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路上"陷阱"多,這五個育兒誤區你知道嗎?新手爸媽媽須知

2020-10-14 小九育兒小達人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寶寶呱呱落地來到父母的身邊,給父母帶來了數不盡的幸福和快樂。但也增加了甜蜜的負擔,如何照顧好寶寶,是父母的頭等大事。對於新手父母來說,本來照顧寶寶就已經非常頭疼了。

還有應付各種各樣的育兒"天坑",這無疑給新手父母們增加難題。在育兒的道路上有很多的深"坑",這五個育兒誤區,新手父母們,快來看看你們中招了嗎?

從小綁腿。

小編的女兒小的時候,就被老太太綁得筆直的。現在才知道這樣做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寶寶在出生之前,由於子宮裡的空間有限,所以胎兒的兩條腿蜷縮著的。因此新出生的寶寶,仍是在保留在子宮裡的狀態,出現O型腿。一般到2歲左右,會逐漸消失,可能慢慢的會變成X型腿。但生長發育到6歲左右之後,會向成人靠攏,自然筆直,不用強行綁直寶寶的腿。

用書本"枕"出好頭型

老人都說孩子扁頭好看,於是家裡新生兒,老人通常都會準備一本厚厚的書本,給寶寶枕扁頭用。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剛出生的寶寶,身體各項機能發育都不完善,頸曲尚未形成。書本會強行墊高寶寶的頭部,導致頸椎被壓迫,引起呼吸不順暢的情況。

另外由於新生兒的胃呈水平狀,所以餵奶之後可能會出現溢奶的情況。因此從安全角度考慮,寶寶需要側臥位睡覺。所以書本枕出好頭型的做法是錯誤的,父母千萬不要相信。再說現在也不流行扁頭,圓圓的頭型才好看。

關於寶寶的睡姿,小編這裡要提醒家長,有些新手爸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邊順手的情況,比如就會右手抱寶寶,時間長了會導致寶寶出現"脖子一邊歪"、"大小臉"的情況。

因此建議家長有規律地換姿勢,比如每天換不同位置陪伴寶寶。今天睡在寶寶左邊,明天睡在寶寶的右邊,可能有效避免出現"大小臉"等情況。

天再熱,也不能吹空調。

都說"寶寶無六月"!意思是小寶寶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不會覺得熱。其實新出生的寶寶,處於成長的加速期。新陳代謝快,而且體溫調節能力不強,所以比成人更容易出汗。

因此炎熱的夏天,如果太熱的話,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睡眠,還容易長痱子,甚至會出現中暑的情況。因此,對於小寶寶的家庭,肯定是可以開空調的,但需要控制溫度,避免風直對寶寶吹。另外注意保持房間空氣流通,一般4個小時左右開一次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穿紙尿褲會導致O型腿。

寶寶的O型腿與希望紙尿褲無關。因為胎兒時期,寶寶是蜷縮在媽媽的子宮內,所以新出生的寶寶,一般都是O型腿。有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寶寶在2歲左右O型腿的情況會逐漸消失,在2到6歲期間,可能會變成X型腿。6歲以後的寶寶,腿部會向成人靠攏。因此別冤枉紙尿褲。

發燒,蓋被子捂出汗就能好?

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一種表現,有助於提高人身體的免疫力。捂汗並不能幫助寶寶調節體溫的正常水平,相反,還可能會導致身體脫水,甚至是高熱的情況。正確的退燒方法是給寶寶進行適當的物理散熱同時注意補充水分,保持空氣流通。


寄語:新手父母如果想在育兒路上少走或是不走彎路,一定要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不聽信謠言。所以建議新手爸媽平時多學習一些科學的育兒知識,理智照顧寶寶的日常。要知道科學的育兒才是硬道理!

