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問題學生?從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做起

2020-08-10 UMU互動學習平臺

頻繁遲到、聽講不專心、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沒有動力、經常和同學發生爭執甚至大打出手......相信很多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學生。面對問題學生,有的老師會採用勸導、說教或懲罰性措施,短期效果可能還不錯,但很快就又回到了老樣子。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如何應對問題學生。

問題學生的根源在哪裡?

想要從根源上幫助問題學生,就需要先搞清楚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基本上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當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愛,因此缺失了安全感、歸屬感,便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比如不愛回家、不愛學習、叛逆等等。

第二,學校和老師因素。我們常聽到一個詞——「習得性無助」,即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在日常的教育中,學校和老師過於激進的態度或引導,也會引發學生心理和行為的各種問題。

第三,社會因素。社會上存在眾多對學生成長不利的負面或幹擾信息,對於分辨能力並不高的學生們,負面信息有可能帶來錯誤的引導。

其實,很多表面的問題或者行為都源於某種心理因素。而且不管是哪一種因素帶來的影響,作為老師,都需要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在探討具體的應對方法之前,我們先來談一談教育的本質。隨著教育行業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轉變,老師的責任已經不僅僅是提高學生成績,而是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個人優勢的發揮和人格的完善。

教育的目標從來都不是發現「學生的問題」、更不是發現「有問題的學生」,而是發掘學生的優勢與潛能。老師不僅需要了解學生心理可能存在的問題,還要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需求、發現學生自身正向的力量,把每個學生都看作是健康發展的個體,通過美德的發掘、積極品質的培養等途徑幫助他們獲得或激發積極的力量,從而克服現實中的誘惑和困難。

學生們旺盛的生命力蘊涵著巨大的潛能和快速癒合的能力,通過老師正確的引導和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學生能夠逐步改善各種因素帶來的問題,甚至能夠改變整個人生。

如何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

說到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就不得不談到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不同於以往的心理學把研究重心放在「診斷和消解精神疾患」問題上,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加強人類心理資本的開發,從積極的發展性角度對人的心理現象、心理問題進行解讀,即用積極的內容和方式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品質,讓個體學會創造幸福、分享快樂,使自身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使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得大幅度提升。

顯然,每個孩子都希望老師或者同伴多肯定自己的優點,並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老師在平時的教育中,需要給予學生多元化的評價,多讚賞、少批評,也要多給學生提供一些表現的機會和舞臺。

國內心理健康教育領域極具影響力的《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可操作指南》一書中,從以下六方面講解了如何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

  • 積極優勢:發現及利用學生的個人特長;
  • 積極情緒:打開學生的快樂之門;
  • 積極關係: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積極應對:幫助學生從災難、挫折中重生;
  • 積極成長:幫助學生激發內在動機、實現目標;
  • 積極組織:學校應利用積極心理學技術,提升整個學校的教師幸福感以及學校效率。

學習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一個長期的、需要不斷學習實踐的過程。《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可操作指南》的作者之一、有超過 20 年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的彭華軍老師,在 UMU 創建了「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圈,旨在幫助學校和老師開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發掘學生的優勢與潛能。

彭華軍老師現主管教育幹部教師培養、培訓工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已經超過 20 年,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套非常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及管理體系。近年來,彭老師為國內多地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教師專業發展等專題培訓高達數百場次,主編、編著教師培訓教材 8 部,發表教育科研和心理教育相關論文 20 餘篇。

應對問題學生,從培養積極心理品質做起。只要將目光鎖定在學生的積極面,就會發現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個體。以讚美的方式告訴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帶著美德和優勢去生活、學習,這可能會成為每一位學生一生享用的財富。更多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歡迎大家加入彭華軍老師的學習圈深入學習、積極實踐,用積極心理學發現更美好的人生。

