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存放有許多講究,經過良好的倉儲轉化,有了一定年份的普洱茶會慢慢呈現出「越陳越香」的特質;與之相反,如不注意存儲環境,則有可能導致茶葉變質。
沾染灰塵或是吸附了空氣中的異雜氣息,都會影響到茶葉的陳化效果,如出現比較嚴重的發黴變質,暫且不論「越陳越香」,普洱茶是否能繼續品飲也會存疑。
在符合貯存條件下,普洱茶適宜長期存放
普洱茶則屬於「厚積薄發」型,經轉化後品飲價值高於當前,因此,在普洱茶的棉紙包裝上,保質期一欄通常都印有「在符合貯存條件下,適宜長期存放」。即溫溼度適宜、清潔、避光、通風、乾燥、無異味的倉儲環境。
但由於茶葉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如存放在溼度較高的地方,吸附大量空氣中的水分會導致普洱茶受潮。當茶葉中的水分含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大量滋生黴菌,因此出現發黴變質的情況。
受潮發黴的普洱茶,還能繼續喝嗎?
這裡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聞著沒有黴味,但是喝著有黴味的茶;另一種是聞著有「廣東倉」的味道,喝著就是淡淡的倉味,而被茶友誤以為是發黴。
第一種情況,聞著沒有黴味,但喝著有黴味的茶。
這類茶通常是因為陰雨天氣到來,存放茶的地方地勢較低,而吸收了空氣中大量的水分,使得茶葉生長出青黴和麴黴,只是這些黴菌還未來得及擴散到整個餅面,就被撬開喝了。
這樣才造成茶餅聞起來沒有異樣,而喝著就有黴味的現象。此類茶不建議再喝。
第二種情況,茶葉存在廣東,餅面會有一股「倉味」,喝的時候茶湯也會散發出輕微的倉味,但是茶湯卻非常甜潤、飽滿,而且喉韻還很幽深。
之所以一些茶友接受不了「廣東倉」,那是因為並沒有喝習慣,也沒發現其中的精髓口感。偏偏很多茶友都在尋訪具有倉味的茶呢。
如果是真正受潮發黴的普洱茶,除了香氣和口感大打折扣,茶葉中滋生出的青黴酸、氯環素、黃天精等黴菌素溶於茶湯,進入人體之後會導致腹瀉、腹痛、頭暈等症狀,長期飲用有損健康。
因此,茶葉如果出現了發黴變質等情況,通常是不建議繼續飲用的。
但也有茶友認為,發黴就扔掉未免太可惜,如果是入手價格較貴、剛開始出現輕微受潮跡象的普洱茶,有沒有挽救的餘地呢?
如果是輕度受潮黴變的普洱茶,表層無明顯變化,聞起來稍顯黴味、溼味,香氣有所下降。
如出現類似情形,及時更換棉紙,將茶品放置在清潔、乾燥、通風、無異味的環境中,經過自然散味和乾燥,雖然會損失些許香氣和清爽度,但總體品質尚可。
由於茶葉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存放不當很容易出現吸味、串味、受潮、發黴等情況。
普洱茶的陳化過程長達數年,為避免吸附異雜味或受潮,除了確保倉儲環境清潔、避光、通風、乾燥、無異味,擺放茶葉時離牆離地、科學監控溫溼度、不定期開倉品鑑並及時調整等,注意這些細節也更有利於茶葉轉化。(本文系說茶網原創文章;作者:至夏、說茶網思思)
純料普洱茶追求極致,拼配講究平衡,你更喜歡哪一種?
你知道每天喝茶的最佳時間嗎?
如何鑑別普洱茶的年份呢?
#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