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哭需要哄睡,除了奶睡還有「晃睡」嗎?力度把控很重要

2020-08-16 奶豆育兒

根據權威統計數據,嬰幼兒中有50%有階段性睡眠不良的問題,在學齡前兒童中也有20%存在明顯的、長期的睡眠障礙問題。

相信寶爸寶媽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寶寶剛出生那段時間,一天總是在睡覺,睜開眼睛就是吃奶,吃完一會又睡了,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不過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有些會乖乖睡覺,不過由於對於世界充滿好奇,困了也不肯老老實實睡覺的寶寶也大有人在。

為此,我們的寶媽可謂是使盡了渾身解數,想方設法的讓寶寶睡覺,而有時卻會適得其反,哄睡是寶媽們的一大艱巨任務,那麼在媽媽哄睡時有哪些誤區呢?

「晃睡」寶寶,被醫生制止

小白跟我講過她的一個經歷,小白帶著孩子去打疫苗的時候,寶寶哭鬧個不停,沒有辦法接種疫苗,醫生讓小白先哄哄孩子,讓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再打針,小白就按照習慣的方式,抱起孩子輕晃。

相信這也是我們大多數經常有的做法,而且在看老一輩人哄孩子也都是這樣的。不過在小白用晃的方式哄孩子的時候,醫生卻很著急的制止了她,並且告訴她,這樣的方式對孩子是很不好的。

小白回來跟我說,多虧遇到這麼貼心的醫生大姐,不然還不知道要無知到什麼時候呢,做媽媽一定要多多學習,多多掌握知識。那麼搖晃哄睡究竟有哪些問題呢?

搖晃哄睡有什麼危害

嬰兒搖晃症候群

以前看過一個案例,一家人增添新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七姑八姨全家的親戚都喜歡的不行,爭著搶著這個抱一會,那個舉幾下,抱著孩子像蕩鞦韆一樣,搖來搖去,這都是常有的事。

可是等到孩子四歲的時候,家人發現孩子的身體發育,和語言等智力方面,都比其他同齡人有明顯的差距,去醫院一檢查,一定診斷結果就是孩子得了「嬰兒搖晃症候群」。

嬰兒搖晃症候群就是由於家長經常用搖晃的方式哄孩子,因為搖晃過度對孩子造成了腦損傷,對孩子智力發育都會造成影響。

在家長劇烈搖晃孩子的時候,大腦表皮和頭部血管也會被晃動,晃動的大腦組織也會容易受外力衝擊影響,引發腦膜出血、視網膜出血。

嬰兒搖晃症候群的表現大多出現為頻繁嘔吐、煩躁不安、四肢無力、抽搐,嚴重腦損傷還會造成昏迷、腦部水腫、呼吸障礙、呼吸衰竭,進而甚至導致死亡。

√頸部受損

因為寶寶頭部的重量約佔全體重的四分之一,而且腦部發育較快,而且頸部柔軟,所以不能給腦部提供足夠的支撐。

而且在搖晃過程中,頸部一直在承受超負荷的壓力,在搖晃過程中頸部受到磨損,尚未骨化的頸部在搖晃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很大的傷害。

怎麼哄睡寶寶

1)找到睡眠信號

要做好哄孩子的睡覺的工作,寶媽們首要的工作就是找準孩子的睡眠信號,也就是孩子犯困的表現,有些孩子是打哈欠或者目光無神,有些會哭鬧、煩躁。

2)讓孩子安靜下來

在準備讓孩子進入睡眠之前,寶媽應該提前讓孩子安靜、平靜下來,例如孩子正在玩的時候發出了睡眠信號,寶媽應該想辦法把孩子轉移到臥室,並且停止會讓孩子神經興奮的活動。

3)放一些安眠曲、睡前故事

在準備讓孩子睡覺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安眠曲放給孩子,有些寶媽雖然會使用安眠曲,不過是在孩子躺好要睡的時候才會放,而孩子卻壓根不配合讓你去乖乖躺好,事實上提前放安眠曲給孩子,能夠給孩子帶來平靜和安穩,讓孩子更好的平靜下來,變得平穩。

