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傳統祭典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   2001-10-29 13:31:52   

因應著四時的運轉和作物收成,傳統的阿美族人一年到頭,都有相應的祭典,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祭典已大幅精簡,但屬於阿美人精神的血脈,仍在歌舞、捕魚中代代相傳——阿美族世居於臺灣東部的平原和海濱地帶,為原住民九族中的最大族群,現有人口約13萬人,分布在花蓮、臺東縣,另有零星族人居住在恆春半島上。根據學者研究,阿美族屬於南島語族,其祖先可能系自菲律賓或馬來半島一帶遷徙來臺;而依照族人自己的傳說,他們的祖先原本居住在遠方,後來家鄉遭遇大洪水,一對兄妹跳上了木筏漂流得救,並在東臺灣繁衍子孫。在阿美族傳統中,財產繼承大權操在女性手上,婚姻也是採招贅制,子女一律從母姓,可說是典型的母系社會。然而另一方面,以部落為單位,一切公共事務則是由男性來擔當,祭祀活動更以男性為主體,女子若非被排除在外,便是僅具陪襯角色,巧妙地平衡了男女間的權力。在阿美族部落裡,成年的男子均被納編入年齡階級的體制中。年長者負責決策、發號命令,中壯年負責執行及督導下一代,而體力勞動、跑腿等雜役,則由青年組擔任。每至豐年祭,青年組都要聚集到「青年會所」,接受團體訓練,類似於兵役制度;而每隔3~8年不等,各部落會替年輕男性舉行成年儀式,通常併入豐年祭活動一併舉行。儘管急劇的社會變遷正衝擊傳統的生活方式與社會倫理,但祖先精神仍透過祭典、儀禮、歌舞活動等代代相傳,牽繫著族人的向心力。歡慶小米豐收的豐年祭阿美族的傳統祭典很多,但以一年一度的豐年祭規模最大,這是族人為了歡慶小米豐收、祭祀神靈祖先所舉行的祭典,並負有教育男子成年、承傳薪火的慎重意義;部分部落並借著遞送檳榔、「牽手禮」等活動,撮合適婚男女。從前阿美族人的主食是小米,祭典的時機也配合小米的收成;如今則改以稻米的收割季節,臺東地區約在7月份,花蓮地區則多在8月舉行。一個完整的豐年祭包含了「迎靈」、「宴靈」和「送靈」三個階段,之前之後都要舉行捕魚儀式;不過在基督教傳入及社會變遷等諸多因素的衝擊下,縮短日期、簡化宗教儀式已成了共同的趨勢,取而代之的是融入了相撲、拔河等競技,甚至結合木雕、工藝的展示及美食巡禮,成為上下同歡的歌舞「嘉年華」,也是外人認識阿美文化的窗口。改良過後的豐年祭,由於深具節慶性質,因此更適合一般遊客參觀、同樂。每個部落舉辦的豐年祭各有特色,短則1天,長則7天;之前的準備布置工作讓部落裡的人都忙了起來,家家戶戶釀製小米酒、糯米酒以饗賓客,並在社區活動中心或學校運動場架起守望臺;活動期間,除了各項祭典、歌舞活動外,甚至融入拔河、賽跑、相撲、射箭等競技比賽,整個部落為之沸騰。歌舞活動是豐年祭重要的一環,也是時代演變下,族人無論如何不會廢去的項目,因為它不但具有祭儀的意義,更是族人同歡同樂的社交活動。