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周六)下午,昊美術館(溫州)聯合溫州民間智庫促進會和無料書鋪為大家帶來第二場分享會。首屆「溫州市十大青年工匠」榮譽獲得者陳瑞祥在BROWNIE攝影藝術咖啡館慷慨開講,講述鐘錶製作背後的匠心精神。
講座伊始,陳瑞祥先生拿出了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鳥鳴鐘盒,經過簡單開啟之後,盒子裡傳出了清脆分明的鳥叫聲,立刻吸引住所有觀眾的目光。由清脆的鳥鳴聲,陳先生開啟了我們的鐘表之旅。
陳瑞祥先生在現場為大家展示精美的鳥鳴鐘盒
一、鐘錶製成歷史沿革
古埃及人根據「不同的時刻,太陽所處的位置不同,物體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方向和長短也不同」的這一原理,發明了初具現代鐘錶雛形的日晷,用於分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這一工具也一直沿用千年。
陳瑞祥先生正在為大家講述鐘錶製作的發展
在對晝夜節奏予以日以觀察之後,全世界的文明都開始尋求方法來計量時間,首先是日曆,然後是精確度不斷提高的各種儀器。
法國人Thomas Bayard在日內瓦成為首位「制表師」(鐘錶匠),而在之後的16世紀末,Martin Duboule亦是享有盛譽的制表師。16世紀日內瓦的主要宗教加爾文派教義提倡節儉,反對奢侈,禁止教徒佩戴珠寶首飾等一切炫耀財富的行為,不允許浮華享樂,所以日內瓦當地的金匠和珠寶匠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想辦法轉行。正巧逃難來的新教徒中有不少身懷祖傳絕技的制表工匠 ,為當地帶來了法國製造鐘錶的技術。來自法國的制表技藝和瑞士當地的首飾加工技藝就這樣自然而然地互相結合起來,新生的鐘表業開始在日內瓦出現。隨著鐘錶業的發展,在19世紀後,瑞士鐘錶開始成立自己的品牌,制定並發布行業準則。
二、鐘錶:集藝術和機械之大成
於陳瑞祥先生而言,工匠精神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每一個細節,將製作技藝發揮到極致。他為大家分享了世界著名腕錶品牌——百達翡麗的工藝製作,並為觀眾詳細地講解腕錶製作工藝的各個環節。匠人們在顯微鏡下工作,仔細打磨每一個細節,使用獨特的八字形拋光,只為讓手中的腕錶獲得最動人的光澤。一款腕錶常常涉及到一千餘個零件,從最初的圖紙,到最後將成品呈現在公眾面前,動則花上整個團隊若干年的時間。
藉助視頻,陳瑞祥先生為大家講解腕錶製作涉及到的各個環節
三、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腕錶
從構想到成品
陳瑞祥先生從瑞士品牌百達翡麗工匠製作技藝出發,為大家介紹目前鐘錶製造業的翹楚——日內瓦鐘錶流派。日內瓦的鐘表家族因為歷史上擅長珠寶首飾製造,向來服務於各國王室。此次「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腕錶」的製作也是與日內瓦羅傑·杜彼鐘錶品牌合作,共同呈現。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彰顯。乾隆皇帝下令修建圓明園海晏堂噴泉時使用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象徵意義的十二生肖,代表地支,每日,十二生肖銅像會依次輪流噴水,分別代表全日不同時分,正午時分時,十二像會同時湧射,被稱為「水力鍾」。原本就有報時功能的噴泉景觀,在這裡被恰如其分地鑲嵌進腕錶設計之中。
陳瑞祥先生在講座現場展示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腕錶
在陳先生看來,鐘錶設計需要將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既復古又前衛。這款腕錶也同樣體現了這一特點:腕錶的形象設計並不是完全照搬圓明園海晏堂的獸獸設計,設計師將馬首和羊首的造型針對當代審美和錶盤設計的整體和諧,進行巧妙變幻,並巧妙地將錶盤花瓣設計成正好12瓣。在材料的使用上,表殼採用青銅,與皮膚接觸部分是鈦合金,這種材料的使用在鐘錶中是極具顛覆性,對鐘錶製作技藝的要求也十分苛刻。據陳先生分享,目前全世界有力製作青銅表殼的鐘表品牌也僅僅只有三家。
四、鐘錶現場展示
除了為大家分享鐘錶製作知識,陳瑞祥先生還帶來了自己的收藏——各類精美無比而獨具時光精粹的懷表、腕錶,不少已有接近200年歷史。
陳瑞祥老師為大家展示自己的收藏
關於主講人
陳瑞祥,男,1981年3月出生,民建會員,研究生,國家鐘錶維修技師,全國鐘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觀察員、首屆「溫州市十大青年工匠」、溫州市第四輪首席技師、「溫州市陳瑞祥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鐘錶修復技藝傳承基地負責人、溫州市青聯委員、溫州大學甌江學院創業指導師、溫州市青年創業促進會副會長、溫州市博物館之友協會副會長。
長期致力於古董鐘錶的修復和鐘錶文化的傳播,多次舉辦權威鐘錶展覽,與父親共同修復的「紅船精神」、「民族大團結」、「新安江水庫」等三件鐘表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獨立修復的兩件鐘表作品無償捐贈給溫州博物館和世界溫州人博物館。個人獲得2017年溫州青年創業楷模、2018年溫州市十大文化系統新銳人物等榮譽。歷時5年同國際制表大師合作完成的「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腕錶」獲2019溫州國際時尚文化產業博覽會文化創意金獎。
有識之談
往
期;
回
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