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玩表,貴藏鍾!古代鐘錶製作的價值與現代鐘錶文物的鑑定

2020-12-19 暗夜思考

在討論鐘錶之前,我們不得不提到的一個概念就是——時間!因為,正是出於對時間進行記錄與管理的動機,才促成了鐘錶的誕生與發展。

時至今日,雖然,我們能夠輕鬆的在書本中找到關於時間的清晰而明確的定義;也能夠利用手機、手錶等現代化的工具對我們的時間進行隨心所欲的管理與記錄!但是,愛因斯坦、柏格森、霍金、彭羅斯……等等多位頂尖科學家還是基於時間有過多次劇烈的爭議!

很明顯,當我們從認知甚至哲學的角度來思考時間時,我們不得不承認:時間,本質上是一個極度抽象的概念!所謂「時間」,其本質上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是人類基於自身的經驗與總結,對其冠以「時間」之名罷了。

古代鐘錶製作的價值與意義

01

接上所述,一方面,時間的抽象感與神秘感基於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尚且如此!那麼,可想而知,在只懂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代社會,時間的概念將會是多麼的神秘!當然,也正是這種神秘且不可捉摸的屬性,為時間也為後來的鐘表戴上了神聖與權威的光環。

02

另一方面,在生產力極度不發達的古代社會。依靠人力長時間的勞作才能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那麼,在缺乏時間的管理與時間計算的當時,一天究竟需要工作多長時間?當然,對於農耕文明的古代中國而言,農民一直都有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

隨著社會的演變,特別是在發展出僱傭關係之後,那麼僱員一天正常的工作時間應該是多久?當然,作為僱主,肯定是希望自己所僱用的員工為自己工作更長的時間創造更多的價值!然而,作為僱員,也會本能的維護自身權益、拒絕僱主的壓榨。那麼,僱主與僱員之間便有了基於時間話語權而產生的矛盾!

這種基於時間話語權的矛盾,往小了說是僱主與僱員之間的矛盾,如若放到整個社會來看,往大了說就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如此這樣,鐘錶製作的價值也就不言而諭了!

03

除此之外,關於時間管理與時間記錄的問題也受到宗教信徒的關注與重視,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基督教會了。

基督聖徒聖本尼迪克特早在六世紀之時就在為西方隱修院制定的教規中規定:修道者每天要用7個小時的時間來祈禱(這裡小時的概念與現代不同,指的是把一天分成若干個等份)!!

與猶太教與伊斯蘭教(按照自然時間於早、中、晚做祈禱)不同,基督教徒必須於準確的時間進行祈禱!這,就對當時的時間記錄做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每個修道院的每個屋子都會有用來報時的警鈴裝置,由守夜人在特定時刻拉響警鈴!這,則需要守夜人有著極為嚴謹的態度,畢竟,對於虔誠的的基督徒來說,因疏忽而錯過了祈禱是不可被「救贖」的罪過!!

當時法國有一首名叫《約翰兄弟》的古老兒歌,其歌詞中唱道:「你還在睡嗎?約翰兄弟,晨鐘正在敲響,晨鐘正在敲響,叮噹叮噹……」。其非常形象的反應出當時修道士們那種對於時間的擔憂與焦慮!畢竟,關乎信仰,怎能馬虎?當然,這種擔憂與焦慮在後來鐘錶的革新中煙銷雲散了……

現代鐘錶文物的收藏與鑑定

由上文可知,基於時間管理與時間記錄而誕生的鐘表製作與革新對於古代社會的意義重大。人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時間問題!鐘錶的革新由最初通過觀察天體運動……到漏壺計時……再到後來機械鐘錶的出現……都是當時社會最新「科技」與最複雜工藝的集中體現!!

神秘感、價值感、科技感、工藝感、裝飾感……從感官到精神的多重體驗匯集於一身的鐘表製作自然而然的就被賦予了神聖的屬性,成為皇室與教堂所獨有!!哪怕是到了後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走進人們日常生活裡的鐘表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作為古代貴族的專寵,可想而知的是,古代鐘錶在設計、製作、用料上的講究!甚至有人斷言,哪怕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基於原料、工藝與技術等多方面考究的古鐘錶製作依然無法複製!!由此可見,鐘錶文物的稀缺性與收藏價值是多麼的不容忽視!!

