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疆科技劉培超:價格、安全、交互是協作機器人規模應用的三道坎

2020-12-16 高工機器人

距離2020年高工年會還有

13

撰文 | 潘敏瑤

「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史,是一部伴隨著製造業的轉移而不斷進化的歷史。」這是越疆科技創始人兼CEO劉培超經過多年的觀察得出的判斷。

上世紀60年代,汽車行業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德國KUKA機器人得益於其在焊接、噴塗等領域率先打造出成熟的工藝包而搶佔先機,一度壟斷汽車應用市場。

後來,製造業的重心從汽車轉移到家電,日本索尼、松下的大規模生產帶動了發那科、安川、愛普生等機器人品牌的起量。擁有強大精工技術與完整供應鏈的日本機器人品牌,憑藉高性能的產品迅速提高市場佔有率。

發展至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3C製造基地。「但是,中國目前還沒有一款真正為3C產業而定製開發的機器人。」劉培超認為,富士康「百萬機器人計劃」流產,政府給予企業25%的補貼也難以推動其「機器換人」,原因就在於當前的機器人集成成本太高了。

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進程

一般來說,汽車和家電領域的產品周期是5年,產線要求5年回本即可;而電子產品的周期是1年,如果自動化產線在一年內不能回本,客戶就不願意投資。

因此,應用端對機器人本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機器人越智能、越好部署,其帶來的時間成本和物質成本就越低,才能滿足3C領域的需求。

在劉培超看來,協作機器人的出現,就是幫助客戶解決「上機器人算不過來帳」的問題。「中國是靠雙手承載的製造業,並非因工業自動化水平高而發展起來,所以機器人不可能把人都替代了,需要的是協作機器人進入製造業一步步把人解放出來。」

工業是「主戰場」

在劉培超看來,協作機器人面臨著「存量」和「增量」兩大市場。存量市場,就是在原來難以再進行自動化的產線上進一步實現自動化,與此同時降低產線的改造、部署成本;增量市場面對的則是之前機器人不能應對的柔性產線,須通過人機協同來提高自動化水平。

面對存量市場,需在原來算不過帳的情況下,重新評估;面對增量市場,需要把不同的工藝環節和人工動作進行分解,舉例來看,裝配一個產品需要7個步驟,部署機器人之後可以輕鬆完成其中的5個步驟,如按壓、塗膠、封裝、測試,而面對軟性的線材,則先由人工把線材撫平、捋直,再交給機器人來完成接下來的工作,進而節省工位,降低出錯率。

由此來看,中國的諸多行業對於協作機器人來說都是長尾市場

首先,在3C行業,以往用量最大的機器人品類是SCARA機器人,可解決水平搬運的問題。面對更複雜的工藝,精度滿足±0.01mm以內、負載從500g-10kg、更為靈活的協作機器人則需要被定義出來並推廣。

越疆產品矩陣

在汽車整車領域,其市場基本被國外機器人品牌佔據,但面對汽車配件市場,如音頻、屏幕的測試,汽車衝壓件的檢測等,將給協作機器人帶來廣闊的用武之地。

此外,在食品、藥品、化妝品、鞋服等領域,其換季時間為6-12個月,要求投資回報周期在1年、甚至6個月以內,對產線的柔性要求高,因而對機器人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3D視覺以及各類傳感器的逐步成熟,讓協作機器人更安全智能。

劉培超判斷,全球70%-80%的製造產能都是由中小型企業的輕工業來創造,工業領域一定是協作機器人的主戰場,而3C領域由於其存量和增量市場最大,成為其中的「大蛋糕」。「市場足夠大,每家協作機器人企業都有機會。未來的集成商也會發展為方案商,從協作機器人企業購買產品後在不同的細分領域尋找應用機會。」

價格是破局點

面對廣闊的應用市場,協作機器人為什麼還難以起量?這個局如何破?劉培超認為,主要有兩大原因制約了協作機器人的擴容:

1、成本難以降下來

2、智能化提升需要時間

事實上,許多場景用協作機器人+視覺的方案能夠很好實現,但成本依然是制約傳統行業自動化升級的主要因素:視覺方案5萬,機器人6萬,加上集成成本20多萬,而一個工人一年的成本大概是7萬,如果用這一整體解決方案來代替一個工人,三年才能回本。

類似的,目前複合機器人的報價約為40萬一臺,機器人售價8萬,AGV10萬,相機4萬,集成也要賺小几萬。如果售價降到15萬左右的成本價,客戶的接受度將大大提高。

但是,降低價格門檻,不能以品質的損失為代價。這就出現了新的問題:什麼樣的協作機器人能夠做到?現有的形態是否支撐其達到破局點?

