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教授:臺不能因執政黨不同而政治"大變臉"

2020-12-14 中華網新聞

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1993年於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絕對有其歷史地位。一件事情能有結果,必須因緣俱足。沒有1992年兩岸對一個中國定義的「異中求同」共識,後稱之為「九二共識」,就不可能有1993年的「汪辜會談」;沒有兩岸對於李光耀的友好及信任,這場歷史性的會晤也不會發生在新加坡。

事後證明,這場歷史性的會晤很快就成為絕響。1994年李登輝開始捨棄一個中國原則,1995年訪美,1996年大陸在臺灣海峽附近舉行飛彈演習,1999年李登輝提出「特殊國與國」主張,兩岸對話的因緣已不俱足,即使李光耀與兩岸政府關係再好,也無法再扮演兩岸的橋梁。

李光耀與李登輝(資料圖)

2000年至2008年民進黨執政下的兩岸關係是冷卻的。2008年馬英九上臺後重拾「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大幅開展,但是兩岸的談判地點已不再考慮新加坡。原因很簡單,從1993年到2015年,兩岸關係已經走了近22年,事務性協商已不再需要在第三地進行,臺灣又沒有意願進行政治性對話,第三方橋梁的必要性降低了。

兩岸關係這22年,經貿人員往來密切,卻在軍事上沒有和解;「分隔」已六十多年,未來該如何發展?

李光耀是個重情義的政治家。基於國際政治現實,他在1990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基於私人情義,他也曾對蔣經國承諾,新加坡一定是所有東協國家中最後一個與臺北斷交的國家。他主張一個中國政策,在與民進黨謝長廷會面時曾明確表示:「我反對『臺獨',因為這不僅會危害臺灣,也會影響整個亞洲區域的穩定。」他同時堅決主張,無論如何兩岸問題應該和平解決,民族不可以戰爭。李光耀對兩岸的啟示,不在於兩岸是否需要李光耀,而是兩岸仍需要有李光耀的情義、視野與格局。

蔣經國與李登輝(資料圖)

兩岸已經進入「深水區」。這個「深水區」已經不是依賴像李光耀這樣的大政治家的協助可以跨越。我們甚而也必須說,兩岸的大事也不是僅靠著兩岸決策層的意願就可以解決。除非是選擇戰爭,否則兩岸和平協議與政治上的安排,最後必須得到兩岸內部人民的支持。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說,兩岸思考方向和核心應該跳出兩岸領導人是否要見面、何時見面、哪裡見面為宜,而是要思考,對方的政治底線是什麼?對大陸來說,「臺獨」是絕對不可能接受的,一個中國是大陸的底線;對臺灣來說,則應明確自己的底線,不能因執政黨的不同和政府的不同,造成政治訴求上的「大變臉」「大動蕩」,這會讓對方很難揣摩底線在何處。而且,彌合雙方距離的工作在當下仍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需要的是相向而行,成為「命運共同體」。兩岸需要的是換位思考,移山填海之難,有時也可能有如反掌折枝之易,關鍵全在一念間。

李光耀很早就離開了兩岸關係,兩岸的事情必須兩岸來解決。懷念一代偉人,或許是記得他的這些思考,要用情感與智慧來解決兩岸的難題。▲(作者是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

