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深圳市首批垃圾分類特聘志願講師、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推廣大使。她和同伴們像蒲公英的種子,努力將「零廢棄」理念傳遍城市。今年,她榮獲了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聯合評選的「2020年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榮譽稱號。她就是深圳市龍華區零廢棄促進會會長許楷楠。
用點滴努力影響更多人
許楷楠的老家在河北承德。她的父母都是教師,他們樂觀、熱心,即便自己不富裕,也願意幫助別人。小時候,許楷楠經常聽父母說起山區貧困孩子的教育問題和他們自己為希望工程捐款的事。那時候,她的願望是長大以後自己有能力了,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許楷楠大學畢業後到深圳發展,在環保行業工作。1999年的一天,許楷楠經過荔枝公園,看見有公益組織在招募志願者,很多人圍著諮詢,她主動報了名。許楷楠讀大學時就做過志願者,她喜歡付出愛心收穫快樂的感覺。在這之後,許楷楠多次參加公益組織的活動,認識了很多有愛心的朋友,也慢慢了解了這座城市。
2008年,許楷楠的寶寶出生了,她從職場白領變成了全職媽媽。放慢腳步的許楷楠對一些問題也有了新的思考:自己之前為事業奔波忙碌,得到的僅僅是生活的富足。她開始更多關注教育、環保、公益等領域,想過更有意義的生活。
有一次,許楷楠參加深圳市民大講堂活動。那次的活動以垃圾分類為主題,她很受觸動。之後,許楷楠在社區組建了一個置換物品的微信群。一開始,只有幾十個人在裡頭,隨著社區居民、環保專家和環保志願者的加入,微信群的影響越來越大。大家在群裡進行物品置換,還常常交流環保知識,分享節約資源的經驗。許楷楠還在小區裡招募志願者,開展愛護家園、關愛保潔員、資源回收等一系列與垃圾分類有關的活動,一邊行動,一邊尋找解決垃圾分類問題的辦法。
「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觀念、培養良好習慣,進而吸引家長參與,從個體影響到家庭,家庭影響到社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6年,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許楷楠在行知實驗小學開展資源回收活動。她到每一個班級給孩子們上環保課,配合圖片和視頻講授環保知識。
許楷楠還在學校設立資源回收日。每個星期五下午放學前,孩子們會自發到教學樓指定地點,把提前分類好的垃圾依次放入對應的垃圾桶裡。高年級的學生還會幫忙把紙皮壓平疊整齊,把礦泉水瓶放進相應的大袋子裡。
漸漸地,孩子們在校內外都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了,也都會進行垃圾分類了,並把環保的理念傳遞給家長。節假日,孩子和家長還在居住的社區,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和回收工作,影響更多人參與其中。
讓「零廢棄」理念深入城市角落
一次,許楷楠參加公益組織阿拉善SEE牽頭髮起的環保教育論壇,接觸到一些國內零廢棄領域的專業機構。這也啟發她想把零廢棄工作做得更加專業和系統。
2017年,許楷楠倡導成立了深圳市龍華區零廢棄促進會,她被選舉為會長。這是一個由生態環保和垃圾減量分類等領域的社會組織、企業及個人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旨在通過引導公眾參與零廢棄實踐、志願者人才培養、公益傳播及零廢棄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為廢棄物管理和循環經濟領域提供公益性服務。
▲許楷楠(右二)在做垃圾分類的宣傳
2018年3月,深圳市的相關部門設計了生活垃圾分類公眾教育蒲公英計劃。這項計劃是要建設市、區、街道、社區公眾教育基地,組建並培養垃圾分類宣傳人才隊伍,統一和規範垃圾分類教育培訓課件和宣傳資料,搭建一套垃圾分類公眾教育體系,實現垃圾分類公眾教育規模化、平臺化、常規化,讓垃圾分類這顆文明的種子像蒲公英一樣,不斷傳播,讓人人都成為垃圾分類的倡導者和行動者,把深圳打造成人人知道分類、人人參與分類的綠色城市。
2018年5月,促進會組織學校老師學習廢棄物與生命課程,邀請自然之友公益基金會工作人員到深圳做培訓。深圳市相關部門的同志到現場考察了他們的培訓工作,經研究決定把蒲公英計劃中的培訓工作交給了促進會。6月3日,蒲公英計劃正式啟動。最終,205人中有60人通過面試,進入正式培訓環節。
培訓既有系統的理論講授,也有社區實踐,還有演講、人際溝通等課程,對志願者的綜合能力進行全面提升。通過考核的志願者會獲得相關部門頒發的垃圾分類志願者講師證,持證上崗,在社區引導大家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工作。深圳市龍華區零廢棄促進會也組建了自己的蒲公英講師志願者團隊。志願者們像風中飄過的一顆顆蒲公英種子,雖微小,卻堅信總有一天能將綠意傳遍城市。
▲許楷楠(右一)和志願者們像蒲公英的種子,將「零廢棄」的理念傳遍城市
許楷楠和她的同伴從最簡單的地方入手,潤物無聲地實踐著「零廢棄」的理念。每次為志願者上環保課時,老師們都會讓學員自帶飯盒杯子,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逐步減少垃圾產生。
2019年3月,「粵港澳大灣區·2019深圳花展」在仙湖植物園舉辦。主辦方和零廢棄促進會一起策劃了「不塑飲水」和「不塑午餐」的減廢活動。主辦方在遊客服務中心、自然教育嘉年華區、龍華區零廢棄促進會展位旁等區域設置了飲水裝置,遊客自帶水杯免費飲水。志願者則在植物園內撿拾垃圾……這次活動最大限度減少了垃圾,更重要的是,通過活動,環保的理念像一顆顆蒲公英的種子在深圳市民心中生根、發芽。
談到自己做環保志願者的感受,許楷楠說:「期間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這個領域裡許多優秀的人給了我力量,激勵我堅持下去。環保志願者的工作讓我感到快樂,它給我帶來了成就感。雖然有時候可能忙不過來,但從未想過放棄這件事。原來我的性格比較脆弱,現在變得越來越堅強了。」她說,實現「零廢棄」的目標,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像今年疫情期間,很多人宅在家裡通過網上購物,這樣就會產生更多的包裝物垃圾,環保機構和志願者也在尋找新的解決辦法。
「深圳是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我喜歡這裡『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就做志願者』的氛圍。在深圳,有數以萬計的志願者,他們用汗水和智慧為這座城市的發展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用愛心回饋社會,用點滴努力溫暖著周圍的人。我是他們中普通的一個。」許楷楠說。
來源/全國婦聯網絡信息傳播中心
整理/廣東生態環境微信編輯小組
原標題:《【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③】許楷楠:做蒲公英的種子,傳遞「零廢棄」理念》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