阿美族豐年祭歌舞有分男性專屬、女性專屬及男女合舞,各運用在不同場合;其中年輕男子擔綱的「勇士舞」,是以大幅度肢體擺蕩,表現出齊一的戰鬥性,非常具有震撼性。其歌唱由長者發音,眾人應和,如此不斷反覆,而眾人也手牽著手圍成圓圈,面向圓心作逆時針的進行。各部落均有其獨特傳唱歌舞,然而由於平時不得練唱,又禁止向其他部落學習,因此流失情形相當嚴重,目前以大港口、宜灣、奇美、馬蘭、都蘭等地的歌舞保存較為完整。也有若干部落,至今仍堅持傳統儀式,並按「年齡階級」運作不輟。這些部落大多位在沿海或山區,如豐濱、大港口、膽曼、白桑安、宜灣、奇美等,由於地理較孤立,反而成為維繫阿美文化的中流砥柱。以奇美為例,豐年祭一共持續5天,旅居外地的族人均會返回部落,共襄盛會。頭兩天可以算是準備期,首日要向外「報信息」,宣告活動開始;接著第二天,青年們上山採回黃藤等野菜,準備成豐盛的午餐,邀全村男性一起享用,而長輩也藉此機會,教育年輕人團結合作的重要。第三天晚上,全村男子共舞迎靈,祭典正式揭幕,一般來說,迎靈的活動比較嚴肅,外人也較不便參與;之後兩天的白天,青年組的組員將前往級友家「巡訪」,夜間舉行的宴靈、送靈歌舞,亦加入了女性的歌舞,歡樂氣氛逐漸展開。尤其最後一天更是年祭的高潮,族人熱情邀請賓客加入圓圈共舞,傍晚時會舉行盛大的「辦桌」,用檳榔葉鞘盛滿豐富菜色,所有來賓皆可與族人共享美酒佳餚。遙拜祖先與亡靈——捕魚祭•舟祭捕魚祭是阿美族另一項重要的儀式,起源於阿美祖先乃從海上漂流到東海岸,為感謝海神一路護佑、並得以繁衍子孫而舉行。這項盛典多於6、7月收割季來臨前舉行,祭拜海神、祖先與海上亡魂,並祈求漁貨豐收;而豐年祭的活動,往往也以捕魚作為開始和結束。捕魚是男人的責任,對阿美族人來說不僅是經濟活動,更是重要的儀式和文化傳承。以年齡劃分階級的阿美族人,從捕魚一事中建立長幼生活經驗傳遞,並教導少輩了解及尊重自然生物,男性也從中強化自身對家庭的責任。捕魚祭傳統上多選擇望日舉行,因為在月光照耀下,捕魚工作進行較順利;如今祭典多改到白天,並且為了提高族人參與率,通常會安排在周末假期。捕魚祭限男性參與,開始時先以巫師用酒噴過的檳榔葉鎮邪驅魔,並進行拔河比賽,接著進行漁撈;男子們帶著漁網、漁具及祭品,居住在海濱者駕著船筏下水,內陸地的族人則將溪流圍堵起來;待漁獲上岸後便在岸邊就地烹煮,並與賓客一起分享。隨著臺灣溪流魚類逐漸減少,捕魚祭有的改成兩年一次,有的到市場購買放進水中因應祭典,儘管如此,阿美族人至今對捕魚一事仍然虔誠。除了豐年祭、捕魚祭外,位于吉安鄉的東昌部落(裡漏社)則有一項獨特的「舟祭」。部落裡保存著據說是阿美族始祖登陸上岸時所搭乘的獨木舟板,為紀念祖先渡海來臺,每隔8年,村民都會舉行一次獨木舟下水祭。在此之前,部落會為屆齡的青年男子舉辦成年儀式,通過為期約2周的技能訓練、禮儀學習,最後再經過「馬龍龍」(3000公尺長跑)的考驗,之後正式步入成年,成為被族人許可的勇士,並參加下一階段的獨木舟下水祭。