如此,我們參考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研究員郭福祥在其論文《十年來宮廷鐘錶史研究述評》中的內容,來說說鐘錶文物的收藏與鑑定問題(重點是國內收藏相對較多的從18世紀以來的各種鐘錶鑑定)。

01

整體而言,國內可用於收藏的鐘表文物主要分清朝製造與歐洲製造兩類,其中,歐洲則以英法兩國為主。

英國自是不用說,且隨著18世紀英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其鐘錶製造業也跟著突飛猛進。另外,作為最早製造鐘錶的國家之一的法國,相對來說其鐘錶輸入中國的時間較晚,哪怕是清宮中所收藏的法國鐘錶,也多屬於19世紀至20世紀的產品。除了國外輸入之外,清朝的廣州、福州等地也一直都有鐘錶製造業。

當然,說到清朝的鐘表製造,那麼不得不提的就是當時一個名叫造辦處的機構了,其是專為皇家製造御用品的機構。此外,還有專門從事鐘錶製作的造鐘處。

02

造型特徵來說,相對於英、法鐘錶而言,大清自製的鐘表相對比較好辨認,其元素與風格基本以中式為主,且主要為大型古鐘,且多為造辦處所製作。如紫檀木樓閣式大更鐘、銅壺滴漏、自鳴鐘等都高達3米以上!另外,造鐘處也有製造了一部分亭臺樓閣式樣鍾與座鐘、問鍾、鬧鐘等。

英、法兩國的鐘表有著明顯的歐洲風格,但相互間也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

英國鍾喜歡做成歐洲建築的造型,尖頂式、塔式等。此外,還有三面鍾、四面鐘、人打樂鍾等造型。在底座上,英國鍾通常喜歡將用來支撐的四角做成猛獸的造型——四象馱、四牛馱、四犀馱、四駱馱……造型精美,栩栩如生。

法國鍾則熱衷於鑄造人物雕像,雕像的原型都取自於古希臘神話。且國內所見的主要以中型中為主,大型鐘較為罕見。

03

在用料與外觀上,各國鐘錶都有渡金、銀、銅等貴金屬的作法。其中,英國鐘錶在上渡層時會明顯的利用顏色的深淺與光澤的明暗來體現其豐富的層次感。

可能是出於為皇室製作鐘錶,不差錢的原因,總之,大清制鐘表的指針、錶盤、機芯夾板等等零件在用料上的厚度、強度等都明顯充足很多,這樣就保證了各部件經久不會損壞。

英國鐘錶的外觀除了渡有貴金屬外,通常還會鑲嵌各類寶石,如鷹嘴石、瑪瑙或藍色琺瑯等。法國鐘錶也會嵌有各種顏色的琺瑯,還有鍍金藍瓷樓、藍瓷瓶等。此外,法國鐘錶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在其鐘盤邊緣一般會有一個小孔,可以用小鑰匙調節鐘的運行速度。

04

就製作年代來說,國內鐘錶製作的年代相對集中,在乾隆時期最為繁榮,嘉慶之後就很少製作鐘錶了,到了道光時期已不再製作鐘錶了。

英國的部分鐘表會帶有作者的署名,署名中還包括產地與製作年代等信息,而且在鐘盤與後夾板上也往往會標明其來源的城市,如LONDON(倫敦)。

對於其他一些不明年代不產地的鐘表,通常可以通過與帶有標註信息的英國鐘錶進行對比,從而推斷出其年代與產地。

最後總結

富玩表,貴藏鍾!絕對不只是說說而已!在那個僅靠手工與機械工具的年代,身為皇家貴族們專寵的身份象徵,其不計代價所製作出來的鐘表,用料之考究、做工之精美、設計之精巧……!無論是從感官還是精神層面,古懂鐘錶極高的審美內涵與無法複製的藝術價值,讓得任何一位後世觀賞者讚嘆不已!

甚至有人豪言:工業時代最完美的機械不是蒸汽機,而是鐘錶!!!

