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鳥2號」樣本艙回收展現日本宇航技術實力

2020-12-24 中國青年報

中青報·中青網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

與中國「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將擇機返回地球幾乎同時,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樣本艙順利返回地球。日本科學家將對樣本艙帶回的小行星砂塵物質進行分析,探究太陽系成因與生命起源。「隼鳥2號」成功實現小行星探測系列任務,集中展現了日本宇宙航空技術實力,以及眾多小企業的深厚技術經驗積累。

12月8日,日本相模原市,「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被從卡車上運往園區,日方小組對其進行了回收。樣本艙內裝從「龍宮」小行星上採集的碎石、砂塵。日本科學家隨後將依原定程序對這些碎石、砂塵展開研究。 視覺中國供圖

「隼鳥2號」去年7月著陸距地球約3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採集巖石砂塵等物質,去年11月從「龍宮」出發飛往地球。今年12月5日下午,「隼鳥2號」的樣本艙在距地球約22萬公裡處分離,獨自飛回地球。12月6日凌晨,樣本艙「如流星一般閃亮划過澳大利亞上空」,最終降落在澳南部沙漠的目標區域。日媒報導稱,為迎接樣本艙,日方早早就在澳設立了測控中心,澳大利亞政府派遣軍方人員第一時間搜尋樣本艙,嚴密保全護送給日方。

至此,「隼鳥2號」6年飛行約50億公裡的探測小行星「龍宮」任務結束。它將利用剩餘燃料繼續遨遊太空,可能將再花11年時間、飛行約100億公裡,抵達直徑僅30米的「1998KY26」號小行星,實施新的挑戰性探測任務。

12月6日下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隼鳥2號」項目負責人津田雄一對媒體表示,日本已掌握並確立行星星際往返技術。他說:「樣本艙狀況良好。『隼鳥1號』開啟了行星星際往返技術的大門,『隼鳥2號』則跨越了這扇大門。」

8日早晨,樣本艙被運抵東京羽田機場,很快將被送往JAXA位於神奈川縣相模原市的宇宙科學研究所。日方研究團隊計劃在一系列檢查程序之後,在本月中旬對樣本艙啟封,大約花半年時間「記錄」其中的「龍宮」小行星砂塵物質樣本,然後開始對這些樣本進行實質性分析研究。

日本民眾紛紛對樣本艙順利返回地球而歡欣鼓舞,認為這是日本航天史上值得記憶的一刻。當樣本艙突入大氣圈壯觀景象的畫面通過電視畫面傳來的時候,有的民眾甚至激動得熱淚盈眶。由此,一些少年兒童萌生出對航天科技與空間探索事業的濃厚興趣。

日本政府高層人士也相繼對樣本艙的返回表示祝賀。首相菅義偉第一時間發推文表達他的喜悅心情。文科大臣萩生田光一稱,「隼鳥2號」順利完成高精度運行,是向海內外展示日本高超宇宙探測技術能力的一大舉動。科技大臣井上信治表示,樣本艙返回是JAXA和有關企業、大學研究人員等不懼失敗、勇於挑戰、不懈努力取得的成就。希望今後秉持長期性策略繼續實施宇宙科學與探測活動,積極推進宇宙開發利用。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說,他對樣本艙的返回感到非常歡喜,項目整體順利完成,向國內外展現了日本在相關領域領先世界的技術水平。他同時對人類首次從小行星內部採取到砂塵樣本寄予高度期待,希望由此在解析地球生命成因方面有「驚人發現」。

日媒相關報導還重點聚焦了「隼鳥2號」的科技首創業績、整合能力和小企業技術貢獻。其中,《日本經濟新聞》6日報導認為,「隼鳥2號」探測「龍宮」的旅程,實現了七方面的技術首創,包括:形成對天體的人工撞擊坑;使用小型機器人對小天體實施移動探查;向小天體投下不同的探測機器人;對同一小天體的兩個地點實施著陸;在極高精度要求地點成功著陸;對地球圈以外天體內部進行調查;實現人工衛星對不同最小型小天體繞飛。該報導認為,「隼鳥2號」使用金屬彈擊打小行星的技術模式,可用於對小行星的樣本採集,未來或可用於改變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的飛行軌道。