 

責任編輯:

共1頁

 

相關文章

   

聚焦臺島

  更多

臺島夜話

  更多

臺灣新聞排行榜

   

熱門評論

 

熱門關鍵字

  更多

頻道特別推薦

   

相關焦點

  • 臺灣少數民族:阿美族(Amis)
    阿美族的文化特色是母系社會,男子入贅女家,女兒繼承家產,男性年滿十三歲就送入少年會所集訓,每三年通過一次體能試驗,才晉升更高一級的年齡階級,廿二歲成年後改住到青年會所才可以結婚,也是捍衛部落的戰士,成年男子若被妻子離婚,只能返回青年會所等待第二次結婚的機會。熱鬧的「Milisin-豐年祭」,以及沿海部落所舉行的「Bifuding-海祭」,是阿美族目前最富特色的傳統祭典。
  • 全臺疫情嚴重 花蓮傳統民俗布農族射耳祭全暫停
    華夏經緯網3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新冠肺炎確診將突破200例,花蓮縣卓溪、萬榮鄉,每年4月即將登場的布農族射耳祭,因疫情情勢嚴重,各部落經研商決議18場祭儀皆暫緩舉辦,至於豐濱鄉11場阿美族海祭,因會場均在空氣流通的海邊,若疫情無擴散情形,各部落仍將照常舉行。
  • 高清:紅瓦屋石頭火鍋——阿美族的美食智慧
    高清:紅瓦屋石頭火鍋——阿美族的美食智慧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3年11月21日13:30   花蓮是阿美族的原鄉,阿美族是臺灣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提到阿美族的特色美食,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麻糬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推薦你到花蓮光復鄉的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品嘗地道的阿美風味菜。   這家餐廳位於光復鄉一處僻靜的山腳旁,為了突出臺灣少數民族特色,餐廳裡裡裡外外都採用了大量木雕作為裝飾。
  • 黑色五葉草:傳統日本祭典橋段,果然又羅嗦了一集!薔薇團長
    黑色五葉草:傳統日本祭典橋段,果然又羅嗦了一集!薔薇團長原創動漫文章,請勿抄襲洗稿(素材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及刪)文/神漫談不知道是否因為跨年的緣故,動畫、小說、資訊什麼的都水的要命,應該是都偷懶休息吧,這集的五葉草延續了上一集的劇情,果然又羅嗦了一集,這也是在漫談的意料之中,而且傳統日本祭典的橋段竟然進一步的延續了
  • 祭祖習俗(鳳陽宗祠祭典)
    鳳陽宗祠祭典是羅定市素龍街道鳳陽村陳氏家族祭祀祖先的傳統民俗活動。據族譜記載,鳳陽陳氏始祖陳賓於明嘉慶年間遷居此地,後陳賓後人九世孫陳聖述,發動陳氏族人捐款建造鳳陽村陳氏宗祠,按捐款數目設立各祖宗神位。
  • 《伊洛納》祭典雪人如何製作 祭典雪人製作方法
    導 讀 在伊洛納遊戲中,大家知道祭典雪人怎麼製作呢?相信還有不少小夥伴還不是很清楚吧,感興趣的小夥伴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兒童不宜的神社祭典
    「鐵男根祭典」每年四月的第一個禮拜天,在川崎大師車站有一個金山神社舉辦的祭典,在日本是非常有名的一個奇特的祭典。據說很多外國遊客會專門為了這個節日來日本。(品川——京急川崎——川崎大師),「鐵男根祭典」在日本的所有祭典中人氣超旺,排隊一般要排2個小時,跟國內的熱門景點差不多,能體會到吧?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會來這個祭典呢?難道只是為了好玩嗎?
  • 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的衹園祭至今盛行的原因
    人們會自發地在自家屋簷上掛上神燈,把屏風給豎起來,還要掛起燈籠,走在街道上一定會聽到傳統的日本歌謠。在民眾中開始流行之後,免不了產生消費行為和活動。而消費的產生離不開娛樂元素,也因此吸引了一些商人的加入:小吃商販、工藝品商人等。同時也加入了觀賞類活動,相比之前的祭典,民眾參與感更強。
  • 2019年衝繩夏日祭典精選!感受「日本夏威夷」的夏日風情!
    以旅遊業最為發達,除了迷人的海島風光外,熱鬧繽紛的夏日祭典也是這裡深受遊客歡迎的一大原因。今年的衝繩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祭典活動?想知道就趕緊往下看吧!第41屆海洋博公園煙火大會作為衝繩縣內規模最大的煙火大會,海洋博公園煙火大會絕對值得一看。
  • 日本九州各季熱力十足的祭典活動!
