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件事讓我對公德問題思考很多。事情是這樣,我坐班車上下班,有上車就睡覺的習慣,可是最近卻睡不著了,因為旁邊新坐班車的人肆無忌憚的玩手機看視頻製造噪音。
我常常感到時間不夠,我想多點時間看書學習做事,但前提是休息好,所以我利用坐車睡覺擠時間,還有一些同事也是喜歡班車上睡覺。但這個新來的卻不遵守公德,在班車這樣的公共場合任性妄為,製造噪音,讓很多人無法休息,嚴重擾亂他人的作息。我對他勸誡,他卻聽而不聞,我怒目而視,他卻視而不見?一個人沒有公德,讓身邊一群人遭殃,破壞性多麼可怕。
這讓我想起西方社會的一個價值觀:一個人必須公德良好,但私德可以不論。我很認可這一條,認為這應該是全人類的一個共識。因為人類是社會性群體,每個的人生存,必須與他人協作。公共場合屬於全社會所有,在公共場合必須遵守公德。個人在非公共場合只要不違法,那是個人愛好,我們尊重個人的選擇,尊重他們的自由意志,但在公共場合必須遵守公德!
一個人,為什麼要有良好的公德?因為,建設困難、破壞容易,或者說打江山難,守江山容易,因為公德良好是建設社會,建設困難;而公德敗壞是破壞社會,危害極大。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是許多有良好公德的人努力付出才一點一滴潛移默化形成的,而公德敗壞則分分鐘把諸多人的努力成果毀於一旦。
舉個例子來說,公共場合吸菸的問題?如果在個人私密空間吸菸,隨便吸,只要你不怕咳嗽、肺病、肺癌,尊重你個人的選擇。可是在公共場合吸菸,一個人享受,卻讓身邊許多無辜的人遭殃,被迫吸二手菸,面臨肺病、肺癌的危險!
再比如,乘公交車讓座的問題。公交車上普遍有紅色座椅,是老弱病殘孕專座。公德要求不符合條件者,不要去坐,可偏偏有些年輕人去坐,還振振有詞,什麼老人不該在上班點出來,什麼我也買了車票,但說再多這些都是歪理,是挑戰公交公司的規定,是沒有公德。既然公交公司有規定如此,留下了專席,就當遵守,你不遵守就別坐,嫌沒座位嫌擠,可以選擇別的出行方式。公交車不是私人的車,使用公共的資源,當遵守公共道德,為一己之私就公德敗壞肆意破壞公共規定擾亂社會秩序,危害極大。
再說說,扶助老人的問題。自彭宇案件以後,很多人看見老人也不敢幫扶,就算敢幫,也是心有餘悸,先拍照留證據等,才敢出手。彭宇案,像是放了一顆原子彈,使得社會上人與人的信任急劇喪失,人人自危,此事之後,真正有需要幫助的老人,也有不少錯過救援時間而去世的,實在讓人痛心,公德敗壞破壞性之大超乎想像!
千百年來,人們期盼著期盼著和諧美好,沒有災禍,人人平等的大同社會,也當知道大同社會不是一天建成的,需要每個人一點一滴從身邊做起,遵守公德,才能建設社會。而公德敗壞卻危害極大,破壞社會的進步,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故在此,呼籲所有人,遵守公德,培養良好的公德。華夏復興不光是經濟繁榮,文化興盛,更是文明和道德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