「 這其實回到了協作機器人的定義上了。回歸本質來看,協作機器人的出現究竟是為了解決什麼需求?有人認為,協作機器人長得都差不多,所以它就是這個樣子了,有人提出柔性機器人、力控機器人等新概念,但我認為,這都不是協作機器人該有的樣子,反應了其中某個方面或技術指標,但不是完整的定義。」劉培超認為,唯有滿足「操作簡單、部署方便、安全交互」這三大特性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協作機器人。

首先,與人交互是基礎,如何與人更好的協同完成一件事情是協作機器人的根本特性。具備實時可操作、可拖動示教、能夠通過手機APP、語音進行交互等功能,就解決了協作機器人的溝通和操作問題。

第二是部署問題,協作機器人不需要固定的充電樁,也不是簡配的工業機器人,而是充當一項工具,用戶可以隨時帶著機器人前往不同的場景去工作。

第三,安全交互,機器人可用自動感知、避讓。

基於這一產品定義,如今的越疆在協作機器人領域已打造出負載從500g到10kg的全產品矩陣布局,產品形態包括智能桌面機械臂魔術師系列、四軸機器人M系列、六軸機器人CR系列等,覆蓋更多應用場景。

以明星產品 DOBOT魔術師為例,其除了應用於教育領域外,30%的產品已進入工業場景。在泰國某電子廠,工人的工作檯上人手一臺DOBOT魔術師,人與機器人共同完成搬運、取放、測試等工作,該電子廠引進DOBOT魔術師後工人從1萬人減到5000人。在日本某家庭作坊式的食品廠,DOBOT魔術師完成食品裝盒的動作,工人再進行封裝。

泰國某電子廠Magician使用現場,升級版Magician Pro即將發布!

劉培超表示,越疆科技已經在國內外市場上出貨和布局了約三萬臺機器人,並在教育、工業、醫療、商業服務等多個應用場景中實現產業化,深度布局海外市場。

2021年,越疆科技將有多款、針對不同場景的工業級產品上市,還有一款殺手鐧新品,預計單品出貨量超過1萬臺。

低成本交互是門檻

為實現碰前停止,越疆科技通過三年的自主研發,獨創了可包裹在智能機械臂上的「電子皮膚」,並實現產品化。基於力覺、電磁、視覺等技術,在10cm近距離內即可感知到人或障礙物,提前採取避障等措施保障安全,形成了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的新型智能化生產方式,同時將該安全交互方案的成本降到了千元級。

保持對產品和技術的敬畏,越疆科技的軟硬體系統每年至少會迭代1次。目前,越疆科技已實現視覺、控制、驅動、本體等關鍵技術的自研與應用,產品和技術的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

電子皮膚避障

越疆科技推出的電機和減速機同心同軸的一體化方案,提高了機器人的防抖動和散熱能力;控制器採用雙冗餘架構,發出指令與機器執行形成雙循環模式,從而保證機器人的安全性和精度;採用驅控一體,實現一拖四的總線式通訊。

未來,越疆科技還將圍繞「操作簡單、部署方便、安全交互」三大方向持續探索,如採用投光、遙操作等技術進一步實現安全交互,提高電機密度來讓機械臂更靈活等。

隨著供應鏈的成熟,未來,協作機器人產品的競爭不再只是本體的競爭,而是整個軟體交互層的競爭,以及產品穩定性能的競爭。劉培超指出:「組裝三五臺機器人,與生產幾百、幾千,上萬臺機器人,所沉澱的工藝和產品穩定性是截然不同的。怎麼把精度提高一個司,把溫升降一度,把抖動問題消除等,都成為客戶選擇的關鍵點。」

新變量與新格局

當前,協作機器人生態圈已經涵蓋上遊零部件、本體、集成商、視覺、傳感器、軟體、末端執行器等,越來越多創新型產品的誕生將大大促進協作機器人生態的豐富。

可以發現,協作機器人的供應鏈、產業鏈、技術鏈都在中國,這就給像越疆科技一樣的產品型公司帶來了一波新的機會,形成自己的生態。

五年來,越疆科技一直堅持打磨產品,就源於劉培超心中的一個執念:協作機器人才是中國機器人走向世界舞臺的最佳途徑,未來中國一定會誕生全球最大的協作機器人產品型公司。

如今,越疆的產品已銷往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用戶超20萬,與谷歌、德國大眾、日本富士通、雪佛蘭、騰訊雲、阿里巴巴、華為雲等知名企業在智慧工廠、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在劉培超看來,經過前幾年的市場教育,協作機器人行業已處在黎明的前夕。短期內,海外市場比國內市場大,因為海外工業技術相對成熟,老牌的工業國家對柔性製造、人力替換的需求更為迫切。反觀中國還在解決效率問題,但很快將進入柔性化生產模式。