    除了上述特色以外,九州還孕育了獨有的文化和傳統。各縣和各城市都會舉辦各種表現傳統價值觀和信念的祭典活動。對於遊客和外國人來說,親自參加這些祭典活動,就是感受九州民眾生活的最好方式。每年這些祭典活動的舉辦時間大多是固定的,在您制定下一次九州旅行計劃時,請確認好各個祭典活動的舉辦場所和日期,讓您的日本之旅變得更加有意義吧!
  • 日本關西的祭典熱鬧過頭?讓人顛覆原有的日本人印象?
    其中有許多人是衝著日本國內的傳統祭典而來的呢。關西地區有些屬於比較激烈一點的祭典,象是大阪府岸和田市的山車祭(だんじり祭)或兵庫縣的灘之喧譁祭(灘のけんか祭り)等,不知道對外國朋友對這類的活動有什麼感想呢?這次金時訪問了曾經參加過關西地區祭典的外國人,分享他們的經驗談(以下為受訪者的個人意見。)大阪岸和田山車祭速度猛烈,超恐怖!
  • 蔡英文向原住民道歉 阿美族歌手張震嶽:太噁心
    臺灣歌手張震嶽是阿美族的原住民(資料圖) 張震嶽今日上午在臉書上表示 阿美族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主要分布於花東縱谷平原與海岸平原地區,少數分布於屏東縣牡丹、滿州鄉一帶。總人口數約二十萬餘人,是臺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族群。
  • 臺灣屏東東港東隆宮,迎王平安祭典前夕的東港小鎮巡禮
    迎王平安祭典是東港、小琉球地區非常重要的祭典,也是我人生中一直很想參與的臺灣盛宴,不過礙於時間及舉辦的地點對於住在北部的我們來說實在太遠。每次想去參加的時候,不是訂不到房間就是覺得太遙遠而罷休,但看到朋友去拍的照片真的好震撼,總是告訴自己三年後一定要安排去看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就這樣幾年輪迴下又過了三年,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又即將揭開序幕了。
  • 鄭成功誕辰395周年祭典在臺南鄭成功祖廟舉行
    鄭成功誕辰395周年祭典在臺南鄭成功祖廟舉行   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臺灣後,將臺南作為他經營的中心,為紀念鄭成功對臺南的開發,臺南市每年都會在春季和秋季舉行兩次隆重的祭祀典禮。14日上午,鄭成功誕辰395周年秋祭典禮在臺南鄭成功祖廟舉行。
  • 雲遊侯王誕 傳承非遺文化,深圳南山向南侯王誕首次「雲祭典」開啟...
    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山街道的向南村,是一座充滿傳統文化底蘊的村落,傳承了300多年的向南村侯王誕祭典,是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向南村村民世代相傳的牽掛。每年的農曆四月二十三日,向南村就會迎來一場盛大的民間習俗活動——侯王誕祭典。鄭氏族人會從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回到向南村參加祭典,場面盛大。
  • 11月招募 | 遍賞九州紅葉,縱情浪漫祭典
    日本自古以來就有春季和秋季時為神明供奉祭品的文化傳統。這個傳統代代相傳,流傳至今已形成了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祭典」,即使在現在也很受日本人民重視。特別是秋季祭典在日本各地都會隆重舉行。本次九州私旅行把唐津、長崎等地舉行的祭典也納入旅行計劃中,絕對讓你不虛此行。
  • 不可思議的日本民俗,三月三給自己燒紙,每年舉辦祭典30萬次以上
    日本是一個十分重視民族傳統文化的國家,這種重視不僅表現在政府和民間對文物保護的重視,還表現在對傳統民俗的重視。日本酒:神明與人類之間的連結在日本人的神道觀念之中,萬物皆有神的存在。日本有超過10萬個祭典在日本除了國定假日外,各地有許多節慶活動,有些屬於全國性活動,部分則為地方活動,幾乎每一個神社都有自己的祭典。祭典在春夏秋冬都有,但是夏日祭最為出名。
  • 娛樂圈中是少數民族的明星:羅志祥阿美族,楊超越和楊麗萍一個民族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精彩內容是:被誤認為是漢族人的明星:羅志祥阿美族,看到楊超越:難怪顏值高,一起來看看吧! 接下來就是亞洲舞王羅志祥,一直在娛樂圈十分活躍的羅志祥不僅顏值高,而且綜藝感滿滿,很受大家喜歡,其實羅志祥被我們誤認為是漢族人,但他確實是阿美族的人,這個民族可能在我們印象中還是很陌生的
  • 日本自由行,最美的三大祭典之一,高山祭
    說起來有點好笑,就這樣的意外的與日本最美的三大祭典高山祭相遇,這趟旅程,朋友說要去參加一個祭典,結果我們去了,是一個園遊會,一個匯集多家拉麵的園遊會,因為朋友用日文祭典這個字眼來說,所以我想像的會是真正的日本祭典,後來看到拉麵園遊會,我們都笑了,也許日文祭典這個字的含義很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