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去月球,而發射隼鳥2奔3.5億公裡?

2021-02-18 環球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環球事」,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免責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前一段時間,在中國的嫦娥5號採集到月壤返回的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也從3億公裡外的「龍宮」小行星挖土回來了。

由此可見,日本的航天技術也非常強大,也已經能進行系外採樣了!但是為什麼日本要選擇將隼鳥二號送上小行星去採集巖石樣本,而不去月球上採集樣本呢?

日本的隼鳥二號

隼鳥二號於2014年12月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由H-2A火箭發射升空,2018年6月抵達距離小行星「Ryugu(龍宮)」的預訂軌道。

據了解,這顆「龍宮」小行星距離地球大約3億公裡,所以此次隼鳥二號僅單程的飛行時間就用了3年半,直徑大約只有1公裡,特別小,所以它的逃逸速度只有1m/s,屬於C類小行星,即是含碳為主的,是最常見的小行星類型(近地小行星),這也就是說它的軌道會穿越地球軌道,因此它有和地球相撞的可能性。

2019年2月,隼鳥二號首次在「龍宮」著陸並收集了地表樣本,還發現了水合礦物質;2019年4月,隼鳥二號對「龍宮」發射了一枚金屬彈並製造出了一個大約直徑10米的撞擊坑,然後對其收集樣本於2019年11月離開「龍宮」。

2020年12月6號,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降落於澳大利亞西南部的沙漠中,但這並不是隼鳥二號的終點,因為隼鳥二號在完成「龍宮」小行星取樣後又點火離開了地球,計劃在2026年和2031年再訪問另外兩顆小行星。

日本在全世界的小行星探測取樣返回領域屬於領先地位

其實日本早在2003年就已經發射了「隼鳥號」的小行星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採集距離地球約0.7億公裡的絲川小行星的樣本返回地球,中間經歷了各種困難和挫折,終於在2010年6月成功將微量樣品帶回地球,而此次隼鳥二號探測器的成功返回,使日本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完成兩次小行星取樣返回的國家。

在小行星探測方面,日本展現一流的技術,首先是在取樣深度方面,隼鳥二號就實現了對小行星地表和地表以下兩個不同深度的取樣;其次是在空間技術方面,日本在衛星通信、自動控制、圖像處理、高精度傳感器、耐熱密封艙等領域都展現出了較高的技術操作水平。

最後是在經濟性方面,NASA的「奧西裡斯-雷克斯」項目總費用花費了大約10億美元,而日本的隼鳥二號費用還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就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很好的體現了經濟性。

由此可見,日本的科學技術和航空技術方面都很先進,在全球也是排得上號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日本不去月球取樣呢?

日本其實有過登月計劃,並期望在1995年就發射月球登陸器,但是之後歷時十七年還是沒有成功,此後日本再也沒有對月球進行過探測,由此可見日本在登月的核心技術上應該遇到了瓶頸。

總體上,月球取樣>小行星取樣

首先是火箭技術和探測器質量,日本在發射隼鳥二號時的火箭是H-IIA(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15噸),而隼鳥二號的重量只有609公斤,用H-IIA火箭發射有點浪費,所以當時H-IIA火箭發射的時候不僅攜帶了隼鳥二號探測器,而且還有3顆衛星。

另外隼鳥二號探測器結構相對簡單,不具備重回地球的能力,因此它收集到的小行星樣本只能拋向地球;反觀我國的嫦娥五號,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5噸)發射,秒殺了日本H-IIA火箭,而且作為全球目前最重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總質量8.2噸,由軌道器、上升器、返回器、著陸器四大部分構成。

其次是技術操作難度方面,月球的引力大約為地球的1/6,而且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所以對於太空飛行器的降落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嫦娥五號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等多項技術的重大突破。

再來看日本隼鳥二號的龍宮小行星直徑大約才1千米,重力幾乎都可以不計,由此也可以看出嫦娥五號的技術操作難度明顯要比隼鳥二號的大。

最後就是取樣方式,隼鳥二號取樣方式是在靠近小行星表面後,通過發射金屬彈到小行星表面,將爆炸濺起的塵埃狀物質或碎片由取樣機械臂收集到樣本容器裡,然後換地方,重複操作,進行3次;