4)奶睡

餵奶時是孩子最習慣的安穩方式,在孩子發出睡眠信號之後,媽媽可以選擇用餵奶的方式讓孩子平靜在媽媽的懷裡,哄一哄、拍一拍,就很容易讓孩子進入睡眠中。

5)假寐法

這個方法我就經常用來哄孩子,陪著孩子躺在床上,然後逐漸進入假裝自己睡著了,孩子在聽到大人均勻的呼吸聲以及認定媽媽已經睡著以後,很容易自己也會睡著。

擴展閱讀:平時怎麼安撫寶寶

❀ 輕輕地搖晃和撫摸

在孩子煩躁、不平靜的時候,媽媽可以用溫暖的手輕輕撫摸孩子的後背,母親的手是有魔力的,能夠給孩子一種依賴感、幸福感,進而安穩下來。

❀ 安撫奶嘴

安撫奶嘴可謂是安撫寶寶的一大絕招,很多的寶寶含上安撫奶嘴就會安穩下來。

❀ 噓-拍法

根據權威研究,嬰兒的大腦不能同時反應三種信息,媽媽一邊在孩子的耳邊發出輕微的:噓、噓聲,一邊輕拍孩子的後背,來自兩種渠道的信息,很容易讓孩子忘記哭鬧。

相關焦點

  • 寶寶從奶睡、哄睡到陪睡、自主入睡,媽媽們究竟要等多久?
    寶寶剛出生,基本上都是處於奶睡階段的。因為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很長,一般就是吃飽就睡去了!相對比較輕鬆,這種狀況我們持續了一個多月快兩個月。記得那時妹妹還一直囑咐我,不要奶睡,儘量哄睡。因為她覺得自己飽受奶睡之苦,她寶寶一直是夜醒頻繁,只為咂幾口奶!我也有過擔憂,但寶寶小不想讓他哭,而且我家寶寶肉嘟嘟,抱著一直哄實在吃不消。所以就順其自然了。不過事實是後來並沒有什麼奶睡後遺症。
  • 還在奶睡抱睡嗎?試試看我認為最好用的哄睡方法「噓拍法」
    大一點的寶寶說故事跟讀繪本也是一樣的道理。舉例來說,爸爸的打呼聲可能會影響寶寶睡眠,但實際上很多寶寶卻睡得更香,這個打呼聲幫助他們確認了爸爸的存在,讓他們睡得更安心。還有很多人在下雨天更容易入睡,睡得更香。這個就是聲音的魔力。
  • 還在奶睡抱睡嗎?試試看我認為最好用的哄睡方法「噓拍法」
    舉例來說,爸爸的打呼聲可能會影響寶寶睡眠,但實際上很多寶寶卻睡得更香,這個打呼聲幫助他們確認了爸爸的存在,讓他們睡得更安心。還有很多人在下雨天更容易入睡,睡得更香。這個就是聲音的魔力。(比較不會哭鬧,不會有堅持不下去的狀況) 理由五:適用範圍廣,奶睡抱睡都能改善,培養自主入睡,也能結合其他方法一起用。 除了慢一點,還真的沒有缺點。而這個所謂的「慢」,也只是單單指改變入睡習慣上。
  • 寶寶喜歡奶睡、搖睡?常見四種哄寶寶睡覺的方法,是時候該換掉了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對很多寶媽來說,哄寶寶睡覺真的是件大事,尤其是「睡渣」寶寶們,雖然寶寶是哄睡著了,可是寶媽的方法真的健康嗎?寶媽怎麼哄寶寶睡覺?奶睡、摟睡?前幾天小敏哄寶寶睡覺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以往哄寶寶只要抱著寶寶來回踱步,輕輕搖晃,十幾分鐘寶寶就會有些許困意,這這次小敏足足晃了半個小時,寶寶還是沒有睡意。
  • 六個月的寶寶,抱睡?奶睡?還是培養自主入睡?
    六個月的寶寶,奶睡、抱睡都是不對的。奶睡對寶寶腸胃不好,抱睡對寶寶腰椎不好,所以一定要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六個月寶寶的每天睡眠時間應該不低於14個小時。其實寶寶六個月的時候,他已經形成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固定睡眠規律。比如白天睡5個小時,晚上睡10個小時。所以大人要根據寶寶的規律和睡眠特點來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好習慣。
  • 寶寶哄睡5大錯誤方式,越哄越不睡還有害身體!
