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識之談 | 陳瑞祥:時光的精粹——鐘錶裡的工匠精神

2020-12-25 溫州民間智庫促進會

2019年4月27日(周六)下午,昊美術館(溫州)聯合溫州民間智庫促進會和無料書鋪為大家帶來第二場分享會。首屆「溫州市十大青年工匠」榮譽獲得者陳瑞祥在BROWNIE攝影藝術咖啡館慷慨開講,講述鐘錶製作背後的匠心精神。

講座伊始,陳瑞祥先生拿出了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鳥鳴鐘盒,經過簡單開啟之後,盒子裡傳出了清脆分明的鳥叫聲,立刻吸引住所有觀眾的目光。由清脆的鳥鳴聲,陳先生開啟了我們的鐘表之旅。

陳瑞祥先生在現場為大家展示精美的鳥鳴鐘盒

一、鐘錶製成歷史沿革

古埃及人根據「不同的時刻,太陽所處的位置不同,物體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方向和長短也不同」的這一原理,發明了初具現代鐘錶雛形的日晷,用於分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這一工具也一直沿用千年。

陳瑞祥先生正在為大家講述鐘錶製作的發展

在對晝夜節奏予以日以觀察之後,全世界的文明都開始尋求方法來計量時間,首先是日曆,然後是精確度不斷提高的各種儀器。

法國人Thomas Bayard在日內瓦成為首位「制表師」(鐘錶匠),而在之後的16世紀末,Martin Duboule亦是享有盛譽的制表師。16世紀日內瓦的主要宗教加爾文派教義提倡節儉,反對奢侈,禁止教徒佩戴珠寶首飾等一切炫耀財富的行為,不允許浮華享樂,所以日內瓦當地的金匠和珠寶匠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想辦法轉行。正巧逃難來的新教徒中有不少身懷祖傳絕技的制表工匠 ,為當地帶來了法國製造鐘錶的技術。來自法國的制表技藝和瑞士當地的首飾加工技藝就這樣自然而然地互相結合起來,新生的鐘表業開始在日內瓦出現。隨著鐘錶業的發展,在19世紀後,瑞士鐘錶開始成立自己的品牌,制定並發布行業準則。

二、鐘錶:集藝術和機械之大成

於陳瑞祥先生而言,工匠精神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每一個細節,將製作技藝發揮到極致。他為大家分享了世界著名腕錶品牌——百達翡麗的工藝製作,並為觀眾詳細地講解腕錶製作工藝的各個環節。匠人們在顯微鏡下工作,仔細打磨每一個細節,使用獨特的八字形拋光,只為讓手中的腕錶獲得最動人的光澤。一款腕錶常常涉及到一千餘個零件,從最初的圖紙,到最後將成品呈現在公眾面前,動則花上整個團隊若干年的時間。

藉助視頻,陳瑞祥先生為大家講解腕錶製作涉及到的各個環節

三、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腕錶

從構想到成品

陳瑞祥先生從瑞士品牌百達翡麗工匠製作技藝出發,為大家介紹目前鐘錶製造業的翹楚——日內瓦鐘錶流派。日內瓦的鐘表家族因為歷史上擅長珠寶首飾製造,向來服務於各國王室。此次「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腕錶」的製作也是與日內瓦羅傑·杜彼鐘錶品牌合作,共同呈現。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彰顯。乾隆皇帝下令修建圓明園海晏堂噴泉時使用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象徵意義的十二生肖,代表地支,每日,十二生肖銅像會依次輪流噴水,分別代表全日不同時分,正午時分時,十二像會同時湧射,被稱為「水力鍾」。原本就有報時功能的噴泉景觀,在這裡被恰如其分地鑲嵌進腕錶設計之中。

陳瑞祥先生在講座現場展示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腕錶

在陳先生看來,鐘錶設計需要將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既復古又前衛。這款腕錶也同樣體現了這一特點:腕錶的形象設計並不是完全照搬圓明園海晏堂的獸獸設計,設計師將馬首和羊首的造型針對當代審美和錶盤設計的整體和諧,進行巧妙變幻,並巧妙地將錶盤花瓣設計成正好12瓣。在材料的使用上,表殼採用青銅,與皮膚接觸部分是鈦合金,這種材料的使用在鐘錶中是極具顛覆性,對鐘錶製作技藝的要求也十分苛刻。據陳先生分享,目前全世界有力製作青銅表殼的鐘表品牌也僅僅只有三家。