而嫦娥五號採用了兩種挖土方式,一是通過機械臂上的「鏟子」工具直接在月球表面進行取樣,二是鑽取月球表面下數十釐米內的物質,所以隼鳥二號的樣本重量不及嫦娥五號。

但是日本的隼鳥二號在太空飛行了6年,行程來回大概有60億公裡,在飛行路程上也是很了不起的,而且日本隼鳥二號帶回的地月系以外的小行星碎石也是很有研究價值,尤其是對研究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一個狀態,因此日本隼鳥二號還是蠻厲害的。

相關焦點

  • 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奔月球取土,而是發射隼鳥2奔3.5億公裡
    日本為何不奔赴月球取月土往返,而是發射隼鳥器2號採回3.5億公裡之外的小行星樣品,首先還要從日本的地緣政治關係說一下。▲隼鳥2號著陸位置其次 美國取回的月球樣品,經過40多年科學研究,估計實驗數據基本上也搞得差不多少了,以日本與美國的關係,科學數據可以達到共享,日本就坐享其成算了。美國給咱們國家的月球樣品只有1克,這些數據不會與我們國家共享的,只能靠自己努力,開展嫦娥奔月工程,去月球上取回更多的樣品。
  • 不去月球,卻專門跑3.5億公裡外採樣,日本宇航局為何捨近求遠?
    隼年二號是日本的小行星的探測,在2014年12月3日從地球上出發,它的目標是距離地球3.4億公裡外的162173 Ryugu,也就是常說的小行星「龍宮」。
  • 日本為何捨近求遠,讓隼鳥奔赴3.5億公裡之遙的小行星「挖土」?
    日本之所以不到月球而去小行星「挖土」,是由國際背景、人才、技術、研究目標,尤其是比較窘迫的研發經費狀況等綜合因素決定的!日本航天實力較強並非虛言,而且航天研究比中國早。為何月離地球38萬公裡之遙的月球會成為兩大巨頭比拼的焦點?從美國空軍準將研究與發展署副署長荷馬阿斯特利,1958年1月28日在華盛頓的航空俱樂部發表講話可以找到答案。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2月22日,由日本研製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表面成功完成了首次著陸,並按照計劃在著陸後飛離了小行星表面。3月5日,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在youtube上發布了這次著陸過程的視頻畫面。
  • 「隼鳥2號」樣本艙回收展現日本宇航技術實力
    中青報·中青網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與中國「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將擇機返回地球幾乎同時,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樣本艙順利返回地球。日本科學家將對樣本艙帶回的小行星砂塵物質進行分析,探究太陽系成因與生命起源。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
  • 嫦娥五號與日本隼鳥2號都是取樣返回地球,到底誰的技術更先進?
    很多人覺得日本隼鳥2號目標小行星龍宮離地球3億公裡,而嫦娥五號去的月球離地球才38萬公裡,應該是日本的技術更先進,這個理解就片面了。 當然日本隼鳥2號任務也有其獨特優勢,下面咱們就來看看詳細對比情況。 嫦娥五號的領先技術 1、二個任務最大難度差別在於,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而日本隼鳥2號取樣的小衛星龍宮直徑大約900米,就是一大塊巖石,其萬有引力影響幾乎可忽略不計。所以嫦娥五號的軟著陸、月面上升難度都要大得多。
  • 月球土特產已攬件,日本也帶回太空樣品,為啥不去月球?
    然而,就在我國「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順利對接的時候,日本的太空採樣任務也有了新的進展。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他們發射的「隼鳥2號」於當地時間12月5號下午分離,並向地球釋放裝有樣品的密封艙。
  • 日本異常行動引警惕,隼鳥二號真正意圖被曝光,白宮鷹派拍案而起
    如今的日本每年需要給駐日美軍繳納高達20億美元的「撫養費」,而且還要充當美國在亞太地區橋頭堡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面臨的國防壓力可想而知。因此美國對於日本自衛隊的軍力建設,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在不久之前中方成功發射了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目前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已經在月球表面完成了挖土的工作,將會尋找機會返回地球。
  • 日本航天實力有多強?一次小行星探測任務,爆料出它的底牌
