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疆科技嘟寶特 (DOBOT) ——人工智慧與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2020-12-23 雷鋒網

2018年初,越疆科技與央視網、百度、同道大叔聯合推出的「智能春聯」活動爆紅網絡,掀起一股機器人寫春聯的熱潮。一個月時間,越疆科技的嘟寶特(DOBOT魔術師)機器人為全國人民共送出5000份智能春聯,並亮相2018年央視網絡春晚節目現場,為全國觀眾展示智能春聯的製作。2018年2月9日,嘟寶特機器人與全國書法大家們參與央視「書春日」活動,為各地的朋友遙寄祝福。2018年2月15日,農曆大年三十當天,嘟寶特再次亮相央視新聞頻道新春特別節目「一年又一年」,展示人工智慧與傳統文化習俗的融合。

智能春聯活動是越疆科技聯合央視網、百度、同道大叔為全國人民免費贈送5000份由嘟寶特(DOBOT魔術師)機械臂書寫的春聯。智能春聯智能在何處?首先,用戶可以在央視網和同道大叔提供的H5上,通過百度提供的人工智慧技術,輸入關鍵詞生成專屬春聯內容。然後,由越疆科技為成功參與活動的用戶定製智能春聯並寄發給用戶,這5000份智能春聯均由越疆科技的桌面級智能機械臂「嘟寶特」(DOBOT魔術師)自動書寫完成。

2018年2月8日小年夜,在央視網舉辦的2018網絡春晚上,越疆科技的「嘟寶特」(DOBOT)機器人亮相節目現場,與主持人高博「人機合作寫春聯」,為現場觀眾送上新春祝福。「嘟寶特」可以通過平板電腦進行控制,主持人高博在平板電腦上寫下春聯內容,它即可按照相同的軌跡將春聯書寫出來!甚至是舔筆、蘸墨等動作也能一氣呵成,贏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

2月9日,央視網又舉辦了「書春日」活動,在全國多個地點隨機採訪路人,由受訪者說出一個關鍵詞,再返回節目工作室實時生成春聯。節目組邀請了知名書法家幫助書寫實體的春聯內容,「嘟寶特」(DOBOT魔術師)作為「新晉書法家」也受邀來到節目現場,用人工智慧的創新方式給遠方的朋友送上別有新意的春聯!

而在大年三十——農曆新年中最重要的一天裡,央視新聞頻道春節特別節目《一年又一年》再次展示了越疆科技用「嘟寶特」機械臂寫春聯的新玩法,為全國人民在新春之際送上美好祝願,同時表現傳統與科技的融合創新。一年又一年,不變的是延續千年的傳統習俗,不同的是時代的創新與傳承。

嘟寶特書寫春聯是中華傳統習俗和前沿科技相結合的成功案例,將科技元素融入傳統文化習俗之中,增加科技趣味性的同時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李克強總理曾寄語越疆科技:「來自於創客,服務於教育,你們(越疆科技)要帶頭把機器人教育普及起來」,越疆科技不僅深耕機器人教育領域,用實際行動踐行總理的囑託,更是大力普及機器人知識,縮短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與普通生活的距離。

關於嘟寶特(DOBOT魔術師)

嘟寶特(DOBOT魔術師)是越疆科技推出的高精度桌面級智能機械臂,可廣泛應用於教育、輕工業、創客等領域。嘟寶特具備標準化的末端工具,可實現3D列印、寫字畫畫、雷射雕刻等多種功能。開放性的嘟寶特機械臂支持用戶進行二次開發,適配不同的配件,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本次智能春聯活動,就是越疆科技搭配其自主研發的配件導軌,擴展了機械臂的工作範圍,使其能夠書寫春聯,將前沿科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相關焦點