四、鐘錶現場展示

除了為大家分享鐘錶製作知識,陳瑞祥先生還帶來了自己的收藏——各類精美無比而獨具時光精粹的懷表、腕錶,不少已有接近200年歷史。

陳瑞祥老師為大家展示自己的收藏

關於主講人

陳瑞祥,男,1981年3月出生,民建會員,研究生,國家鐘錶維修技師,全國鐘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觀察員、首屆「溫州市十大青年工匠」、溫州市第四輪首席技師、「溫州市陳瑞祥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鐘錶修復技藝傳承基地負責人、溫州市青聯委員、溫州大學甌江學院創業指導師、溫州市青年創業促進會副會長、溫州市博物館之友協會副會長。

長期致力於古董鐘錶的修復和鐘錶文化的傳播,多次舉辦權威鐘錶展覽,與父親共同修復的「紅船精神」、「民族大團結」、「新安江水庫」等三件鐘表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獨立修復的兩件鐘表作品無償捐贈給溫州博物館和世界溫州人博物館。個人獲得2017年溫州青年創業楷模、2018年溫州市十大文化系統新銳人物等榮譽。歷時5年同國際制表大師合作完成的「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腕錶」獲2019溫州國際時尚文化產業博覽會文化創意金獎。

有識之談

期;