相關焦點

  • 西洋古董鐘錶收藏:座鐘最火熱
    西洋古董鐘錶   「富玩表,貴藏鍾」是歐洲收藏界頗為流行的一種說法,但由於國內藏家對西洋古董鐘錶的價值認識不足,又或許是因為市場資源匱乏且成本較高等問題,導致在國內市場中西洋古董鐘錶還屬小眾收藏目前的拍賣市場,雖然受大環境影響且西洋古董鐘錶屬於拍賣場中的雜項收藏,但從近幾年的拍賣成交數據來看表現不俗。它們精湛的製作工藝和藝術價值正在逐漸得到越來越多藏家的認可。   古董鐘錶的精美並非只有在拍賣場中才能見識,其實在我們身邊的收藏市場中也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經過走訪,北京商報記者在潘家園舊貨市場中找到了一家專門經營西洋古董鐘錶的店鋪,主營18世紀法國古董座鐘。
  • 武漢新韻鐘錶盛大揭幕,首次引進歐美原產高檔機械鐘
    新韻鐘錶旗下不僅匯聚歐米茄、浪琴、天梭、阿瑪尼等上百個品牌的腕錶,更引進了德國肯寧家、美國霍華德米勒、英國肯米迪等品牌的落地鍾、掛鍾和座鐘,讓顧客可以體驗到百年時鐘品牌的匠心工藝。而這百年磨一劍的匠心工藝,正鑄就了機械鐘高貴而不可替代的象徵意義和價值。機械鐘自誕生至今,就一直是身份和品味的代名詞。
  • 上海青雅鐘錶:「貴」人配貴鍾,「貴」鍾配貴人
    上海2017年5月4日電 /美通社/ -- 鐘錶界有雲「富玩表,貴藏鍾」。玩表者,多為青年才俊,小小一塊腕錶,襯託著玩表者的品味和氣質;藏鍾者,貴人也,受人敬仰,其一言一行都流露出高貴的品質。一口名貴的時鐘,體現的是藏鍾者的身份和地位。
  • 德國鐘錶博物館——世界上最為廣泛的黑森林鐘表收藏地
    德國鐘錶博物館位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富特旺根市黑森林城鎮附近,在黑森林鐘表製造企業的中心地帶,是一處歷史鐘錶製造中心。博物館主要收藏了160多年歷史的黑森林鐘表,這是世界上最為廣泛的黑森林鐘表收藏,同時也使得人們更深層次的理解黑森林地區的歷史、傳統和文化。
  • 華中首家鐘錶博物館落地衡陽縣 開啟鐘錶王國之旅
    與會領導共同啟動中國·衡陽國際鐘錶文化旅遊節。 儀式上舉行了世界鐘錶文化博物館、中國鐘錶協會會員單位、湖南省工業旅遊示範點等授牌儀式,園區還與旅行社及名表企業籤署了工業+旅遊戰略合作及國際、國內名表戰略合作協議。
  • 這六件被修復的鐘表文物,試圖用時間技藝來探討「有界之外」
    其中「時間技藝」中展示了故宮博物院和卡地亞的鐘表保護修復專家共同修復的六件珍貴的鐘表文物。而展覽之所以叫「有界之外」,也正是來源於故宮博物院鐘錶修復團隊在與卡地亞進行合作交流時的真實感悟,正是在雙方對鐘錶技藝的切磋探索中,回溯時間和歷史的脈絡,激發出彼此對傳統的領悟,也讓雙方的合作不斷突破本來的界限。
  • 76歲「鐘錶匠」把家建成鐘錶博物館
    滴答滴答,叮噹叮噹……「這是德國的現代鐘王,上一次發條可以走400天。」「做這個聖誕樹落地大鐘,花了我75天時間,它是多個國家的時間一起跑的。」譚星移說,為了將父親製作的5.2米高機械單擺落地大鐘放進房子裡,且方便給大鐘上發條,在建房過程中,他加高了房屋高度,並新增了一層小閣樓。走進「鐘錶博物館」,滿牆滿櫃的掛鍾隨即映入眼帘,種類繁多、琳琅滿目。機械鐘錶大多為清朝中期德國、美國、日本、香港等地所造,清末民初德國造的機械五音鍾、瑞士生產的懷表手錶也收藏在內,民國、現代的懷表、手錶更是數不勝數。
  • 鐘錶:一部時間的歷史
    那麼作為時間的記錄者 —— 鐘錶的發展也可謂是由來已久,從古代到現代鐘錶的發展也是一直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今天,青雅鐘錶就帶你一起經歷 —— 時間的歷史。古文明時期從人類最初的存在開始,生命就被鬥轉星移統治,日出而作,日入而歸。通過對天文學的研究學習,早期文明時期,中東和埃及創造了一個體系,把一年分成了天、月和季節。
  • 在故宮修鐘錶是怎樣的體驗?這群年輕人這樣說
    「能接觸到這些精心製作的文物、能上手修復它們,對我來說是很開心的。近距離看一個鐘錶的零件、齒輪,都非常有質感。」  和楊曉晨同期進來的,還有兩位夥伴陳明軒、劉瀟雨,他們已經在故宮工作幾年,從文保科技部的辦公室調到了鐘錶組。  今年1月,三人一起拜入王津師傅的門下。
  • 古代沒有鐘錶,中國人如何計時?原來最早的鐘表就是宇宙!
    日晷,最初的鐘表模型那麼,我們通過看上面圭表的形式還是能發現缺點,平方的正南正北的圭不能直接與光陰對應,在這樣的缺點存在情況下,我們的祖先又發明了日晷。日晷是由銅製作的指針和石頭做的圓盤兩部分組成,銅製的指針是用來測日影的,叫做「晷針」,也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在「晷面」用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但是,這個日晷該如何放置?如果平方在大地上,那麼就只有半個錶盤有影子。所以,最了不起的發明是,我們的祖先發現了將「晷面」傾斜擺放,讓整個「晷面」上對應的刻度,360度都有日影投射的角度。
