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二號僅帶回0.1克物質,嫦娥五號返回地球,誰更強?
龍宮小行星是1999年由美國的林肯實驗室所發現的,這是一顆阿波羅型的近地小行星,屬於巖石天體,科學家之所以會關注這個小行星,是因為它極有可能保留了在地球誕生之初的具體樣貌,也就是說這上面的巖石大都是來自於40多億年前,如果可以取得這顆小行星上的樣本,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地球誕生之初的環境情況。
因此日本展開了小行星採樣計劃,希望可以帶回龍宮小行星上的巖石碎片,日本隼鳥2號在2014年正式升空,預計會在2020年返回地球,在12月6日,小行星探測器成功的在地球降落。這是澳大利亞西南部的一片沙漠當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已經從探測器當中取回了從小行星龍宮上面所帶回的樣本物質。
打開探測器密封艙的一瞬間,科學家們表現出更多的是失望。8天之後日本宇航局,在12月14日公開了密封艙內樣本容器的具體情況。整個密封艙的體積並不大,但是裡面取回的物質寥寥無幾,是呈現出了一些黑色像碳一樣的顆粒狀物質,大多都集中在一個小角落上。
這些黑色的粉末物質在經過稱重之後發現只有0.1克而已,相關工作人員認為這很有可能是從小行星龍宮上面所取回的樣本物質,因為整個容器是金屬密封的,所以混入其他物質的可能性並不大。也有人覺得這些碎片也有可能是飛船在運行的過程當中所產生的附著物,科學家覺得這些碎片當中擁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很有可能會發現在這顆行星上的有機物。
除此之外,在這個密閉的封閉艙裡,還有一些氣體出現,這些氣體產生的原因很可能是這些巖石所散發的,在某些條件下這些物質極易揮發,也有可能是從龍宮小行星到達地球之後,環境的變化讓他產生了少量氣體,至於這些氣體是如何出現的,0.1克的黑色物質究竟是什麼,下一步日本的研究人員將會進行詳細的檢測。
除了日本隼鳥2號之外在歷史上所帶回地外巖石樣本的國家還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早在半個世紀之前,美國就已經成功地將月球上的巖石帶回了地球,並且高達380千克。我國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也已經返回地球,初步認定在探測器上將攜帶著兩公斤的月球表面物質,這一分量遠遠超過了隼鳥2號所帶回的這些物質的出現,將更加有利於我們對於月球的研究和探索。網友們認為這些巖石物質的多少,已經直接表明了中國和日本在技術上的差異性。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