劉培超判斷:「未來2到3年,協作機器人市場也會出現明顯分化,頭部企業浮現,資源向頭部靠攏;其他企業在各自的根據地積累起小規模的業務量,形成穩定增長。」

—END—

招募作者

高工機器人正在招募兼職內容創作者和專欄作家,請將簡歷和原創作品投至郵箱:my.pan@gaogong123.com

我們對職業、所在地等沒有要求,歡迎有興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

智聯世界 高新未來

越疆科技CEO劉培超:新變量下中國製造業轉型機會

非標件焊接的破局之路

穩增長背後,拓斯達在不確定性中緊抓的五大確定性

相關焦點

  • 越疆科技正式發布CR3、CR10、CR16、MG400四款協作機械臂
    越疆科技CEO劉培超進行了越疆協作機器人新品矩陣發布。在發布會上,他認為,不斷追風口,不斷造勢,都是一些短期的效應,無法獲得長期的發展,會讓企業陷入更多的被動跟迷茫,只有把握長期的趨勢才是能穩步發展。
  • 協作機器人售價持續走低 本土廠商該如何發力
    12月22日,越疆科技正式發布了 CR3、CR10、CR16、MG400 四款機械臂產品,從而擁有從500g到16kg的負載的協作機器人全產品矩陣,形成安全、易用、品質、設計、生態五大產品力。四款新品最低售價接近萬元作為越疆科技系列協作機器人最新力作,R3、CR10、CR16特色鮮明。
  • K12教育機械臂Magician Lite發布,越疆完成了全齡段的AI教育布局
    雷鋒網了解到,基於 Magician Lite 的軟硬體交互方式及多樣化兼容拓展接口,孩子們可以在定製化教育內容的引導下實現更多創意。不僅可以在搭建和遊戲中學習人工智慧、機械原理等知識,還可以建立對機器人及其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應用的初步認識等。
  • 機器人公司研發K12教育機械臂,布局AI教育市場
    10月15日,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疆科技)在深圳舉行了以「智在臂得」為主題的新品發布會,隆重發布了專為K12教育市場定製的智能機械臂DOBOT Magician Lite。安全,越疆科技將其協作機器人的領先技術集成到DOBOT Magician Lite上,使其成為支持碰撞檢測的桌面級教育機械臂,給學生提供安全的教學環境;高精度,秉承了越疆高精度的設計理念,可以達到0.2毫米的精度這樣的精度基本上可以滿足學生基本上的創意,小到穿針引線,大到繪圖;靈活移動,負載了0.25KG的重量,這也基本上滿足了老師在教學場景中的負載重量。
  • 協作機器人步入黃金期,廠商抓住這三點快速建壁壘!
    越疆科技DOBOT CR5協作機器人 有沒有不以犧牲效率為代價、更實用、成本更低的安全解決方案? 越疆科技自主研發的「電子皮膚」技術是一種全新的路線,解決了效率、安全、成本不可兼得的問題。隨著中國協作機器人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展,市場容量的增大,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將出現。因此,中國本土、具有較強自研能力的協作機器人廠商優勢將在未來五年中凸顯。 從行業應用來看,工業領域仍舊會是協作機器人的主導市場,包括汽車製造、3C電子、物流輸送等場景。但隨著輕量化、小型化的演進,協作機器人在工業以外的領域擁有巨大潛力,涉及醫療、物流、教育、科研及商業應用等。
  • 協作機器人研究全景圖
    安全   操作安全,採用先進的傳感器,主動感知和適應變化的環境,保證與人交互的安全,人與協作機器人在共同的空間內工作,不需要防護欄等隔離措施。   應用領域廣泛,不局限於工業領域   協作機器人與柔性產線技術應用具有廣泛的應用市場,可用於汽車、3C、醫藥製造、石油化工等領域,除此之外,協作機器人還可用於商業領域,目前在商用領域落地較多的場景是物流倉儲和醫療領域,未來商業市場的增長預期可能超過工業市場。
  • 越疆科技嘟寶特 (DOBOT) ——人工智慧與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2018年初,越疆科技與央視網、百度、同道大叔聯合推出的「智能春聯」活動爆紅網絡,掀起一股機器人寫春聯的熱潮。一個月時間,越疆科技的嘟寶特(DOBOT魔術師)機器人為全國人民共送出5000份智能春聯,並亮相2018年央視網絡春晚節目現場,為全國觀眾展示智能春聯的製作。
  • 多特蒙德工業大學:運動捕捉幫助機器人和人類交互協作智慧物流
    多特蒙德工業大學:運動捕捉幫助機器人和人類人機互動協作智慧物流倉儲關鍵詞:人機協作,人機互動,運動捕捉,物流機器人主題:無人機和機器人與倉庫環境中人員共存協作隨著網際網路世界不斷改變製造業和物流業,多特蒙德理工大學(TU)引領著人機互動研究的潮流
  • 2019年協作機器人行業發展藍皮書發布:百家爭鳴的序幕已經開啟!
    得益於其擁有較高的柔性、安全性和易操作性,協作機器人相較於傳統工業機器人具有更廣的應用延展性,不僅可以在工業領域應用,還可以應用在商業服務領域,具備足夠高的天花板和足夠大的需求前景,這正是協作機器人取得高速發展的原因所在