  • 越疆魔術師(Dobot Magician) 握手未來生活方式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二代高精度四軸消費級桌面智能機械臂「越疆魔術師」於8月16日正式推出市面。該機械臂具有高重複定位精度,能夠實現吸取、夾取、寫字畫畫、雷射雕刻、3D列印等多種功能。其控制軟體橫跨多種終端,簡易程度能夠讓普通用戶實現一分鐘上手。親切的用戶體驗使它無論在學校、工坊、家庭、甚至輕工業行業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 越疆科技劉培超:價格、安全、交互是協作機器人規模應用的三道坎
    劉培超表示,越疆科技已經在國內外市場上出貨和布局了約三萬臺機器人,並在教育、工業、醫療、商業服務等多個應用場景中實現產業化,深度布局海外市場。2021年,越疆科技將有多款、針對不同場景的工業級產品上市,還有一款殺手鐧新品,預計單品出貨量超過1萬臺。
  • 教育| 傳播中華經典 踐行文化潤疆——「文化潤疆大講堂」第三講在...
    申情無限大愛興疆12月11日下午,由上海援疆教育集團和上海市中華典籍與國家文明戰略創新團隊聯合承辦的
  • 守正創新:中國新時代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使命
    文化發展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增強文化自信。文化發展離不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習近平總書記參訪的嶽麓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這裡是湖湘文化的源泉,也是中國文化史上孕育思想、創新學術的基地。
  • 越疆科技正式發布CR3、CR10、CR16、MG400四款協作機械臂
    越疆科技正式發布CR3、CR10、CR16、MG400四款協作機械臂 機器人大講堂 發表於 2020-12-23 09:29:47 12 月 22 日,越疆科技在深圳舉辦
  •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光明網訊)由華北電力大學國學研究中心和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主辦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暨華北電力大學國學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日前在華北電力大學舉行,來自中國內地、澳門和韓國的八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12日上午,大會開幕。
  • 華升集團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麻文化傳承與創新
    近年來,華升集團秉持堅定的文化自信,弘揚以薴麻纖維為主的麻文化,大力傳承與創新麻文化。  以創意為媒 助力文化傳承   文化是前提,自信是關鍵。近年來,華升集團緊緊圍繞麻紡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麻文化創意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系列有意義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市場效應和社會效應雙贏的成果。
  • 【權威訪談】深入開展文化潤疆 持續推進旅遊興疆
    「三個著力」,推進「文化潤疆」工程  「『十四五』時期,新疆文化旅遊事業大發展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注重戰略性、把握規律性、體現創新性、突出實踐性,高質量謀劃好
  • 沱江鎮五小:「童創未來館」傳承傳統文化 激活學生創新思維
    沱江鎮第五小學開辦「童創未來館」,傳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培養學校600名學生動手、創作能力,激活他們的創新思維。二年級的岑曉雅和小夥伴們在「童創未來館」裡的古法造紙非遺手工社團製作「植物染花草紙」,與一般的作畫方法不同的是,他們不是用筆繪畫,而是用花瓣、樹葉等道具來作畫,甚至畫畫用的紙都是用古人的造紙手法自己製造出來。
  • 商湯科技CEO徐立:AI是對商鞅方升和九章算術的傳承和創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雲山  8月31日,作為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 2019)的戰略合作夥伴,商湯科技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辦「智煥新動能」人工智慧主題論壇。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執行長徐立作了題為《人工智慧發展觀—傳承與創新》的演講。他通過算籌、杜虎符、商鞅方升等中國古代原創把現場觀眾帶回了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並與商湯的人工智慧計算平臺、人臉識別身份認證、AR測量等人工智慧技術相對照,進行了一場穿越千年的科技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探討。
  • 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
    本次京領說特別邀請陸士楨教授從教育的視角和整個發展視角,分享她對「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相關問題的看法。將創新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將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納入教育方針說到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第一個很重要的是把創新納入了國家發展戰略,同時把創新發展的教育納入了國家的教育方針。