    為了能讓寶寶早點入睡,爸爸媽媽們是想盡了各種辦法:讀書、講故事、催眠曲、搖籃、抱著拽、餵奶……有些方法哄孩子越哄越不睡,有的方法能哄睡卻有傷孩子身體。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寶寶哄睡常見的5大錯誤方式,要注意避免哦!寶寶哄睡的五大錯誤方式1、奶睡吃奶其實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所以低月齡的寶寶會吃著吃著就睡著了。
  • 抱睡、奶睡、躺睡,哪種對寶寶更好?別只圖省事,娃的發育最重要
    優勢:對於低齡的小寶寶來說,媽媽抱睡時他們會感到自己在子宮裡一樣,非常有安全感,和媽媽的關係也更為親密。而且這種哄睡方式,能讓寶寶睡的時間更長,更安穩。最大的隱患則是,如果長期抱睡,寶寶總是呈現蜷縮狀態,這會影響到他的脊柱發育,如果晃的過猛、過頻,還容易引發腦部疾病。第二種,奶睡小寶寶吃著吃著奶就睡著了,而他們在夜間醒來的時候,媽媽也常常是採用這種方式哄睡。
  • 告別抱睡、奶睡,讓寶寶自主入睡的秘密,就在這一張圖裡
    問1萬個媽媽,帶寶寶頭兩年最苦的是什麼,大概有9千個都會告訴你:是哄睡!是夜醒!是缺覺!(抱睡奶睡真的很累你睡不好寶寶也睡不好)自主入睡是寶寶睡眠之路上的終極目標,誰都希望自己家娃能放在床上,不吵不鬧不用哄,
  • 奶睡睡不長,抱睡累暈娘,如何才能哄新生寶寶自己在床上入睡?
    把寶寶放在床上奶睡,看起來好像更加輕鬆些,但缺點也是很大的呢:需要一直當人肉安慰奶嘴,想趁著寶寶睡著拔下來去個廁所,過程也搞得像越獄一般,很可能屁股還沒沾到馬桶圈就會被寶寶的哭聲召喚回去了呢。有些寶寶在出生後沒有打包裹,之後時間一長就不習慣被打包裹,並且抗拒打包裹了,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在哄睡時不要壓到寶寶的手了,不要讓他手腳亂動就好。四、開始哄睡前面3個步驟很重要,假如沒有以上的前提,盲目哄睡寶寶,效果可能會事倍功半,甚至導致哄睡失敗!
  • 奶睡壞處多寶寶怎麼戒奶睡?多大該戒?六步戒奶睡,第6步最重要
    但是呢,我常說「奶睡其實才是最好最輕鬆的哄睡手段」。我自己是非常「支持奶睡」的!為了讓媽媽們放心餵奶、享受餵奶、輕鬆哄睡,上個星期,我特意寫了一篇給奶睡正名的文章,閱讀量很快就破了30W+。不需要幹預和調整的奶睡:如果睡著後不需要繼續含著奶、接覺時不依賴吃幾口安撫奶才能哄,僅僅是吃奶吃到睡著,就是非常常見、也非常正常的「奶睡」,是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的!那麼,哪些情況下的奶睡是不太好的,是需要我們幹預和調整的呢?
  • 抱睡、奶睡、摟睡,哪種方式利於寶寶發育?真相和想像不一樣
    有些媽媽直呼「我太難了」,為啥哄寶寶睡覺這麼難?事實上,哄睡也是媽媽的一門必學課程,如何能夠更快的哄睡,哪種哄睡的方式更利於寶寶生長,這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而作為哄睡的第一責任媽媽們來說,只有把這項技能的重點了如指掌,才能讓寶寶充分地抓住睡眠優勢快速成長。
  • 奶睡哄娃「一時爽」,想戒奶睡「心慌慌」,奉上超實用戒奶睡攻略
    《關於中國寶寶安全現狀調研白皮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0-3歲寶寶80%在哄睡,哄睡方式中奶睡佔74%,「奶睡大軍」規模強大。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奶睡是哄娃入睡的「殺手鐧」,寶寶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可以解決寶寶餵奶問題,又可以完成哄睡任務,是「一箭雙鵰」的帶娃「秘籍」。