相關焦點

  • 臺大不低頭,「卡管」讓蔡當局出盡了醜
    臺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1月5日選出臺大教授管中閔為新校長,原預訂2月上任,因遭質疑擔任企業(臺灣大哥大公司)獨立董事、論文(「剽竊」)案、赴大陸活動等爭議,臺教育主管部門4月27日正式以「有經濟法律上重大利益未迴避的適法疑慮」為由,駁回遴選結果,要求重新回到校長候選人推薦資格初審階段。
  • 陳菊出任臺監察機構負責人 臺作家痛批:大開民主倒車!
    陳菊出任臺監察機構負責人 臺作家痛批:大開民主倒車! 2020年05月11日 14:3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對此,臺灣自由作家洛杉基痛批,根本是大開民主倒車,令人痛心疾首!  繼蔡英文宣布,蘇貞昌續任臺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後,陳菊確定轉任下屆臺灣「監察院長」,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一職則由蘇嘉全接任。黨政人士透露,原考慮由蘇嘉全接任民進黨秘書長,但因蘇堅決不回任黨部職位,目前以接下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為優先考量。
  • 臺大醫院院長誰來接?臺大:醫學院教授都是可能人選
    華夏經緯網1月22日訊: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臺大醫院院長何弘能預計1月31日退休,但至今新接任院長人選還未確定。對此,臺大校方22日發聲明表示,只要合適,每位醫學院教授都是可能人選,但由於何弘能將退休,考慮院務事務持續推動,將由副院長陳石池代理至七月底。
  • 臺大教授心聲:留在臺大 我不會變強
    我從史丹佛畢業,回臺大超過十年,剛回來的時候,一份助理教授的薪水,也養不起我們家。到現在領域有成就了,加拿大兩年前就一直挖角我,這等於我在臺大被認可,我後來決定要去了,以前會覺得是背叛吧。只是我不斷問自己,如果我繼續在這裡待六年,會比現在的我更強嗎?也許吧,但大概只會強一點點。在臺大,必須做太多有的沒的雜事,這些雜事當然也重要。
  • 臺大教授被挖角:留在臺大 我不會變強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    華夏經緯網3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大副教務長、臺大土木系教授康仕仲被加拿大埃布爾達大學挖角擔任新的建築、機器人跨領域研究中心主持人,引起學術圈一片譁然,中生代教授不勝唏噓。
  • 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大哲學系事件」始末——陳鼓應的記憶
    1949年來到臺灣,就讀於臺中市第二中學;畢業後考入臺灣師範大學史地學系,後到臺灣大學中文系、哲學系學習,並獲得學士學位。1960年,考入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師從殷海光、方東美教授;1964年獲得哲學碩士學位後,到臺灣大學哲學系擔任講師,後升為副教授。因與哲學系講師王曉波經常批評時政,主張應在校內設立「民主牆」並鼓勵學生運動,引發臺灣當局注意。
  • 指太平島是「礁」 蔡正元批臺大教授是賣臺賊
    臺大教授姜皇池主張「太平島是礁巖」,前「立委」蔡正元痛批是賣臺賊!(圖/蔡正元FB)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南海仲裁將太平島變為巖礁,極其荒謬。連菲律賓《世界日報》都發表社論批評國際仲裁法院的裁判是「亂講一通」,但這仲裁引用文獻竟有臺大教授姜皇池「太平島是礁石,不是島嶼」文章,讓臺灣民眾氣憤,前「立委」蔡正元今在臉書痛批姜皇池是賣臺賊!
  • 爭「卓越」搶地皮 臺清大退休教授痛批臺高校沉淪
    爭「卓越」搶地皮 臺清大退休教授痛批臺高校沉淪 2011年04月29日 14:0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大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臺灣的兩種知識文化
    原題為《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社會科學本土化研究的歷程》。採訪者任曉為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文匯學人》微信公號:wenhui_xr。        在這篇訪談中,臺大石之瑜教授認為,臺灣受兩種知識文化影響,一是作為日本的殖民地五十幾年,我們對於另闢蹊徑找答案,從來不認為是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
  • 節後第一天,臺大師生不滿新校長被卡給蔡英文送「鍾」
    當局放縱黨政勢力不斷通過「立法院」與「監察院」操作,「教育部」更於一個月內連發「七道金牌」給臺大要求解釋所謂「爭議」,管中閔能否就任臺大校長一案,根本不是法律問題或「教育部」硬拗的適法性監督,早已是眾目所矚、眾手所指的政治案件。