  • 各界人士暢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近日,由北京東方樂活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廣州嶺南教育集團與嶺南書院、河南省學前教育發展中心等機構共同主辦的「第一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在廣州舉行。300多位學者、教育家、企業家圍繞「政策解讀、生活國學、健康食育、練功養生與跨界創新」等主題,就落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展開交流研討。 會上,中南大學國學研究中心劉孝聽教授做了題為《好雨知時節:解讀兩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與兩會傳統文化教育最新精神》的報告。
  • 遂昌湖山小學:傳承傳統文化 打造特色成才之路
    多年來,學校以「傳承十番古韻」為辦學特色,將中華傳統文化武十番引入校園,使武十番成為該校「一校一品」中的主打品牌。「學校是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要為傳統文化傳承做些事。」校長張華卿介紹,武十番是崑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長久以來口口相傳的傳承模式已無法適應發展的需要,會武十番演奏的人員也出現了老齡化、青黃不接的現象。「我們不能讓這一經典的傳統文化在我們這代人身上失傳。」
  • 映日荷花別樣紅——《傳承的力量》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特師附屬小學體育藝術教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
    此外,學校還先後獲得「全國養成教育實驗學校」、 「山東省創新教育重大課題實驗基地」、「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大課題實驗基地」、「山東省21世紀中小學音樂教學小學整體改革實驗學校」、「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小學科技製作創新活動與學生創造力開發實驗基地」、「山東省少先隊規範化學校」、 「濰坊市規範化學校」等十多項榮譽稱號,教育的品牌效應已初步形成。
  • 2020高考作文熱點:人工智慧,科技創新!滿分作文+最新時事+素材
    人應該用自己的生活踐行道德,傳承與創造文化,讓工具成為工具,讓人成為人。2.存在還是毀滅,關鍵在人類自身。機器是人創造出來的,我們有義務也有能力為機器設定邊界,創作性活動、安保性活動不能由機器來承擔。許多機器人毀滅人類的科幻電影,都始於機器人有了武裝力量。
  • 文化守望者|王國春:創新傳統技藝 做名品傳承
    有著傳統鍛造基礎的王國春發現,純手工打制的首飾要比機械生產的更能得到顧客的青睞,於是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2010年,王國春帶著3萬元積蓄回到家鄉成立了自己的銀飾公司,一邊打制銀飾、一邊積累資金。創業期間,王國春潛心研究銀飾加工工藝,獨創出「銀粉拉絲焊接方法」,發明了銀飾製作工藝專利8項,並從傳統銀飾的製作方法中汲取營養,巧妙地將傳統圖案與時尚流行的圖案結合在一起,獲得了自己的設計專利50項,打造出了自己的銀飾品牌。
  • 賀雲翱:「高校要有服務社會、傳承和創新文化的責任感」
    全國政協委員賀雲翱是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文物考古系教授、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特別關注文化遺產保護。和往年一樣,賀雲翱帶來的提案中,又有多份涉及文化遺產保護,包括「文化遺產興疆計劃」、設立「中國口岸文化博物館」、「保護老字號企業」,等等。
  • 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那麼,中國傳統藝術的演繹內容在當下有何借鑑意義?在新媒體不斷湧現的今天,應如何進一步弘揚與創新中國傳統藝術?對此,本刊記者特對全國政協委員、該劇主演袁慧琴進行專訪。     傳統藝術需要弘揚   問:您在《天下歸心》中飾演「武姜」,怎樣理解這一人物角色的意義?此劇目取材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在當下有何現實意義?   答:這齣戲在以前傳統戲中叫《孝感天》。
  • 浙江古村傳承創新中國花燈 借力傳統文化開拓海外市場
    浙江古村傳承創新中國花燈 借力傳統文化開拓海外市場 2018-09如今,這座古村定了個「小目標」,成立公司,設立海外部,欲將優秀中國文化輸出海外。  14日,月圓中秋·情系李宅——迎中秋荷花燈會啟幕。會上,李宅社區書記李長春說,因為中國花燈這一傳統文化的包容性,東陽離義烏只有20分鐘的車程,他非常看好海外市場。美麗的花燈 周禹龍 攝  李宅荷花燈由明嘉靖年間鑾公夫人程氏首創,有在八月中秋賞月到月塘放荷花燈的習俗。
  • 博物館IP的破次元融合——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傳承
    Q1:什麼是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A:它以博物館文化資源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手段,為公眾提供具有該館特色的文創產品、文化體驗及相關服務。Q2:博物館文創的主要及潛在消費群體是哪些?博物館文創產品充分展示著博物館科技、文創發展的新業態,現如今,傳統文創品已不能滿足多元化的時代需求,「創新」成為時代的主題,在承辦該展覽後,我司對此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思考,除了在線下積極承辦實體文化創意體驗館和展覽活動外,該怎樣借著時代的東風,延展出全新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