  • 哄娃睡覺要抱著搖還要奶睡?家長不懂意識搭建,哄睡會很煎熬
    新生兒出生後成為了全家的關注重點,吃喝拉撒睡都有人來照顧,但是最讓新手媽媽頭疼的就是孩子睡覺問題。哄娃睡覺大部分時候都是抱著、走著、悠著,甚至還需要哼唱著。如果這些方法不管用還要使出殺手鐧-奶睡。為了哄娃睡覺真的是讓媽媽們用盡各種辦法。如果寶寶體重比較輕抱著還可以接受,隨著體重增長抱著哄睡真是辛苦。
  • 新生兒總哭鬧新手媽媽很頭疼,抱睡、躺睡、奶睡,哪種哄睡方式好
    等寶寶對環境熟悉了,就不會一直哭鬧了。寶寶哭鬧哪種哄睡方式更好?抱睡、躺睡、奶睡寶寶一哭,寶媽就頭痛,就想著快點哄寶寶入睡,好給自己一會兒清淨。優點:新手媽媽只要餵飽了寶寶的肚子,不用特地費心哄寶寶入睡,即使是寶寶半夜哭鬧,只要這一招就能讓寶寶入睡,也減少了寶媽的工作量。對於這麼省事兒的寶寶,有的寶媽就要偷著樂了。缺點:長時間的奶睡會讓寶寶形成依賴性,只有喝奶才能睡得著。
  • 奶睡睡不長,哄睡累死娘!做好這幾件事,和奶睡說拜拜 !
    「奶睡」,總讓媽媽們是又愛又恨:愛它瞬間安撫寶寶的奇效,恨它怎麼也無法戒掉。  其實,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用奶睡的方式安撫並沒有錯,吮吸的動作會讓寶寶感到自然而放鬆,然後順利入睡。  如果寶寶吃奶入睡後,睡得很踏實,那麼家長也不需要把奶睡當成一個完全不可觸碰的禁區。
  • 需要哄睡的寶寶,和自己入睡的寶寶,長大後影響的不止是智力!
    這個視頻引來一眾家長的共鳴,不少寶媽都表示自家孩子也是這樣,得抱著晃著哄著孩子才睡得安穩,要不然孩子再困都睡不著。 需要哄睡的寶寶,和自己入睡的寶寶,長大後影響的不止是智力 其實大部分寶寶在剛出生時是無法自主入睡的,如同走路、說話一樣,孩子是需要後天慢慢學會自主入睡這一技能的
  • 「奶睡」可怕危害多?恰到好處的奶睡,寶寶睡得安媽媽更輕鬆
    長時間的奶睡對寶寶的發育有很多壞處,不僅容易導致寶寶牙齒發育出現問題,還會導致寶寶心理髮育出現問題。雖說奶睡的危害讓很多媽媽對此都感覺到可怕,但用起來效果卻好。奶睡真的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嗎?其實恰到好處的奶睡,不但對寶寶發育沒有危害,反而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為什麼寶媽們覺得奶睡可怕?
  • 寶寶從哄睡到自主入睡,需要多久?還看媽媽如何培養
    相信不少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甚至哄孩子睡覺把自己哄睡著了,孩子還不睡。 很多寶媽很頭疼,到底孩子什麼時候才能想睡的時候自己睡,不折磨娘親啊?! 之前甚至還有一個寶寶的哄睡現場,堪稱「排場最大」的哄睡,一家人沒一個閒著的。
  • 戒掉寶寶不良入睡習慣,向奶睡抱睡Say No
    在當媽的頭一年裡,最令你頭疼的事當數怎麼哄寶寶睡覺了,易醒、哭鬧、不肯睡、晝夜顛倒……這些層出不窮的哄睡難題,還可能會在你的眼周留下了深刻「記錄」——黑眼圈。經過反(wu)復(ke)探(nai)索(he),媽媽們總結出了兩大哄睡秘訣——奶睡、抱睡。
  • 讓寶寶自主入睡的秘密,四大哄睡方法防坑指南
    奶睡、抱睡……則被媽媽們視為自主入睡的攔路虎。到底還能不能哄睡?怎麼才能讓寶寶自主入睡?我們來聽一聽國際睡眠諮詢師朱笑婕老師的見解。抱著睡「抖、晃、搖」,每次抱睡哄睡,不是練出肌腱炎的「有氧運動」,就是大家一起嗨的「廣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