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如新
我們常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意思是衣服啊,還是新的好,而人,卻是故人來得貼心。這兩句話本是出自《樂府》中《古豔歌》一詩。詩歌本身講的是棄婦之詩,五裡一徘徊,東走西顧,如煢煢白兔,邊走邊嘆,人不如故。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古豔歌》
另一首樂府詩《上山採蘼蕪》中的「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也是此意。總覺得說舊物不好,故人難續。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那麼,要是舊物本是故人之贈,又是如何?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上山採蘼蕪》
在現代流行樂壇之中,有這麼一首歌,說物是人非、說舊物似舊人,一心難遣。在陳奕迅2002年4月的專輯《special thanks to ……》中,收錄了這首由林夕執筆作詞,蔡振勳作曲的《你的背包》。
文章結尾處,可試聽李夢瑤,用煙槍嗓動情翻唱的《你的背包》。也頗有味道。
舊物似你
我們如何理解其中所謂的「舊物」——「背包」呢?
1、背包是舊物,是故人所贈,故而睹物思人,我如此珍惜這個背包,正因為我如此珍惜你。
這裡,在文學手法上被稱為「象徵」,即:以一種具體的形象(這裡是這個背包),來指代某種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因此,這裡的背包其實象徵著,我對你無限的愛意和思念。
這背包,在別人看來,和流水線上生產的千千萬萬的背包,並沒有什麼區別。但,對於我,這個背包和別的背包怎麼可能一樣?怎麼可能?「早已成為我身體的另一半!」
一九九五年我們在機場的車站你借我而我不想歸還那個背包——陳奕迅《你的背包》
2、背包,還有其自身的獨特性。
你的背包讓我走得好緩慢終有一天陪著我腐爛——陳奕迅《你的背包》
背包是背在身上的,是一種背負,是一種包袱。你離開好久,而我卻依然背負著對你的思念,步履蹣跚。對你的思念、對你的愛意,竟然成了我擺脫不了的背負。張惠妹的《連名帶姓》中,所謂「像標本杵在我心裡」,表達的便也是這種情感。
你怎麼像標本 杵在我心裡頭後來的那幾個 又沒做錯什麼——張惠妹《連名帶姓》
3、同時,你的背包的「背」字,在讀音上也似有「暗招」。就像送別詩歌中,「柳」音近「留」,背包的「背」音同「悲」。
於是,就這樣,這個載滿紀念品的背包,又何止是載滿紀念品,還有所有你我的青春、你我的纏綿、還有你我的遺憾和悲傷。那些身影,連著這個背包,不知不覺、和著往事,漸漸融入到生命之中,怎麼也放不下。
林夕執筆作詞,陳奕迅申請演唱的這首《你的背包》,用簡單、敘述的方式,告訴你說,所謂「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不總是正確,若這些如舊衣之舊物,是故人所用、所贈之故物,那麼,很可能,這舊物將會成為你此生的「軟肋」,常常對你「沉重審判」。
卿·聽——試為現代流行歌詞做傳、立言,把流行歌詞放在詩詞的長河之中、結合時代特點來評看。希望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