上有一部分是美歐提供的,而中國嫦娥五號則是完全的獨立自主。

相關焦點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
  • 日本隼鳥二號與我國嫦娥五號分別採樣回地球,兩者有何特別之處?
    因為本月中國與日本都將從太空中採集樣本返回地球;而這兩項任務在科學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恰恰能證明中國與日本的太空探索能力。但如此說來中國與日本的太空探索技術就應該在一個水平上?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日本隼鳥二號與我國嫦娥五號的採樣任務,都是一項偉大的壯舉。對未來人類探索更為廣闊的宇宙有著重要的意義。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2019年2月,首次在「龍宮」著陸,收集地表樣本並發現了水合礦物質。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和隼鳥二號小行星採樣,哪個技術更強、難度大?
    中國「嫦娥五號」奔月挖土和日本「隼鳥2號」採樣返回,是2020年尾聲、世界上備受關注的重大航天任務。其中日本隼鳥2號已完成6年任務並且於12月6日凌晨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而嫦娥五號也早已挖土成功,並按原計劃將2公斤月球土特產帶回地球。
  • 攜帶40億年前塵埃的日本太空艙返回地球:兩項技術直追嫦娥五號
    從日本這次返回小行星樣本可以看出,日本有兩大技術直追嫦娥五號,第一個是第二宇宙速度返回能力,與嫦娥五號相當;第二個是樣本封裝技術,與嫦娥五號一樣,都需要在地外天體上進行採樣,確保密封完好。第二次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已經實現,日本JAXA的隼鳥2號任務在12月5日返回地球,降落在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西北約500公裡的沙漠中。降落南半球的原因在於隼鳥2號的軌道比較特殊,要前往一顆叫做Ryugu的小行星,澳大利亞的沙漠為此提供了天然的降落場。
  • 日本公布「隼鳥2號」帶回的稀有樣本,是在向中國炫耀?
    圖為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最近中國嫦娥5號成功從月球取回了土壤樣本,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而在這個關鍵時刻,菅義偉終於憋不住了,亮出了最後法寶,日本宣布公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帶回的稀有樣本對此中國卻一笑而過,因為無論是從技術難度還是從意義上來說,嫦娥5號任務都比隼鳥二號要複雜的多,日本就算想炫耀也炫耀不出什麼來。
  • 中國嫦娥五號絕殺日本探測器,2020全球航天第一!
    38萬千米外的月球,到底哪個任務更難一些? 任務難點:測控、月面著陸、鑽孔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對接和轉移樣品,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與隼鳥二號,兩者誰更難一些?
  • 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去月球,而發射隼鳥2奔3.5億公裡?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免責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前一段時間,在中國的嫦娥5號採集到月壤返回的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也從3億公裡外的「龍宮」小行星挖土回來了。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 將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按照任務計劃,嫦娥五號將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若成功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對人類而言有多重要?這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首次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 「隼鳥2號」樣本艙回收展現日本宇航技術實力
    中青報·中青網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與中國「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將擇機返回地球幾乎同時,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樣本艙順利返回地球。日本科學家將對樣本艙帶回的小行星砂塵物質進行分析,探究太陽系成因與生命起源。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比起「前輩」隼鳥號一波三折的探測經歷,隼鳥2號的探測到目前為止進行的相當順利,包括釋放著陸器在內的一系列計劃工作都得以正常實施。如果一切正常,隼鳥2號將有望為我們帶來「龍宮」小行星上的樣品,為小行星和太陽系起源研究提供無可替代的珍貴研究樣本。同時,隼鳥2號、隼鳥號等科學計劃,也從一個方面展示了日本不容小覷的航天實力。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已成功返回樣本
    在太空度過六年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射的小行星取樣任務探測器—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
  • 【深度解讀】嫦娥五號「挖土」成功!盤點人類還在哪些星球採過樣?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最終,嫦娥五號將會把大約2公斤月球樣品帶回到地球,供科學家在實驗室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
  •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樣本,日本隼鳥二號密封艙打開,僅有0.1克!
    日本隼鳥二號僅帶回0.1克物質,嫦娥五號返回地球,誰更強?因此日本展開了小行星採樣計劃,希望可以帶回龍宮小行星上的巖石碎片,日本隼鳥2號在2014年正式升空,預計會在2020年返回地球,在12月6日,小行星探測器成功的在地球降落。這是澳大利亞西南部的一片沙漠當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已經從探測器當中取回了從小行星龍宮上面所帶回的樣本物質。
  • 嫦娥5號即將帶貨回家,日本隼鳥已帶小星星落地,哪個更牛些?
    在嫦娥5號就要從月球帶貨回家之際,而日本的隼鳥2號卻搶先從一顆小星星上帶了一點點天外物質回來。這樣一對比,是不是覺得嫦娥5號碾壓隼鳥2號?從上面的數據來看,我國嫦娥5號確實在某些方面比日本的隼鳥2號要領先。日本隼鳥2號探索的是一顆小行星,其引力可以忽略不計,而月球則不然,它的引力是地球的6分之1,其落和升對於探測器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 ...隼鳥2號|地球|日本|jaxa|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龍宮|月球
    隼鳥2號2014年12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當時距離地球約3億千米的「龍宮」附近。2019年11月12日,JAXA稱隼鳥2號已完成對小行星「龍宮」的深入探測,將於13日開啟它的回家之旅,預計2020年年底返回地球。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的過程整體非常順利。
  • 返回技術秒殺阿波羅11號,嫦娥五號將從南大西洋上空返回地球!
    這可是等了6天才等到的消息,但就此一條,而下文也僅有「攜帶月球樣品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而擺脫月球引力,進入月地轉移軌道返回地球。」這真讓人抓狂,這話能說完嗎?咋就這樣吞吞吐吐呢?人家當年阿波羅11號可是全程都只有8天,想回就回,這嫦娥五號為還要「調整為地月轉移等待軌道」?
  • 搶在嫦娥五號前面,日本太空飛行器突然返航,美:比登月難度還高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 全文729字,閱讀約需2分鐘 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探索未知世界沒有盡頭,目前太空領域的探索就迎來了諸多新的進展,中國的"嫦娥五號"馬上就要返回地球
  •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成功返回地球,結束6年旅程!帶回小行星樣本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成功返回地球,結束6年旅程!帶回小行星樣本日本雖然並非所謂的「太空大國」,但是近年他們也有專注比較小型的探索項目。六年前他們發射升空的隼鳥 2 號密封艙今日成功返回地球,科學家之後將會分析小行星樣本。
  •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 人類還獲得過哪些星球的「土」?
    除美國外,日本的「隼鳥號」(Hayabusa)小行星探測計劃,目的也是採集小行星樣本帶回地球。2003年,日本發射了「隼鳥1號」探測器,成功採樣糸川小行星,並於2010年帶回地球。這也使得日本成為世界上首個在月球之外的原始小天體上採樣並帶回地球的國家。2014年,日本發射了「隼鳥2號」探測器,採樣「龍宮」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