  • 協作機器人與傳統機器人有何區別?
    根據很多業內機構和前輩統計的數字,整個機器人部署/集成應用的費用大概是機器人售價的3~4倍。近幾年隨著國內集成商的迅速擴軍,競爭越來越激烈,整體價格有所下滑,但也基本在2~3倍。
  • 2020年第二屆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暨Leaderobot中國機器人頒獎典禮
    越疆科技機器人研發中心副總監莊飛飛作了題為《新變量下人機協作最優配置探索》的專題報告,分享了越疆科技在人機協作方面的探索成果。他結合越疆科技的技術和品牌優勢,介紹了越疆科技針對機械臂新發展趨勢和製造業新挑戰,如何進行完整的協作機器人產品矩陣構建。他認為,在人機協作場景下,安全性永遠是用戶關心的最重要因素,易用性和多種人機共融技術則是未來大方向,在此基礎上不斷開發,才能解放一切可解放的人力,最終實現人機協作的最優配置。
  • 協作機器人為何無法真正大火起來?
    而「人機協作「的基礎是「協作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與傳統的汽車製造廠中組裝馬達、底盤而不需人靠近的大型工業機器人不同,協作機器人更加嬌小,甚至可以放在桌面上工作,而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可以與人類「筆肩作戰」,共同完成工作。正是由於協作機器人既能協作人類完成工作,又能友好保障人類的安全,因此它也成為機器人行業的新熱門領域。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61期:發那科全球累計安裝超60萬臺 產能...
    越疆科技獲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1600萬支持越疆科技獲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1600萬資金支持,本項目由越疆科技牽頭實施人機協作機器人重點技術研發,包含自學習人機協作機器人系統開發,開展人機協作機器人評價體系建設與標準制定,填補國內行業空白。
  • 遨博機器人開拓健康領域,攜手秀域科技打造協作理療機器人
    積累了豐富的機器人應用經驗,為客戶提供了大量自動化解決方案。同時遨博實現了協作機器人從人工製造到"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智能化轉變。產線研製過程中,針對各工序特點開發了多種協作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站,以解決行業性技術難點和痛點,如電纜理線穿線、多種鎖付結構、單相機引導多臺機器人、多臂協作生產等,應用了塗膠、鎖付、視覺引導、裝配、檢測、搬運等工藝,為協作機器人在工業生產領域中的應用提供了穩定高效的參考樣本。
  • 2019世界機器人博覽會協作機器人參觀路線(附報名入口)
    主要展示最新的國內外機器人本體(多關節機器人、協作機器人、DETAL機器人、SCARA機器人等)、核心零部件(控制器、減速機、伺服電機、傳感器等),行業應用的集成解決方案等。機電模塊是遠大機器人的核心組成部分,不同模塊之間組合經由自動配置,輕鬆實現仿真與控制,易於組裝與集成。此外,遠大機器人的應用模板可以讓用戶通過對話框方式實現任務,內置視覺可以賦予機器人基於知識庫的視覺引導。
  • 咪蒙鄭志昊劉春河管清友周軍李大學孫釗劉培超李天馳張永強王相偉竇曉靜張輝... ... 都是創業中的山大人
    旗下公司眼神科技是一家生物識別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指紋識別技術方面,眼神科技已積累了14年的行業應用經驗,有超過100萬臺設備良性運轉,並且每年以10億人次的指紋驗證速度遞增。在人臉識別技術方面,眼神科技已經將其大規模產品化並應用在30多家銀行。其算法在LFW人臉識別大賽中排名全球第二,準確率達到了99.71%。
  • 協作機器人在服務領域的應用與突破
    在2020高工機器人&高工移動機器人年會上,遨博智能華南區銷售總監李桂瑤指出,協作機器人作為工業機器人的重要細分產品,與傳統工業機器人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協作機器人破「欄」而出的特性,能夠在非結構化和動態不確定、隨機環境中使用,這就為協作機器人在服務領域的應用帶來了無限可能。
  • 機器人規模應用與工作不安全感——基於員工職業能力調節的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1)工業機器人規模運用與員工工作不安全感之間為顯著正相關關係;(2)職業能力發展和職業學習能力在工業機器人規模運用與員工工作喪失不安全感、過度競爭不安全感、薪酬晉升不安全感關係中均具有負向調節作用,即員工職業能力發展水平越高和職業學習能力越強,員工所感知到的工作不安全感受工業機器人規模運用影響便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