點擊「了解更多」,加入彭華軍老師的學習圈,學習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相關焦點

  • 【102健康】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應對策略
    濟源新聞綜合廣播《樂享健康》節目,今天邀請專家王幫路,和你聊聊「大學生如何更好的調整心態」......在此階段中,很多同學的心理狀態不夠穩定,容易引發許多心理問題,我們今天就來歸納一下常見的心理問題及應對策略。 1、環境變化引起的適應不良 由於學習生活環境的改變,大學生往往容易出現矛盾和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同學表現出對現實的失落感。
  • 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應對策略
    【摘要】面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應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疫情發生後,大學生出現了心情焦慮、心理恐慌、情緒煩躁、心緒雜亂等心理問題。
  • 積極心理學者彭凱平:教育的最大問題,是學生的主動精神不夠
    彭凱平:過去15年以來,心理學家一直在探索,如何弘揚人的積極天性,如何在教育工作中把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貫徹下來。教育部提出核心素養的教育問題,我們仔細研究探索分析學習了核心素養。我們發現,所有這些核心素養的本質是積極心理。
  •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該如何應對?方法很重要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該如何應對?方法很重要青春期是兒童發育到成人的過渡時期,也是從小學到高中時期身心智力的發展時期。這時候青少年的心理發展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家長的眼中他們是叛逆的,在孩子自己眼中則是自己做主的時期。青春期心理發展涉及許多因素,經歷了主要的身體變化,在社會,學校,家庭的影響下,慢慢成長。這個時期的青少年身心不成熟,想法太天真,是最易出問題的時候,那麼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如何應對。
  • 教育部: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
    近年來,先後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德育工作內容,指導各地各校開展尊重生命、人際交往、情緒調適、人生規劃等方面的教育,增強學生調控心理、應對挫折、適應環境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 懷寧縣平山鎮中心學校舉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為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2020年12月9日下午,懷寧縣平山鎮中心學校舉行了題為《挫折應付與情緒調節》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講座中,該校「彩虹灣」學生心理諮詢室負責人以幽默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實踐案例,與同學們進行交流互動,詳細解析了當代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該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教育同學們應採取積極的應對態度,勇敢的面對,努力尋求幫助,從而戰勝困難和挫折
  • 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淺釋
    切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廣大學校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共同的緊迫任務。大家知道,心理健康的基本含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國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已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 學者關注學生心理安全健康:積極教育促進心智發展
    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學者將注意力轉移至學生的心理安全健康上,引起了教育界的熱烈討論,圍繞「積極教育,心智發展「這個主題,第一屆全國積極教育大會暨海澱區第十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於2019年6月27-28日在京舉行。
  • 名班主任支招如何應對學生情緒問題 溫州中小學「心」健康論壇首季...
    5月7日晚上,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溫州市教師院班主任師訓員曾蓉蓉攜手市名班主任、溫州市沁園小學副校長諸葛獻躍,市名班主任、溫州外國語學校班主任季煒梅,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瑞安市飛雲中學副校長夏珊珊亮相溫州中小學「心」健康論壇,以圓桌交流的方式在線為全市中小學班主任支招如何藝術應對學生情緒問題。
  • 樂興初中積極開展師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樂興初中積極開展師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2020-04-11 14:28:14 來源:四川在線-綿陽頻道 編輯:尹勇 >四川在線消息(鄧定華 記者 劉毅)4月9日,安州區樂興初中組織師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 山西新華電腦學校舉行社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為了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培養學生樂觀、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針對學生心靈成長和學習生活特點,2020年12月16日,山西新華電腦學校為學校各學生社團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此次講座由山西新華電腦學校心語協會發起。
  • 如何做好疫情期間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
    二是開通線上心理諮詢,向學生宣傳心理諮詢熱線和QQ,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疫期心理健康知識,為學生提供校內外多種形式的心理支持服務。三是組織輔導員、心理專幹開展學習,組織線上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工作培訓,編制相關學習資料,為輔導員開展疫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導和支持。
  • 如何定義幼兒心理健康問題?
    幼兒心理健康諮詢(ECMHC)正在成為一種基於證據的幹預措施,以支持幼兒的社會/情感發展並應對具有挑戰性的行為。在過去的十年中,以下研究和實踐指導的定義已初具規模:在具有精神衛生專業知識的專業顧問與一名或多名護理人員(通常是早期護理和教育提供者和/或家庭成員)之間的協作關係內實施的問題解決和能力建設幹預措施。幼兒期心理健康諮詢旨在增強員工,家庭,計劃和系統的能力(提高能力),以預防,識別,治療和減少從出生到6歲的兒童及其家庭中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
  • 積極心理健康:幸福快樂的科學
    隨著現代社會發展複雜性的不斷增強和人類精神需要的持續提升,心理健康已經由最初從「有問題」到「沒有問題」的單一關係,開始演變成從「有問題」到「沒有問題」、再到「幸福快樂」的多元關係。隨著健康概念的不斷豐富和演進,以「追求幸福快樂」為核心的積極心理健康已然成為現代社會中維持和鞏固社會繁榮的一個重要因素。事實上,現代生活的多樣性和現實中的問題性也昭示:積極心理健康已經是人類未來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礎。
  • 心理健康應成為複課後教育教學重點
    疫情在客觀上致使人們的社會交往方式發生巨大變化,空間上的社交距離改變導致新型的社交阻斷,在阻斷中凸顯出各年齡段學生的一系列心理上的社會能力問題。如同伴交往的限制性導致的人的社會性萎縮,以及學生脫離正常學校教育環境後,除了與父母交流,其他距離的社會交往幾乎全部被物理空間阻斷所切斷。
  • 「心理抗疫」 別具意義——我市學校開學第一課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許老師通過自助互助、團體輔導等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簡便有效、容易操作的中醫心理穴位調適方法,學會接納情緒並加以調節;通過溝通表達情緒、情感,提升感恩、樂觀向上的積極心理品質;採用心理調適形式,倡導宣傳在疫情中出現的先進事跡,進行生命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 高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促進學生自我心理健康調適
    為了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本科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以保證學生在校期間系統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目前全校已有2011級-2016級的32000餘名學生通過教學主渠道接受了公共基礎課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
  • 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 護航學生健康成長
    「換個角度看問題,你會對同一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近日,在石棉縣希望小學召開的「自信陽光,健康成長」的主題班隊會上,教師們利用PPT課件、視頻、案例等形式,向學生講解心理健康知識,一場別樣生動的主題班隊會活動就此拉開。積極與學生互動,教會學生區分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並引導其正確對待情緒,樹立健康的心理意識,此次主題班隊會是結合家長和學生需求,將新學期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
  • 光明時評:下好複課後學生心理健康的「先手棋」
    疫情在客觀上致使人們的社會交往方式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空間上的社交距離改變導致新型社交阻斷,在阻斷中凸顯出各級學生的系列心理社會能力問題。如限制性同伴交往導致的社會性萎縮,學生脫離正常學校教育環境後,除了與父母交流,其它近距離的社會交往幾乎被全部切斷,同伴交流、互助成長被物理空間阻斷。
  • 心理日記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什麼樣的積極影響?|心悅教育周刊第55期
    摘 要:如何打開青少年學生閉鎖的心理,讓他們能把自己的喜怒哀愁向外吐露,是我們教育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問題,心理日記無疑可以在無形中讓學生對自己,對他人敞露心扉,本文通過心理日記的形式展現寫日記對心理健康巨大地積極影響作用,旨在通過心理日記的做法和形式讓我們更主動的去關心青少年,為維護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做出努力。