  • 這個臺大深綠教授出賣了太平島(圖)
    臺大教授姜皇池主張「太平島是礁巖」,前立委蔡正元痛批是賣臺賊!(圖/蔡正元FB) 據《中國時報》報導:南海仲裁將太平島變為巖礁,極其荒謬。連菲律賓《世界日報》都發表社論批評國際仲裁法院的裁判是「亂講一通」,但這仲裁引用文獻竟有臺大教授姜皇池「太平島是礁石,不是島嶼」文章,讓人氣憤,前立委蔡正元今在臉書痛批姜皇池是賣臺賊!
  • 蔡英文又變臉,臺民眾:自食惡果
    近年來,為了遏制中國大陸發展,美方頻頻對臺「示好」,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更是企圖「倚美謀獨」。「臺美」勾連不斷,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這種甘當棋子,而獲取政治私利的行為,蔡英文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一而再再而三地趁這段時間,與美國進行多次「軍事交易」,來強調她與川普政府的「交情」,想要借美國之勢來威懾大陸。
  • 臺大教授:同學,你能不能不要繼續拿第一名?
    最近一位大四女同學來看我,希望我能為她撰寫申請研究所的推薦信。看了她的成績,我嚇一跳,從大一到大四的過去七個學期,她每學期都是書卷獎得主!在臥虎藏龍、會念書的學生比比皆是的臺大校園,這並不容易,可見她多麼用功!但我一開口,卻是潑了她一頭冷水,「同學,你能不能不要繼續拿第一名?」「為什麼?追求好成績有什麼不對嗎?
  • 積極留才 臺大推教授薪資加碼
    全球競爭激烈,臺灣大學師資屢被海外挖角,最新臺大校訊報導指出,為攬才與留才,臺大提出新聘助理教授加碼6萬元(新臺幣,下同)、副教授和教授分別加碼12萬元、16萬元的方案。    最新一期臺大校訊專題報導指出,沙烏地阿拉伯千萬年薪挖角臺大電機系某教授,並配置實驗室、宿舍,至少5名臺大、政大商院教授西進大陸北京大學,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地也開出比臺灣高3、4倍的底薪和津貼,積極延攬高教人才。
  • 對官方強硬「拔管」 臺大自主聯盟誓捍衛「大學自主」
    臺大自主聯盟昨天中午在系滿黃絲帶的臺大傅鍾前舉行國際記者會,發表「五一聲明」,指這三個多月來,政治黑手的陰影籠罩大學自治的花園,「我們面對的不再是心繫國家前途的公僕,而是自私自利、心狠手辣的政客;我們要抵抗的不再僅是子虛烏有的抹黑造謠,而是蠻橫無理的各類霸凌與國家暴力」。
  • 傅斯年在臺大的最後歲月
    弟一時不能離臺,希先生速駕來臺,共負鉅艱。」陳誠與傅斯年私交甚好,他的催促,傅斯年是必須認真考慮的,傅斯年平時辦事以乾脆,有決斷著稱,這次因關係他個人後半生的前途命運,所以格外慎重。      他將自己關在一個房間,三日三夜未出房門,繞室踱步,反覆吟詠、書寫陶淵明《種桑長江邊》的詩句,考慮去留問題,最後決定暫且去臺灣就職,但仍懷有去看一看的思想。
  • 被批「賣臺賊」臺大教授回應指責:未說過太平島是礁及沒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查希】據臺灣「中央社」7月14日消息,臺大國際法教授姜皇池表示,他並未在媒體上表示太平島沒水,也沒說太平島是礁,仲裁庭「判決」也未否認太平島有淡水,對於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說他從未去過太平島,他要澄清自己曾經去過。
  • 臺大教授稱太平島是「礁」被仲裁庭引作證據 被批「賣臺賊」
    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稱,該文一面倒批判前領導人馬英九政府的南海政策,難怪被菲律賓視為南海仲裁有利證據,在姜皇池文章刊出後,臺灣前駐美代表沈呂巡立即駁斥,有臺大教授投書媒體說太平島是礁石,希望「他(姜皇池)趕快寫信給國際仲裁法庭,告訴他們資訊是錯誤的。」
  • 錕P對柯P,這個臺大「最狂教授」能否終結「柯文哲神話」?
    今天,小編要講的是另外一個P,錕P——以評論時政影片走紅的臺灣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李錫錕,被人們笑稱為「臺大最狂教授」。和柯文哲一樣,李錫錕雖然教了40年的政治學,但從實戰的角度來說卻是個純粹的「政治素人」。用李錫錕的話說,他是代表「泛在野」參選。同時,李錫錕也和柯文哲一樣,身上自帶「網紅光環」。2016年底有學生把他的上課影片剪輯成《Power錕的紙牌屋》放上網絡,因評論時政結合政治學理論充滿趣味,引發網友瘋傳,深受臺灣年輕人的喜歡。
  • 臺教授稱蔡英文「恐是促統第一大功臣」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5月23日報導,臺灣高中畢業生今年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暴增,卻也傳出桃園市立武陵高中校長林清波、北市建國中學校長徐建國,因曾有相關言論,以及幫學生寫推薦信,遭到臺當局「關切」。將成為「促統」第一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