另據NHK電視臺報導,樣本艙帶回的砂塵物質的研究團隊負責人、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高知核心研究所主任研究員伊藤元雄表示,樣本艙如同一個最貴重的「百寶箱」,他們將使用日本國內屈指可數的精密儀器對「龍宮」砂塵進行分析,爭取2022年夏天以前公布研究結果,希望能從各個角度探究太陽系的起源。

日本國內普遍將「隼鳥2號」視為集約了日本所有高精技術的結晶,JAXA發揮了「司令部」作用。值得特別書寫一筆的是,「隼鳥2號」的研發製造過程共有二三百家企業參與,其中多數為日本企業,小企業的技術貢獻同樣不可忽視。比如,神奈川縣橫濱市的下平製作所,註冊資本僅1000萬日元,員工約30名,此次為「隼鳥2號」提供了諸多零部件,包括樣本艙脫離裝置所需的彈簧開關,一些零件手工加工誤差小於0.06毫米。又比如,埼玉縣羽生市的Kittseiko公司,員工僅23人,早在1970年就曾為日本首顆人造衛星「大隅號」加工螺絲,之後50年從未放棄宇航領域等特殊螺絲的研發製造事業。在許多人看來,日本諸多小企業平常總是「其貌不揚、不聲不響」,實則靠副業維持公司運轉,在主業上精益求精。這些小企業往往都是在國家科研事業取得重要成果之後,經過日媒披露才「突然」聲名大噪。