  • 鐘錶鑑定大師乾隆:最愛機械人偶鍾,與和珅共享愛好
    珍奇爭貢獻,鐘錶極精工。應律符天健,聞聲得日中。蓮花空制漏,奚必老僧功。」他曾賜給年羹堯一隻自鳴鐘,年羹堯進折謝恩:「臣喜極感極而不能措一辭。」在年羹堯的奏摺上,雍正的硃批更是誇張:「總之,我二人作個千古君臣知遇榜樣,令天下後世欽慕流涎就是矣。」到了乾隆皇帝,他不僅繼續發揚這一「光榮傳統」,連他本人也成了一位鐘錶鑑定大師。
  • 德國令人眼花繚亂的鐘表博物館
    德國鐘錶博物館(Deutsches UhrenMuseum)位於黑森林鎮Furtwangen。它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最大的城鎮,以其制鐘傳統而聞名。德國鐘錶博物館揭示了西方世界鐘錶製作的歷史、藝術和技術以及計時的概念。歷史與發展,早在18和19世紀,黑森林就為世界提供了廉價的鐘表。
  • 鐘錶的魔力
    我們總把瀕臨失傳的某種手藝稱為絕活,而劉書利不僅是這種絕活的繼承者,而且他希望有志於此的人士可以來精時鐘表店觀摩、學習。除了擅長古董表的修造,維修現代各類名表也是劉書利的拿手好戲,無論是身價百萬的陀飛輪、還是精細無比的萬年曆,在他的手裡都可以重新被賦予動感之美,古董和現代名表通過他的維護保養,不僅能夠維持精準的走時,而且延續了機械的生命。
  • 中國古代是怎麼計時的呢?看看中國這些古老的「鐘錶」
    圭表說明在古代雖然不像現在能隨時看看鐘表手錶甚至手機等知道時間,但也有量度時間的辦法。那古代是怎麼計時的呢?根據相關資料,中國古代計時器的創始時間不晚於戰國時代(公元前476~前222)。據記載,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前87)洛下閎、鮮于妄人就製作渾天儀。到東漢張衡 (公元78年~139年)製造的渾天儀,用漏水驅動,能指示星辰的出沒時間,並天文觀察結果相符。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僧一行和梁令瓚設計的水運渾天儀,能模仿天體運行。依靠水力使其運轉令其自轉,晝夜一周,除了表現星宿的運動以外,還能表現日升月落。
  • 高級鐘錶含義指南
    與高級時裝在時尚方面和高級美食在食品方面相似,高級鐘錶代表著制表業的最高標準。「高級鐘錶」從法語到英語的直接翻譯是「高級制表」,但這個標籤包含更多內容。高級鐘錶和奢侈手錶通常可以互換使用,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正確的,損害了真正的高檔鐘錶所代表的意義。如果您想知道高級鐘錶的定義,這是高級鐘錶含義的簡要指南。
  • 我們去河南,找到了中國鐘錶的祖師爺……
    其次,中國古代的鐘表,往往以觀測星象為主要目的,計時只是次要功能。比如水運儀象臺的活動屋頂是為了觀測天象等。這樣一來,便與普通人產生了距離感,後人難以理解。中國古代會把天文與政治聯繫在一起,故統治者很重視「夜觀星象」參觀完畢,便進入了最重要的交流討論環節。
  • 你與鐘錶專家的距離是…..《鐘錶百科電子辭典》
    為機械藝術著迷,愛表愛買表,甚至算得上鐘錶發燒友,但在論壇裡「巔峰對決」,需要用技術徵服別人時,總是突然卡殼……諸如此類的情況並不少見,但解決方法其實只是一本由《Time Square時間觀念》專業編輯團隊製作的《鐘錶百科電子辭典》.
  • 探尋2019鐘錶行業風向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餘慧    向來有「中國鐘錶第一展」美譽的中國(深圳)國際鐘錶展已於6月23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落下帷幕。這一國內鐘錶行業的盛會,每年都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鐘錶品牌和鐘錶相關產業商參展。歷經多年發展,深圳鐘錶展已發展為中國鐘錶業的風向標。
  • 有識之談 | 陳瑞祥:時光的精粹——鐘錶裡的工匠精神
    陳瑞祥先生在現場為大家展示精美的鳥鳴鐘盒一、鐘錶製成歷史沿革古埃及人根據「不同的時刻,太陽所處的位置不同,物體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方向和長短也不同」的這一原理,發明了初具現代鐘錶雛形的日晷,用於分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