相關焦點

  • 修補時間縫隙的鐘表醫生 專訪國家級鐘錶維修大師陳強達
    鐘錶匠被喻為修補時間縫隙的人,修復鐘錶是怎樣一件事?考究,單調,用眼過度,甚至連喘氣都不能太大;這是一份需要傾注耐心、毅力和摯愛,才能從事一生的職業,陳強達專注、堅守了三十多年,用他精湛的技術,使難以計數的鐘表「重生」。  其執著於精品的精神,使他成為溫州鐘錶業當之無愧的一個招牌,這也是時下被廣泛討論的「工匠精神」傳承的最佳詮釋。
  • 劉兆彬:工匠精神是敬業、嚴謹、進取和堅韌
    「中瑞工匠精神高峰論壇」。    論壇上,中方專家和瑞方專家分別從各自理論和實踐的角度闡述了工匠精神。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認為,工匠精神就是專心致志的敬業精神、一絲不苟的嚴謹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的進取精神、持之以恆的堅韌精神、造福人類的奉獻精神。
  • 匠心對話:時代之和,故宮工匠精神新老傳承
    大會現場,主持人對話故宮文物修復師王津和亓昊楠師徒,共同探討「時代之和,故宮工匠精神新老傳承」。 以下為對話現場實錄: 王老師您好,歡迎您,也歡迎亓老師。剛剛我的主持詞裡面是網易小夥伴們寫的,一定是大家所有人對你們的稱呼——「故宮男神」。
  • 「時間故事」展亮相上海 中外鐘錶凝結幾代工匠智慧
    「時間故事」展亮相上海 中外鐘錶凝結幾代工匠智慧 2018-05-展覽結合多媒體、互動裝置和鐘錶實物陳列向觀眾呈現多維度的時間故事,觀眾可以體驗到從宇宙誕生到機械鐘內部機制的科學內容,並了解其背後隱藏的科學規律。  在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和上海科技節期間,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為廣大觀眾奉獻了一場具有天文元素的科普展覽。
  • 【知性語文】|2017高考作文熱點專題之一:工匠精神
    要有工匠精神,從「匠心」到「匠魂」。一流工匠要從少年培養,有些行業甚至要從12歲開始訓練。要儘早恢復學徒制。稅制要改革,要促成地方政府對製造業重視的局面。中國的教育要學德國、日本而不是美國……許多具備了「工匠精神」的企業往往是行業裡的奢侈品牌,比如瑞士的手錶製造行業。因為要做到完美必須耗時長,成本高,因此價格也會更高。
  • 「工匠精神」作文素材彙編
    提到優質製造,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瑞士、德國、日本等國家的製造業,以及這些國家裡控制誤差不超毫秒的鐘表匠,僅擰各種螺絲就要學習幾個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壽司都要捏成極致藝術品的手藝人。而經這些工匠之手製造出來的產品,也無一例外地打上了隱形的高品質標籤。 那麼,中國呢?「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我們難道就沒有這種工匠精神,還是說社會的浮躁,讓我們忽視了這種精神的存在?」嶽群說。
  • 敬業、堅持、責任、嚴謹……關於「工匠精神」,聽聽「上海工匠...
    東方網記者黃麗春6月29日報導:今天下午,由上海市總工會指導,解放日報社、吳涇鎮人民政府和上海開放大學工匠進修學院聯合主辦的第二期上海工匠研修班「工匠精神與高新智造——浦江第一灣『上海工匠』吳涇對話」主題活動在吳涇紫竹園區內舉行。
  • 工匠精神!文明在這所學校裡,可視,可感,可用!
    工匠精神!文明在這所學校裡,可視,可感,可用!除了校園裡的處處文化景觀,還有融入技能培養的「大國工匠」精神,以及志願服務、興趣社團、技能協會形成的校園文化矩陣,更有著服務金華、與金華企業同頻共振的襟懷。走進金華市技師學院,放眼望去,便能看到校園裡「拓」文化、核心價值觀和「一訓三風」等微景觀。這是該校把文明元素可視化,並注入校園「風景線」的一種設計。學院確立「拓」的核心文化,並邀請知名設計公司完成視覺創意。
  •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
    文 徐耀強從本質上講,「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現代科技時代,「工匠」似乎遠離我們而去。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需要大批科學技術專家,同時也需要千千萬萬的能工巧匠。
  • 工匠精神第七課 |三尺書桌自芳華
    疫情讓我們久久不能相聚卻讓我們再次夢回那些與書桌一起奮戰過的時光網課需要儀式感而真正的儀式感
  • 土家族「小木椅」:流淌在歲月裡的工匠精神(圖)
    山清水秀靜人心,土家匠人堅韌、勤勞、專注的精神在這裡孕育滋養並得以延續。其中,土家木椅就是工匠精神的一個傑作。  小木椅鏤畫工匠心  邢忠瑤是土生土長的平陽壩人,今年57歲,做了40年的木匠,經他手上做出的各種家具不計其數。如今讓邢忠瑤特別專注的,是一把小小的土家木椅。
  • 長江評論|工匠精神是大國工匠的內在價值稟賦
    長江網評論員周劼  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舉辦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的內在價值稟賦。製造業裡常說的一句話叫做「工程師畫龍,技師點睛」,很形象地反映出工匠的作用。
  • 工匠精神到底是什麼?
    人們對於「工匠精神」這個詞本身,有著如同夢幻田園般的想像。尤其是對傳統工匠那種雕琢精神,總會不自覺地為它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似乎可望而不可即。隨著工業化大機器生產時代的到來,有更多人在嘆息它的逝去。當前對於「工匠精神」已經有大量的論述。先來看一般的理解,認為「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生產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的精神理念。
  • 工匠精神的特質是什麼?
    有些淺薄之輩鄙視工匠精神,認為在標準化時代,機器人生產線才是致勝大勢,還說什麼追求極致完美的工匠精神限制產能,過猶不及,得不償失。這些人只看到了工匠表面的追求完美,精益求精,不惜代價,不厭其煩。只看到了工匠身上的自負、苛刻、出物品使用功能的過度雕琢和低性價比。殊不知,工匠的精髓不在物品,而在心態和精神。工匠精神的本質:一是認真,二是敬業,三是負責。
  • 深刻理解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豐富內涵
    喬東 蕭新橋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一直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的《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導產業工人愛崗敬業、甘於奉獻,培育健康文明、昂揚向上的職工文化。可見,新時代職工文化建設是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有力抓手。
  • 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原標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2月10日,習主席致信祝賀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舉辦,強調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匠者,精湛極致也。軍營同樣離不開工匠精神。軍事裝備日新月異,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革命軍人只有弘揚工匠精神,才能練出絕招絕活,練就打贏硬功。
  • 德國人的「工匠精神」:一生只和客人做一次生意
    「德國工匠」這個詞讓人聯想到手工製作和雕刻的細緻手法,以及作為許多手工製品生產背景的原始和美好的風景。在這裡,我向大家簡要描述世界上除了寶馬汽車以外人們最喜歡的德國製造的產品,它們都是手工製作的,是典型的德國工匠製造。
  • 太原弘揚工匠精神向「晉陽工匠」看齊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王雁12月11日,為更好地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2020年太原市勞動模範表彰暨第三屆「晉陽工匠」命名大會舉行。會議宣讀了《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模範單位(集體)和勞動模範的決定》《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關於命名太原市第三屆「晉陽工匠」的決定》。市領導為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代表頒獎,3名獲獎代表作表態發言,「晉陽工匠」代表向全市各行各業勞動者發出倡議書。
  • 【研究】楊生文:大國工匠精神是什麼?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工匠精神沒有能夠得到有效傳承。  意識到這一點的中國,現在也正在重拾工匠精神。  2016年3月5日的「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明「工匠精神」已經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
  • (勞動節·工匠精神)做好「現代工匠」——國外「勞模」的精神追求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特稿:做好「現代工匠」——國外「勞模」的精神追求  新華社記者  做好現代工匠是國外「勞模」精神的重要內涵,也是工業4.0時代國際勞動者們的重要追求目標。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孫群的總結是:義大利人的工匠精神體現在從設計到製造的全過程,其中設計階段體現在對文化與用戶的理解與尊重上,製造階段體現在對工藝與技術的傳承與創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