其實,美國方面早就注意到了日本小企業的技術實力。據日媒報導,美國軍方關聯資本多年前就已開始搜羅日本小企業手中的高技術,意圖實施收購、買斷。日本政府當然對此有所警覺。日本高科技領域的小企業目前也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面臨生存發展的挑戰,日本政府已出臺諸多救助扶持措施,防止中小企業手中的技術流失。為夯實國家整體科技研發與產業的堅實基礎,日本政府也在醞釀加強相關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阻止日本大企業仰仗資本和市場優勢「大魚吃小魚」,盤剝侵吞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 本報東京12月9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帶著「寶藏」的隼鳥2號回收艙回來啦!
    2號(日文:はやぶさ2)是日本航天局(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原隼鳥號的後續計劃。 點我了解>>日本首枚純國產火箭H-IIA與JAXA的歷史 待回收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已成功返回樣本
    在太空度過六年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射的小行星取樣任務探測器—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
  • 帶著「寶藏」的隼鳥2號回收艙回來啦
    點我了解>>日本首枚純國產火箭H-IIA與JAXA的歷史待回收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回收艙被直升機運往附近的實驗室,通過氣體採集裝置提取在小行星「龍宮」上所採集的物質樣本所釋放出的氣體,進行了簡易分析。另一方面,分離出回收艙的隼鳥2號也早早地動身前往其他的小行星。從JAXA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分離的回收艙變成火球落向地表。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央視網消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 樣本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消息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2月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
  • ...隼鳥2號|地球|日本|jaxa|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龍宮|月球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2019年2月,首次在「龍宮」著陸,收集地表樣本並發現了水合礦物質。
  • 嫦娥五號與日本隼鳥2號都是取樣返回地球,到底誰的技術更先進?
    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艙攜帶2千克月巖/月壤樣本順利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降落場著陸並完成回收,為嫦娥五號本次探月計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日本公布「隼鳥2號」帶回的稀有樣本,是在向中國炫耀?
    圖為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最近中國嫦娥5號成功從月球取回了土壤樣本,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而在這個關鍵時刻,菅義偉終於憋不住了,亮出了最後法寶,日本宣布公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帶回的稀有樣本對此中國卻一笑而過,因為無論是從技術難度還是從意義上來說,嫦娥5號任務都比隼鳥二號要複雜的多,日本就算想炫耀也炫耀不出什麼來。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比起「前輩」隼鳥號一波三折的探測經歷,隼鳥2號的探測到目前為止進行的相當順利,包括釋放著陸器在內的一系列計劃工作都得以正常實施。如果一切正常,隼鳥2號將有望為我們帶來「龍宮」小行星上的樣品,為小行星和太陽系起源研究提供無可替代的珍貴研究樣本。同時,隼鳥2號、隼鳥號等科學計劃,也從一個方面展示了日本不容小覷的航天實力。
  • 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 帶著「龍宮」物質樣本返航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據外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2014年發射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於12月6日返回地球,屆時將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
  • 日本「隼鳥2號」艙內發現黑色沙粒狀物質 也許是源於「龍宮」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15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消息稱,已確認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存在黑色沙粒狀樣本。當地時間12月14日,日本神奈川相模原市,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公布由「隼鳥2號」收集並帶回的小行星表面稀有樣本。報導稱,JAXA公開了拍攝到黑色沙粒的樣本容器內部圖像。由金屬條密封的容器內,混入地表塵土等物質的可能性不大。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含有較多可以看到的物質,或許能說是源於『龍宮』」。
  •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成功返回地球,結束6年旅程!帶回小行星樣本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成功返回地球,結束6年旅程!帶回小行星樣本日本雖然並非所謂的「太空大國」,但是近年他們也有專注比較小型的探索項目。六年前他們發射升空的隼鳥 2 號密封艙今日成功返回地球,科學家之後將會分析小行星樣本。
  • 日本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
    日本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 來源:新華社時間:2020-12-21 08:47:59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4日發布公報宣布,確認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
  • 日本公布「隼鳥2號」帶回的稀有小行星表面樣本-中新網
    日本公布「隼鳥2號」帶回的稀有小行星表面樣本 (2/4) "← →"翻頁
  •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內發現黑色沙粒狀物質(圖)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消息稱,已確認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存在黑色沙粒狀樣本。這可能是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碎片,將展開進一步的分析。
  • 日本公布隼鳥2號小行星「龍宮」採樣:意外收穫
    12月6日,離開地球六年之久的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的返回艙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其中攜帶的小行星「龍宮」(Ryugu)的採樣樣本也已被取回。在檢查樣本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今天首次放出了一張照片,可以看到,在樣本盒的外殼上,有一層炭黑色物質。
  • 日本宇航局打開隼鳥2號的「龍宮寶盒」,小行星土壤和氣體相當豐富
    日本宇航局(JAXA)官員周二說,他們已開啟了「隼鳥2號」(Hayabusa 2)所帶回的返回艙,驚喜的發現土壤和氣體的數量超出了預期,顯示任務非常成功。美聯社報導,JAXA表示,工作人員在周一打開了密封容器,先取出一些黑色顆粒,這是最先得到的龍宮小行星樣本。 到了星期二,科學家們又發現了更多的土壤和氣體樣本,這些部分是隼鳥2號兩次降落小行星當中,的第1場降落時取得的。隼鳥2號任務負責人津田雄一說:「我們證實,隼鳥2號從龍宮小行星帶回大量的寶物,也就是土壤以及氣體。
  • 日本宇航局隼鳥二號小行星樣本收集成功,黑色的土壤樣本
    周一,科學家們在打開日本宇航局隼鳥二號小行星樣本返回探測器時發現了這些黑色的沙塵,它們來自於小行星Ryugu,這是一個距離我們近4億公裡之外的另一個世界的土壤樣本。之前,隼鳥二號小行星樣本返回探測器降落在澳大利亞沙漠,然後被運往日本。
  • 日本「隼鳥2號」任務獲取小行星樣本多於預期
    這可不是什麼咖啡渣,而是日本「隼鳥2號」從外太空帶回地球的小行星物質。據悉 ,該探測器最近在澳大利亞將載有小行星材料的有效載荷卸下後被運往會到了日本。JAXA在一兩天前的一份新聞稿中展示了其樣本收集容器的圖像。現在,在更新的聲明和新圖像中大家可以看到,小行星土壤實際上比我們最初認為的要多很多,JAXA表示,他們對此次任務的成功感到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