相關焦點

  • 育兒時期這「5大誤區,5大真相」,媽媽您知多少?
    關於育兒總有聊不完的話題,最近在群裡不少媽媽都分享了自己寶寶成長的裡程碑,並期待寶寶新一輪的成長。但是並不是全部寶寶都會按照育兒成長法則來,在這裡就可能會存在誤區,這些誤區可能導致父母感到壓力重重,不知所措。所以有必要在這裡澄清有關裡程碑的5大誤區和5大真相,同時為真正的事實揭開序幕。母乳餵養真的有作用嗎?您期望您的寶寶在幾歲開始走路?這些都是關於寶寶成長中父母關心的好問題!
  • 育兒路上,你是第幾層父母?
    ,也是一條自我修正之路那麼,在這條育兒路上,你是第幾層父母呢?看一看,你是育兒路上的第幾層父母?,並且都存在相同的問題,下面小班長列出了幾點最常見的育兒誤區用否定的句式,與孩子溝通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誤區正確的方法就是對他們說「寶寶,小鳥應該在紙上畫才好看,來媽媽和你一起畫」,然後演示給他們看。
  • 這些育兒禁忌,媽媽們都知道嗎?
    很多爸爸媽媽其實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因此常常會在育兒的道路上出現很多差錯。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日常育兒中最為常見的幾大育兒禁忌,爸爸媽媽要仔細查看,不要在育兒道路上掉進這些禁忌的陷阱中去奧~其實這是最常見的育兒禁忌,要知道母乳的營養是其他事物無法比擬的,對於1周歲以內的寶寶,母乳是完全的主食,提供絕大部分的營養。即使1周歲以上的寶寶,母乳依然可以提供大比例的營養成分。
  • 有了孩子之後才會知道的育兒「誤區」,你碰觸了沒?
    通過分享簡單實用的育兒方法,讓新手爸媽科學育兒,不再焦慮。 下面這三個育兒的誤區,我中招了,你中了嗎? 01 誤區一:孩子怕冷還是怕熱?家長不必過度幹預,孩子天生攜帶「空調系統」 最近我和婆婆的關係有些緊張。入秋後天氣轉涼,我和婆婆經常就孩子穿什麼衣服,穿多少衣服鬧得不愉快。
  • 這些育兒餵養誤區你都知道嗎?不要再犯了
    孩子是父母所有的希望,也是父母生命的一種再延續,初為人母的我們在育兒方法上面可能會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日常要避免的一些事情。對於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人來講,經常會因為缺乏一些專業的育兒經驗而陷入一些誤區
  • 這4個成語典故揭示的育兒誤區,你中了幾條?
    現在你欺騙了他,這就是在教育他欺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再相信他的母親了。」於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了。育兒誤區:曾子殺彘的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識?育兒誤區: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它是父母教孩子謙讓的經典素材。你知道美國卻有一個「約翰爭梨」的故事嗎?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在全美選出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罪犯,寫信邀請他們談談自己的母親。
  • 新手媽媽:你需要的育兒書籍都在這裡
    閨蜜最近成功晉級成為新手媽媽,歡喜雀躍的同時也伴隨著各種困惑。不知道剛出生的小寶一天要喝多少次奶?不知道小寶拉出的粑粑裡面含著白色的奶瓣是不是正常的?小寶睡覺時偶爾扭動哭兩聲都會把她驚出一身汗!我笑她這是平時不讀書,用來方恨少的表現。如果提前儲備好了育兒知識,在遇到突發問題時就不會自亂陣腳了。
  • 這些育兒誤區,你有沒有躺槍?
    育兒的路上難免會各種踩坑,踩坑不怕,記得要及時跳出來就好。不管是經驗豐富的媽媽還是新手媽媽,多多少少還是會踩坑的,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我們平時平時容易踩的坑吧!01寶寶手腳冰涼就是冷了?,不是更好嗎?不要以為你的以為就是以為,你覺得熱寶寶不一定覺得熱呢,而且尿不溼是透氣的,不是塑膠袋密封的,如果買到質量不好的那另說了。換句話說,如果寶寶是剛剛出生,你可能不會說這麼熱的話了,你也知道寶寶都一歲了,都習慣了尿不溼了,怎麼會覺得熱呢?
  • 「虎媽」背後的「育兒戰爭」和「育兒陷阱」
    這能幫助我們理解「虎媽」這樣密集型的養育方式,為何在美國越發流行。但他也不忘提醒我們,與此同時擴大的「育兒陷阱」,使得寒門不僅難出「貴子」,甚至亦難出「虎媽」,終將傷害到社會的流動性;而對於最為焦慮「拼娃」的中產父母而言,身陷的「育兒戰爭」很難不淪為自我消耗的「標尺競爭」——作為經濟學家,齊利博蒂倡導進行幹預來促進教育公平,並認為這最終會惠及到我們所有人。
  • 寶寶吃手要制止嗎?這3個常見的育兒誤區,新手家長要留意
