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新手寶媽,閨蜜小希算是新手中的佼佼者。備孕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各種科學的育兒知識,避免寶寶出生之後陷入一些誤區,對寶寶的成長不利。小希對於育兒方面的誤區總結得很到位,比如:不枕枕頭、不把尿、不搖晃哄睡、不摶熱、不用學步車等。如數家珍的育兒知識讓我這個過來人都很是佩服!
寶寶出生之後,小希這個媽媽各方面都做得很合格,把寶寶照顧得健康又聰明。一次去她家做客,發現床頭總是放著一臺小夜燈,於是隨口問了一下,小夜燈性價比怎麼樣?小希說:"這個小燈起了很大作用。
晚上起來給寶寶餵夜奶、換尿不溼很方便,而且省電,夜晚一直都沒關過……「百密一疏」,相信和小希一樣的寶媽們不少,為照顧好寶寶一直在學習,但還是會不小心陷入育兒的"坑"裡,下面小編列舉一些常見的誤區,希望家長引以為戒。
奶粉太稀了,多加點。
每個父母都希望寶寶能長得胖胖的。為了讓寶寶獲取更多的營養,能夠"快快長大",每次衝調奶粉時,會多加一勺、半勺奶粉。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一定要避免"好心做壞事"!
"寶寶身體方面的各項機能都沒有完善,腸胃功能發育也不成熟,給寶寶喝過於濃稠的奶,不僅會導致寶寶體內缺水,出現便秘的情況。也會加重胃腸道負擔。所以衝調奶粉要按說明書上操作。
固定寶寶的睡姿。
老人們認為,寶寶扁頭好看、有福。現在的一些父母也相信這一點,為了能讓寶寶有一個好看的頭型,定型枕、書本齊上陣。月齡小的寶寶,特別是新生兒,如果在定型枕上睡覺,一旦出現吐羊水、溢奶的情況,很可能會被嗆到,甚至會有窒息的危險。父母要知道,順其自然地生長,是寶寶最大的幸福!
晚上睡覺不關燈,便於照顧。
月齡小的寶寶需要餵夜奶。有時候可能夜裡需要餵奶好幾次。於是家長為了方便,一直開著燈睡覺。新生兒時期,很多寶寶會出現睡眠晝夜顛倒睡眠習慣。
有些甚至會出現夜啼的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夜晚開燈導致的。而且晚上開燈睡覺,還會降低寶寶的身體免疫力。為了寶寶的健康晚上睡覺請關燈。
叫醒寶寶吃奶。
寶寶的睡眠時間很長,有些寶寶早早就會出現睡整覺的情況,2、3個月的寶寶會出現一覺5、6個小時情況。家長擔心寶寶睡覺期間被餓著,於是叫醒寶寶餵奶。"休息好才能長得好",寶寶餓了自然就會醒的,不需要家長過分地操心。這樣反而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益生菌是萬能的。
母嬰店裡的店員會告訴父母,寶寶消化不良、拉肚子、便秘、吐奶等情況都要用益生菌。要知道中等價位一盒益生菌要300元左右。經常這樣"忽悠",讓很多家長都會覺得益生菌能治百病。
益生菌並不是萬能藥,寶寶身體自帶免疫力,如果沒有出現異常情況,根本就不需要食用益生菌。通過體外攝入的益生菌,會擾亂寶寶體內正常的菌群,不利於寶寶自身培養有益菌群。如果寶寶生病,建議家長帶寶寶去正規醫院處理,不要擅自用藥。
盲目給寶寶補鈣。
寶寶頭髮稀疏了需要補鈣;寶寶睡眠不好可能缺鈣;寶寶有枕禿需要補鈣……到處都宣揚著補鈣的信息,讓很多家長不得不懷疑,寶寶是不是真的缺鈣了?
通常情況下,寶寶只要飲食正常,食物和奶粉(母乳)完全可以滿足身體鈣的需求。"過猶不及",一旦鈣補得多了,不僅不利於寶寶成長,而且會讓寶寶出現骨胳鈣化的情況。
寄語:家長不需要讓寶寶做補鈣達人,在寶寶出生15天左右添加維生素AD即可。照顧寶寶,需要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不要盲從,不要相信傳統的習慣。避免進入一些育兒誤區,給寶寶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要知道科學育兒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