    在進入新世紀,中國航天技術飛速的發展!在振奮人心的同時,也讓國人的內心過於澎湃,忽略了一個臥在身旁的航天大國;日本! 提起日本,總是讓國人內心不能平靜!那一段屈辱的歷史,就如同一根埋在心底的刺,雖然傷口癒合,但那根刺卻留在心頭,一碰就疼痛難忍!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和隼鳥二號小行星採樣,哪個技術更強、難度大?
    中國「嫦娥五號」奔月挖土和日本「隼鳥2號」採樣返回,是2020年尾聲、世界上備受關注的重大航天任務。其中日本隼鳥2號已完成6年任務並且於12月6日凌晨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而嫦娥五號也早已挖土成功,並按原計劃將2公斤月球土特產帶回地球。
  • 兩顆星球左右開弓,亞洲航天哪家強一目了然
    進入今年以來世界航天尤其是亞洲航天可以說是頗為熱鬧,日本隼鳥二號探測器在3億公裡外深空登陸龍宮小行星,印度月船-2號探測器踏上奔月旅程。同為亞洲國家的我們理當對兩家的航天探索事業送上深深的祝福,但也有人對此發出了航天實力比拼的疑問。
  •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為何世界各國爭著獻殷勤?印度和日本反應最酸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嫦娥5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5號將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面的呂姆克山附近著陸採取約2千克的月球土壤樣品返回地球供國內的科學研究者研究月球數據這是繼美國的阿波羅十一號和蘇聯的月球16號第3次月球採樣活動那麼世界各國對於這項科研計劃的反應又是什麼?
  • ...隼鳥2號|地球|日本|jaxa|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龍宮|月球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
  • 繼中國嫦五後,日本也傳來一個喜訊,專家:這次亞洲國家出盡風頭
    這一次的探索過程,讓我國對月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並且還帶回了非常珍貴的月壤,從而進一步的去進行研發,甚至夠推動整個人類對月球的認知,所以在這一方面的發展中,的確達到了很優秀的程度,至少能夠讓各個國家都看到中國在航天方面的優勢。
  • 日本將在月球建氫燃料工廠 2020航天工程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
    日本將在月球建氫燃料工廠 2020航天工程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 2020年9月30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從槍擊到炮打,日本和小行星到底有什麼仇?
    在當今世界的諸多航天國家當中,日本是唯一一個曾經從小行星上取得了巖石樣品回到地球的國家,這也成為日本航天引以為自豪的一件重要成就,日本一共進行了兩次小行星探測,一次是在2003年發射的隼鳥1號,它前往一顆叫做系川的小行星,發射了兩顆子彈,然後取回了一點巖石粉末。第2次是在2014年,隼鳥2號探測器前往一顆叫做龍宮的小行星。
  • 嫦娥5號即將帶貨回家,日本隼鳥已帶小星星落地,哪個更牛些?
    在嫦娥5號就要從月球帶貨回家之際,而日本的隼鳥2號卻搶先從一顆小星星上帶了一點點天外物質回來。這樣一對比,是不是覺得嫦娥5號碾壓隼鳥2號?從上面的數據來看,我國嫦娥5號確實在某些方面比日本的隼鳥2號要領先。日本隼鳥2號探索的是一顆小行星,其引力可以忽略不計,而月球則不然,它的引力是地球的6分之1,其落和升對於探測器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 6年飛行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
    在其突破性任務開始6年零3天後,日本宇宙飛船「隼鳥二號」(Hayabusa 2)將帶著一個載有原始小行星碎片的太空艙返回地球,預計將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著陸。這些碎片被視作珍貴的研究資源——科學家相信,它們將有助於揭示太陽系的形成和生命的起源。
  • 航天強國排名已出爐,日本擠進了前三的位置,到底是誰被替換?
    而他們這一次所發布出來的消息就是針對於世界航天強國的排名進行了一系列的更改和變化。在這個航天領域之中,排名前三的一直是美國和中國還有俄羅斯,可是這一份名單之中所呈現出來的前三名卻出現了大幅度的變動,現如今已經找不到俄羅斯的身影了,而代替俄羅斯的便是一個小國家,日本。對於這樣的排名確實是讓人難以置信,俄羅斯為什麼會被日本所替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