    照顧寶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處處都需要小心謹慎,可能一個疏忽大意,就會掉到育兒的「深坑」中,做出對寶寶成長不利的事情來。因此想要讓寶寶健康茁壯成長,作為父母,在照顧寶寶的家庭護理方面,一定要擦亮眼睛。學會識別育兒方面的各種各樣的「陷阱」,懂得繞道而行。
  • 育兒四大誤區,很多媽媽還在信!
    育兒四大誤區,很多媽媽還在信! 俗話說的好,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千個媽媽心中也有一千種育兒方法,而這些方法中不乏有錯誤的做法。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媽咪們經常走進的誤區:
  • 育兒路上媽媽努力避坑,爺爺奶奶努力挖坑
    都說科學育兒,現在很多媽媽都在努力學習中,但育兒坑還是不斷,實踐經驗缺少,還有豬隊友(婆婆和老公)的不配合,很多媽媽其實真心累,始終走在一個人堅持科學育兒路上。今天也來列舉幾個婆婆挖坑育兒的注意點,媽媽們發現沒有呢?
  • 育兒路上陷阱多,這三個"坑"有沒有經歷過?家長需要注意
    下面小編羅列三條關於育兒方面的"陷阱",提醒家長注意繞道從無意識地吸吮到有意識地控制吸吮,這是寶寶的一個成長的表現。一般情況下,孩子從3個月左右,就能真正意義上地"吃手"了。孩子餓了、睡覺之前,都會吃手,這樣做可以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安全感。
  • 育兒路上與媽媽有關的三大雷區,自己千萬懂得避開
    都說女人「一孕傻三年」,當了媽媽以後才深有體會,原來並不是懷孕的激素變化讓我們變傻,而是之後這三年育兒之路的艱辛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這種艱辛除了來自身體上的極限考驗以外還有更多的是心神上的折磨。失去自由,脫離從前的圈子以及忍受周圍包括家人的非議是我們生活的常態,這些都足以令人崩潰。但是,我們的心願不過是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成就孩子,否則豈不是白白賠掉了這三年的寶貴時光?
  • 不是育兒媽媽,只是單從做子女的角度說說育兒中的一些誤區
    家長不喜歡小孩子吃辣條,所以吃辣條的時候一定不能讓爸爸媽媽看見。當你在跟鄰居共同分享育兒經驗的時候,旁邊玩耍的小孩子也在一邊玩一邊聽,他聽進去的那一刻你的育兒理念和方法其實就不奏效了。一個朋友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媽媽常常翻看自己的日記,所以把媽媽對弟弟的偏愛寫進日記裡,希望媽媽看見能給自己多一些關懷。
  • 育兒路上的那些坑
    從育兒路上一路跌跌撞撞走來,萬種艱辛、還有婆婆在育兒路上的神助攻,真是箇中滋味,酸爽至極,心理強大的媽媽會披荊斬棘一路走過來,心理弱的媽媽會經過抑鬱期,需要自我調整,調整的過程也是痛苦並重生的過程,現在披荊斬棘一路走過來的二寶媽媽來嘮叨嘮叨育兒路上那些走過的重要的坑。
  • 醫生整理:29條育兒知識,帶你遠離育兒誤區,新媽媽收藏
    導讀:醫生整理:29條育兒知識,帶你遠離育兒誤區,新媽媽收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醫生整理:29條育兒知識,帶你遠離育兒誤區,新媽媽收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職場媽媽育兒誤區:陪伴孩子睡覺怕影響工作,做好以下幾點即可
    職場媽媽育兒誤區:陪伴孩子睡覺怕影響工作,做好以下幾點即可最近,媽媽群裡的寶媽都在討論著同一個問題,陪寶寶睡覺重要嗎?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的健康成長牽動著父母的心。然而,生下很多母親生下小寶寶、休完產假後都會重返職場,忙碌於工作與家庭之間…那麼,論陪寶寶睡覺的重要性,是陪還是不陪呢?即使我也是一個在職的媽媽,我個人完全沒有想到不陪的想法。
  • 育兒路上的「妖魔鬼怪」怎麼應對?
    如果把媽媽比作育兒路上的「孫悟空」我覺得是一點兒也不為過了,不僅要艱辛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還要冒著被「唐僧」冤枉誤解的風險繼續保駕護航。「妖魔鬼怪」也是真的特別特別的多,有的時候真是被氣得怒火中燒,但是還得強忍怒火,保持理智。
  • 寶媽應該要知道,秋天育兒的4個誤區
    寶媽群裡總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育兒攻略」,因為她們每天都在思考著、探討著怎麼保護脆弱的寶寶,但是這些看起來靠譜的方法可能是你不知道的誤區,還可能在無形中坑了寶寶。秋天氣溫變化大,今天為大家分享幾個秋季育兒的誤區,順便提醒各位寶媽謹慎避開雷區別坑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